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年级上册第1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教案设计
展开性质活泼的氧气
课题 | §2—2 性质活泼的氧气(2氧气的获得) | 课型 | 新课 | ||||||||
本课题教时数 | 一课时 | 本教时为 |
| 备课日期 | 年 月 日 | ||||||
教 学 目 标 | 知识技能: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反应原理;了解工业上从空气中提取氧气 的基本原理。了解催化剂的概念。 能力培养:由固体加热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能力。 | ||||||||||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 重点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和收集氧气的操作方法和步骤;难点是催化剂、催化作用。 通过观察实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来理解和运用有关知识 | ||||||||||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 |||||||||||
教学内容 | 教 师 活 动 | 学 生 活 动 | 备 注 | ||||||||
复习巩固 | 【提问】1、空气有哪些物质组成?各空气总体积的多少? 2、现有一瓶氧气和一瓶空气,如何把它们区别出来? | 思考并回答:(由一同学演示第2题) |
| ||||||||
§1—3 氧气的获得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 【设问】实验室里用什么方法来获得氧气? 【演示】展示一瓶高锰酸钾,一瓶二氧化锰,一瓶过氧化氢溶液请学生观察: 1、药品: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溶液 2、反应文字表达式: 高锰酸钾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KMnO4) (K2MnO4) (MnO2) (O2)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氧气+氢气 (H2O2) (O2) (H2) | 思考并观察记录: 二氧化锰 色 态。高锰酸钾 色 态。 过氧化氢溶液 色 态。 |
| ||||||||
2、反应装置 | 【讨论】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讨论反应的装置。 【讲解并提问】 1、装置注意点 A、铁夹夹在整个试管离口1/3—1/4处。为什么? B、试管应口略向下倾斜。为什么? | 讨论并回答所需仪器: 大试管、酒精灯、铁架台、橡皮塞、导管、集气瓶、水槽。
思考并回答: A、稳且烧不到铁夹 B、防止水流到试管底,使试管炸裂。 |
| ||||||||
教学内容 | 教 师 活 动 | 学 生 活 动 | 备 注 | |
| C、试管应放在外焰加热。为什么? D、导管伸过橡皮塞半厘米左右。为什么? 2、操作注意点 A、在药品放入前应先检验装置气密性。 为什么? B、开始加热应先预热,然后集中药品部分加热。为什么? C、连续气泡产生时才开始加热。为什么? D、结束时先撤出水中导管,再停止加热。为什么? | C、外焰温度最高 D、气体能顺利排出
思考并回答: A、防止漏气,浪费药品 B、使试管受热均匀,防止试管破裂 C、开始时是空气受热膨胀排出,连续气泡产生才说明氧气产生 D、防止水倒吸进试管,使试管破裂。 |
| |
|
|
| ||
| 【指导阅读】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二个概念。 【讲解】在这个反应里二氧化锰的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增大反应速率,但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提问】1、二氧化锰在反应起什么作用?能否再继续使用? 2、二氧化锰在高锰酸钾分解的反应中是否是催化剂?为什么? | 阅读、记忆
回答: 使反应迅速放出氧气。还能用。 不是催化剂,因为二氧化锰是生成物,量增加了。 |
| |
3、收集方法 | 【提问】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可以怎样来收集气体?
注意:排空气法导管应伸到试管底部 | 思考并回答: 不易溶于水——排水法 比空气重——向上排空气法 |
| |
4、检验及验满 | 【提问】 1、如何检验氧气? 2、如何检验氧气是否收满? | 思考并回答: 1、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2、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 |
| |
教学内容 | 教 师 活 动 | 学 生 活 动 | 备 注 | |
二、氧气的工业制法 | 【提问】工业上如何制取大量氧气? 氮气 空气加压降温 液态空气蒸发 液态氧 | 思考并回答:(提示:空气中含有21%的氧气。) 分离空气
|
| |
复习巩固 | 【随堂检测】 1、实验室中,通常用来制取氧气的药品有( ) A、高锰酸钾 B、双氧水 C、空气 D、水 2、实验室收集氧气时,试管口要稍低于试管底部,其原因是( ) A、氧气比空气重 B、防止水槽中水倒流 C、防止冷凝水倒流 D、上述三个原因都有 3、实验室收集氧气,既可用排水法,也可用向上排空气法,这是因为氧气( ) A、不易溶于水 B、比空气重 C、比空气轻 D、是气体 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室操作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步,请把操作顺序按①、②、③、④、⑤、⑥、⑦编入括号内: ( )撤去酒精灯;(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把集气瓶装满水,倒置于水槽中;( )收集气体;( )点燃酒精灯,给装有药品的试管加热;( )撤出伸入水槽中的导管;( )装入高锰酸钾。 |
| ||
板
书
设
计 | §2—3 氧气的获得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药品: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溶液 反应文字表达式: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氧气+氢气 (KMnO4) (K2MnO4) (MnO2) (O2) (H2O2) (O2) (H2) 2、反应装置---决定于反应物的状态、反应的条件。 装置注意点:A、铁夹夹在整个试管离口1/3—1/4处。B、试管应口略向下倾斜。C、试管应放在外焰加热。D、导管伸过橡皮塞半厘米左右。 操作注意点:A、在药品放入前应先检验装置气密性。B、开始加热应先预热,然后集中药品部分加热。C、连续气泡产生时才开始加热。D、结束时先撤出水中导管,再停止加热。 3、收集方法 不易溶于水——排水法 比空气重——向上排空气法 4、检验及验满 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检验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检验氧气是否收满。 二、氧气的工业制法 氮气 空气加压降温 液态空气蒸发 液态氧 | |||
教后记 |
| |||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节 物质的组成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节 物质的组成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引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节 物质的组成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节 物质的组成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演示实验,指导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节 物质的组成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节 物质的组成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