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苏科版九年级下册5.1 二次函数教案
展开§5.1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教学任务分析 | |
教学目标 | 1.类比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了解函数研究的基本套路和方法; 2.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会根据简单实际问题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 3.经历二次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体会二次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进一步建立函数模型思想; 4.在探究二次函数的学习活动中,感受二次函数的现实性、应用性,体会数学与人们生活的联系. |
教学重点 | 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会根据简单实际问题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 |
教学难点 | 寻找、发现实际生活中的二次函数问题. |
教学流程安排 | |
教学流程图 | 教学内容和目的 |
板块一 如何研究函数?
板块二 从生活到二次函数
板块三 为什么学习二次函数?
板块四 后续如何研究二次函数? | 回顾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研究过程,了解函数研究的基本套路和方法.
通过具体实例函数关系式的分类、分析,概括、归纳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及概念.
通过具体问题的讨论、交流,体会二次函数的现实性和应用性,加深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
师生共同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体会,为后续研究做好铺垫. |
教学过程设计 | ||
问题与情境 | 师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板块一 如何研究函数? 引入:(展示与二次函数有关的实例图片)函数是研究运动变化过程中变量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数学模型,这些问题都与一种新的函数有关.
问题:我们已经学过哪几种函数?你能总结一下这些函数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吗?
|
师生共同回顾总结函数研究的基本思路:实例—概念(解析式)—图象—性质—应用,函数研究的基本方法:由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 |
通过“先行组织者”搭建研究框架,形成整体认识,了解函数研究的“基本套路” ,渗透基本思想方法. |
问题与情境 | 师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板块二 从生活到二次函数 引例: 1.一辆汽车以的速度匀速行驶,则行驶的路程与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 2.一粒石子投入水中,激起的波纹不断向外扩展,扩大的圆的面积与半径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 3.弹簧原长,在弹性限度内每挂重物就伸长,则弹簧总长与所挂重物质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 4.用20m长的篱笆围成一个一面靠墙的长方形花园,长方形花园的面积与垂直于墙的边的长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 5.小明用100元钱去买米,则购买米的质量与单价(元/kg)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 6.一面长与宽比为2:1的矩形镜子,四周镶有边框。已知镜面的价格是每平方米120元,边框的价格是每米30元,加工费为45元 .总费用y(元)与镜面宽x(m)之间的函数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1:请你将上述六个函数关系式分分类,你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问题2:一次函数一般形式是什么?上述一次函数都符合一般形式吗?反比例函数一般形式是什么?上述反比例函数中是多少? 问题3:上述新的函数关系式有什么共同特征?你能给他们起一个名称吗?能不能用一个一般形式表示这种函数? 问题4:判断下列函数是否是二次函数,若是请分别说出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1) (2) (3) (4) (5) (6) 问题5:若函数是二次函数, 求m的值. |
先学生独立尝试,教师巡视检查,再全班交流,教师适时追问暴露思维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上述函数关系式进行分类,找出新的函数关系式的共同特征,揭示二次函数的概念及一般形式,交待相关概念.
学生先独立辨析或尝试,后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小结判断二次函数的注意点. |
经历具体实例的函数关系式的建立过程,为导入二次函数做好铺垫.
分类的过程就是分析、寻找共同本质属性的过程. 类比旧知学习新知,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实例引入→本质属性分析→归纳定义→辨析巩固. |
问题与情境 | 师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板块三 为什么学习二次函数? 问题1:用长的篱笆围一个长方形的生物园. (1)求生物园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长之间的函数关系式,长x的取值范围有限制吗? (2)长为多少时长方形生物园的面积达到18? (3)为什么长方形生物园的面积不能达到18? 问题2:n支球队参加比赛,每两队之间进行一场比赛.写出比赛的场数m与球队数n之间的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n的取值范围.(备用) 变式追问:为什么要除以2?你能举出生活中不需要除以2的例子吗?请你以此编一道题. |
教师逐个出示三小题,第(1)、(2)题由学生自主解决,第(3)题教师引导示范解决.
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然后交流成果,教师变式追问,学生编题. |
通过两个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会到:①实际问题自变量取值范围应使实际问题有意义;②二次函数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应用性;③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关系. |
板块四 后续如何研究二次函数? 问题: (1)收获?温馨提醒?困惑? (2)由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你能得到二次函数的特殊形式有哪些? 作业: 教科书第7页练习,第8页习题. |
学生思考后交流,教师及时评价,指出:下面将从特殊到一般继续研究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
回顾本课所学,为继续研究二次函数做好铺垫. |
教学设计说明 |
让学生了解函数研究的基本套路.本课是二次函数一章的起始课,起始课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本章知识的基本框架,对二次函数的内容有一个整体认识,在后续学习中能“见木见林”,同时给学生提供基本思想方法,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让学生经历重要概念的形成过程.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二次函数的概念是初中数学的重要概念,有必要让学生经历二次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实例引入→本质属性分析→归纳定义→辨析巩固. 让学生体会二次函数学习的必要性.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体会到二次函数在生产、生活实际中非常常见,且是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应用性,从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
教学实施反思 |
本节课特别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活动,也让学生从全局上把握整章的概貌。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二次函数第一课时,教材中安排的内容不多,但学生对函数的知识已经生疏,接受起来不会很顺利。由此,教学时是将温故知贯穿了课堂的始终,引出课题、创设情境、探究新知、例题学习、内化新知、练习反馈、巩固新知等几个数学活动,引导学生用类比的思想,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归纳总结出新知、内化新知、巩固应用新知的。活动中也注意了学生的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使学生充分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注重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能力的培养,也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以及研究学习时方法论的指引。 |
§5.1二次函数学案
班级 姓名 评价
板块一 如何研究函数?
函数研究的基本思路:
函数研究的基本思想:
板块二 从生活到函数
1.一辆汽车以的速度匀速行驶,则行驶的路程与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
2.一粒石子投入水中,激起的波纹不断向外扩展,不断扩大的圆的面积与半径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
3.弹簧原长,在弹性限度内每挂重物就伸长,则弹簧总长与所挂重物质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
4.用20m长的篱笆围成一个一面靠墙的长方形花园,长方形花园的面积与垂直于墙的边的长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
5.小明用100元钱去买米,则购买米的质量与单价(元/kg)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
6.一面长与宽比为2:1的矩形镜子,四周镶有边框。已知镜面的价格是每平方米120元,边框的价格是每米30元,加工费为45元 . 总费用y(元)与镜面宽x(m)之间的函数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镜面的宽为xm,则长为________m,镜面面积为_______m2,
镜面费用为__________元,即__________元; 边框费用为
_________________元,即__________元.总费用y(元)与
镜面x(m)之间的函数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
问题4:判断下列函数是否是二次函数,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1) (2)
(3) (4)
(5) (6)
反思小结:判断二次函数你有哪些经验与同学分享?
问题5:若函数是二次函数, 求m的值.
反思小结:二次函数应注意隐含条件 .
板块三 为什么学习二次函数?
问题1:用长的篱笆围一个长方形的生物园.
(1)求生物园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长之间的函数关系式,长x的取值范围有限制吗?
(2)长为多少时长方形生物园的面积达到18?
问题2:n支球队参加比赛,每两队之间进行一场比赛.写出比赛的场数m与球队数n之间的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n的取值范围.
编题:
苏科版九年级下册5.1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苏科版九年级下册5.1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与难点,知识准备,课堂研讨,小结与思考,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苏科版九年级下册5.1 二次函数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九年级下册5.1 二次函数教案设计,共3页。
苏科版九年级下册5.1 二次函数教案: 这是一份苏科版九年级下册5.1 二次函数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温 故 知 新,探 索 新 知,观 察 发 现,归 纳 总 结,概 念 辨 析,新 知 再 探,体 验 建 模,小结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