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第11课 《短文二篇》(练习)-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原卷版.docx
    • 解析
      第11课 《短文二篇》(练习)-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解析版.docx
    第11课 《短文二篇》(练习)-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原卷版第1页
    第11课 《短文二篇》(练习)-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原卷版第2页
    第11课 《短文二篇》(练习)-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原卷版第3页
    第11课 《短文二篇》(练习)-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解析版第1页
    第11课 《短文二篇》(练习)-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解析版第2页
    第11课 《短文二篇》(练习)-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解析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短文二篇》(练习)-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短文二篇》(练习)-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文件包含第11课《短文二篇》练习-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解析版docx、第11课《短文二篇》练习-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单元11课短文二篇1.填空。1)《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______,字通明,自号______。题目中的第二个“书”的意思是______2)《记承天寺夜游》选自《______》,作者是______,字子瞻,号______,是______代的______家。他与父亲______、弟弟______合称为“______”,三人均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人物。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答谢中书(     )(2)古来(      )(3)五色交辉(     )(4)四时(     )(5)晓雾(     )(6)夕日欲(     )(7)沉鳞(     )(8)无与为乐者(     )(9)庭下如积水空明(     )(10)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2021·四川·东辰国际学校八年级阶段练习)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科普巨著,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三十年的结晶,被誉为“昆虫的史诗”。该书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读来趣味盎然。B.《记承天寺夜游》是南宋文学家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所写的,该文熔叙事、写景、议论于一炉,环环相扣,抒发了诗人复杂微妙的情感。C.消息是迅速、详细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它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消息的正文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D.教师节来临,林涛同学给老师的贺卡上写道:“敬爱的老师,三尺讲台播智慧,一支粉笔写春秋。您辛苦了,高足林涛祝您节日快乐!”这句话符合语境,表达得体。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5.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四时备(全,都)   晓雾将(消散)B.夕日欲(坠落)沉竞跃(指鱼)C无与为乐者(怀念)与步于中庭(互相扶持)D.五色交(辉映)四时俱备(四季)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游记,状写名山大川,惊湍飞瀑,晴湖雪?,乃至亭台池榭,美不胜收。②因此,游记小品,是最具个人风采的美文。③游记小品,堪称文苑奇葩。④陶弘景在南朝游记小品名作《答谢中书书》中云:“山川之美,古来共谈。”⑤小品,独抒性灵,信笔挥洒,自由书写,文极简洁而意味隽永,情思摇曳,韵趣天然。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①⑤② C.⑤③④①② D.⑤①③④②7.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郦道元《三峡》)B.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译:夕阳已经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陶弘景《答谢中书书》)C.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了解到这一切之后,就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享乐之中可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译: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8.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句话出自《论语》“雍也”篇,原文是:“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在四川的峨眉山有一副化咏这个内涵的楹联:“刚日读史柔日读经,____________。”(古人把单日称为刚日,双日称为柔日)。我们把这些话引在一起来看,就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句话,其实这是用一种“道法自然”的方式来解释“仁”和“智”的内涵,就是用有形的方式来表达叙述无形的内涵。材料二遇见山水,你会身似行云流水,心如皓月清风,得到清静自在。南北朝有谢灵运“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的风韵秀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有白朴“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的赏心悦目;明有杨慎“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谈笑洒脱。1)阅读材料一,请将对联补充完整。2)阅读材料二,仿照画线句子补写句子。  9.制作读书卡片是一种良好习惯。请从品味的角度完成下面的读书卡片。读书卡片篇名:《记承天寺夜游》 作者:苏轼摘句:_______________品味:_______________2022·山西阳泉·八年级期中)山水之美,令人心醉。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甲】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0.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1)悬泉瀑布,飞其间       2)未复有能其奇者1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自:如果。B.常有高猿长啸,属凄异   引:延长。C.青林翠竹,四俱备   时:季节。D.夕日欲,沉鳞竞跃   颓:倒下。12.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13.甲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乙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赞美之情。两文都写到了“猿鸣”,甲文渲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氛,乙文渲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氛。 2021·海南海口·八年级期中)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各题。【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4.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沉鳞竞yuèB.未复有能其奇者(yǔ)C至承天寺寻张怀民(suì)D.怀民亦未qǐn15.解释加点字的意思。1)晓雾将(     )       2)夕日欲(     )3无与为乐者(     )       4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7.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的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请写出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2·广西贺州·中考真题)阅读下文,回答各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③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节选自苏轼《前赤壁赋》)【注释】①盈虚:盈,指月圆;虚,指月缺。②消:消失。③造物者:自然界,原意指“天”。18.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无与为乐者                      念:考虑,想到。B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共同,一起。C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但是。D.而卒莫消                      长:增长。1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惟江上清风A.何陋有(《陋室铭》) B.水陆草木花(《爱莲说》)C.已而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 D.公与乘(《曹列论战》)20.下列对文本的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如一篇短小的日记,有时间、地点、人物,先叙事,再写景,最后以议论点题。B.【甲】文苏轼夜深不寐,欲寻人赏月为乐,就到承天寺找张怀民。一个“遂”字点出了二人趣味相投。C.【乙】文的“逝者如斯”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D.【甲】【乙】两文记述的都是作者与友人于月夜沉浸在赤壁美好的景色之中,阐发一些人生体验,体现了作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21.请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22.【甲】【乙】两文都是苏轼写于贬官黄州时期,都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