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精品同步练习题
展开第3课《雨的四季》同步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1.文学常识对对碰。
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当代著名诗人。其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就被一代大学生誉为“______________”。他的诗集《__________》曾获中国新诗奖。
【答案】 刘湛秋 抒情诗之王 无题抒情诗
【解析】熟记文学常识。
2.解释下列词语意思或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娇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静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莅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造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7)___: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答案】 妩媚 安静 高而远。邈,遥远 来到,来临 拜访,书面语 咄咄逼人 迫不及待
【解析】本题考查解释词语。每个词语在文章中都不是孤立的,词语之间有着千丝万缕、复杂多样的联系。理解词语,要注意从词语的构成要素和词语间的相互联系中细细体味词语的含义,还可以从词语所处的语境以及词语的感情色彩来理解词义。解答此类题,可以从词语的构成词素,分析推断词义。首先要分析理解构成该词语的词素,“娇媚”是形容词,我们可以分别组词,撒娇妩媚。同理,其它词的意思是:静谧,安静;高邈,高而远;莅临,来临;造访,拜访;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可知词语为:咄咄逼人;急迫得不能再等待,词语为:迫不及待。
3.请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
(2)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
(3)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 )
【答案】 (1)比喻 (2)排比 (3)拟人 比喻
【解析】(1)把“叶子”比作“波浪”,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三个短语结构相似、意思相关、语气一致,成串地排列,是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3)“争先恐后”本是人的动作,这里用来写“杂草”,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杂草”比作“海绵”,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4.选词填空。
(1)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______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在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_________、开阔的大地。
(2)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______利落的木刻。
A.干净 B.纯洁 C.净美 D.纯净
【答案】 (1)D C (2)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注意具体的语境,如有关联词还要掌握关联词的固定搭配等。(1)由课文内容及“灵魂”可知,第一空应填“纯净”,表现雨滴使人的灵魂变得纯洁干净;第二空应填形容“大地”的词语,由课文内容可知为“净美”。(2)由固定词语搭配可知应为“千净利落”。
5.词语积累——根据括号内的意思,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词语。
(1)那是雨,是使人____(安静)、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2)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____ (来到,来临)人间。
(3)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____ (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不舍得给别人,也不舍得自己用)了。
(4)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____ (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5)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____ (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答案】 静谧 莅临 吝啬 淅淅沥沥 咄咄逼人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词语积累。前两个小题考查的是辨析同义词,每组同义词既有相同的语素,又有不同语素,关键在了解共同点的基础上,抓住它们的不同语素,仔细体会其意义和用法上的细微差别。“静谧”是寂静,平静,心境平和。而“安静”是指一种环境的安定平静。“静谧”多是褒义,给人一种舒适优雅的感觉,而“安静”用来描写环境的话是平义的,指人不一定是褒义的了,有点内向,不合群的意思。“来到”可以用作第一人称,也可以用作第二、三人称,“来临”只可用作第三人称。后三个小题根据所给出的词语的意思来写出词语即可。
6.请仿照画线的例句,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符合语境,内容相近,句式相同。
我敬畏自然中浩瀚的事物,也敬畏自然中浩渺的事物。我敬畏长江之气势如虹,敬畏珠峰之直插云天,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我敬畏霜雪中的松柏,坚毅挺拔;敬畏风雨中的小草,柔韧顽强;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值得我们敬畏。
【答案】 示例:敬畏黄河之波涛汹涌 我敬畏荒漠中的胡杨,坚韧刚强。
【解析】考查仿写。开放类试题,与画线句格式相同,语义相关,言之成理即可。如:第一空:敬畏长城之蜿蜒万里。第二空:我敬畏急流中的江石,岿然不动。
7.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列组成一段话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
②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菌的波浪。
③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
④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
⑤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⑥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
(《雨的四季》刘湛秋)
A.③②⑥①④⑤ B.①③⑥②⑤④ C.③⑥②⑤④① D.①⑥③②④⑤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排序。仔细阅读材料,分析句与句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下一场春雨是树木变化的前提。故③应该是首句。然后写到树木。⑥“特别明亮的眼睛”承接③句的“神态是难以想象的”,⑥是第二句。然后按照从“树”到“树枝”,从“树枝”到“叶子”,从“叶子”到“花苞”。第②句,写了“树枝”“叶子”,第⑤句写了“花苞”,④句承接⑤句中的“水珠子”。最后①句总结。排序为:③⑥②⑤④①。故选C。
8.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它既不倾盆飘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B.人们受够了冷洌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
C.而近处池畦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妄记了严冬。
D.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飘——瓢,B洌——冽,C妄——忘。
9.下列文段中根据拼音写汉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冬天,雨化了妆,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lì( )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它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人们受够了冷liè( )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温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 )咄逼人。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而近处池畦( )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
A.立 冽 duō qí B.莅 冽 duō qí
C.莅 洌 duó wā D.立 洌 duó wā
【答案】B
【解析】lì——莅,莅临:光临,来临。liè——冽,凛冽:寒冷刺骨。咄——duō,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畦——qí,指田园中分成的小区。故选B。
10.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通过对雨的四季的不同特点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感情真挚而浓烈。
B.文章从形、声、气等方面写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将雨写得可感可触,可亲可爱。
C.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对“雨”的描写形象生动,语言古朴典雅。
D.文章条理清晰。先总写对雨的感受,再具体描绘不同季节雨的特点,最后抒发对雨的爱恋之情。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阅读全文,了解文章段落的内容、人物的品质性格、情节之间的关系、写作的思路、写作方法、主旨、思想情感等内容,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与文章中的内容一一比照判断正误。C项表述错误,作者通过形象化的描写,写出了雨的亲切可爱,寄托了作者对雨的赞美与喜爱,并不是托物言志。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文回答以下各题。
雨的四季(节选)
刘湛秋
(1)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2)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像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3)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雷的预告也没有,当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的雨点就打来了。可这时雨也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住身上的干净,可光头浇,洗个雨澡却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这时,你会更喜欢一切。如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不及待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
(4)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11.填写下表。
描绘的图画 | 图中景物 |
春雨图 | 明亮的树 ① 萌发的叶子 娇媚的水珠子 透明的水雾 ② 芳甜的空气 |
夏雨图 | 热烈而又粗犷 豆粒大的雨点 花朵怒放着 ③ ④ 铺满河面的荷叶 远方的蝉声 近处的蛙鼓 |
12.说说第(2)段划线句中拟人、比喻修辞的表达效果。
13.说说第(3)段划线句是从谁的角度在描写夏雨?哪些词语体现了夏雨“热烈而粗犷”的特点?
14.作者用“洗淋”描写春雨,用“浇灌”描写夏雨,能不能两个动词交换使用?为什么?
15.本文在结构上与《春》《济南的冬天》相同,都采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
【答案】11.①柔软的树枝;②翻动的小草;③树叶鼓着浆汁;④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
12.运用拟人、比喻修辞。将树人格化,把“树叶子”比作“绿茵茵的波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叶子在春雨的洗淋下,绿意盎然的样子,从侧面描写出春雨的滋润、清新、干净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春雨无比的喜爱。
13.从人的角度(或人的感觉的角度);光头浇、洗雨澡(雨澡)、挡住视线(挡住)。
14.不能。“洗淋”说明雨量小,能准确体现春雨温柔、润泽的特点;“浇灌”说明雨量大,像瓢泼一般,能准确体现夏雨热烈、粗犷的特点。
15.总分总
【解析】
1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梳理。由“春雨图”可知,锁定范围在第②段,根据第②段“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可知①为:柔软的树枝;根据“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可知②为:翻动的小草;由“夏雨图”锁定范围在第③段,根据第③段“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可知③为:树叶鼓着浆汁,④为: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
1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根据“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树”当作人来写,有眼睛、有手臂,还有动作,让人仿佛看到一个干净、柔嫩的妙人,根据“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树叶子”比作“绿茵茵的波浪”,写出了树叶子在春雨的冲刷下,碧绿动人,具有画面感,从树和树叶等角度侧面描写出春雨的滋润,给万物带去生机,让万物焕发活力,让读着感受到作者对春雨浓浓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13.本题考查句子的分析。“打伞”“戴斗笠”“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等,是从人的角度(或人的感觉的角度)描写的,写出了夏天的雨别有一番风情,让人感受到热情;“可光头浇,洗个雨澡却更有滋味……挡着眼睛的视线”可见,光头浇、洗雨澡(雨澡)、挡住视线(挡住)体现了夏雨“热烈而粗犷”的特点,是彻底的浇灌,热情奔放。
14.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首先,解答时要明确观点态度,能或者不能;然后再说明理由。
不能。根据第②段“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像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说明春雨雨量小,所以用“洗淋”,体现春雨温柔、润物细无声的特点;根据第③段“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雷的预告也没有,当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的雨点就打来了”“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可知夏雨具有“热烈而粗犷”的特点,雨量大,所以用“浇灌”,热情奔放,让人感觉淋得彻底。
15.本题考查文章结构的分析。根据第①段“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可知,本文先总写作者对雨的喜爱,然后根据第②段“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像的”、第③段“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可知具体描写了春雨图和夏雨图,突出春雨温柔、润泽的特点和夏雨热烈而粗犷的特点,最后根据第④段“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可知再赞美雨,所以结构是总分总。
《春》先写总写盼春,表达出盼望春天的急切心情;接着写绘春,分别描绘了五幅画面: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春风图、迎春图;最后用三个比喻句总的赞美春天,表现了春天的新生、娇美和活力,所以结构是总分总。
《济南的冬天》先总写——“济南真的算个宝地”;接着分写,先写济南的山,写了阳光朗照、薄雪覆盖以及雪后的山,再写济南的水,突出水的清澈透明,鲜亮明丽,最后总的概括——“这就是济南的冬天”,所以结构是总分总。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雨天的狂欢
李成
①我的家乡在长江北岸,那里雨水较多,尤其是每年的梅雨季节,常常是连月不开。
②总是下雨,当然令人讨厌,尤其是我们这些顽皮的小孩子喜欢“闹野”,一旦大雨倾盆,遍地泥泞,更不方便出去玩了,天地间阴阴惨惨,人又无所事事,心情自是很郁闷。我把家里的几本文学杂志都翻烂了,没有新的读物进来,那可真是百无聊赖啊!只好趴在窗户上看外面的行人如何撑着旧伞在雨中伶仃而行,或在泥泞里艰难跋涉,甚至一滑一跌,现出种种让人感到滑稽的怪象,也能开心一下,但稍久仍觉枯燥无趣。
③是不是雨天都这样单调苦闷呢?也不是的,也有许多开心的事儿只在雨天才有。比如夏天暴雨如注的当顷,我们会冒雨出去,把奔流的溪水拦起来,用泥巴建一个“水坝”,还用瓦片做个闸门,水蓄积到一定时候提起闸来,看到一片“洪水”喷出老远,自是欢呼雀跃。但最热闹乃至可称为“狂欢”的并不是在夏季,因为夏日村里人常常都很忙,无暇顾及玩乐尤其是集会——而“狂欢”总是需要许多人聚集在一起才会有的。那么是什么时候呢?是寒冬或春初所谓“春寒料峭”的日子,田间农事已了,而天气已然或仍然寒冷,适合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取暖,欢乐地度过一天时光。
④这样的聚会一般是在村里的某间宽敞的公屋里进行。我们那间公屋是叫作“大厅”的,或许在旧时代正是某个“大户”的厅堂,实际上是聚居在一起的几家的过道,平时搁放一点杂物,一到下雨天,人们不自觉地走来闲谈,一开始或许只是几个妇女来此做针线,接着好热闹的孩子们来这里捉迷藏,追逐打闹,又有几个大人来寻孩子,便站下来袖手而观。于是人越聚越多,以致整个大厅里很快就挨挨挤挤,人群中不时爆发出响亮的笑声,从天井口直冲向云霄——布满雨云的天空。
⑤这时候不知不觉形成这样的局面:许多大人站在一边“观场”,而人丛中随时空出一块地儿便做了“舞台”,孩子们登场展现种种身段和能耐。那便有点类似杂技表演了,有的做空中翻,咫尺之地,竟能原地接连翻出十几二十个跟斗,最后还能稳稳地站立;有的表演倒立,甚至倒着用手行走;有的几个人或一个人踢键子,那自己扎的羽毛键子漫天飞舞,让人眼花缭乱,却总是不会落地。最不济的也想表演跳高或“飞檐走壁”,顺着根柱子爬到高处摸摸屋檐……总之是各尽其能,各施其技,以博得一声喝彩,一阵欢呼,而那些大人站在那里果然也看得兴致勃勃,频频点头,不时嬉笑,有时还加以指点议论。孩子们便玩得更来劲了,花样也更多,即使玩失败了,或差点出险,人们惊喊一声,接下去再让别人上场就是了……欢声笑语不断,仿佛正在欢度某个盛大的节日。
⑥不知不觉,我们就长成大孩子了。当然不好意思再过分玩闹,不好意思总表演滑稽可笑的动作,但又还不够格跟大人站在一旁观望。我们成了边缘人,很有点无聊了。忽然有一天,有一个大孩子招呼一声:我们换个地方玩吧!便从大厅里抽身出来,往村头上跑。越过村路,就是打谷场,跑进打谷场,斜插过去,就来到东头的几间队屋,这在冬天主要是生产队储藏农具的地方。哦,这是个好地方!
⑦门是简单地锁着的,我们很容易弄开就进去了。里面当然没有人,只有一屋子农具,一间堆得比较满,另两间空地多,正好做了新的游乐场。我们不想把在“大厅”上玩的那些一一搬演,想玩点新鲜的。这时,大孩子看着满地的农具,显然有了主意,便问:这些家伙什谁会使呀?有人说:我们开年就要拿它们种地干活了!于是各个都不自觉地拿起农具操练起来。这个扶起一张梨,模拟着插入土地,推着向前;那个拖来禾桶,拿着掉了柄的大扫帚当稻穗在桶沿掼起来;又有人摇起风车,扇出巨风;还有人挥起木锹扬谷,而我则和几个年龄小些的孩子趴到大水车上,踩着脚踏,车起水来……这一切仿佛都从未做过,多有趣呀,队屋里也腾起了一阵阵欢声笑语……
⑧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狂欢,可是我们至多也就玩过两三次就不再玩了。因为我们毕竟长大了,属于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即将正式展开,生活的重担已经在等着我们去挑起,我们自觉不自觉地都要告别童年的一切。冬去春来,伙伴当中就有人再也不去上学了,他们跟从父辈到田野上学做农活,追随的也是与先辈一样的人生。事实上,当初在大厅上参加狂欢“派对”的时候,就有几个大孩子从热闹场上抽身出去,披上雨衣,戴上斗笠,消失在门外雨幕中,帮父辈放水、护苗去了。雨天的狂欢,童年的狂欢,是多么短暂啊。
(有删改)
16.雨天“我们”有哪些“开心的事儿”?请简要概括。
17.你是否同意将选文第②段画线处删去?请说明理由。
18.联系上下文,揣摩句中加点词表情达意的效果。
(1)而那些大人站在那里果然也看得兴致勃勃,频频点头,不时嬉笑,有时还加以指点议论。(一般什么情况下说“果然”?“果然”用在这里,流露出“孩子们”什么样的心理?)
(2)于是各个都不自觉地拿起农具操练起来。(为什么是“不自觉地”?你如何理解?)
19.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文章标题中“狂欢”含义的理解。
【答案】16.夏天,孩子们拦水建“坝”,提“闸”泄“洪”;寒冬或春初时,“小孩子们在公房给大人展现种种身段和能耐”,大孩子们在队屋拿起农具操练“种地干活”。
17.不同意删去。选文画线处写“我”在家的百无聊赖,其实是在为后文写“许多开心的事儿”作铺垫,为写“狂欢”蓄势。
18.(1)在实际情况与预料的情况相符下说“果然”。这里表明孩子们期待自己的展示能够博得大人们的喝彩欢呼,以及这种愿望实现后的幸福和满足的心理。
(2)“不自觉地”写出了孩子们下意识的本能反应,表现出孩子们在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养成的懂事、勤快和准备着挑起生活重担的优秀品质。
19.①无忧无虑的孩子们雨天聚集在“大厅”和队屋,纵情欢乐,好玩的天性得到充分释放;②农闲时的大人们雨天聚集在“大厅”,围观孩子们表演,纵情欢愉,单调沉闷的情绪得到充分释放。
【解析】
16.本题考查文中事件的概括。解答此题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按要求找出事件,再用简洁语句概括即可。文章开篇先写下雨天的无聊,引出对雨天快乐的回忆。第三段写的是夏天暴雨中我们筑坝闸的快乐;第四、五段写的是春寒料峭时我们在大厅“舞台”上表演的快乐;第六、七段则重点写了我们在队屋里对各种农具操练的快乐。
17.本题考查句子作用的分析。阅读文章第二段画线句子,主要写了雨天的令人讨厌,枯燥无味,除了读书便只能在家里看着别人在雨中“出丑”。结合下文内容来看,句子一是表现了儿童好动、爱玩的天性;二是以这种无趣自然引出下文对雨中趣事的回忆,并形成对比,突出雨中的快乐。因此这段是不可删去的。
18.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赏析。第一句中的“果然”是一个副词,表示事情的结局与所料所说的相符。结合此段前面的内容,可以看出“果然”一词,表现出孩子们尽其所能的表演,目的是为了引起大人们的注意与夸奖,而这种目的达到了,心里无比的开心。第二句中的“不自觉”意思是不由自主地,可以看出孩子们对农具的熟悉与亲近感,根据第八段的内容,可知原因在于他们生活在农村,并且他们今后也要像父亲一样过上这样的生活。
19.本题考查标题中关键词的理解。“狂欢”表示人物心情的愉悦,以一个“狂”突出这种愉悦的程度。作者在文中回忆了三件雨中所做的快乐的事,第一件雨中嬉戏的事,“但最热闹乃至可称为‘狂欢’的并不是在夏季”可以看出只是一般玩耍的快乐,程度并不深。第二件在大厅中,大们眼前的各种“才艺”表演,“孩子们登场展现种种身段和能耐。那便有点类似杂技表演了,有的做空中翻,咫尺之地,竟能原地接连翻出十几二十个跟斗,最后还能稳稳地站立;有的表演倒立,甚至倒着用手行走;有的几个人或一个人踢毽子,那自己扎的羽毛毽子漫天飞舞”,其目的是“各尽其能,各施其技,以博得一声喝彩,一阵欢呼”,这种乐趣是一种才能的表现,是一种希望得到父亲肯定的表现。第三件是对各种农具的操练,表现孩子们对各种农事活动的熟悉,以“狂欢”一词突出玩乐的投入、开心,以此表现孩子们对生活、对劳作的热爱。根据以上分析分点作答即可。
人教部编版雨的四季精品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雨的四季精品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课堂同步讲义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3课雨的四季讲义学生版docx、课堂同步讲义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3课雨的四季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2 诗二首优秀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2 诗二首优秀达标测试,文件包含第7课《散文诗二首》同步训练-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精讲精练同步课堂部编版解析版docx、第7课《散文诗二首》同步训练-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精讲精练同步课堂部编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6 散步优秀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6 散步优秀当堂检测题,文件包含第6课《散步》同步训练-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精讲精练同步课堂部编版解析版docx、第6课《散步》同步训练-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精讲精练同步课堂部编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