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5.1圆的认识16-人教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46011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5.1圆的认识16-人教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46011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5.1圆的认识16-人教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46011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5 圆1 圆的认识教案
展开学情分析:圆是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是在学生掌握了直线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并且对圆已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上来说也进入了新的领域。因此,通过对圆的认识不仅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为学习圆的周长、面积,圆柱和圆锥的面积等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六年级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但空间观念比较薄弱,动手操作能力较低,学生学习水平差距较大,小组合作意识不强。以前学习的长方形、正方形等是直线平面图形,而圆则是曲线平面图形,估计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方面会存在一些困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7页和第58页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4.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抽象概括等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圆的基本特征,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深刻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准备:PPT课件,直尺,硬币和瓶盖等物品,圆规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一)同学们,今天老师非常高兴能和你们一起来学习、研究一个数学问题。以前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圆,你能说说生活中有关圆的物品吗?
(二)欣赏生活中的圆(课件出示视频)
(三)揭题:同学们,看了刚才的视频,你们觉得圆美吗?有人说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吧! (板书揭示课题:圆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在生活中找有关圆的物品和观赏有关圆的视频,使学生明白圆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体会圆的美,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
二、【讲授】探索新知
(一)把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进行比较。
师:我们在说图形的特点的时候,一般要和以前学过的图形作比较。
课件出示: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师:仔细观察,圆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师:以前的平面图形是线段围成的,那圆是由什么围成的呢,现在你们摸摸手中物体的圆面。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师生一起总结:圆是由一条封闭的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和学过的平面图形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和以前学的直线图形有很大的不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二)在画圆中感受圆
1、动手操作,尝试画圆
师:你能不能在纸上画出一个圆?大家动动手,利用身边的工具,尝试画一个圆。
组织学生用物品画圆,并呈现学生作品。
师:这样画圆不太方便,我们可以用圆规来画。
2、用圆规画圆
先介绍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再让学生尝试画圆。
(2)教师介绍圆的各部分名称,课件出示圆心、半径、直径的定义。
(3)课件出示半径和直径的动态图,并得出:在同一圆内,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二分之一,并板书d=2r或r= d(在同一圆内)。
练习:①找出图中哪些线段是半径?哪些是直径?为什么?
②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和3厘米的圆,并思考讨论,圆的大小、位置是由什么决定的。
经过画圆得出: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试画、示范画让学生知道画圆为什么要用圆规,并且掌握了画圆的方法,进而在画圆中体会半径与圆心的作用。】
(三)在探索中掌握“圆”
(1)小组合作探究
师:同学们,圆的美还不止这些,接下来就到了你们自己探索的时候了。
课件出示:拿出你所准备的圆,折一折,画 一画,量一量,比一比,思考下面的问题。
①如何找出你所画的圆的圆心?
②画出圆心后,画出所有的半径和直径,你发现了什么?
③量一量你话出的半径和直径的长度,你又发现了什么?
④ 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
学生动手操,讨论,最后的出:
①折痕的交点就是圆心。
②一个圆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③在同一圆内或等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④圆是轴对称图形,它有无数条对称轴。
【设计意图:学生在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一系列活动中,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主动探索,从而明确直径和半径的关系,提升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归纳能力,同时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三、【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咱们学习了这么多圆的知识,那么大家随我一起去《圆的历险王国》去探险吧。
1.第一关:明辨是非;
2.第二关:慧眼独具;
3.第三关:我是小裁判。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不同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并让学生从“纸上谈兵”转为实际运用,试着探索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四、【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不管怎么说,老师觉得同学们的学习表现是不错的,所以老师提议:我们一起伸出手,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行总结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圆的知识的掌握。】
五、【作业】课后延伸
思考:1.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的,车轴应该装在哪里?
学校田径运动会即将举行,你有办法帮学校在操场上画出一个半径为10米的圆吗?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道延伸题,鼓励学生课外查阅资料,促使自己对圆有更多的认识和积累。】
六、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r
O
d=2r或r=d
d
(在同一圆内)
教学反思
关于课堂教学的体会:基于各方面的准备,我在教学中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并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认识圆的形状,掌握圆的画法及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更要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去认识圆,我让他们不仅要动脑筋想,动口说,还要动手折、画,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空间观念。学生获取知识兴趣浓厚,积极主动。
具体有两方面完成较好:
一、从生活实际引入,并在进行新知的探究活动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课的开始,我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圆形的物体,接着欣赏了一段视频,使他们了解在自然现象,建筑物,工艺品中都能找到圆的足迹。并在图片中,感受到圆是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图形,使学生具体的感知数学应用的广泛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了学习目的教育。
二、恰当地处理教材,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探讨圆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几个环节循序渐进:1.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画圆,认识各种画圆方法的局限性,接着介绍用圆规画圆,渗透圆规两脚叉开的大小跟圆的大小有关,圆规针尖的位置决定圆的位置。2.有了上一环节的铺垫,让学生边学概念边探讨特征,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探索半径、直径的特征。这一环节较好的突出了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培养。
最后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
1.在学生掌握了画圆的方法及认识圆的特征后,没有很好的让他们理解数学概念:圆内、圆外、圆上三个名称。
2.本节课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没有完全充分地发挥出来。
3.关于如何让学生自学以及自学内容的选定方面自己还是把握不住,需了解学生水平。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1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1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活动,探索新知,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5 圆1 圆的认识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5 圆1 圆的认识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储备,自主与合作学习,达标测评,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5 圆1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5 圆1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