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练习
展开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不具备的特点是( )
A.调节较缓慢 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
C.调节物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D.调节作用范围广泛
【解析】C 体液调节是指体内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CO2、H+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调节物并不全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2.如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c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可能是( )
A.发热和寒战 B.提高环境温度和寒战
C.寒战和出汗减少 D.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
【解析】D 人体每时每刻都进行产热、散热过程。图中ab段说明产热大于散热,bc段说明散热增强;剧烈运动导致产热增加,出汗增加引起散热增强,符合曲线变化。
3.给动物饮用相同量的清水,与对照组健康动物相比,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尿量减少的实验动物是( )
A.输液后不久的动物 B.患糖尿病的动物
C.切除垂体的动物 D.摄入过多食盐的动物
【解析】D 动物摄入食盐过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
4.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
B.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C.摄入食盐过多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D.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解析】B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通过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进而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A正确。肾小管通过自由扩散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B错误。摄入食盐过多后细胞外液渗透压过高,饮水量的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C正确。饮水增加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增加尿的生成,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D正确。
5.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内分泌腺的激素分泌不受神经系统的调控
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C.生物各项生命活动一般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但神经调节在其中扮演了主要角色
D.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相互影响,共同调节生命活动
【解析】A 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神经系统的调控,因此部分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生命活动的进行一般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但以神经调节为主,同时某些激素(如甲状腺激素)又影响着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6.生物体内细胞间可通过图示中的两种方式进行信息交流。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化学物质都不可能代表甲状腺激素 B.神经元之间通过方式①进行信息传递
C.垂体通过方式②将信息传递给甲状腺 D.血糖调节存在①②两种信息传递方式
【解析】D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完成信息传递;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能通过方式①作用于甲状腺细胞,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血糖调节通过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共同完成。
7.“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在这种天气的早晨,同学们上学的路上,体内的激素含量会升高的是( )
A.胰岛素 B.性激素 C.抗利尿激素 D.甲状腺激素
【解析】D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说明天气较为寒冷。在寒冷的刺激下,机体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使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但不会导致降血糖的胰岛素、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和生殖细胞形成的性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重吸收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8.“冰桶挑战赛”是一项慈善活动,目的是让更多人知道被称为“渐冻症”的罕见疾病,同时也达到募款帮助治疗的目的。当一桶冰水从头顶浇下,身体会作出一系列的反应,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 B.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C.体温下降,代谢减弱 D.此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解析】C 当一桶冰水从头顶浇下时,寒冷刺激下,通过下丘脑调节,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汗腺分泌减少,减少散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代谢加强,增加产热;此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9.汗蒸是一种全新的养生方式,人进入温度在38~42 ℃的汗蒸房后,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 )
A.皮肤红润 B.汗液增多 C.垂体释放激素增多 D.尿量增加
【解析】D 温度升高,皮肤血流量增加,面色红润,A正确;炎热环境中通过大量排汗可以带走更多的热量以利于体温稳定,B正确;汗液蒸发过多可以引起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C正确;汗蒸时温度过高,水分主要通过排汗散失,同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强,尿量减少,D错误。
10.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 )
A.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 B.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
C.下丘脑、大脑皮层、下丘脑 D.下丘脑、下丘脑、大脑皮层
【解析】D
11.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血浆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增加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解析】B 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抗利尿激素增加,进而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研究人员对运动员运动前后的体温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运动前体温的维持不需要下丘脑参与
B.运动中机体产热量增加,散热量减少
C.运动终止时感受器继续向中枢传递体温高的信息
D.运动后汗腺的分泌活动先减弱后增强
【解析】ABD 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因此图示的任何时期的体温调节均与下丘脑有关,A错误;运动中机体体温升高,产热量增加,但散热量并未减少,B错误;运动结束时,体温较高,继而恢复运动前体温,因此运动后汗腺的分泌活动先增强后减弱,D错误。
13.很多人观看恐怖电影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同时会使人出现出汗、闭眼等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过程涉及神经递质的释放与识别
B.激素起作用后被灭活,血压能恢复正常
C.心跳加快是激素作用的结果,没有反射弧的参与
D.此过程涉及生物膜之间的融合和转化
【解析】ABD 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识别,A正确;激素起作用后被灭活,血压能恢复正常,B正确;观看恐怖电影发生上述反应时,首先是眼睛接受刺激,然后在神经和激素的共同作用下完成,有反射弧的参与,C错误;神经调节中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涉及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D正确。
14.冬天去中国漠河的北极村旅游是一种独特的体验。下列有关低温环境中健康机体出现的一系列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常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的散热量大于在炎热环境中的散热量
B.低温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C.在血糖调节中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具有协同作用
D.寒冷刺激使大脑皮层产生冷觉
【解析】AD 正常人无论处于炎热环境还是寒冷环境中,体温都是相对恒定的,即散热量等于产热量,由于在寒冷环境中散热量增多,产热量也增多,故正常人体在炎热环境中的散热量小于在寒冷环境中的散热量,A正确;低温通过神经调节促进下丘脑的分泌活动,从而促进垂体的分泌活动,进而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使产热量增加,B错误;血糖低时,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均能升高血糖,两者为协同作用,但胰岛素的生理功能为降低血糖,C错误;冷觉在大脑皮层形成,D正确。
三、非选择题
15.如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序号①②③④代表相关激素,请分析回答:
(1)受到寒冷刺激后,图中______(填序号)的含量最早增加;图中的③几乎可作用于全身的细胞,提高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使机体产生更多热量。
(2)当饮水不足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器官C中的________________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图中④__________激素释放增加,促进器官B中________________对水的重吸收。
(3)从图中可看出甲状腺本身受神经系统的______(填“直接”或“间接”)调节;甲亢病人③的含量过多,会使神经系统____________。
【答案】(1)① 代谢(呼吸)速率 (2)渗透压感受器 抗利尿 肾小管和集合管 (3)间接 兴奋性提高
【解析】由题干和题图综合分析可知,器官A、C分别是垂体、下丘脑,而①②③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1)受到寒冷刺激后,下丘脑分泌激素①增加,促进垂体分泌激素②,激素②作用于甲状腺并促进其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几乎可作用于全身的细胞,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2)当饮水不足时,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会使④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进而促进器官B中的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维持机体的水平衡。(3)甲状腺受神经系统的间接调节,成年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会出现甲亢,甲状腺激素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16.如图为哺乳动物(或人体)神经和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下丘脑参与内环境水分平衡调节的途径是____________(用数字和箭头表示),此时的靶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人大量喝水,使血浆渗透压________,引起____________的分泌减少,排尿量就会增加。
(3)当血钠含量过高时,____________分泌的____________减少,减弱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
(4)下丘脑参与体温调节的途径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数字和箭头表示)。参与调节的激素除了甲状腺激素外,还有____________等。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调节。
【答案】(1)①→②→⑦ 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 (2)下降 抗利尿激素 (3)肾上腺皮质 醛固酮 (4)①→②→③→④ 肾上腺素 神经—体液
【解析】下丘脑通过合成抗利尿激素,来调节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重吸收,调节水平衡;饮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血钠过高时,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减少,降低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在体温调节过程中,下丘脑一方面通过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激素作用于腺体,一方面通过神经调节直接作用于肾上腺、骨骼肌等靶器官;其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习题,共11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同步练习题,共7页。
生物人教版 (2019)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生物人教版 (2019)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课时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