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学案设计
展开课时2 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课标要求] 1.理解认识从“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的发展过程。2.体会认识不断深化的历程。
[素养目标] 1.科学精神:理解感性具体、思维抽象和思维具体,体会认识不断深化的历程,提高对问题进行独立探索和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增强观察生活现象、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树立科学精神。2.公共参与:在社会生活中,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一、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
1.感性具体
(1)含义:感性具体的认识,是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是事物多种多样的________和外部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
(2)局限性:感性具体虽然是对事物整体的认识,但它只停留在事物的外部形象上,还没有揭示事物的____________和本质,没有把握本质与现象________的事物整体,因而它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完全。
2.思维抽象
(1)含义:思维抽象是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____________的本质规定,或者从其个性中抽取________的思维活动。
想一想:“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从思维发展阶段意义上看,其中的“热闹”与“门道”分别是指什么?
(2)内容:抽象,既可以从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部分,抽取事物某一方面质的规定性,也可以从事物个性中抽取某种共性,等等。
(3)环节
①分离:思维抽象的________环节。
②提纯:思维抽象的________环节。
③简略化:表述思维抽象________的环节。
④理想化:思维抽象的一种________形式,是在思维中对认识对象存在状态的纯然构想。
想一想:小明是一个中学生。是一个怎样的思维活动?
(4)局限性:人们通过思维抽象形成的是对事物零散的、片面的认识,还不能把握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认识不能停留在思维抽象阶段。要在思想中再现活生生的、内容丰富的具体事物,认识必须发展到思维具体。
二、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
1.思维具体的含义:思维具体是指在理性认识的层次上反映事物具体整体的认识,是人们在思维中把事物各个方面的本质规定按照其内在联系综合起来,形成关于事物整体的________________的认识。
2.思维具体的特征:思维具体是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在思维中的再现,表现为具有丰富内涵的科学概念。思维具体是思维活动的________,而不是起点。
3.从思维抽象发展到思维具体,需要正确地选择思维上升的环节
(1)要选择一个合适的上升________。这样的起点应是某一认识领域里最简单、最基本的概念,是对研究对象的基本单位的反映。
(2)上升的起点,往往是某一认识对象的____________。随着认识的发展,起点中所包含的种种矛盾会逐一展现出来。这些一一展现出来的矛盾是认识发展的环节,也是思维从抽象逐步走向具体的桥梁。
(3)思维从最一般的抽象规定开始,通过各个上升环节,达到再现事物多样性的统一。最终完成的____________是飞跃的终点,它是对认识对象整体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想一想:“从思维抽象发展到思维具体,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上升起点,这样的起点应该是包含整个世界的一切矛盾。”该说法正确吗?
4.感性具体、思维抽象与思维具体之间的辩证关系: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思维过程的这两个阶段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想一想:一位禅师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是山”“不是山”“只是山”分别体现认识事物所经历的什么阶段?
1.感性具体是指在理性认识的层次上反映事物具体整体的认识。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感性具体,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或者从其个性中抽取共性。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提纯是思维抽象的起始环节,分离是思维抽象的关键环节。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思维抽象到感性具体,再从感性具体到思维具体,思维过程的这两个阶段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议题1: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
合作探究
我们初到一所学校,看到它的教室、宿舍、食堂、操场、花草树木,接触一些老师和同学,了解这所学校的规模以及它的周围环境,于是在头脑中形成了关于这所学校的一个比较完整的印象。
(1)我们对学校的最初印象是什么?
(2)现在的看法又是怎样的?
核心归纳 感性具体与思维抽象
(1)感性具体
①人们认识事物时,首先反映的是具体的事物,我们把它称之为感性具体。
②在这一基础上,人们使用分析的方法,把事物分解成各个部分,把它们从整体中抽取出来,并且撇开各个部分的非本质属性抽象出本质属性,这样人们的认识就从感性具体发展成理性抽象,从现象深入到了本质。
(2)思维抽象
①思维抽象是在分析、综合、比较的基础上,抽取同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而舍弃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
②如果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了事物的共同属性,通过语词巩固下来,形成了概念,并以概念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就是抽象思维。
议题2: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
合作探究
材料一 人们早已知道雷电,知道漆棒、玻璃棒与毛皮、绸布摩擦可以吸引纸屑、头发等轻微物质,还知道磁铁可以吸引铁屑等现象。人们还发现有电流的导线会使磁针发生偏转现象。在实验中,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麦克斯韦的电动力学出现以后,电磁理论更加系统。在电磁理论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利用电磁原理设计制造发电机、电动机等。电磁波理论推动了无线电技术发展,无线电发射机、接收机被制造出来,产生了现代遥控、导航等新技术。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
材料二 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等哲学家关于思维划分为不同阶段的理论,将思维运动过程概括为两条道路:“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
(1)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说说人类对电磁认识的发展历程。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马克思提到的“两条道路”指的是什么。
核心归纳
1.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的关系
| 感性具体 | 思维抽象 | 思维具体 | |
区别 | 含义 | 通过感官感知到的认识对象的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 | 对事物某一方面的本质的规定 | 对事物各个方面的本质和规律的统一整体的认识 |
特点 | ①认识的起点、初级阶段 ②只停留在事物的外部形象上,没有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 | ①认识的上升阶段 ②形成的是对事物零散的、片面的认识 | ①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②是对事物整体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在思维中的再现 | |
要求 | 认识要向前发展,上升到思维抽象 | 认识要从整体上全面地、更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要在思想中再现活生生的、内容丰富的具体事物,上升到思维具体 | 思维运动到达以具体为标志的逻辑终点,完成了一个运动周期。但认识是无限的,又开启了更广更深的思维运动 | |
联系 | ①感性具体是认识的起点,为思维抽象作了准备 ②思维抽象是认识的上升阶段,也是理性认识的开始,对认识的深化提出了要求,并为上升到思维具体作了准备 ③思维具体是理性认识的高级阶段和逻辑终点,为开启新一轮的辩证思维的运动提供了前提 ④辩证思维运动总是经过:“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这一反复多次循环,这一运动永远不会完结 |
2.具体与抽象
注:具体与抽象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从本体论角度用来说明客观存在的对象,辩证思维方法中用来表示认识的成果、认识的方法。
3.认识两个阶段之间的关系
| 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 | 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 | |
区别 | 实质 | 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 | 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 |
地位 | 认识的第一个阶段,第一条道路 | 认识的第二个阶段,第二条道路 | |
任务要求 | 通过分析把整体分成各个部分,从中抽取本质的方面并通过概念固定下来,就形成了抽象规定 | 把反映的事物各方面本质的抽象的规定综合起来,形成关于统一事物整体的认识,使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在思维中再现出来 | |
联系 | 思维过程的这两个阶段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
考向一 认识发展的过程[学科素养:科学精神]
例1 很多外国人初来中国感触到的是“中国文化独特、社会安全、食物多样、人们热情”,居住几年后,便会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去了解中国,从而形成了对中国历史、现实、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综合印象。这一思维过程( )
A.表明提纯是思维具体的关键环节
B.从感性具体到思维具体,再到思维抽象
C.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到思维具体
D.通过思维抽象把握了中国整体的本质和规律
考向二 思维抽象的环节[学科素养:科学精神]
例2 力学中的理想的摆,理想流体、刚体、质点等等,都是通过对感性具体进行理想化的抽象而在思维中建构的理想模型。思维抽象中的理想化( )
A.是表述思维抽象结果的环节
B.有利于人们揭示认识对象的本质和规律
C.能够在思想中排除那些干扰人们认识的因素
D.是暂时不考虑研究对象与其他对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各式各样的联系
考向三 认识思维抽象的过程[学科素养:科学精神]
例3 (2021·福建龙岩第一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下图展现的是数学中通过思维抽象形成“交换”概念的过程。
第一级抽象 | 第二级抽象 | 第三级抽象 |
1+2=2+1 8×6=6×8 | A+B=B+A A×B=B×A | ARB=BRA |
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思维抽象是事物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
②思维抽象是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结果
③思维抽象推动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④思维抽象是推动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考向四 感性具体、思维抽象和思维具体的关系[学科素养:科学精神]
例4 人们知道磁铁吸引铁屑现象、有电流的导线会使磁针发生偏转现象。法拉第从这些现象中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麦克斯韦提出了电动力学,使电磁理论更加系统。在电磁理论的基础上,人们制造出发电机、无线电发射机等。上述材料说明( )
①思维过程以感性具体为起点
②通过思维抽象获得的是对事物整体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③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
④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唯一方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课时2 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新知导学 素养奠基
一、
1.(1)现象 (2)内部联系 相统一
2.(1)某一方面 共性
想一想:“热闹”表明看到的是事物的外部表象,属于感性具体的认识;“门道”则是把握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属于思维抽象的范畴。
(3)①起始 ②关键 ③结果 ④特殊
想一想:这是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质的规定性的思维活动,即思维抽象活动。舍弃了小明的性别、年龄、籍贯等许多方面的属性,剩下的只是他作为“中学生”的规定性。
二、
1.本质和规律
2.结果
3.(1)起点 (2)矛盾焦点 (3)思维具体
想一想:不正确。从思维抽象发展到思维具体,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上升起点。这样的起点应是某一认识领域里最简单、最基本的概念,是对研究对象的基本单位的反映。它是某一认识对象的矛盾焦点,是认识发展的环节,是思维从抽象逐步走向具体的桥梁。它能以“胚芽”的形式,包含着研究对象整个发展过程中的一切矛盾。把这个“胚芽”扩展开来,就能展现出一个完整的对象。
4.想一想:“见山是山”得到的是感性具体的认识,“见山不是山”得到的是思维抽象的认识,“见山只是山”得到的是思维具体的认识,这体现了思维的上升过程。
易错提醒
1.思维具体是指在理性认识的层次上反映事物具体整体的认识。
2.思维抽象,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或者从其个性中抽取共性。
3.分离是思维抽象的起始环节,提纯是思维抽象的关键环节。
4.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思维过程的这两个阶段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议题探究 素养形成
议题1 (1)对学校的最初印象有的是对它的教室、宿舍、食堂等某一方面具体认识,有的是对校园外在形象的整体反映。对校园外在形象的整体反映就是感性具体,这些感性具体的认识只停留在事物的外部形象上,未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是一种不完全的认识。
(2)经过几年的校园生活,现在知道了某个教师的授课风格,体会到这所学校的校风,深刻认识到了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更接近学校的本质。从最初的印象到现在的看法,就是认识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的发展过程。
议题2 (1)材料中关于人们对电磁认识发展的介绍,体现了人类对电磁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到思维具体的过程。从人们所熟知的生活现象出发,科学家们在猜想、假设、实验等的基础上,发现了电磁的初步规律,形成了电动力学,丰富了电磁理论,使电磁理论更加系统化。在电磁理论的基础上,人们投身于社会实践,利用抽象理论指导发展新技术,推动电子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对电磁的认识过程不只是从感性具体中抽象共性,而且凭借思维抽象再现活生生的、内容丰富的具体事物,将思维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不断深化认识,获得关于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完整认识。
(2)马克思的“第一条道路”指的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的过程,“第二条道路”指的是思维抽象上升为思维具体的过程。这是对认识的发展历程的科学概括和总结。
考向研析 素养提升
例1 C [提纯是思维抽象的关键环节,A说法错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到思维具体,B错误。材料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到思维具体,形成了对中国的综合印象,C符合题意;通过思维具体把握中国整体的本质和规律,D错误。故本题选C。]
例2 B [简略化是表述思维抽象结果的环节,A错误。思维抽象中的理想化有利于人们揭示认识对象的本质和规律,B正确。提纯是在思想中排除那些干扰人们认识的因素,C错误。分离是暂时不考虑研究对象与其他对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各式各样的联系,D错误。]
例3 A [数学中通过思维抽象可以形成“交换”概念,这说明思维抽象是事物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图表中,思维抽象由简单到复杂,说明思维抽象能推动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能够推动人类认识的发展,①③正确。思维抽象的过程是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结果,不是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结果,②错误。实践是推动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途径,④错误。故本题选A。]
例4 B [法拉第从磁铁吸引铁屑的现象以及有电流的导线会使磁针发生偏转的现象等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发现现象体现感性具体,发现定律体现思维抽象,这说明思维过程以感性具体为起点,故①正确。思维抽象是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或者从其个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维活动,通过思维具体才能形成对事物整体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故②错误。材料说明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相互依赖、不可分割,故③正确。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不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唯一方法,故④错误。故本题选B。]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a href="/zz/tb_c4015898_t4/?tag_id=42" target="_blank">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学案及答案</a>,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解读,预习自测,核心知识点,体系构建,习题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八课 把握辩证分合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八课 把握辩证分合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学案及答案,共8页。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学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