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七年级下册5.2.2 平行线的判定 说课稿(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21449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数学七年级下册5.2.2 平行线的判定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5.2.2 平行线的判定同步练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目标,说教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5.2.2 平行线的判定 说课稿(2)一、说教材 (一)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这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2节平行线及其判定的第2课时内容,它是继“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同角”即三线八角和平行线内容之后学习的又一个重要知识,它是继续学习平行线的其它判定方法的奠基知识,更是今后学习与平行线有关的几何知识的基础。因此这节内容在七~九年级这一学段的数学知识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通过这一节内容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及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结合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鼓励学生思考、归纳总结,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 (二)教材的重点、难点 因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平行线其它判定方法的重要依据,所以它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是运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有条理地表达说理过程。 二、说目标 (一)知识目标:理解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并学会运用这一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几何推理: (二)能力目标:通过“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这一判定方法的发现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验操作能力,归纳分析能力。通过这一判定方法的运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三)情感目标:体会用实验的方法得出几何规律的重要性与合理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三、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1.实验操作,探索新知 。 通过动手画平行线并解答相关问题,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2.交流归纳,揭示新知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概括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积极地参与到观察学习对象的关键特征,寻求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的探索活动中去,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思考。并把自己观察归纳出的结论与同学交流,加强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这样就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机会。3.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课堂练习,要求学生说出条件与结论,使学生准确把握平行线判断方法1,从而突出教学的重点。 用多媒体展示例1、例2,层层设疑 ,启发学生把例题中的已知条件作适当地转化,使其符合平行线的判定方法⑴的题设条件。作这样的启发与分析,使学生逐步掌握这种“执果索因”的分析方法。教师先可以先请一个同学代表叙述说理过程,再请其他同学补充完整,这样逐步培养学生说理的条理性与层次性,进而突破难点。4.注重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给予充分的肯定。 在教学活动中重视让学生展示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拓展性和开放性的练习安排,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并根据学生大量的信息反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灵活安排教学细节,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以上教学,层层深入,始终让学生参与整个问题的“发生”和“解决”过程,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巧妙突破重难点。 (二)学法指导 1.乐学: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去,成为学习的主人。 2.学会:通过新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应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逐步完善其认知结构。 3.会学: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更进一步体会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方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5.2.2 平行线的判定第1课时课后作业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型,课时,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2.2 平行线的判定第1课时同步达标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平行线及其判定,情景引入,2 平行线的判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5.2.2 平行线的判定第1课时精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通过操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