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案,共5页。
八年级数学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 知识与 能力 | 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 |||
过程与 方法 | 掌握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并能运用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在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其运用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理解“HL”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 |||
难点 | 灵活运用“HL”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 ||||
教法学法安排 | |||||
教 法 | 教学 方法 | 引导发现,讲练结合. | |||
教具 准备 | 教鞭、磁铁、直角三角板. | ||||
学 法 | 学情 分析 |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SSS、SAS、ASA、AAS”四种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的基础上,探究直角三角形全等的一种特殊判定方法“HL”. | |||
学习 方法 | 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 ||
知
识
梳
理 | 问题1 请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 (1)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哪些?
问题2 已知:如图, (1)当AB =DC时, 再添一个条件证明△ABC≌△DCB,这个条件可以是 . (2)当∠A =∠D 时, 再添一个条件证明△ABC≌△DCB,这个条件可以是 .
对于两个直角三角形,除了直角相等的条件,还要满足几个条件,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就全等了? | 回顾“判定一般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引入“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所需的条件. | 激发学生思考,激活学习所必需的先前经验,唤起学生的学习需要,为下面教学活动拉开序幕。 | ||
创
设
情
境 | 问题1 如图,舞台背景的形状是两个直角三角形,为了美观,工作人员想知道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全等,但每个三角形都有一条直角边被花盆遮住无法测量.你能帮工作人员想个办法吗? (1)如果用直尺和量角器两种工具,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2)如果只用直尺,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由学生思考解答,教师引导,并给予强调是在“直角三角形”中进行的. | 情境的创设,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程度,同时为学生观察发现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埋下悬念。 | ||
操
作
探
究 | 问题2 任意画一个Rt△ABC,使∠C =90°,再画一个 Rt△A'B'C',使∠C'=90°,B'C'=BC,A'B'=AB,然后把画好的Rt△A'B'C'剪下来放到Rt△ABC上,你发现了什么? 归纳概括: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为“斜边、直角边”或“HL”).
几何语言: 在Rt△ABC 和 Rt△A'B'C'中, AB =A'B', BC =B'C', ∴ Rt△ABC ≌ Rt△A'B'C'(HL) . | 鼓励每个学生都动手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多位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结果.教师再利用多位学生得到的不同的三角形进行对比评讲,并利用电脑演示动画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依据自己发现的结论进行大胆的猜想,关注学生能否用规范清晰的数学语言说出自己的猜想,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意识。 学生解答,教师评讲,并再次强调“直角三角形”这一特殊情况下。 | 通过学生的观察,教师的引导,归纳出证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再通过规范性的证明,是学生更能把握重点,更轻易地把“HL”运用于解题之中。 | ||
方
法
应
用 | 例5 如图,AC⊥BC,BD⊥AD,AC =BD.求证:BC =AD.
练习1 如图,C 是路段AB 的中点,两人从C 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分别沿两条直线行走,并同时到达D,E两地.DA⊥AB,EB⊥AB. D,E 与路段AB的距离相等吗?为什么?
练习2 如图,AB =CD,AE⊥BC,DF⊥BC,垂足分别为E ,F,CE =BF.求证:AE =DF.
| 教师引导讲解,学生听讲思考。重在让学生掌握寻找证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并规范证明书写格式。 | 培养学生正确应用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增强应用意识与参与意识。 | ||
课
堂
小
结
|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何收获?
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一个方法: *要求: (1)指出两个三角形的直角相等; (2)指出两个三角形中对应的斜边相等、对应的一条直角边相等.
|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认真思考作答。 | 加深学生对“HL”的认识,给学生一个梳理知识的空间,培养学生的知识整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
巩
固
训
练 | 变式 如图,AC⊥BC,BD⊥AD,要证△ABC ≌△BAD,需要添加一个什么条件?请说明理由. (1) ( ); (2) ( ); (3) ( ); (4) ( ).
1.如图,AB=AC,CE⊥AB于点E,BD⊥AC于点D,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为( )
2.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①两条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②两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③斜边和一个锐角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④一条直角边和一个锐角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⑤两个锐角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如图,在△ABC中,∠C=90°, AC=AE,DE⊥AB于点E, ∠CDA=55°,则∠BDE= .
4.如图,已知AB⊥BC,DE⊥EF, AC=DF,BE=CF. 求证:AC//DF. | 学生练习训练,教师引导评讲。
展示学生解题过程,其他学生点评,教师做出最后评价。 | 加深学生对“HL”证明方法的认识,以及对先前知识的归纳应用,巩固新知。
及时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为学生梳理解题思路,巩固解题方法。 | ||
布 置 作 业 | 1、课本P43 练习1,2题(作业本) 2、课本P44 第6~8题(练习本) 3、《新课程》27~29页 4、思考: 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有哪些方法?
| 教师布置作业,学生认真记录。 | 给学生一个梳理知识的空间,培养学生的知识整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
板书设计 | |||||
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四课时) SSS SAS AAS、ASA HL(直角三角形)
|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温故而知新,探索新知,巩固练习,例题讲解,课堂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课外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操作探索,例题学习,小试牛刀,归纳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