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10.1不等式 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05848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10.1不等式 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05848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下册10.1 不等式教案设计
展开10.1 不等式
〖教学目标〗
在本学段,学生将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不等关系,进而抽象出不等式的过程,体会不等式和方程一样,都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同类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同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知识目标
1.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大小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
2.理解什么是不等式成立,掌握不等式是否成立的判定方法.
3.能依题意准确迅速地列出相应的不等式.体会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学习不等式的有关知识是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类比方法研究相关内容的能力.
2.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积极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
2.通过不等式的学习,渗透具有不等量关系的数学美.
〖教学重点〗
能依题意准确迅速地列出相应的不等式.
〖教学难点〗
理解符号“≥”“≤”的含义,理解什么是不等式成立.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
1.浏览课本P116--P118,了解本章结构。[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自学:阅读课本P116--P117,试着做一做本节练习,提出在自学中发现的问题(鼓励提问).
二、师生互动
和学生一起进行知识梳理
(一)由师生一起交流,引出学习目标——认识不等式
1.引起动机:
教师配合课本“观察与思考”“一起探究”等内容提问:用数学式子要如何表示小卡车赶超大卡车?
2.学生进行讨论并回答。
3.教师举例说明:
数学符号“>、<、≥、≤、≠”称为不等号,而含有这些符号的式子就称为不等式。
4.结合自己的旧经验,让学生认识“≤”所代表的意思。
教师说明:
在小学时我们学过“小于”的符号,也就是说如果“a小于b”,我们可以记为“a<b”。而a≤b”则读做“a小于或等于b”,也就表示“a比b小,而且a有可能等于b”.
5.仿照上面说明由学生进行“≥”的介绍.
6.教师举例提问:
如果我们要比较两数的大小关系时,可能会有几种情形?
(当我们比较两数的大小关系时,下面三种情形只有一种会成立,即a<b,a=b或a>b)
7.老师提问:如果我们只知道“a不大于b”,那该如何用不等号来表示呢?
(「a不大于b」表示「a小于b」且「a有可能等于b」,所以我们可以记录成「a≤b」 )
8.仿照此题,引导学生了解“a不小于b”及“a不等于b”所代表的意义.
教师归纳说明:不等式的意义
不等式表示现实世界中同类量的不等关系.在有理数大小的比较中,我们常用不等号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理数,如-3>-5.不等式含有不等号,常见的不等号有五种,其读法及意义如下:
(1)“>”读作“大于”,表示其左边的量比右边的量大.
(2)“<”读作“小于”,表示其左边的量比右边的量小.
(3)“≥”读作“大于等于”,即“不小于”,表示其左边的量大于或等于右边.
(4)“≤”读作“小于等于”,即“不大于”,表示其左边的量小于或等于右边.
(5)“≠”读作“不等于”,它说明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是不相等的,但不能明确哪个大,哪个小
(二)用不等式表示数量关系
关键是明确问题中常用的表示不等关系词语的意义,并注意隐含在具体的情境中的不等关系.
补充例1. 下面列出的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 )
(A)a不是负数,可表示成a>0[来源:Z+xx+k.Com]
(B)x不大于3,可表示成x<3
(C)m与4的差是负数,可表示成m-4<0
(D)x与2的和是非负数,可表示成x+2>0
解析:用不等式表示下列数量关系,关键是能用代数式准确地表示出有关的数量,并掌握"不大于"、“不超过”、“是非负数”等词语的正确含义及表示符号.
因为 a不是负数,可表示成a≥0;
x不大于3,应表示成x≤3;[来源:Z§xx§k.Com]
x与2的和是非负数应表示成x+2≥0,
所以 只有(C)正确. 故本题应选(C).
(三)不等式成立的意义
对于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来说,当未知数取某些值时,不等式的左、右两边符合不等号所表示的大小关系,我们说不等式成立;当未知数取某些值时,不等式的左、右两边不符合不等号所表示的大小关系,我们说不等式不成立.强调用“≥”表示“>”或“=”,即两者必居其一,不要求同时满足.例如≥0,其中只有“>”成立,“=”就不成立.
三、补充练习[来源:Z&xx&k.Com]
作业:课本P118习题
5分钟练习
1.“x的2倍与3的和是非负数”列成不等式为( )
A.2x+3≥0 B.2x+3>0 C.2x+3≤0 D.2x+3<0
2.几个人分若干个苹果,若每人3个还余5个,若去掉1人,则每人4个还有剩余.设有x个人,可列不等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层作业〗
基础知识
1.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等式、哪些是不等式、哪些既不是等式也不是不等式.
①x+y ②3x>7 ③5=2x+3 ④x2≥0 ⑤2x-3y=1 ⑥52
2.用适当符号表示下列关系.
(1)a的7倍与15的和比b的3倍大;
(2)a是非正数;
3.在-1,-,-,0,,1,3,7,100中哪些能使不等式x+1<2成立?
综合运用
4.通过测量一棵树的树围,(树干的周长)可以计算出它的树龄,通常规定以树干离地面1.5 m的地方作为测量部位,某树栽种时的树围为5 cm,以后树围每年增加约3 cm.这棵树至少生长多少年其树围才能超过2.4 m?请你列出关系式.
5.燃放某种礼花弹时,为了确保安全,人在点燃导火线后要在燃放前转移到10 m以外的安全区域.已知导火线的燃烧速度为0.02 m/s,人离开的速度为4 m/s,导火线的长x(m)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请你列出.
〖答案提示〗
〖5分钟练习〗1.A 2. 4( x-1)<3x+5
〖分层作业〗
1.解:等式有③⑤,不等式有②④,既不是等式也不是不等式的有①⑥.
2.解:
(1)7a+15>3b;(2)a≤0;
(3)提示:篮、排球体积没有告知多大,可设篮球体积为x,排球体积为y.则有x>y.
3.解:使不等式x+1<2成立的数字有-1,-,-,0,.
4.提示:要用未知数确定此树的年龄,通过大小比较,将文字语言转换成符号语言,列出关系式.
解:设这棵树至少要生长x年其树围才能超过2.4 m.
3x+5>2.4.
5.提示:导火线燃烧的时间要大于人走10 m所用时间.
解:.
初中冀教版10.1 不等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冀教版10.1 不等式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0.1 不等式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0.1 不等式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师准备,学生准备,中考·乐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10.1 不等式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冀教版七年级下册10.1 不等式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 具,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