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 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34677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 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34677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 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34677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题 一、单选题1.利用下图装置进行正确操作,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实验中可用少量水代替锥形瓶底部的细沙B.丙实验中的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乙实验中生成铜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硫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D.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甲、乙、丙三个实验中的天平仍然都保持平衡2.建立微观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如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相同的原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的物质丙是纯净物 B.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不变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元素的种类都不变 D.该反应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3.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以下对于化学知识的应用正确的是A.物质的鉴别: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氧气、二氢化碳和氮气三种气体B.物质的制备:选择合适催化剂,将水变成油C.物质的应用:镁燃烧产生耀眼白光,常用于制作照明弹D.物质的分离:可以用过滤的方法从海水中获取淡水4.根据如下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均不变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分子个数比为1:1 D.丙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g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正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增加量,负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减少量,0表示物质质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戊是水B.乙和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3﹕2C.容器中甲和丁的质量之和等于乙和丙的质量之和D.生成的甲和丁的质量之比一定为2﹕16.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是A.1:1 B.1:2 C.2:1 D.1:37.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为A.MnCl2 B.ClO2 C.MnC14 D.HCIO8.下列图像反映的相关变化错误的是A.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B.用相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C.一定质量木炭在足量氧气中燃烧D.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9.对于方程式 的意义或读法正确是A.铝加氧气等于氧化铝 B.铝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C.4个铝原子和3个氧分子等于2个氧化铝分子 D.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为27:32:10210.下列四种物质完全分解后制得氧气的质量相同,消耗最多的物质是A.H2O2 B.H2O C.KClO3 D.KMnO411.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测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812232一段时间后质量/gx262212 A.丙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X的值为13C.参加反应的甲、丁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4 D.该反应可用甲+乙→丁表示12.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若四种物质都由分子构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一定是化合物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参加反应的乙和丁的质量比为3︰2D.若甲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是1︰4,则反应生成的甲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13.工业上用氮气合成氨气(NH3),再用氨气生产硝酸,相关反应如下:① ② ③ ④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①和②均使用了催化剂,说明这两个反应正常情况下反应较慢B.反应②中X的化学式为NOC.上述四个反应中涉及的氮元素的化合价共有4种D.NO和NO2可以相互转化14.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C.该反应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D.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15.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物质质量/g82812反应后物质质量/g416X2A.反应后X的值为8g B.参加反应的甲、丁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5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丙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二、填空题16.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两个小题均是有关化学用语的问题,请按要求认真作答。(1)①三个钠离子______;②标出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③请画出四氧化三铁中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2)青铜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运用化学知识的一大创举、青铜的主要成分是金属铜,古代治铜是将孔雀石(主要成分是Cu2(OH)2CO3)放在熊熊燃烧的木柴堆里,它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分解三种氧化物氧化铜(其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二氧化碳和水,然后木炭在高温下与氧化铜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请根据题意,写出所包含的一种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17.氧气在中学化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1)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形象地比较过氧化氢溶液在无催化剂条件下的分解速率。小芳同学利用下列装置,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①甲锥形瓶内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②由图分析可知:曲线_______(填“①”或“②”)表示无二氧化锰条件下发生的反应。(2)写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_______。18.回望建党百年,科技引领发展,科技的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1)2021 年 10 月 16 日 0 时 23 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十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将 3 位宇航员送入中国天宫空间站。①该运载火箭的推进剂中有液氢和液氧。试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反应(选填“分解”、“化合”之一)。②空间站中的氧气通过通电分解水的方式获得,通电分解水过程中是将______能转化为化学能。(2)2021 年 9 月,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换装国产发动机的歼-20 战机首次亮相,展示了中国空军飞速发展的战斗力。中国航空工业的进步得益于新材料的突破,间苯二胺是合成新材料的重要原料之一。间苯二胺的化学式是 C6H8N2,试回答:①间苯二胺属于______(填写“混合物”、“化合物”之一)。②间苯二胺由______种元素组成。③间苯二胺分子中,C、H 两种原子的个数之比为______(最简整数比)。④间苯二胺中,氢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最简整数比)。⑤间苯二胺中,所含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_(写元素符号)。(3)济南高新区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锐意改革促发展,其中量子科技产业突破了光纤量子通讯的关键技术,创造了新世界纪录。光纤中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SiO2),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19.我国科学家研制出碳化钼(Mo3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反应微观模型如图所示。(1)反应微观模型中,除钼外还有___________种元素,有___________种单质分子。(2)该反应前后:①构成催化剂的各原子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变化;②金原子对___________(填“CO”或“H2O″)起___________作用;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三、推断题20.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丙;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①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②甲→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③丙→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21.将一种无色的液体 A 装入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无现象,而向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 B 后,迅速产生气泡,生成气体 C,使金属 D 红热并伸入盛有气体 C、瓶底有少量细沙的集气瓶中,金属 D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F。(1)写出它们的名称:A:_____; C:_____;F_____;(2)写出 A→C 的表达式:_____;(3)写出 D→F 的表达式:_____。 四、实验题22.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科学中的一条重要规律,(1)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三个实验装置(天平略)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A.白磷燃烧B.酒精与水混合C.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D.①写出A装置中细沙的作用:______________,该装置在实验中易造成______________后果,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②A、B、C三个实验,只有A装置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C装置则不能。请写出否定B、C装置的理由:B装置:______________。C装置:______________。(2)小明将C装置进行改进,如图D所示。①此实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②待完全反应后,将装置D置于天平上称量,所得数据较反应前的小。若整个操作过程无差错,则造成上述实验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23.化学小组设计下图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其中A是标有以“cm”为单位的刻度尺,且在0刻度正上方有一圆状缺口的圆筒状玻璃容器(带橡皮塞B),C为能自由移动的活塞(忽略摩擦力)。实验步骤如下: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将两个可自由移动的活C分别调整到左右两边刻度的10cm处;c.将过量的铜粉平铺在惰性电热板上,塞上橡皮塞B;d.通电加热铜粉,待充分反应后,记录两活塞C之间的距离为h;c.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分别移动两活塞C到左右两边刻度为10cm处,塞紧橡皮塞B,接下来的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2)b~d的实验步骤中两活塞之间的距离h具体变化情况是_______。(3)加热铜粉的文字表达式为(注明各物质的化学符号)_______。(4)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用含字母h的式子表示)。(5)为了实验结果与理论值接近,操作d需要增加的步骤是______。(6)该装置与教材图(如图)相比,优点是______。(写一点) 五、计算题24.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见图1)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如图2)。经查阅资料得知,这是因为维C泡腾片中的碳酸氢钠与柠檬酸(C6H8O7)反应生成了柠檬酸钠(Na3C6H5O7)、水和二氧化碳。为探究维C泡腾片中含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3的装置进行实验(维C泡腾片中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实验步骤)①在B装置中加入4g维C泡腾片,连接好装置,先从左边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称量C、D装置的质量。②用注射器将足量的水注入B装置,充分反应。③再从左边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然后称量C、D装置的质量。④对比前后两次称量结果,发现C装置质量增加了0.12g,D装置质量增加了0.44g。(交流讨论)(1)步骤①“先从左边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2)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3)小组同学经讨论,认为不能以C装置质量增加了0.12g为计算依据,理由是______。(计算)(4)请计算维C泡腾片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反思)(5)若装置C与装置D互换位置,以装置D的数据为依据计算,则计算结果会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参考答案1.C 2.C 3.C 4.B 5.D 6.B 7.A 8.D 9.B 10.D 11.D 12.D 13.C 14.B 15.D 16.(1) 3Na+ Al2O3 (2)Cu2(OH)2CO3CuO+H2O+CO2或C+CuOCu+CO217.(1)
② (2)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18.(1) 化合 电 (2) 化合物 三或3 3∶4 2∶7 C (3)+419.(1) 略 1 (2) 没有 CO 催化
20.H2O2 2H2+O22H2O 21.过氧化氢 氧气 四氧化三铁 过氧化氢水+氧气或H2O2H2O+O2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或Fe+O2Fe3O4 22.(1) 防止燃烧时放出的大量热使锥形瓶破裂 塞子弹出 在导管口安装气球 酒精和蒸馏水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反应生成气体,没有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2) 气球变大 气球胀大,在空气中产生浮力,会使称量的质量变小 23.(1)用手将两个活塞向里推,使活塞之间的距离减小,再松开双手,观察到两个活塞向外移动,直至两个活塞之间的距离为20cm时停止移动(2)h先大于20cm,后逐渐减小,直至h约等于16cm时保持不变(3)铜(Cu)+氧气(O2)氧化铜(CuO)(4)×100%(5)待装置冷却至室温(6)实验结果更准确或无污染24.(1)排出B装置中的二氧化碳(2)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D装置(3)C装置增加的质量并不是反应生成的水的质量(4)设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x =0.84g维C泡腾片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答:维C泡腾片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21%。(5)偏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