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还剩32页未读,
继续阅读
鲁教五四版九年级全一册化学 第1单元 习题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五四版九年级全一册化学 第1单元 习题课件,文件包含鲁教五四版九年级全一册化学第1单元单元高频考点专训习题课件pptx、鲁教五四版九年级全一册化学第1单元13物质的溶解性习题课件pptx、鲁教五四版九年级全一册化学第1单元121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习题课件pptx、鲁教五四版九年级全一册化学第1单元122溶液的配制习题课件pptx、鲁教五四版九年级全一册化学第1单元111溶解的过程乳化现象习题课件pptx、鲁教五四版九年级全一册化学第1单元11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习题课件pptx、鲁教五四版九年级全一册化学第1单元专训溶解度曲线的应用习题课件pptx、鲁教五四版九年级全一册化学第1单元到实验室去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习题课件pptx等8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05页, 欢迎下载使用。
物质的溶解性1.3 LJ版五四 九年级全一册第一单元 溶液BDCC答 案 呈 现习题链接CBBA答 案 呈 现习题链接【中考•成都】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 gB.20 ℃时,100 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 gC.20 ℃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D.20 ℃时,将36 g氯化钠溶解于100 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夯实基础·逐点练1B【2021•威海】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 ℃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B.t1 ℃时,15 g甲加入50 g水中, 充分溶解后得到65 g溶液C.将t2 ℃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后,溶质质量分数:甲>乙D.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2整合方法·提升练t1 ℃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所以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A错误;t1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20 g,所以15 g甲加入50 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10 g晶体,充分溶解后得到60 g溶液,B错误;t2 ℃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夯实基础·逐点练【点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升温后,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分数:甲=乙,C错误;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正确。D夯实基础·逐点练【答案】 【2021•临沂】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t2 ℃时,将60 g a物质加入到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是________。t1 ℃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均为20 g3夯实基础·逐点练1:3(3)t2 ℃时,要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t2 ℃时,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加入c(或恒温蒸发溶剂)夯实基础·逐点练a>b>c夯实基础·逐点练(1)由图可知,t1 ℃时,a、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故P点的含义是t1 ℃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均为20 g。(2)t2℃时,a的溶解度为50 g,该温度下,将60 g a物质加入到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最多只能溶解50 g,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是50 g:150 g=1:3。【点拨】夯实基础·逐点练(3)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是加入溶质c、恒温蒸发溶剂。(4)t2 ℃时,溶解度a>b>c,故该温度下,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某饮料内溶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打开瓶塞,该饮料会自动喷出,喝了该饮料后常会打嗝。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温度有关。以下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不变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增大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4夯实基础·逐点练C【2021•宁夏改编】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20 ℃时,把 31.6 g 硝酸钾溶解在100 g 水中,形成饱和溶液,所以 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31.6 gB.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 g,其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10C.在压强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增大CO2在水中的溶解度D.熟石灰的饱和溶液可通过降低温度或者增加溶剂转化为不饱和溶液5夯实基础·逐点练夯实基础·逐点练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压强不变时,升高温度CO2在水中的溶解度会减小,C错误。【点拨】C【答案】 【2021•杭州】20 ℃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钙是难溶物质 B.20 ℃时可以配制出20%的硝酸钾溶液 C.氯酸钾是易溶物质 D.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大 6整合方法·提升练B【点拨】【答案】整合方法·提升练【2021•柳州】下表是硝酸钾、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下列问题:(1)10 ℃时,NaCl的溶解度是________g。7整合方法·提升练35.8(2)由上表可知________(填“KNO3”或“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3)20 ℃时,先加入7.5 g NaCl,再加入67.5 g水,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的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4)30 ℃时,为了验证KNO3不能无限溶解,向烧杯中加入100 g水,然后加入15.8 g KNO3,再加入KNO3,最多可再溶解KNO3的质量为________。整合方法·提升练KNO310%30 g【点拨】整合方法·提升练【2021•泰安】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a、c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都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B. t1 ℃时,a、c两种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t2 ℃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a>b>c 在t2 ℃时,将30 g a物质加入50 g水 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为80 g 8整合方法·提升练整合方法·提升练由于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使c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可以采用升温结晶的方法,A不正确;t1 ℃时,不知a、c溶液是否饱和,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B不正确;t2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a>b>c,故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a>b>c,C正确;t2 ℃时,a的溶解度是50 g,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将30 g a物质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最多只能溶解25 g,所得溶液质量为50 g+25 g=75 g,D不正确。【点拨】【答案】C【中考•德州】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R是硝酸钾、氯化铵中的一种物质。 9整合方法·提升练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硝酸钾和氯化铵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 (2)由图1可知,t1℃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___。 (3)结合图1和图2判断:烧杯内的物质R是________。①、②、③三种情况下,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有________(填序号)。增大2:7硝酸钾②③整合方法·提升练气体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一定压强下,某气体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体积。为比较温度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查得101 kPa时,M、N两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值:SM,20 ℃=0.023 L/LH2O,SN,40 ℃=0.023 L/LH2O。则在101 kPa 30 ℃时,M、N两种气体溶解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SM<SN B.SM=SN C.SM>SN D.无法比较 整合方法·提升练10整合方法·提升练本题用比较法解答。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N气体在40 ℃时的溶解度与M气体在20 ℃时的溶解度相等,故30 ℃时N的溶解度比M大。【方法规律】【答案】A【2021•济宁】为探究硝酸钾的溶解性,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见图Ⅰ),结合KNO3溶解度曲线(见图Ⅱ)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1探究培优·拓展练A.溶液②、溶液④一定是饱和溶液 B.溶液①、溶液③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溶液②、溶液③的质量:③>② D.溶液②、溶液③、溶液④的溶质质量分数:③>②=④探究培优·拓展练整合方法·提升练溶液②、溶液④的烧杯底部都有固体剩余,所以一定是饱和溶液,A正确;溶液①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溶液③的状态不能确定,B错误;溶液②、溶液③的质量:③>②,C正确;溶液②、溶液③、溶液④的溶质质量分数:③>②=④,D正确。【方法规律】【答案】D【2021•达州】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2探究培优·拓展练(1)t1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 (2)t3 ℃时,将20 g物质丙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保留到0.1%)。 (3)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前提下,将甲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探究培优·拓展练丙>甲>乙16.7%降温(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a.t1 ℃时,用甲、乙、丙三种固体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b.t2 ℃时,甲、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c.将t3 ℃时甲、丙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至t2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乙中混有少量甲,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探究培优·拓展练b、c探究培优·拓展练【方法规律】探究培优·拓展练(4)a.t1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甲>乙,故用甲、乙、丙三种固体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乙>甲>丙,a正确。b.溶液质量不确定,无法比较溶质质量,b错误。c.将t3 ℃时的甲、丙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至t2 ℃,溶质质量分数甲大于丙,c错误。d.乙中混有少量甲,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d正确。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3探究培优·拓展练易溶(1)由表中数据可知,碳酸钠属于________(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物质。 (2)由表中数据可知,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先增大后减小(合理即可)(3)小东同学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若使烧杯③中的溶液达到饱和,至少需再加入________ g碳酸钠;升温至60 ℃时,烧杯④中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探究培优·拓展练1.8有晶体析出(4)20 ℃时,将装有饱和碳酸钠溶液(底部有碳酸钠粉末)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如图2所示)。向烧杯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底部的粉末减少,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该物质形成的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氢氧化钠 B.碳酸钙 C.硝酸铵 D.氯化钠探究培优·拓展练ANa+、OH-、H2O
物质的溶解性1.3 LJ版五四 九年级全一册第一单元 溶液BDCC答 案 呈 现习题链接CBBA答 案 呈 现习题链接【中考•成都】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 gB.20 ℃时,100 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 gC.20 ℃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D.20 ℃时,将36 g氯化钠溶解于100 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夯实基础·逐点练1B【2021•威海】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 ℃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B.t1 ℃时,15 g甲加入50 g水中, 充分溶解后得到65 g溶液C.将t2 ℃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后,溶质质量分数:甲>乙D.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2整合方法·提升练t1 ℃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所以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A错误;t1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20 g,所以15 g甲加入50 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10 g晶体,充分溶解后得到60 g溶液,B错误;t2 ℃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夯实基础·逐点练【点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升温后,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分数:甲=乙,C错误;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正确。D夯实基础·逐点练【答案】 【2021•临沂】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t2 ℃时,将60 g a物质加入到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是________。t1 ℃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均为20 g3夯实基础·逐点练1:3(3)t2 ℃时,要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t2 ℃时,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加入c(或恒温蒸发溶剂)夯实基础·逐点练a>b>c夯实基础·逐点练(1)由图可知,t1 ℃时,a、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故P点的含义是t1 ℃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均为20 g。(2)t2℃时,a的溶解度为50 g,该温度下,将60 g a物质加入到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最多只能溶解50 g,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是50 g:150 g=1:3。【点拨】夯实基础·逐点练(3)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是加入溶质c、恒温蒸发溶剂。(4)t2 ℃时,溶解度a>b>c,故该温度下,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某饮料内溶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打开瓶塞,该饮料会自动喷出,喝了该饮料后常会打嗝。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温度有关。以下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不变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增大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4夯实基础·逐点练C【2021•宁夏改编】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20 ℃时,把 31.6 g 硝酸钾溶解在100 g 水中,形成饱和溶液,所以 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31.6 gB.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 g,其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10C.在压强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增大CO2在水中的溶解度D.熟石灰的饱和溶液可通过降低温度或者增加溶剂转化为不饱和溶液5夯实基础·逐点练夯实基础·逐点练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压强不变时,升高温度CO2在水中的溶解度会减小,C错误。【点拨】C【答案】 【2021•杭州】20 ℃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钙是难溶物质 B.20 ℃时可以配制出20%的硝酸钾溶液 C.氯酸钾是易溶物质 D.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大 6整合方法·提升练B【点拨】【答案】整合方法·提升练【2021•柳州】下表是硝酸钾、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下列问题:(1)10 ℃时,NaCl的溶解度是________g。7整合方法·提升练35.8(2)由上表可知________(填“KNO3”或“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3)20 ℃时,先加入7.5 g NaCl,再加入67.5 g水,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的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4)30 ℃时,为了验证KNO3不能无限溶解,向烧杯中加入100 g水,然后加入15.8 g KNO3,再加入KNO3,最多可再溶解KNO3的质量为________。整合方法·提升练KNO310%30 g【点拨】整合方法·提升练【2021•泰安】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a、c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都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B. t1 ℃时,a、c两种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t2 ℃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a>b>c 在t2 ℃时,将30 g a物质加入50 g水 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为80 g 8整合方法·提升练整合方法·提升练由于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使c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可以采用升温结晶的方法,A不正确;t1 ℃时,不知a、c溶液是否饱和,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B不正确;t2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a>b>c,故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a>b>c,C正确;t2 ℃时,a的溶解度是50 g,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将30 g a物质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最多只能溶解25 g,所得溶液质量为50 g+25 g=75 g,D不正确。【点拨】【答案】C【中考•德州】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R是硝酸钾、氯化铵中的一种物质。 9整合方法·提升练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硝酸钾和氯化铵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 (2)由图1可知,t1℃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___。 (3)结合图1和图2判断:烧杯内的物质R是________。①、②、③三种情况下,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有________(填序号)。增大2:7硝酸钾②③整合方法·提升练气体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一定压强下,某气体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体积。为比较温度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查得101 kPa时,M、N两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值:SM,20 ℃=0.023 L/LH2O,SN,40 ℃=0.023 L/LH2O。则在101 kPa 30 ℃时,M、N两种气体溶解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SM<SN B.SM=SN C.SM>SN D.无法比较 整合方法·提升练10整合方法·提升练本题用比较法解答。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N气体在40 ℃时的溶解度与M气体在20 ℃时的溶解度相等,故30 ℃时N的溶解度比M大。【方法规律】【答案】A【2021•济宁】为探究硝酸钾的溶解性,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见图Ⅰ),结合KNO3溶解度曲线(见图Ⅱ)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1探究培优·拓展练A.溶液②、溶液④一定是饱和溶液 B.溶液①、溶液③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溶液②、溶液③的质量:③>② D.溶液②、溶液③、溶液④的溶质质量分数:③>②=④探究培优·拓展练整合方法·提升练溶液②、溶液④的烧杯底部都有固体剩余,所以一定是饱和溶液,A正确;溶液①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溶液③的状态不能确定,B错误;溶液②、溶液③的质量:③>②,C正确;溶液②、溶液③、溶液④的溶质质量分数:③>②=④,D正确。【方法规律】【答案】D【2021•达州】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2探究培优·拓展练(1)t1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 (2)t3 ℃时,将20 g物质丙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保留到0.1%)。 (3)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前提下,将甲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探究培优·拓展练丙>甲>乙16.7%降温(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a.t1 ℃时,用甲、乙、丙三种固体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b.t2 ℃时,甲、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c.将t3 ℃时甲、丙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至t2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乙中混有少量甲,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探究培优·拓展练b、c探究培优·拓展练【方法规律】探究培优·拓展练(4)a.t1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甲>乙,故用甲、乙、丙三种固体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乙>甲>丙,a正确。b.溶液质量不确定,无法比较溶质质量,b错误。c.将t3 ℃时的甲、丙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至t2 ℃,溶质质量分数甲大于丙,c错误。d.乙中混有少量甲,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d正确。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3探究培优·拓展练易溶(1)由表中数据可知,碳酸钠属于________(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物质。 (2)由表中数据可知,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先增大后减小(合理即可)(3)小东同学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若使烧杯③中的溶液达到饱和,至少需再加入________ g碳酸钠;升温至60 ℃时,烧杯④中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探究培优·拓展练1.8有晶体析出(4)20 ℃时,将装有饱和碳酸钠溶液(底部有碳酸钠粉末)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如图2所示)。向烧杯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底部的粉末减少,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该物质形成的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氢氧化钠 B.碳酸钙 C.硝酸铵 D.氯化钠探究培优·拓展练ANa+、OH-、H2O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