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学情跟踪习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42011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学情跟踪习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42011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学情跟踪习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42011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学情跟踪习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学情跟踪习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含答案),共12页。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学情跟踪习题附答案2022—2023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一、选择题。1、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主要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 B.光合作用 C.冰川融化 D.燃放烟花2、下列有关物质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D.火药爆炸与车胎爆炸都是化学变化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下列对甲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极难溶于水 B.具有可燃性C.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 D.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4、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食物腐烂 B.甲烷燃烧 C.铁器生锈 D.酒精挥发5、关于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氧气的含量:空气>呼出的气体②二氧化碳的含量:空气<呼出的气体③水蒸气的含量:空气>呼出的气体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6、小峰同学在试管中加入两块石灰石,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了大量气泡, 他认为“可能生成了二氧化碳”,小华说“可以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检验”。对于“可以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检验”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猜想与假设 B.反思与评价 C.设计实验方案 D.观察实验现象7、进行化学实验时,下列应急措施正确的是( )A.若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万一药液溅到眼睛里,应立即揉揉眼睛缓解一下
C.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足时,可以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D.找不到灯帽时,可以用嘴吹灭酒精灯火焰8、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金属氧化 C.干冰升华 D.冰雪融化9、体育课剧烈运动后,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含量明显增多的气体是( )A.氧气 B.氢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10、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都正确的是( ) 加热:使用后吹灭并盖上灯帽吸取液体:滴管口向上防止液体流出测量液体体积:不能被加热称量药品:药品直接放置在天平上 A B CD11、下列课外实验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用石墨做导电实验 B.用灼烧法区分棉纤维与羊毛纤维 C.用白糖、小苏打、柠檬酸等自制汽水 D.用紫甘蓝的酒精浸取液检验苹果汁与石灰水的酸碱性12、下列关于石蜡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石蜡是无色、无味且硬度较大的固体B.石蜡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C.石蜡熔点低,受热易熔化成蜡油D.石蜡可燃,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13、下列仪器一般需经过磨砂处理的是( )A.试管 B.烧杯 C.集气瓶 D.量筒 14、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 B.量体裁衣 C.糯米酿酒 D.西瓜榨汁15、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内燃烧较旺,由此说明( )A.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B.呼出气体中氮气的含量比空气中多C.呼吸过程中消耗了氧气D.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16、给3mL液体加热,需使用的仪器有( )①试管 ②烧杯 ③试管夹 ④酒精灯 ⑤蒸发皿 ⑥石棉网 ⑦铁架台(带铁圈)A.①③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④⑥⑦二、填空题。17、国际卫生组织已经把苯定为强烈致癌物质。苯是一种无色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化学式是 。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与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反应,苯还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 苯的物理性质有 。(2) 苯的化学性质有 。18、通过阅读下面二氧化碳的内容,回答问题。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能使清石灰水变浑浊。点燃镁条,将其伸入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发光,冒黑烟,还生成白色固体,变成了氧化镁和碳。固体二氧化碳可以用于人工降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____;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____;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现象____。19、下列试剂中:①食盐 ②块状石灰石 ③小颗粒状锌粒 ④试剂瓶中的盐酸溶液。可用药匙(或纸槽)取用的是 ,可用镊子取用的是 ,可用滴管取用的是 (填序号)。20、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请从①金刚石;②铜;③氢氧化钙;④干冰;⑤小苏打;⑥氯化钠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用作导线的是 。 (2).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 。 (3).用作制冷剂的是 。 (4).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21、人体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1)吸气时应将活塞A______,活塞B_____(填“打开”或“关闭”)。(2)人呼气时可观察到Ⅱ瓶内的现象是:_____ 。(3)Ⅰ瓶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 。22、如图所示,将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插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① ② 。三、实验题。23、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其实验步骤有: ①点燃蜡烛,紧贴烛芯将火柴梗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②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③用火柴去点白烟;④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⑤熄灭蜡烛;⑥迅速倒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1)以上操作步骤的正确排序是________; (2)按要求填写下列实验现象及其结论。 探究步骤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点燃前:石蜡放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 。燃着时:①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_(选填图中字母)处最先炭化。②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___ _____现象,澄清的石灰水____ ____。熄灭后:吹灭蜡烛,观察到一缕白烟。(3)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①是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②是燃烧生成的水蒸气;③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设计实验】a.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___(填序号,下同),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其原因是_______ _。b.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______。c.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灯芯),发现蜡烛被重新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_______(填序号,下同)提供了证据,同时可以排除假设________,因为____ ____。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学情跟踪习题附答案2022—2023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一、选择题。1、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主要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 B.光合作用 C.冰川融化 D.燃放烟花【答案】C 2、下列有关物质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D.火药爆炸与车胎爆炸都是化学变化【答案】A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下列对甲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极难溶于水 B.具有可燃性C.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 D.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答案】B 4、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食物腐烂 B.甲烷燃烧 C.铁器生锈 D.酒精挥发【答案】D 5、关于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氧气的含量:空气>呼出的气体②二氧化碳的含量:空气<呼出的气体③水蒸气的含量:空气>呼出的气体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答案】A 6、小峰同学在试管中加入两块石灰石,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了大量气泡, 他认为“可能生成了二氧化碳”,小华说“可以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检验”。对于“可以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检验”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猜想与假设 B.反思与评价 C.设计实验方案 D.观察实验现象【答案】C 7、进行化学实验时,下列应急措施正确的是( )A.若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万一药液溅到眼睛里,应立即揉揉眼睛缓解一下
C.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足时,可以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D.找不到灯帽时,可以用嘴吹灭酒精灯火焰【答案】A 8、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金属氧化 C.干冰升华 D.冰雪融化【答案】B 9、体育课剧烈运动后,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含量明显增多的气体是( )A.氧气 B.氢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答案】D 10、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都正确的是( ) 加热:使用后吹灭并盖上灯帽吸取液体:滴管口向上防止液体流出测量液体体积:不能被加热称量药品:药品直接放置在天平上 A B CD【答案】C 11、下列课外实验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用石墨做导电实验 B.用灼烧法区分棉纤维与羊毛纤维 C.用白糖、小苏打、柠檬酸等自制汽水 D.用紫甘蓝的酒精浸取液检验苹果汁与石灰水的酸碱性【答案】A 12、下列关于石蜡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石蜡是无色、无味且硬度较大的固体B.石蜡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C.石蜡熔点低,受热易熔化成蜡油D.石蜡可燃,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答案】A 13、下列仪器一般需经过磨砂处理的是( )A.试管 B.烧杯 C.集气瓶 D.量筒 【答案】C 14、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 B.量体裁衣 C.糯米酿酒 D.西瓜榨汁【答案】C 15、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内燃烧较旺,由此说明( )A.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B.呼出气体中氮气的含量比空气中多C.呼吸过程中消耗了氧气D.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答案】C 16、给3mL液体加热,需使用的仪器有( )①试管 ②烧杯 ③试管夹 ④酒精灯 ⑤蒸发皿 ⑥石棉网 ⑦铁架台(带铁圈)A.①③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④⑥⑦【答案】C二、填空题。17、国际卫生组织已经把苯定为强烈致癌物质。苯是一种无色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化学式是 。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与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反应,苯还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 苯的物理性质有 。(2) 苯的化学性质有 。【答案】 (1)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 (2) 分别能与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反应、有可燃性18、通过阅读下面二氧化碳的内容,回答问题。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能使清石灰水变浑浊。点燃镁条,将其伸入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发光,冒黑烟,还生成白色固体,变成了氧化镁和碳。固体二氧化碳可以用于人工降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____;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____;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现象____。【答案】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 能使清石灰水变浑浊 发光,冒黑烟,还生成白色固体19、下列试剂中:①食盐 ②块状石灰石 ③小颗粒状锌粒 ④试剂瓶中的盐酸溶液。可用药匙(或纸槽)取用的是 ,可用镊子取用的是 ,可用滴管取用的是 (填序号)。【答案】①③;②;④ 20、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请从①金刚石;②铜;③氢氧化钙;④干冰;⑤小苏打;⑥氯化钠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用作导线的是 。 (2).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 。 (3).用作制冷剂的是 。 (4).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答案】(1)② (2)⑤ (3)④ (4)③ 21、人体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1)吸气时应将活塞A______,活塞B_____(填“打开”或“关闭”)。(2)人呼气时可观察到Ⅱ瓶内的现象是:_____ 。(3)Ⅰ瓶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 。【答案】打开 关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22、如图所示,将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插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① ② 。【答案】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部分水进入试管内,使管内液面高于管外液面 三、实验题。23、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其实验步骤有: ①点燃蜡烛,紧贴烛芯将火柴梗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②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③用火柴去点白烟;④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⑤熄灭蜡烛;⑥迅速倒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1)以上操作步骤的正确排序是________; (2)按要求填写下列实验现象及其结论。 探究步骤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点燃前:石蜡放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 。燃着时:①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_(选填图中字母)处最先炭化。②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___ _____现象,澄清的石灰水____ ____。熄灭后:吹灭蜡烛,观察到一缕白烟。(3)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①是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②是燃烧生成的水蒸气;③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设计实验】a.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___(填序号,下同),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其原因是_______ _。b.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______。c.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灯芯),发现蜡烛被重新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_______(填序号,下同)提供了证据,同时可以排除假设________,因为____ ____。【答案】 (1)④①②⑥⑤③;(2)浮于水面;a;水雾;变浑浊
(3)①;法判断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是原来燃烧生成的,还是蜡烛熄灭时产生的;水蒸气;③;①②;二氧化碳和水都不具有可燃性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