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教案
展开《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6页的补充例题和做一做的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计算、观察、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发 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
3、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自主发现规律,抽象归纳,并能用符号语言或其他方式与同伴交流规律。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保护环境,植树造林是一项有意义的活动,让我们一起和光明小学的小朋友们去植树吧!
二、探究新知
1、探究乘法运算定律(课件出示例题)
光明小学在植树节组织植树活动,已知四年级一班有男生22人,女生18人,如果平均每人种3棵树。他们班一共可以种多少棵树?
(1)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分小组讨论,用多种方法去解,比一比,谁算得快?每位同学把自己的想法、做法说给你的同桌听,教师巡视,参与小组讨论)
(3)学生汇报。
预设生1:我先算出一班一共有多少人,再乘3就是一共植树的人数。
(22+18)×3
=40×3
=120(棵)
预设生2:先算出男生种的棵树,女生种的棵树,最后加在一起就是一共植树的棵树。
22×3+18×3
=66+54
=120(棵)
让生1,生2的两种做法板书在黑板上,并讲出自己的想法。
2、小组讨论,探究规律
(22+18)×3 22×3+18×3
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中间可以用什么符号?预设:=号
为什么他们的得数相同?预设:因为22个3加18个3,一共是40个3,所以相等。
3、你能不能写出两个这样的等式?生自主来写,个别学生板演。
4、这两组算式都相等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生利用乘法的意义来理解。
5、这样的算式,你能写完吗?你能用符号或字母写出这个规律吗?
(个别学生到黑板上做,其他同学在学案纸上做。)
6、我发现: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 们 ,再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三、展示引导学习
1. 下列算式,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32×48+32×52=32×(48+52) ( )
(5 +24)×8=5×24+8×24 ( )
(10×125)×8=10×8+125×8 ( )
4×(30+25)=4×30+25 ( )
2. 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45+55)×28=45×□ +55×□
4×□ + □ × □=4×(75+125)
27×12+73×12=(□ +□)×□
25×(4+8)= □ × □ + □ ×□
3、怎样简便怎样计算。
25 ×(4+8) 27×12+ 73×12
4、下面各题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吗?为什么?把能用的写出来,并计算。
(1)17×17+15×16 (2)(12+31)+82 (3)(11×25)×4
(4)23×12+23×88 (5)(35+45)×12
5、拓展延伸。
(1)光明小学在3月12日植树节组织植树活动,已知四年级一班有男生22人,女生18人,如果平均每人种3棵树。男生比女生多种多少棵树?
(2)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102×45 15×99+1 5 9×123-9×23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22+18)×3 = 22×3+18×3
(a+b)×c =a × c + b × c
a × (b + c ) = a × b + a × c
数学四年级下册3 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四年级下册3 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探究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乘法运算定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乘法运算定律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3 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下册3 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教案及反思,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