第二章 声现象 辨识乐音三特性 复习讲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展开第二章 声现象 辨识乐音三特性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讲义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声音的三个特性
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 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
2、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3、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4、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第二部分:如何辨识
考点整合 | 音调 | 响度 | 音色 | |
特性关键点 | 关键词 | 人耳感觉 高低 | 人耳感觉 强弱 大小 | 人耳感觉 品质 |
理解 | 可以借鉴音乐的“音阶高度”感知 | 对应人耳的感觉就是“受震动感”或“刺激程度” | 对应人耳的感觉就是“悦耳程度”及“个性特色” | |
影响因素 | 因素 |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 | ①发声体振动的“振幅” ②距发声体的远近“距离” | 发声体表自身的材料、结构等条件 |
影响 |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 ①发声体振动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②距发声体“距离”越近,响度越大,“距离”越远,响度越小。 | 发声体的材料、结构都能够影响发声体的发声的品质,材料、结构不同,音色也不同 | |
对应生活用语 | 专属关联词 | 高、低、粗、细 | 响、亮、大、小 | 好听、悦耳、难听 |
模糊关联词 | ①生活中“高低”大部分情况下指“音调”;有时作为“受震感”的描述词,用于指“响度” ②生活中“大小”大部分情况下指“响度”;有时作为“听清没听清”的描述词,用于指“音调” |
| ||
| 生活中“刺耳”大部分情况下指“响度”;有时也作为“难听”的代名词,用于指“音色”不美 |
第三部分:自主练习
1、在医院,医护人员工作时穿着防护服,通过声音可以辨认彼此,是依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2、如图所示,小明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对于吉他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B.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改变音色
C.拨动不同的吉他弦是为了改变声音传播速度
D.吉他调弦松紧,是为了改变发声的音调
3、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世界,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是( )
A.有些物体发声时可能没有发生振动
B.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所以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用力拍手和轻轻拍手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4、伴随着火箭的轰鸣,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一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轰鸣”主要是指声音的( )
A.响度大 B.音调高 C.频率高 D.振幅小
5、小明在班里举办的小型音乐会上,用“水瓶琴”演奏了乐曲。如图所示,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用小木棍敲打其中两个发出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的( )
A.响度 音色 B.音调 音色
C.音调 响度 D.音调 响度 音色
6、鼓在受到击打时会发声,用不同力量击打,发生变化的主要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7、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钟声是由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B.船上的人是根据音调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
C.船上的人听到钟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D.停止撞击后钟还在嗡嗡作响是因为有回声
8、毛主席在《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写道“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莺的歌唱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流水声传入人耳不需要时间
C.清脆的鸟鸣声比低沉的流水声音调低
D.鸟鸣声和流水声的音色相同
9、对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B.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手机的响声越大
C.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
D.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根治噪声污染
10、如图所示,将玻璃罩内空气逐渐抽出,我们听到闹铃声音逐渐变小,直至完全听不到。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_不能传声。
11、某小组同学利用一些长短、粗细、材料不同的琴弦,进行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粗细、材料在图(a)中已标出(其中琴弦a、c、d的粗细相同,琴弦b最粗;琴弦a、b、c的长度相同,琴弦d最短),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1)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 _____(选填“a”、“b”、“c”或“d”);
(2)为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某同学选择琴弦b和c进行研究,此选择 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原因是 _____;
(3)如图(b)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幅与时间关系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图是 _____,响度相同的图是 _____。
12、吹响笛子时,笛内空气柱________发声;演奏者不断用手指按压不同笛孔来改变笛内空气柱的长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13、如图是八个相同的玻璃瓶,装有高度不同的水,用嘴分别吹瓶口,则声音是由______振动产生的,______瓶的音调最高。
14、下列说法中用来描述音调的有______;描述响度的有______;描述音色的有______。(填序号)
①其声如其人;
②俗称声音的“大”“小”;
③俗称声音的“粗”“细”;
④低声细语;
⑤模仿别人声音;
⑥喊话时用喇叭;
⑦松紧不同的弦乐器发声;
⑧人能区分出鸣笛声与铃声。
15、如图所示,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当敲击______(填“最左侧”或“最右侧”)瓶子时,音调最高,因为此时瓶子的振动频率______(填“最高”或“最低”)。
16、新年音乐会上,现场观众听到美妙的音乐声是靠______传播的;观众能区分钢琴声和长笛声,主要是因为这两种声音的______不同。
17、小明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塞入 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________,用大小不同的力吹,可以改变声音的_______。
18、如图,箫是由许多长短不同的竹管排成的乐器。竹管参差不齐,是为了吹出___________不同的声音;能分辨出是吹箫的声音,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
19、如图所示是一款风铃,当有风吹过时,就会使风铃中间的硬物撞击金属管,金属管由于______发出悦耳的声音。由于每个金属管的长短不同,所以撞击它们时所发出的声音的______就不同。远处的人可以通过_______分辨出是风铃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