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比-人教版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比-人教版 含答案,共7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比-63-人教新课标一、单选题(共2题;共4分)1.小华读一本文学名著,原计划平均每天读20页,15天读完。实际平均每天读25页,用x天读完。用比例解是( ) A. 20×15÷25 B. 25:x=20:15 C. x:15=25:20 D. 25x=20×15【答案】 D 【考点】反比例应用题 【解析】【解答】解:文学名著的总页数一定,可得:20×15=25x;
进而可得出20:x=25:15和x:15=20:25。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中文学名著的总页数一定,可得原计划平均每天读的页数×原计划用的天数=实际平均每天读的页数×实际用的天数,再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即可表示出比例的形式。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的分数单位比 的分数单位大。②订购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书的本数和钱数成正比例。③一个三角形最多只能有一个角是钝角。④甲条绳子用去 米,乙条绳子用去它的 ,乙条用去的长度比甲条用去的长度多。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②③【答案】 B 【考点】成正比例的量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解:①的分数单位是, 的分数单位是;>, 即①正确;
②每本书的钱数(一定)=总共花的钱数÷书的本数,即订购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书的本数和钱数成正比例,即②正确;
③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钝角是大于90°小于180°的角,若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钝角,则构不成三角形,即③正确;
④两条绳子的长度未告知,无法计算哪根绳子用去的长度多,即④错误。
综上①②③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①把单位一平均分成若干份取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即分子是1,分母是等于或大于2的自然数的分数,又叫单位分数,记为。分子相同,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②两个量相除,商一定则这两个量成正比例。
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④不知道乙绳子的总长度,所以无法计算乙条绳子用去的米数,进而无法与甲条绳子用去的米数进行比较。二、判断题(共1题;共2分)3.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那么底与高成反比例。( ) 【答案】 正确 【考点】成反比例的量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底×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乘积一定,所以底与高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的乘积一定,那么这两种量成反比例。三、填空题(共2题;共3分)4.一幅福建省地形图上有这样一条比例尺 ,把它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________。若在这幅图上一条山脉的长是4.5cm,则这条山脉实际长是________ km。 【答案】 1:2000000;90 【考点】比例尺的认识,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解:20km=2000000cm
比例尺=1:2000000。
实际长=4.5÷(1:2000000)
=4.5×2000000
=9000000cm
=90km。
故答案为:1:2000000;90。 【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观察地图上比例尺的标记,可得图上1cm相当于实际20km,将km化成cm,最计算即可得出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最后将单位化成km即可。5.若5:x=3:y,那么x和y成________比例。 【答案】 正 【考点】比例的基本性质,成正比例的量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解:因为 5:x=3:y ,所以x:y=5:3=, 即x与y成正比例关系。
故答案为:正。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中,比的两个外项之积等于比的两个内项之积。
两个量相除,商一定则这两个量成正比例;两个量相乘,积一定则这两个量成反比例。四、计算题(共4题;共50分)6.解方程。 (1)=50% (2)x:3= :0.125 (3)0.75x- = 【答案】 (1) =50%
解: ×9=50%×9
x=4.5
(2) 0.125x=3×
解:0.125÷0.125=0.75÷0.125
x=6
(3)0.75x-=
解: x=
x÷=÷
x=【考点】分数除法与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综合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解析】【分析】解方程时,先把相同的项放在一起计算,即把含有x的项放在等号的左边,把常数项放在等号的右边,然后等号两边同时除以x前面的数,就可以得到x的值;
解比例时,先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把含有x的项放在等号的左边,把常数项放在等号的右边,然后等号两边同时除以x前面的数,就可以得到x的值。7.解方程。 (1)x+ =3 (2)x-2.8=7.2 (3)x:1.5=4:3 【答案】 (1) x+=3
解:x+-=3-
x=2
(2) x-2.8=7.2
解:x-2.8+2.8=7.2+2.8
x=10
(3)x:1.5=4:3
解:3x=1.5×4
3x÷3=1.5×4÷3
x=2 【考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解析】【分析】(1)方程两边同时减去即可得出x的值; (2)方程两边同时加上2.8即可得出x的值;
(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得3x=1.5×4,接下来两边同时除以3即可得出x的值。8.求未知数x。 (1)(2)2x-1.65+2.35=7 【答案】 (1) =
解:0.25x=1.25×1.6
0.25x÷0.25=1.25×1.6÷0.25
x=8
(2) 2x-1.65+2.35=7
解:2x-1.65+2.35+1.65-2.35=7+1.65-2.35
2x=6.3
2x÷2=6.3÷2
x=3.15 【考点】综合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解析】【分析】(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得0.25x=1.25×1.6,接下来两边同时除以0.25,即可得出x的值; (2)两边同时加上1.65减去2.35,接下来两边同时除以2即可得出x的值。9.解方程。 (1)x-0.8x-1.6=1.4 (2): = 【答案】 (1) x-0.8x-1.6=1.4
解:0.2x-1.6=1.4
0.2x=1.4+1.6
0.2x=3
x=3÷0.2
x=15
(2)
解:
【考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解析】【分析】解比例时,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化为方程,再根据等式性质解方程; 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两个外项之积等于比例的两个内项之积;
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五、解答题(共1题;共5分)10.生产一批零件,计划每天生产63箱零件,8天正好完成。实际6天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生产多少箱? 【答案】 解:63×8÷6
=504÷6
=84(箱)
答:实际每天生产84箱。 【考点】反比例应用题 【解析】【分析】本题中生产零件的总箱数一定,则实际每天生产的箱数=计划每天生产的箱数×计划生产的天数÷实际生产的天数,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试卷分析部分1. 试卷总体分布分析总分:64分 分值分布客观题(占比)9(14.1%)主观题(占比)55(85.9%)题量分布客观题(占比)5(50.0%)主观题(占比)5(50.0%)2. 试卷题量分布分析大题题型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单选题2(20.0%)4(6.3%)判断题1(10.0%)2(3.1%)填空题2(20.0%)3(4.7%)计算题4(40.0%)50(78.1%)解答题1(10.0%)5(7.8%)3. 试卷难度结构分析序号难易度占比1容易10%2普通90%3困难0%4. 试卷知识点分析序号知识点(认知水平)分值(占比)对应题号1反比例应用题7(6.5%)1,102成正比例的量及其意义3(2.8%)2,53成反比例的量及其意义2(1.9%)34比例尺的认识2(1.9%)45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2(1.9%)46比例的基本性质1(0.9%)57分数除法与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15(14.0%)68综合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25(23.4%)6,89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50(46.7%)6,7,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