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 陶罐和铁罐教案
展开第6课 陶罐和铁罐
1.能正确认读“懦、陶、罐”等10个生字,会写“骄、傲”等10个生字及“骄傲、傲慢”等15个词语;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傲慢、懦弱、奚落”。
2.结合课文中描写陶罐、铁罐神态和语言的语句,说说陶罐、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再分角色朗读课文。
3.说说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1.(重点)认读生字,读写生字及词语。
2.(难点)明白要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的道理。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一、直接点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请跟老师板书“陶”(课题已板书在黑板上),注意它的第一笔是“横撇弯钩”。(同学们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预设):陶罐是什么物品?
师:陶,是用黏土烧制成的。(多媒体出示图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课件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将难读的语句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教师出示生字卡片,点名读、齐读、男女生比赛读,教师正音。
2.整体感知。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选词填空)
出示课件:铁罐常常( )陶罐,但多年之后,陶罐依然那么( )、( )、( ),而铁罐( )了。
奚落 光洁 朴素 美观 消失得无影无踪
三、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1.学习课文的1-9自然段,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
(1)铁罐常常奚落陶罐,那他是怎样奚落陶罐的?请读课文的第1-8自然段,读读铁罐的话,看看铁罐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预设):铁罐很傲慢,自以为是……
师:同学们说的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人物神态的,其实文中也有很多这样的词语。
出示课件:“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师:“傲慢”是什么意思?(生:骄傲。)傲慢是这句话的关键词,通过“傲慢”,我们能知道说话人当时的神态,还能理解说话人当时的心情。这个词也在提示让我们读出傲慢的语气。谁来试一试?(指导生读,评价)
(2)同桌合作画出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动作的词语。(学生汇报)
(3)将说话人的神态动作带进对话中,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小组内分角色朗读2-8自然段。(小组间比赛读)
2.学习第2-9段,学生自己归纳表达陶罐和铁罐神态或心情的词语。
(1)分角色朗读铁罐和陶罐之间的对话(2-9自然段)。教师点评。
(2)总结陶罐和铁罐各自的优缺点。
3.学习10-17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学生默读10-17自然段,教师出示课件:
多年以后,人们发现了陶罐,陶罐( ),而铁罐( )。
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已经没有了
(2)师生齐读本部分。
四、板书总结,梳理全文。
五、中心思想体悟。
这篇童话故事主要讲了铁罐以为自己坚硬无比,所以处处看不起陶罐,老是奚落、辱骂陶罐,可是经历过世事的变化之后,陶罐依然光洁美观,成了有价值的文物,而铁罐却再也找不到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应该相互包容对方的缺点,在发扬自己优点的同时不能伤害别人,与人和睦相处,互帮互谅。
六、教学反思。
在语文教学中,要想真正把学生引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当中去,教师的语言和引导的话语固然十分重要,但教师的教学理念更重要,教师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会设计什么样的教学路子。由此,我还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通过教师的教学,让学生能看见课文中描写的形象。当然这种“看见”并非亲眼目睹,这是意象上的一种感受,是“仿佛看见”了。这“仿佛看见”虽不甚分明,却是活生生的,虽比不上照相式的“看见”清晰,却更为丰富,更为贴近儿童,而且留有广阔的想象空间。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淡化内容的分析理解,强调独特的体验。
七、课堂练习。
1.读拼音,写词语。
jiāo ào qiān xū nuò ruò
chén tǔ pěnɡ zhe dài jià
2.比一比,再组词。
3.解释下列词语。
轻蔑:__看不起,瞧不起。__
相提并论:__把不同的事物不加区别地混在一起来谈论或对待。__
和睦共处:__彼此友好地相处。__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5586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a>,共4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图片导入,激趣揭题,通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后活动,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学写生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