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章 体液调节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教学设计
展开知识方面:
(1)简述体温的概念和测量部位
(2)描述寒冷和炎热环境中体温调节的过程
能力方面:
(1)通过探讨体温的调节机制,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体温调节过程流程图的粘贴,体会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间的协调关系,培养合作交流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分析说明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对内外环境的变化(如寒冷、炎热)做出反应,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2)评估多种生活实例,认同人体生命调节的精巧与限度,认同并采纳健康的生活学习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水盐调节和体温调节
(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间的协调
2、教学难点
(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间的协调
三、教学过程
四、板书设计
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体温的调节
一、体温
1、概念
2、测量部位
二、体温的调节
1.体温相对恒定的原理:产热量=散热量
2. 体温调节的机制:神经-体液调节
3. 体温调节的模型
五、教学反思
1、本节课充分利用了媒体课件,音响视频等教学手段,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2、本节课活动多样,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合作粘贴的学习方式来主动发现结论,实现了师生互动,共同发展。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
3、对于孩子们的每一个回答,每一次的探究构建、我都给予了真诚的评价、鼓励,甚至是赞美。微笑着与学生进行着眼神的交流和心灵的碰撞,在愉快的氛围下完成了本次教学。
4、美中不足的是,这节课还可以更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但是条件有限,没有让学生构建体温调节的物理模型。
通过本节课的授课,使我深深地认识到,我们每位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指导者。只要教师真正的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人,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设计教学,真诚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那么学生就可以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在乐趣中掌握真知,在真知中创造,实现自我价值!
教学环 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一、
观看视频,导入新课
<提问>:夏天我们经常见到狗吐舌头的现象,那狗吐舌头是在排汗吗?”
那让我们听听专家是怎么解释的,播放央视节目《是真的吗?》中该问题的相关视频。再提出问题“散热和排汗这两个词是一回事吗?跟体温调节有何联系?”。这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学习《体温的调节》(板书)。
学生思考,互相谈论自己的看法。
学生带着问题和自己的答案观看视频,寻找真知。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学生从短视频中发现与体温调节有关的知识,从生活现象上升到理论层次,对体温调节有个初步认识。
二、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提问>:
1、什么叫人的体温?
2、临床上常测哪些部位的温度来代表
体温?
补充学生的说法,进行总结。
【知识点一】体温
概念:人身体内部的温度,在
37.5℃左右
2. 体温的测量部位:
口腔
腋窝
直肠
温度
范围
36.7-
37.7℃
36.0-
37.4℃
36.9-
37.9℃
平均值
37.2℃
36.8℃
37.5℃
【知识点二】体温的调节
{自主学习☛讨论探究}
组织学生回答,检验预习效果:
1、假如你感冒了,体温升到了39℃,
采取措施后,体温又回到37℃,
在这整个过程中产热和散热的关
系是怎样的?热量的来源和去路?
2、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有哪些?
3、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通过该器官的散热途径有哪些?
4、参与体温调节的系统有哪些?
5、参与体温调节的主要激素有哪些?
由问题引入知识点:
1、体温相对恒定的原理:
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即产热量 = 散热量
<提问>:实际上,当人由温暖环境进入寒冷环境,机体的散热量会增加,为了维持体温恒定,人体会怎样进行调节?炎热环境下呢?
人体热量的来源和去路:
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
<提问>:有机物的氧化放能指的是必修一我们所学的哪个过程?
去路: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气、排尿和排便等。
(2)产热和散热的主要器官:
产热:肌肉和肝脏
散热:皮肤
皮肤散热的途径:血管和汗腺
2. 体温调节的机制:神经-体液调节
(1)参与体温调节的主要系统有哪些?
(2)温度感受器的分布和种类
分布:人体的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
种类:①对温觉敏感的温觉感受器
②对冷觉敏感的冷觉感受器
(3)体温调节中枢在哪里?
温度感觉在哪里形成?
参与体温调节的主要激素有哪些?
3. 体温调节的模型
由于是新授课,学生对体温的调节感觉比较抽象,鉴于此,我做了磁力贴进行提示。
〖探究活动一〗
结合以上所学的关键词,构建寒冷环境下体温调节的概念模型。
神经中枢
下丘脑
温度感受器
皮肤
主要激素
效应器
如产热器官和散热器官
散热途径
〖探究活动二〗
构建炎热环境下体温调节的概念模型。
教师评价、小结,适当拓展。
〖进一步探究〗
尝试完善寒冷或炎热环境下体温调节的概念模型。
学生按自己的理解说出体温的概念和测量部位。
学生分析表格,得出直肠温度最接近人体内部的温度。
学生通过分析问题串,反思自己的预习效果。找学生单人回答。
学生回答:
寒冷环境:增加产热,减少散热
炎热环境:减少产热,增加散热
学生回答可能不顺利,教师进行引导。
细胞呼吸(即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学生通过图片感知热量的来源和去路。学生指出皮肤中的毛细血管和汗腺,并且观察两者的状况。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学生可能会答其他系统,需要老师进行引导)
学生回答:下丘脑,而产生温度感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学生思考后,结合寒冷条件下的体温调节过程流程图,到黑板上选择对应的感受器、效应器及其做出的效应,激素分泌多少等,粘贴到相应位置。
学生在纸上自行构建炎热环境下体温调节的概念模型,构建完成后小组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并派小组代表用展台展示本小组的成果。
学生自己先完善,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后,学生核对完善后的模型,对体温调节有了更加完整的理解。
通过自主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阅读预习,讨论探究,培养学生分析总结的能力。
通过学生回答情况,掌握学生预习情况,适度改善教学过程。
发散思维,深入探究体温的调节机制
设置探究活动梯度,逐步完善体温调节过程。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
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与生活的联系】
为什么医生等婴儿哭闹停止时再量
体温?
2、“发热时盖上被子捂一捂,多出点
汗退烧快”,这句老话对吗?
【知识点三】体温恒定的意义
<提问>:体温过低或过高有何危害?
学生阅读小资料:
1.低于28℃时,人会丧失意识
2.低于22℃时,可能导致死亡
3.高于41℃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出现说胡话,神志不清等症状
4.高于43℃时,有生命危险成年人体温
每升高1℃ ,心率每分钟增加10次,
儿童可增加15次。
这些临床上已经得以证明。
维持体温恒定的意义:
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物质代谢的正常进行,使细胞、组织和器官发生功能紊乱,破坏内环境稳态,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可见,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1、因婴儿哭闹时细胞代谢活动加强,产热量因而增加,结果可导致体温升高。因此受试者应处于平静状态中进行测量。
2、因为捂汗不但不利于散热,反而会使体温在短时间内升的更高,对于体质较弱的人群,过度捂汗还能造成脱水休克的严重后果。
学生通过了解医学资料,感觉到体温调节的重要性。但这种调节也是有一定限度的。
联系生活实践,会描述体温调节的过程。
让学生感悟生命的神奇,体会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四、
作业布置,回顾总结
作业:
1.绘制完善后的寒冷或炎热环境下体温调节的概念模型
2.根据今天所学,总结下丘脑的功能
结合板书,总结所学知识
学生回忆所学知识
理清思路
学会总结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稳态与调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章 体液调节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章 体液调节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3章 体液调节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3章 体液调节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教学设计,共2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产热,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