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第四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4.3.3 余角和补角》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42169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3.1 角教案设计
展开4.3.3余角和补角
教学目标 | 1、理解方位角的意义,掌握方位角的判别与应用. 2、通过现实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去体会方位角的意义. 3、帮助学生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 ||
重点 | 方位角的判别与应用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 ||
难点 | 方位角的判别与应用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 ||
教学环节 | 导学过程 | 学习过程 | 二次备课 |
自 主 探 究 | 海上,缉私艇发现离它500海里处停着一艘可疑船 只(如图),立即赶往检查.现请你确定缉私艇的航线,画出示意图. A·可疑船 B·缉私艇
先分组讨论,再由各组代表上台在黑板上展示并描 述本组讨论的路线图. 在航行、测绘等工作以及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上 述类似问题,即如何描述一个物体的方位. 让学生回忆学过的描述方法,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不断移动可疑船的位置,让学生描述缉私艇的航线,探求解决问题的规律.
方位的表示通常用“北偏东多少度”、“北偏西多少度”或者“南偏东多少度”、“南偏西多少度”来表示.“北偏东45度”、“北偏西45度"、“南偏东45度”、“南偏西45度”,分别称为“东北方向”、“西北方向”,“东南方向”、“西南方向”。 |
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从中发现数学,建立模型,引发思考。
让学生阐述各种解决方法的思维过程,旨在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经验的同时,体验从复杂的情境中分离并抽象出数学模型,并主动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寻求解决问 题的策略.
通过本例练习,让学生在巩固已学知识的同时,加深对方位角的理解。
启发学生动脑思考,归纳,总结所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简明的语言概括能力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 |
尝 试 应 用
| 说明:用量角器画射线要注意两点:一是先从正南或正北方向作角的始边,二要分清东南西北,理解偏东、偏西的意义。 灯塔A在灯塔B的南偏西,A、B两灯塔相距20海里现有一艘轮船C在灯塔B的正北方向、灯塔A的北偏东方向。试画图确定轮船的位置(每10海里用1厘米长的线段) | ||
补 偿 提 高 | (1)电视塔在学校的东北方向,那么,学校在电视塔的 方向. (2)已知点O在点A的南偏东方向,那么,点A应在点O的( ) A.南偏东方向;B.北偏东方向; C.北偏西方向;D.北偏西方向. (3)图中A,B,C三点分别代表邮局、商店和学校.邮局和商店分别在学校的北偏西方向,邮局又在商店的北偏东方向.那么,图中A点应该是 ,B点应该是 ,C点应该是 4、学校、公园和商店在平面图上的标点分别是A、B、C三点.若公园在学校的南偏西,商店在学校的北偏东,请画出图形,并求∠BAC | ||
作业布置 与 预习提纲 | 自主学习及课本相应的练习 | ||
教 学 札 记 | 促使学 生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以及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意识,进一步提高观察、分 析、概括和抽象等能力.教学中,要利用图片可以活动的特点,通过不断地改变可疑船只的位置,既可让学生描述不同方向的物体的方位,又可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广阔空间,让他们能够快乐、轻松地学习,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5.2 科学记数法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5.2 科学记数法教案,共2页。
初中人教版4.3.1 角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4.3.1 角教学设计,共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5.1 乘方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5.1 乘方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原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