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4.2 比较线段的长短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作业(含答案)

    4.2 比较线段的长短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作业(含答案)第1页
    4.2 比较线段的长短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作业(含答案)第2页
    4.2 比较线段的长短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作业(含答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学年4.2 比较线段的长短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4.2 比较线段的长短综合训练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下列生活、生产现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4.2比较线段的长短.选择题。1.已知线段ABCDABCD,如果将AB移动到CD的位置,使点A与点C重合,ABCD叠合,这时点B的位置必定是(  )A.B在线段CD上(CD之间) B.B与点D重合 C.B在线段CD的延长线上 D.B在线段DC的延长线上2.如图,从A地到B地有四条路线,由上到下依次记为路线,则从A地到B地的最短路线是路线(  )A. B. C. D.3.已知点ABC在一条直线上,AB5BC3,则AC的长为(  )A.8 B.2 C.82 D.无法确定4.已知线段AB9,点CAB的中点,点DAB的三等分点,则CD两点间距离为(  )A.3 B.1.5 C.1.2 D.15.如图,小林利用圆规在线段CE上截取线段CD,使CDAB.若点D恰好为CE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CDDE B.ABDE C.CECD D.CE2AB6.有下列生活、生产现象:A地到B地架设电线,总是尽可能沿着线段AB架设.用两个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墙上.植树时,只要确定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树所在的直线.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其中能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的现象有(  )A.①④ B.②④ C.①② D.③④7.已知,点C在直线AB上,ACaBCb,且ab,点M是线段AB的中点,则线段MC的长为(  )A. B. C. D.8.如图,点CAB的中点,点DBC的中点,下列结论:CDACDBCDABCDADBCBD2ADAB,正确的有(  )A.1 B.2 C.3 D.4.填空题。9.当我们排课桌时,经常在最前面和最后面的课桌旁拉一条直线,才能使课桌排成一行,这种做法的数学依据是  .10.如图,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长方形纸片剪掉一部分,发现剩下纸片的周长比原纸片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  .11.如图,已知线段AB8cmMAB的中点,P是线段MB上一点,NPB的中点,NB1.5cm,则线段MP  cm.12.如图,点AB是直线l上的两点,点CD在直线l上且点C在点D的左侧,点D在点B的右侧.ACCB12BDAB23.CD12,则AB  ..解答题。13.如图,已知AB=2Cm,延长线段AB至点C,使BC=2AB,点D是线段AC的中点,用刻度尺画出图形,并求线段BD的长度.       14.如图,AB是公路L两旁的两个村庄,若两村要在公路上合修一个汽车站,使它到AB两村的距离和最小,试在L上标注出点P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15.如图所示,把一根绳子对折成线段AB,从点P处把绳子剪断,已知AP:BP=2:3,若剪断后的各段绳子中最长的一段为60cm,求绳子的原长.    4.2比较线段的长短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选择题。1.已知线段ABCDABCD,如果将AB移动到CD的位置,使点A与点C重合,ABCD叠合,这时点B的位置必定是(  )A.B在线段CD上(CD之间) B.B与点D重合 C.B在线段CD的延长线上 D.B在线段DC的延长线上【解答】解:将AB移动到CD的位置,使点A与点C重合,ABCD叠合,如图,∴点B在线段CD上(CD之间),故选:A.2.如图,从A地到B地有四条路线,由上到下依次记为路线,则从A地到B地的最短路线是路线(  )A. B. C. D.【解答】解: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从A地到B地的最短路线是路线.故选:C.3.已知点ABC在一条直线上,AB5BC3,则AC的长为(  )A.8 B.2 C.82 D.无法确定【解答】解:本题有两种情形:当点C在线段AB上时,如图1ACABBC又∵AB5cmBC3cmAC532cm当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ACAB+BC又∵AB5cmBC3cmAC5+38cm.综上可得:AC2cm8cm.故选:C.4.已知线段AB9,点CAB的中点,点DAB的三等分点,则CD两点间距离为(  )A.3 B.1.5 C.1.2 D.1【解答】解:∵点CAB的中点,AB9ACCBAB4.5当点DAB的三等分点,点D在线段BC上时,BDAB3CD4.531.5当点DAB的三等分点,点D′在线段AC上时,AD′=AB3CD′=4.531.5故选:B.5.如图,小林利用圆规在线段CE上截取线段CD,使CDAB.若点D恰好为CE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CDDE B.ABDE C.CECD D.CE2AB【解答】解:∵点D恰好为CE的中点,CDDECDABABDECECE2AB2CDABD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故选:C.6.有下列生活、生产现象:A地到B地架设电线,总是尽可能沿着线段AB架设.用两个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墙上.植树时,只要确定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树所在的直线.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其中能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的现象有(  )A.①④ B.②④ C.①② D.③④【解答】解: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到的是:①④②③的依据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选:A.7.已知,点C在直线AB上,ACaBCb,且ab,点M是线段AB的中点,则线段MC的长为(  )A. B. C. D.【解答】解:当点C在线段AB上且ab时,MCAC当点C在线段AB上且ab时,MCBC∴当点C在线段AB上时,MC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MC+BCC在线段AB的反向延长线上时,MC+AC∴线段MC的长为.故选:D.8.如图,点CAB的中点,点DBC的中点,下列结论:CDACDBCDABCDADBCBD2ADAB,正确的有(  )A.1 B.2 C.3 D.4【解答】解:∵点CAB的中点,点DBC的中点,ACBCABCDBDBCACCDBCDBACDB,正确;CDBCAB,正确;CDADACADBC,正确;BDABAD2ADAB,错误.所以正确的有①②③3.故选:C..填空题。9.当我们排课桌时,经常在最前面和最后面的课桌旁拉一条直线,才能使课桌排成一行,这种做法的数学依据是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解答】解:当我们排课桌时,经常在最前面和最后面的课桌旁拉一条直线,才能使课桌排成一行,这种做法的数学依据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答案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10.如图,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长方形纸片剪掉一部分,发现剩下纸片的周长比原纸片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解答】解: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长方形纸片剪掉一部分,发现剩下纸片的周长比原纸片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11.如图,已知线段AB8cmMAB的中点,P是线段MB上一点,NPB的中点,NB1.5cm,则线段MP 1 cm.【解答】解:∵MAB的中点,AB8cmAMBM4cmNPB的中点,NB1.5cmPB2NB3cmMPBMPB431cm.12.如图,点AB是直线l上的两点,点CD在直线l上且点C在点D的左侧,点D在点B的右侧.ACCB12BDAB23.CD12,则AB 4.59 .【解答】解:对C点的位置分情况讨论如下:C点在A点的左边,ACCB12BDAB23假设AC3kAB3kBD2kCD3k+3k+2k8kCD12k1.5AB4.5C点在线段AB上,ACCB12BDAB23假设ACkCB2kBD2kCDCB+BD4kCD12k3ABAC+CB3k9C点在B点后,不符合题意,舍去;∴综上所述,AB4.59.三、解答题。13.如图,已知AB=2Cm,延长线段AB至点C,使BC=2AB,点D是线段AC的中点,用刻度尺画出图形,并求线段BD的长度. 解:如图:BC=2ABAB=2Cm,得BC=4cm由线段的和差,得AC=ABBC=24=6cm由点D是线段AC的中点,得AD=AC=×6=3cm.由线段的和差,得BD=ADAB=32=1cm.14.如图,AB是公路L两旁的两个村庄,若两村要在公路上合修一个汽车站,使它到AB两村的距离和最小,试在L上标注出点P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作法是:连接ABL于点P,则P点为汽车站位置,理由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作法是:连接ABL于点P,则P点为汽车站位置,理由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15.如图所示,把一根绳子对折成线段AB,从点P处把绳子剪断,已知AP:BP=2:3,若剪断后的各段绳子中最长的一段为60cm,求绳子的原长.本题有两种情形:
    (1)当点A是绳子的对折点时,将绳子展开如图.
    ∵AP:BP=2:3,剪断后的各段绳子中最长的一段为60cm,
    ∴2AP=60cm,
    ∴AP=30cm,
    ∴PB=45cm,
    ∴绳子的原长=2AB=2(AP+PB)=2×(30+45)=150(cm);


    (2)当点B是绳子的对折点时,将绳子展开如图.
    ∵AP:BP=2:3,剪断后的各段绳子中最长的一段为60cm,
    ∴2BP=60cm,
    ∴BP=30cm,
    ∴AP=20cm.
    ∴绳子的原长=2AB=2(AP+BP)=2×(20+30)=100(cm).

    综上,绳子的原长为150cm或100cm.    

    相关试卷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4.2 比较线段的长短优秀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4.2 比较线段的长短优秀同步训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4.2 比较线段的长短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4.2 比较线段的长短当堂达标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能力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4.2 比较线段的长短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4.2 比较线段的长短同步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