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第十课 课时2 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达标检测(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443495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单元 第十课 课时2 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达标检测(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443495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单元 第十课 课时2 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达标检测(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443495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课堂检测
展开达标检测2 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一、选择题
题组一 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
1.实现由感性具体上升到思维抽象的飞跃,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
①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②认识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④掌握真理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事物是多样性的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人们通过感官感知到的认识对象总是具体的。感性具体是( )
①人们通过感官感知到的认识
②事物多种多样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
③通过抽象思维形成的认识
④对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在流体力学中,“理想液体”既不可压缩又没有黏滞性,实际上所有液体都具有不同程度的黏滞性和压缩性。这说明( )
①纯粹理想化的状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存在
②理想化有利于人们揭示认识对象的本质和规律
③提纯能够在思想中排除那些干扰人们认识的因素
④分离无须考虑研究对象与其他对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各式各样的联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伽利略发现的自由落体定律,可以用一个公式简略地表示:S=gt2。其中,“S”表示物体在真空中的坠落距离,“t”表示坠落的时间,“g”表示重力加速度常数。落体定律揭示的是真空中的自由落体的运动定律。上述材料描述的是科学的思维抽象中的________环节。( )
A.分离
B.提纯
C.简略化
D.理想化
题组二 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
5.思维具体是人们在思维中把事物各个方面的本质规定按照其内在联系综合起来,形成关于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思维具体( )
①是指在感性认识的层次上反映事物具体整体的认识
②是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在思维中的再现
③是思维活动的起点,而不是结果
④表现为具有丰富内涵的科学概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初次见到大熊猫,人们头脑中会形成对大熊猫的认识,一般就是黑白体色、圆圆滚滚、呆萌可爱。后来,通过进一步观察或者查阅资料,人们会进一步了解其生活习性、栖息环境、进化、繁殖以及其生存和发展与周围环境的相互联系等,从而获得对大熊猫全面、深刻的认识。从上述对大熊猫的认识过程上看( )
①对大熊猫的直观的整体表象是对其认识的起点
②对大熊猫感性具体的认识是零散和片面的认识
③再现大熊猫多样性的统一是思维上升的关键环节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7.运用从思维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的方法,目的在于把握客观现象的整体及其发展规律。这种方法的起点和中间环节分别是( )
A.思维抽象 思维具体
B.感性具体 思维抽象
C.思维抽象 感性具体
D.感性具体 思维具体
8.从思维抽象发展到思维具体,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上升起点。这样的起点( )
①往往是某一认识对象的矛盾焦点
②应该是某一认识领域里最复杂、最高级的概念
③能以“胚芽”的形式,包含着整个世界的一切矛盾
④包含其中的种种矛盾会逐一展现出来,并成为认识发展的环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们在认识水的过程中,首先通过视觉、味觉、触觉将水反映到大脑,通过分析认识到水的各种属性——无色、无味、液体等,并且进一步分析水的无色、无味、液体等属性之间的关系以及水具有这些属性的原因,最后将水定义为无色、无味的液体。
根据材料分析人们是怎样形成对水的内在本质的认识的。
达标检测2 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1.C [实现由感性具体上升到思维抽象的飞跃,必须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①③应选。②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
2.A [人们通过感官感知到的认识对象总是具体的,感性具体是人们通过感官感知到的认识,是事物多种多样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是对事物整体的认识,①②符合题意。通过抽象思维形成的认识不属于感性具体,而属于抽象思维;对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思维具体,③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3.B [“纯粹理想化的状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存在”说法太绝对,①错误。“理想液体”既是提纯的结果,也是在思维中设想的特殊状态、理想情形。因此,理想化有利于人们揭示认识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提纯能够在思想中排除那些干扰人们认识的因素,②③正确。分离是暂时不考虑研究对象与其他对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各式各样的联系,④错误。故本题选B。]
4.C [简略化是对认识结果的一种简略表达。材料中伽利略发现的自由落体定律,可以用一个公式简略地表示为:S=gt2,这描述的是科学的思维抽象中的简略化环节,故C入选。]
5.C [感性认识的层次上反映事物具体整体的认识指的是感性具体,①不符合题意。思维具体是指在理性认识的层次上反映事物具体整体的认识,是人们在思维中形成的关于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它是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在思维中的再现,表现为具有丰富内涵的科学概念,②④符合题意。思维具体在思维中表现为综合的过程,表现为结果而不是起点,③错误。故本题选C。]
6.D [对大熊猫的直观的整体表象属于感性认识,是对其认识的起点,故①入选。对大熊猫感性具体的认识不一定是零散和片面的认识,故②不选。再现大熊猫多样性的统一有利于思维上升,但不是关键环节,故③不选。认识的发展是一个“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故④入选。故本题选D。]
7.B [从思维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的途径:以感性具体为起点,经过思维抽象的中间环节,又回到思维中的具体,故B入选。]
8.B [这样的起点应该是某一认识领域里最简单、最基本的概念,故②不选。它能以“胚芽”的形式,包含着研究对象整个发展过程中的一切矛盾,而不是整个世界的一切矛盾,故③不选。]
9.(1)人们对水的认识经历了由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由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上升过程。
(2)第一阶段是由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的上升过程。人们通过视觉、味觉、触觉将水反映到大脑中,从而形成感性具体的认识,然后通过大脑的分析,抽象出水的各种属性——无色、无味、液体,形成思维抽象。
(3)第二阶段是由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上升过程。通过进一步分析水的无色、无味、液体等属性之间的关系以及水具有这些属性的原因,最后将水定义为无色、无味的液体,从而形成思维具体的认识。
政治 (道德与法治)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测试题: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测试题,共10页。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精练: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精练,共8页。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达标测试,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