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题1.2 一元二次方程(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专项突破讲与练(苏科版) 试卷 1 次下载
- 专题1.3 一元二次方程(直通中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专项突破讲与练(苏科版) 试卷 1 次下载
- 专题1.4 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和配方法(知识梳理与题型讲解)-2023-2024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专项突破讲与练(苏科版) 试卷 1 次下载
- 专题1.5 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和配方法(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专项突破讲与练(苏科版) 试卷 1 次下载
- 专题1.6 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和配方法(直通中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专项突破讲与练(苏科版) 试卷 1 次下载
初中苏科版1.1 一元二次方程精品测试题
展开专题1.1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梳理与题型讲解)
【知识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整式方程,并可以化成
的形式,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
构成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1)整式方程;(2)二次项系数; (3)一定是整理后化为的形式。
【例1】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B. C. D.
【答案】A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进行判断即可.
解:A、是一元二次方程,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B、含有两个未知数,故不是一元二次方程,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不是整式方程,故不是一元二次方程,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故是一元一次方程,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拨】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解题时要注意:①是整式方程,②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③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最高次数是2.
【变式】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B.(a,b,c均为常数)
C. D.
【答案】C
【分析】根据形如(a,b,c均为常数)的整式方程判断即可.
A、中有分式,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故不符合题意;
B、是一元二次方程,故不符合题意;
C、整理得是一元二次方程,故符合题意;
D、整理得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拨】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形如(a,b,c均为常数)的整式方程,熟练掌握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知识点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a为二次项系数,b为一次项系数,c为常数项。
【例2】将方程化成的形式,则,,的值分别为( )
A.,, B.,, C.,, D.,,
【答案】C
【分析】将原方程化为一般形式,进而可得出,,的值.
解:将原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得:,
∴,,.
故选:C.
【点拨】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牢记“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这种形式叫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把方程化成的形式后,a,b,c的值分别是多少?( )
A.3、7、1 B.2、 C.1、 D.3
【答案】C
【分析】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式,写出a,b,c的值即可.
解:
∴a,b,c的值分别是1、,
故选C.
【点拨】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能运用整式的乘法进行整理是解题的关键.
【知识点3】根据实际问题列简单的一一元二次方程
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1)审题,认真阅读题目,弄清未知量和已知量之间关系;
(2)选择合适的未知数,一般设为x;
(3)确定等量关系;
(4)根据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并化为一般形式。
【例3】根据下列问题列方程,并将所列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1)一个矩形的长比宽多,面积是,矩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2)有一根长的铁丝,怎样用它围成一个面积为的矩形?
(3)参加一次聚会的每两人都握了一次手,所有人共握手10次,有多少人参加聚会?
【答案】(1),;(2),;(3),
【分析】(1)设宽为xcm,根据矩形的面积=长×宽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2)设矩形的长为则矩形的宽为根据矩形的面积=长×宽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3)设有人参加聚会,根据握手次数=×人数×(人数−1)列出方程即可.
解:(1)设矩形的宽为则矩形的长为
由矩形的面积公式得
(2)设矩形的长为则矩形的宽为
由矩形的面积公式得
(3)设有人参加聚会,根据题意得可知
即.
【点拨】本题考查了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列一元二次方程的关键是找到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
【变式】根据下列问题列方程,并将所列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1)一个圆的面积是,求半径;
(2)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相差,面积是,求较长的直角边的长.
【答案】(1);(2);
【分析】(1)根据圆的面积公式列出方程即可;
(2)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解:(1)设这个圆的半径为R,
由圆的面积公式得,
∴;
(2)设这个直角三角形较长的直角边为,
由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
.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
【知识点4】一元二次方程的的近似解的具体步骤
(1)列表,根据未知数的取值,分别计算的值;
(2)在表中找出可能使的值等于0的符合要求的未知数的取值范围;
(3)进一步在(2)中的范围内列表、计算、估计范围,直到近似解符合题中精确度的要求为止。
【例4】根据下表的对应值,试判断一元二次方程 的一个解的取值范围是( )
x |
|
| 1 | 4 |
| 0.06 | 0.02 |
|
|
A. B.
C. D.
【答案】C
【分析】利用表中数据得到,于是可判断x在范围内取某一个值时,,所以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解的取值范围.
解:∵当时,当时,
∴当x在中取一个值时,,
∴一元二次方程的某一个解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C.
【点拨】本题考查了估算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用列举法估算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变式】根据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可列表如下:则方程的正数解满足( )
A.解的整数部分是,十分位是 B.解的整数部分是,十分位是
C.解的整数部分是,十分位是 D.解的整数部分是,十分位是
【答案】B
【分析】通过观察表格可得时,,即可求解.
解:由表格可知,
当时,,
当时,,
∴时,,
∴解的整数部分是,十分位是.
故选:B.
【点拨】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通过观察所给的信息,确定一元二次方程解的范围是解题的关键.
【题型一】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确定参数的值
【例1】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常数项为0,则m的值是( )
A. B.1 C.或 D.0
【答案】A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判断即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b,c是常数且)特别要注意的条件.这是在做题过程中容易忽视的知识点.在一般形式中叫二次项,bx叫一次项,c是常数项.其中a,b,c分别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常数项为0,
∴且,
解得.
故选A.
【点拨】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以及一般形式,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若是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则的值是( )
A. B. C. D.不能确定
【答案】C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得出,进而即可求解.
解:∵是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
∴,
解得:,
故选:C.
【点拨】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首先要看是否是整式方程,然后看化简后是否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题型二】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求方程中待定字母的值
【例2】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是0,则a的值是( )
A. B.1 C.1或 D.或0
【答案】A
【分析】根据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可得,将代入解析式,求出的值即可.
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是0,
∴,,
∴;
故选A.
【点拨】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不为0,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是方程的解,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为,则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C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可求出的值,根据解为可求出的值,由此即可求解.
解: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
∴,解得,,
∴一元二次方程,
∵解为,
∴,解得,,
∴,
故选:.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概念,代数式求值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题型三】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
【例3】南宋数学家杨辉所著《田亩比类乘除捷法》中记载:“直田积八百六十四步,只云长阔共六十步,问长及阔各几步.”译文:一块矩形田地的面积是864平方步,它的长和宽共60步,问它的长和宽各是多少步?设这块矩形田地的长为步,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______.
【答案】
【分析】由矩形田地的长与宽的和是60步,可得出矩形田地的宽为(60-x)步,根据矩形田地的面积是864平方步,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解:若设这块矩形田地的长为步,则宽为步,依题意,得
.
故答案为: .
【点拨】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以及数学常识,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如图,在宽为,长为的矩形地面上修筑同样宽的道路,余下的部分种上草坪,要使草坪的面积为,求道路的宽若设道路宽为,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分析】利用平移可把草坪把为一个长为,宽为的矩形,从而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即可得出方程.
解:利用平移,原图可转化为,如图所示,
设小路宽为x米,
根据题意得:,
故答案为:.
【点拨】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利用平移把草坪变为矩形是本题的关键.
【题型四】对于含有参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进行讨论
【例4】已知关于x的方程.
(1)当k取何值时,此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并求出此方程的根;
(2)当k取何值时,此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并写出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解:(1)由是一元一次方程,得
,
解得,
原方程变为:,
∴
解得;
(2)由是一元二次方程,得
,
解得,
∴时,是一元二次方程,
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是.
【点拨】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等于零,一次项系数不等于零是元一次方程得我定义;熟练掌握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变式】 为何值时,关于 的方程 :
(1) 是一元二次方程;
(2) 是一元一次方程,并求出对应方程的解.
【分析】(1)将方程整理为:,当二次项系数不为0时,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
(2)将方程整理为的形式,当二次项系数为0时,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 求出的值,再解一元一次方程即可.
(1)解:,
整理得:,
∴当,即时,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
(2)解:由(1)知,方程为:,
∴当,即时,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
此时方程变为:,
∴,解得:.
【点拨】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以及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正确的求出的值,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题型五】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求代数式的值
【例5】若m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则的值为_____
【答案】6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可得出,从而可求出,,再将整理变形,最后整体代入求值即可.
解:∵m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
∴,,
∴
.
【点拨】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代数式求值.掌握方程的解就是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是解题关键.
【变式】已知是方程的一个根,则_________.
【答案】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定义,将a代入已知方程,即可求得和的值,从而求得的值.
解:∵是方程的一个根,
∴,且
∴,
两端同除以得:,
∴
故答案为: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定义.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能够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初中苏科版2.5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苏科版2.5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课时练习,共17页。
初中苏科版2.4 圆周角精品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初中苏科版2.4 圆周角精品一课一练,共19页。
初中数学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第2章 对称图形——圆2.1 圆优秀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第2章 对称图形——圆2.1 圆优秀一课一练,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