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引入,探究规律,明确意义,巩固练习,应用反馈,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附件3:
导学案设计模板
课题
第1课时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课时
1
执教者
解读课标
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
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利用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及抽象,概括能力。
解读学生
四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因此,在教学中我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切实做到“以学定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
解读教材
教材分析
学生在前七册教材中,对整数四则运算已经有了较多的接触,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并掌握了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关系进行抽象、概括,使学生对每种运算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是学习小数、分数四则运算意义的基础,对于四则运算意义认识的提升,将为学习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关系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充分利用学生已学过的减法知识,概括出减法的意义;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并会在实际计算中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减法意义及有关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深刻理解加法、减法之间的关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 美,提高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应用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解读方法
教学方法
对比的方法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引入
二、探究规律,明确意义
三、巩固练习,应用反馈。
四、课堂总结。(
1.(1)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 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 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2.(2)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 km,其中西宁到格尔木铁路长814 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3)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 km,其中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 km,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1.师:已知西宁至格尔木的铁路长和格尔木至拉萨的铁路长,求西宁至拉萨的铁路长,怎么计算?
能说说什么是加法吗?
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分别是什么?
请同学们观察比较一下,第(2)、(3)小题与第(1)小题有什么联系,各用什么方法计算?
3.减法与加法又有什么关系?
4.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把西宁至格尔木这一段和格尔木至拉萨这一段合并起来,就是西宁至拉萨的铁路长。列式为:814+1142=1956(km)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2.列式为:1956-814=1142(km)
(3)列式为:1956-1142=814(km) 第(1)题已知两段路的长,求全长,用加法计算。第(2)题已知全长和其中的一段,求另一段的长,用减法计算。第(3)题也是已知全长和其中的一段,求另一段长,用减法计算。
减法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学生有效的自学来源于教师高效的引导,根据对教材的解读和学情实际,我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交流中发现新知,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组织者”这一理念。
板书设计
第1课时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814 + 1142 = 1956
加数 + 加数 = 和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1956-814 = 1142
1956-1142 = 814
被减数 - 减数 = 差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本节课将计算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概括出减法的意义,再引导学生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在学习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时,通过巩固练习,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教学时,注意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自我建构新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充分利用学生已学过的减法知识,概括出减法的意义;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并会在实际计算中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减法意义及有关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深刻理解加法、减法之间的关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 美,提高审美意识。
:
自主预习
课本2、3页内容 练习一1、2题。
助学题 1.试一试,我能行:四(1)班有男生27人,女生24人,一共有几名学生?你能根据题意完成线段图吗?
学一学,相信你能懂:你能改变一下条件,将加法应用题改成减法应用题吗?能模仿上面的图例画一画吗?
整理一下,把知识连成串:通过上面的图例你能描述一下什么是加法?什么是减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合作学习
任务一:(1)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 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 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任务二:(2)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 km,其中西宁到格尔木铁路长814 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任务三: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 km,其中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 km,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目标评价
课堂测评:1.填空题
(1)一个加数是35,另一个加数与它相同,它们的和是( )。
(2)在一个减法算式中,差是75,减数是46,被减数是( )。
(3)加法是( )逆运算。
(4)两个加数的和是347,其中一个加数是136,另一个加数是( )。
(5)被减数是354,差是65,减数是( )。
2.根据给出的算式填空。
(1)325–174 = 151
151 + 174 =( )
325–151 =( )
(2)112 + 237 = 349
349–( )= 112
349–( )= 237
3.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325 + 187 =
学习收获(反思):本节课将计算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概括出减法的意义,再引导学生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在学习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时,通过巩固练习,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教学时,注意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自我建构新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附件4:
福绵区小学数学科有效课堂教学录像课参评信息表
姓 名
工作单位
年龄
课 题
年级、册
手 机
指导老师
杜虹英
玉林市福绵区福绵镇韦福小学
30
第1课时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四年级下册
18777515593
李燕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共10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数学四年级下册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理解减法的含义,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