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01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33160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01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33160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01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33160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01
展开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
时间:70分钟 满分: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以下研究领域,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的是( )
A.合成药物 B.生产化肥
C.探索材料 D.测定气温
2.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烟花爆竹选用的标志是( )
A B C D
3.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山西文化源远流长,以下民间艺术作品、特产等在制作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木版年画 B.广灵剪纸 C.宁化府老陈醋 D.孝义皮影
4.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石墨作电极
C.氧气供给呼吸 D.氢气填充气球
5.壹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位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假设 B.得出结论
C.观察 D.实验
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不当操作与造成后果不对应的是( )
A.将实验剩余药品放回原瓶能节省药品
B.倾倒液体药品时,标签未朝向手心:标签被腐蚀
C.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干净:试管炸裂
D.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会引发火灾
7.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平稳,而且面对刻度,初次俯视液面读数为 20 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液面读数为 11 mL,则该学生倒出液体的体积( )
A.为9 mL B.大于 9 mL C.小于 9 mL D.无法确定
8.小勇同学在实验老师讲课之前,先在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的基本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B.称量食盐 C.滴加液体 D.水的沸腾
9.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探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9题)
A.图1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B.图2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说明蜡烛燃烧生成水
C.图3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是一种新生成的可以燃烧的气体
D.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
10.下列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 )
A B C D
二、生活、生产应用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关注生活现象】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11.厨房内有失去标签的几种物质,请写出鉴别的方法。
(1)糖和食盐:______。
(2)白醋和白酒:______。
12.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能发生下列两种变化:①给氯化钠固体升温至801摄氏度,氯化钠固体熔化变为液体;②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你认为这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是______;学习化学后,不但能知道氯化钠的性质和用途,还能进一步知道他们的______和内部组成以及变化规律。
13.生活中,有很多物品的使用和实验室中仪器的作用非常相似,例如:吸管可以代替______,注射器可以代替______。
14.小丽取一个小玻璃杯,放入洗净的碎鸡蛋壳,然后加入一些醋精,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小丽猜想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第14题)
要想验证小丽的想法是否正确,应在盖小玻璃杯的玻璃片上蘸______才能保证实验成功;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小丽可以进行一项操作为______。
【关注生产实际】
15.乙醇可用富含淀粉的谷薯类作物经过发酵而制得。酿酒的主要过程如下图:
(第15题)
(1)从熟米饭到酿酒发生了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蒸馏”时利用了酒精、水、杂酯油及酯类物质的______(填“熔点”或“沸点”)不同进行分离,属于物质的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在药店买到的酒精有75%和95%两种浓度。若用95%酒精配制一定量75%酒精,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和______;正确保存酒精的方法为______。写出使用时的一条注意事项:______。
三、科普阅读题(本大题共 1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6分)
16.阅读文本,回答问题。
气候变化中的海洋
海洋覆盖了地球70%以上的面积,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栖息地,有超过25万种生物生活在其中,为人类提供了食物、能源和交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忠实“朋友”。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导致地球系统热量不断增加。海洋吸收了绝大部分全球变暖的热量,还“消化”了2~3倍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减缓了气候变化速度及影响。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海洋变暖的速度增加了1倍。在过去的20年里,所有大洋盆地都观测到了持续数天到数月的极端海洋高温天气,即“海洋高温热浪”,它可以延伸数千千米的范围,深达数百米。热浪频发,易引起更强烈的热带气旋、厄尔尼诺现象等。2006~2015年,全球平均海平面每年上升约3.6 mm,为1901~1990年期间上升速度的2.5倍。海洋在溶解了二氧化碳后,酸性增强,会影响牡蛎、蛤蜊等贝类的外壳或骨骼的形成。
(1)海洋为人类提供的食物有______(举1例)。
(2)海洋吸收热量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文中涉及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______,化学性质有______。(写一条即可)
(4)“海洋高温热浪”对海洋生物的危害是______。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类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 4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30分)
【基本实验】
17.下列是实验常用仪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17题)
(1)量取液体:量取 5 mL 水,需要选择的仪器是______(填字母),正确的读数方法是:量筒放平,视线与______。
(2)加热液体:加热较大量液体需要的仪器是______(填字母),还需补充的仪器是______。
(3)取用固体:将氧化铜粉末装入试管中的操作是______。
(4)洗涤仪器:洗过的玻璃仪器______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
【科学探究】
1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如图是一些常见的化学实验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第18题)
(1)指出图B中的错误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C所示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该操作会使所取液体实际体积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读数。
(3)如图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________,然后________,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4)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a.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__________________。b.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朝向手心:________。
(5)小明在实验后,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请列举1点)。
(6)为保证实验安全,取得预期实验效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我们应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并遵循化学实验的安全规则。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实验前,应明确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须征得老师同意后再进行操作
B.不准在实验室内嬉戏打闹、大声谈话
C.为了便于观察,可用手接触药品,直接闻药品气味,但严禁品尝药品
D.加热操作中,不要凑近被加热仪器直视观察,不要将试管口朝向自己或他人
E.易燃、易爆的药品要远离火源,避免将腐蚀性药品沾在衣服或皮肤上
F.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G.注意安全用电和节约用水,离开实验室前,务必关闭电源和水源
19.小明通过学习“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后,并对蜡烛燃烧、家庭使用的天然气燃烧等产生了兴趣,于是开始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一:对天然气及其燃烧的探究
(1)首先他发现两种物质的状态不同,蜡烛是______,天然气是______(均填“气体”“液体”或“固体”);根据生活经验,天然气燃烧时发出______色的火焰,我们可利用燃烧时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做饭。做饭时应用________(填“内焰”“外焰”或“焰心”)对准锅所在位置加热。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为了探究甲烷燃烧的生成物,小明将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天然气的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证明天然气燃烧有______生成;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天然气燃烧有______生成。
实验二:探究不同量的食盐对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
【实验方案】取6支相同的蜡烛。在其中5支的烛芯周围分别放入不同量的食盐,剩下的1支作为空白对照实验,分别测定它们的燃烧时间。
【实验结果】
食盐质量/g | 0 | 0.1 | 0.5 | 0.7 | 0.9 | 1.0 |
燃烧时间/min | 10 | 15 | 18 | 23 | 25 | 27 |
燃烧稳定性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易灭 | 极易灭 |
【实验结论】从所得实验结果可初步分析出两个结论:
(1)______; (2)______。
20.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人体呼出的气体进行探究。
(1)该小组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对人体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与空气进行对比研究。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燃烧的小木条慢慢熄灭,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的小木条______ (填现象),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______ (填“高”“低”或“不变”)。
图1 图2
(第20题)
(2)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说明人体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______ (填“高”“低”或“不变”)。
(3)该小组同学按如图2所示装置对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进行对比研究。实验者通过几次呼吸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烧杯______ (填“A”或“B”),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其中玻璃管4的作用是______。
参考答案
1.D 2.A 3.C 4.C 5.D 6.A 7.C 8.D 9.C 10.A
11.(1)尝味道(2)闻气味(合理即可)
12.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结构
13.导管;分液漏斗(或量筒,或胶头滴管)
14.澄清石灰水;将小玻璃杯充分振荡(合理即可)
15.(1)化学
(2)沸点;物理
(3)胶头滴管;密封保存;严禁烟火(合理即可)
16.(1)海鲜(或鱼,合理即可)
(2)物理变化
(3)可溶于水;溶于水后液体呈酸性
(4)降低生物活性(或危害生物的生存,合理即可);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或使用清洁能源,合理即可)
17.(1)DI;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2)AG;酒精灯、石棉网
(3)将试管倾斜,用药匙将氧化铜粉末送入试管底部,将试管直立起来
(4)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18.(1)瓶塞正放在桌面上
(2)大于
(3)把导管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
(4)污染试剂或腐蚀胶帽;瓶口残留液体流下,腐蚀标签
(5)试管没有预热(合理即可)
(6)A、B、D、E、G
19.(1)固体;气体;蓝;放出;外焰
(2)水;二氧化碳
【实验结论】(1)食盐可以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2)所加食盐并非越多越好,从此次实验来看,加入0.7 g食盐时,延长燃烧时间的效果最好
20.(1)继续燃烧;低
(2)玻璃片上有水雾出现;高
(3)B;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高;调节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