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单元 地球运动的意义达标检测 试卷 7 次下载
- 第一节 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练习题 试卷 6 次下载
- 第三节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练习题 试卷 6 次下载
- 单元活动 学用地质简图练习题 试卷 5 次下载
- 第二单元 地形变化的原因复习提升 试卷 试卷 6 次下载
鲁教版 (2019)第二节 地形变化的动力同步训练题
展开第二节 地形变化的动力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内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下图为某岛屿地质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甲处属于( )
A.背斜山 B.背斜谷 C.向斜山 D.向斜谷
2.图中矿床最可能是( )
A.大理岩 B.天然气 C.煤炭 D.石油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图中山地在地质构造上属于( )
A.背斜成山 B.向斜成山
C.断块山 D.地堑
4.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按成因分类,甲、乙属于同一类岩石
B.丙、丁形成的地质环境相同
C.丙、丁是优良的建筑和装饰材料
D.乙受热形成丙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5.水库库区所在谷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向斜顶部,岩层容易被侵蚀
B.受风力侵蚀作用
C.顶部岩层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
D.断层附近岩层破碎,容易被侵蚀
6.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流水作用 C.外力作用 D.风力作用
题组二 外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海岸线的进退主要受流水堆积、海水侵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读某海岸线历史变迁图,回答下面两题。
7.(2019山东枣庄八中高三月考)近现代以来,图中海岸一直以堆积作用为主的是(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8.(2019山东枣庄八中高三月考)图中乙处的海岸线变化较大,下列关于其所受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4世纪至12世纪,以侵蚀作用为主
B.12世纪至15世纪,以堆积作用为主
C.15世纪至19世纪,以侵蚀作用为主
D.19世纪至现代,以堆积作用为主
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9.(2020河北衡水中学高三二调)图中H处的地貌类型是 ( )
A.“V”形谷 B.冲积扇 C.河漫滩 D.三角洲
10.(2020河北衡水中学高三二调)下列四幅图表示该河流谷地X到Y的特征。其中正确的有(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2020河北衡水中学高三二调)下面为沿ab线的河床横剖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地质构造与地貌
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1.(2020江苏盱眙高二上期中,)下列有关图中地质构造或地表形态,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处是火山 B.甲处为向斜谷
C.乙处为背斜山 D.丙处是断层
2.(2020江苏盱眙高二上期中,)图示区域( )
A.甲处地貌的形成与外力侵蚀作用有关
B.乙处构造储存有石油
C.乙处岩石坚硬,宜建隧道
D.丙处地质稳定,宜建水库
3.(2019北京通州高三一模,)2019年2月21日,法国巴黎举行了国际地球科学与地质公园计划会议,全球14个地质公园获得2019年度世界地质公园候选资格,我国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地质公园成功入选。下图中( )
张掖地质公园剖面图
A.断层的位移以水平方向为主
B.彩色丘陵区的地质构造为背斜
C.因降水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灾害多
D.岩石类型为沉积岩,其成因以外力作用为主
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C、D两处中,属于背斜的是 ;修建地下隧道应该选择 (C或D)处。
(2)D在地貌上是 ,成因是 。
题组二 板块构造学说
下图为全球板块分布的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5.(2019山东枣庄八中高三月考,)甲、乙两陆地分别属于( )
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B.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C.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
D.美洲板块、亚欧板块
6.(2019山东枣庄八中高三月考,)下列表示M、N两处板块边界类型的依次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①
下图示意南纬20°沿线的海陆分布。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7.()图中( )
A.①大洋西部多岛弧和海沟
B.③大洋海域北部封闭,南部开阔
C.⑤海峡是两大洲的分界线
D.⑦大洋海域呈“S”形,风大浪急
8.()据图推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大陆地跨东、西、南、北半球
B.④大陆以高原为主,地势起伏较小
C.⑥岛屿位于中国的东南部海域
D.⑧大陆的东部地区火山活动较频繁
下图中画斜线的阴影部分被称为“地球的伤痕”,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9.()图中“地球的伤痕”的成因是( )
A.板块张裂 B.板块碰撞
C.流水侵蚀 D.人类活动
10.()该处的地质构造是( )
A.地垒 B.地堑 C.背斜 D.向斜
题组三 外力作用与地貌
河流阶地是沿河分布在洪水位以上的阶梯状地形。地壳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形成宽阔的谷地或平原。地壳运动的上升期河流以下切作用为主,原来的谷地或平原被抬升成为河流阶地。如果这一过程重复多次,在河谷的横剖面上便会出现多级河流阶地。下图示意我国某河流某河段的横剖面。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1.(2020北京丰台高二上期中,)形成最早的河流阶地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2020北京丰台高二上期中,)任何一级河流阶地沉积物堆积过程中( )
A.地壳相对稳定 B.地壳持续上升
C.河流不断下切 D.河流间断上升
13.(2020北京丰台高二上期中,)据图可知( )
A.该河流东南部有冲积扇分布
B.该河流自东南向西北流
C.该河流位于青藏高原地区
D.该河段位于河流中下游
下图为沿108°E经线的局部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14.()图中( )
A.①地为青藏高原
B.②地为四川盆地
C.③地为渭河平原
D.④地为太行山
15.()图中( )
A.①地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B.②地地形崎岖、溶洞广布
C.⑤地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D.⑥地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16.()⑤地地貌的成因主要是( )
A.断裂陷落、流水堆积
B.断裂陷落、流水侵蚀
C.挤压凹陷、流水堆积
D.挤压凹陷、流水侵蚀
在地壳上升运动期间,河流以下切作用为主;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如果这个过程重复多次,就会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向北流入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中,下图为某科考队绘制的克里雅河出山口处河床至阶地的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7.()高阶地与中阶地高度和表面倾角大小不同,是由于地壳抬升的( )
A.高度不同 B.速度不同
C.规模不同 D.年代不同
18.()科考队发现该地阶地下部存在古老的砾石沉积层,其原始地貌可能是( )
A.风积沙丘 B.风蚀沟
C.冲(洪)积扇 D.三角洲
专题强化练五 内、外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选择题
2018年5月26日,我国宣布在松辽盆地成功完成了深度7 018米的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下图为我国松辽盆地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此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钻探到( )
A.地壳 B.地幔
C.内核 D.外核
2.()下列松辽盆地形成的各阶段的主要地质作用顺序正确的是( )
A.①阶段:板块挤压—岩层褶皱—风力侵蚀—流水堆积
B.②阶段:板块挤压—岩层褶皱—岩层上升—流水堆积
C.③阶段:板块张裂—岩层下沉—岩层断裂—岩浆喷发
D.④阶段:板块张裂—岩层下沉—流水堆积—岩浆冷凝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2020江苏无锡一中高三月考,)图示区域(深度解析)
A.甲处的地质构造为向斜
B.乙处岩石是由火山活动形成的
C.①—②—③岩层年代由老到新
D.地表形态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
4.(2020江苏无锡一中高三月考,)图中河流( )
A.丙处附近河流含沙量大,常形成洪积、冲积扇
B.丁处河岸以堆积作用为主
C.丙、丁之间的河道弯曲,水流较平稳
D.冬、春季有明显的凌汛现象
岩溶台地是指山体岩石类型为石灰岩,顶部相对平缓,四周为陡崖的一种岩溶地貌。湘西岩溶台地因与峡谷伴生而独具特色。下图为岩溶台地绝壁上悬瀑景观图及湘西主要岩溶台地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5.()岩溶台地绝壁上悬瀑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
①地壳抬升,流水下蚀加剧,形成峡谷
②流水沿岩体断裂处溶蚀
③地壳运动,岩层断裂
④岩体沿断裂处崩塌、解体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④②①③ D.②①③④
6.()悬瀑形成的关键是( )
A.丰富的降水形成流量较大的河流
B.活跃的地壳运动形成巨大的高差
C.流水下蚀作用强于流水溶蚀作用
D.河流溯源侵蚀造成崖壁岩石坍塌
7.()与湘西峰脊峡谷区域相比,台地峡谷区域的峡谷分布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岩性坚硬 B.河流较多
C.降水较少 D.断层较少
下图为某地垂直于构造线(区域性构造在地面上的延伸线,如大的断层线等)方向所作的地质剖面图,图中序号为岩层编号。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8.()图中a、b、c三处( )
A.a、c两处的构造线都大致呈东南—西北走向
B.a处为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形成山岭
C.b处附近多泉水出露,不宜建设大坝
D.c处为向斜,上覆岩层受外力侵蚀形成谷地
9.()图中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中,最早发生的地质作用是(深度解析)
A.岩浆侵入 B.断层作用
C.沉积作用 D.褶皱隆起
第二节综合拔高练
五年选考练
考点1 地质构造与地貌
下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该区域由地表平坦的X区和地表略有起伏的Y区组成。X区的玄武岩岩层较厚,Y区的玄武岩岩层较薄。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018海南单科,14,3分,)导致该区域分异为X区和Y区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侵蚀 B.岩层褶皱
C.风沙侵蚀 D.岩层断裂
2.(2018海南单科,15,3分,)X区和Y区的玄武岩厚度存在差异是因为( )
A.喷发物质差异 B.冷凝环境差异
C.外力侵蚀差异 D.地壳运动差异
读图,回答下题。
甘肃省张掖某地区地貌景观
3.(2017天津文综,3,4分,)图中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 )
A.岩浆岩、褶皱 B.沉积岩、褶皱
C.岩浆岩、断层 D.沉积岩、断层
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完成下面两题。
4.(2016浙江文综,5,4分,)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向斜 东侧大 B.背斜 东侧小
C.向斜 西侧大 D.背斜 西侧小
5.(2016浙江文综,6,4分,)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易开采。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考点2 外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6.(2018课标Ⅰ,6,4分,)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
A.T0 B.T1 C.T2 D.T3
7.(2018课标Ⅰ,7,4分,)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深度解析)
A.T3形成时期 B.T2形成时期
C.T1形成时期 D.T0形成时期
8.(2018课标Ⅰ,8,4分,)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
A.持续下降 B.持续抬升
C.间歇性下降 D.间歇性抬升
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下图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9.(2016江苏单科,1,2分,)画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2016江苏单科,2,2分,)画③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 )
A.冰川作用、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C.风力作用、流水作用
D.生物作用、流水作用
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1.(2015课标Ⅰ,10,4分,)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
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
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
12.(2015课标Ⅰ,11,4分,)推测1992—1997年期间 ( )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3.(2016课标Ⅰ,7,4分,)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深度解析)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
14.(2016课标Ⅰ,8,4分,)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深度解析)
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
15.(2016课标Ⅰ,9,4分,)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深度解析)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三年模拟练
一、选择题
北京房山石花洞上下共发育8层,下图中①层表示地表以上的东山穿洞,②—⑧层位于地表以下,最底层为地下暗河。读图回答下面四题。
1.(2020北京东城高三上期末,)图中695高地为(深度解析)
A.向斜山 B.背斜山 C.断块山 D.火山
2.(2020北京东城高三上期末,)图中O所示地层中的岩石为( )
A.花岗岩 B.玄武岩
C.大理岩 D.石灰岩
3.(2020北京东城高三上期末,)图示区域( )
A.③层比⑤层形成早 B.褶皱形成于T岩层发育之前
C.地质构造利于储油 D.岩浆活动形成了各层溶洞
4.(2020北京东城高三上期末,)石花洞共发育了8层,由此可推测该区域地壳经历了( )
A.持续下沉 B.间歇性下沉
C.持续抬升 D.间歇性抬升
江西省龙虎山景区是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属于发育到老年期的丹霞地貌。这里山块离散,呈峰林状,地势高差相对较小。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5.(2020北京海淀高三上期中,)下列关于龙虎山发育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丙—甲—乙—丁
D.丁—乙—甲—丙
6.(2020北京海淀高三上期中,)图中( )
A.①处在断层线上,易被侵蚀成谷
B.②处是地壳相对上升形成的断块山
C.③处是由风力作用塑造的山峰
D.④处岩层中含有丰富的化石
北京市某中学师生到中国延庆世界地质公园进行野外考察。下面图a是某学生绘制的地质素描图,图b是被誉为“小桂林”的龙庆峡景区照片,图c是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照片。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7.(2020北京丰台高二上期中,)据图a和图b景观判断(深度解析)
A.图a为背斜构造
B.图b为流水堆积地貌
C.图a中地形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
D.图b中山体由花岗岩构成
8.(2020北京丰台高二上期中,)该中学师生向专家了解到了图c“硅化木”的形成历史。数亿年前,火山喷发使许多高大林木被掩埋于地下,这些林木在地下经硅化和变质作用,形成了特殊的“木化石”。后来有部分“硅化木”出露于延庆白河两岸的高坡上,才被人发现。延庆“硅化木”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
A.岩浆活动—沉积变质—地壳抬升—风化剥蚀
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侵蚀搬运
C.侵蚀搬运—岩浆活动—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D.地壳下沉—固结成岩—变质作用—风化剥蚀
重庆武隆后坪天坑群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堪称喀斯特地貌的经典。其中的箐口天坑形态完美,可通过二王洞直达天坑底部,世界罕见。读重庆武隆后坪天坑群局部剖面图,完成下面两题。
9.(2020江苏盐城高三上期中,)图中所示地区( )
A.岩石类型为玄武岩
B.地质历史时期曾为海洋
C.麻湾洞泉水只参与陆上内循环
D.地层断裂下陷形成天坑
10.(2020江苏盐城高三上期中,)下列景观图中地貌与重庆武隆后坪天坑群成因一致的是( )
二、非选择题
11.(2020北京牛栏山一中高二上期中,)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深度解析
(1)说出图中①②两处河流地貌的类型,并任选其一说明形成原因。
(2)说出图中③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并说明在野外考察时,识别该地质构造的主要依据。
答案全解全析
第二节 地形变化的动力
基础过关练
1.B
2.A
3.C
4.A
5.C
6.A
7.C
8.C
9.B
10.D
11.A
1.B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其地势比两侧低,为谷地,故甲处属于背斜谷。
2.A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矿床位于花岗岩和石灰岩之间,最可能是石灰岩受到高温、高压作用后形成的大理岩。
3.C 读图可知,图中山地的岩石与两侧岩石类型不同,相对两侧岩体上升,且有断层分布,故在地质构造上属于断块山,C对。图中未体现出背斜、向斜构造,A、B错。地堑是岩层相对下降的一侧,D错。
4.A 按成因分类,甲、乙都是沉积岩,属于同一类岩石,A对。丙(花岗岩)是侵入岩,丁(玄武岩)是喷出岩,形成的地质环境不同,B错。丙(花岗岩)是优良的建筑和装饰材料,丁(玄武岩)不是优良的建筑和装饰材料,C错。乙受热形成变质岩,不能形成丙(花岗岩),D错。
5.C 根据图中岩层弯曲状况可知,水库库区所在谷地属于背斜谷,背斜顶部岩层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形成谷地。
6.A 由图可知,该地区地质构造主要有褶皱和断层,是由地壳运动(内力作用)形成的。
7.C 若海岸一直以堆积作用为主,则海岸线明显向海湾方向推进。结合海岸线历史变迁图可知,近现代以来,丙处海岸线一直向海湾方向推进。故选C。
8.C 读图可知,4世纪至12世纪,乙处海岸线向海湾方向推进,应以堆积作用为主;12世纪至现代,乙处海岸线向陆地方向推进,应以侵蚀作用为主。故选C。
9.B 依据图中等高线的特点可知,图中H处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且有一个弧形的扇缘,因此其地貌类型是冲积扇。
10.D 从X到Y为从河流上游到下游,X处侧蚀弱,坡度大,河道窄,下蚀强;Y处侧蚀强,坡度小,河道宽,下蚀弱,因此①②③④正确,选D。
11.A 由图可知,a为凹岸,b为凸岸,河流凹岸以侵蚀作用为主,凸岸以堆积作用为主;当河流流经弯道时,在离心力的影响下,表层水流由凸岸流向凹岸,底层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即表层水流由b岸流向a岸,底层水流由a岸流向b岸,形成弯道环流。故选项A符合题意。
能力提升练
1.D
2.A
3.D
5.B
6.D
7.A
8.B
9.A
10.B
11.D
12.A
13.D
14.B
15.D
16.A
17.B
18.C
1.D 从地质构造的角度看,甲处为背斜,乙处为向斜,丙处为断层;从地表形态的角度看,乙处为山岭,甲处和丙处均为谷地。故正确答案为D。
2.A 甲处为背斜,其顶部因受张力作用,易受外力侵蚀而形成谷地,A正确;乙处构造为向斜,多储存有地下水,不利于油气储存,B错误;隧道宜建在背斜中心部位,C错误;断层处岩石破碎,地质不稳定,不宜建水库,D错误。
3.D 图中断层的位移以垂直方向为主,A错误;彩色丘陵区沉积岩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B错误;甘肃省降水少,少滑坡、泥石流灾害,C错误;该地区的岩石主要是泥岩、砂岩、砾岩等,均属于沉积岩,其成因以外力作用为主,D正确。故选D。
4.答案 (1)D D
(2)谷地或盆地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裂隙比较发育,易被侵蚀而形成谷地或盆地
解析 从岩层形态上可以看出,D处岩层向上拱起,属于背斜,利于修建地下隧道;C处岩层向下弯曲,属于向斜。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裂隙比较发育,易被侵蚀而形成谷地或盆地。
5.B 根据图中甲、乙两陆地的位置可知,甲、乙分别位于阿拉伯半岛、北非,结合板块分布图可知,甲、乙两陆地分别属于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故选B。
6.D M处位于红海附近,处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N处位于地中海,处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故选D。
7.A 读图分析可知,①大洋为太平洋,太平洋的西部为印度洋板块及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多岛弧和海沟,A正确;③大洋为大西洋,大西洋南、北部都比较开阔,B错误;⑤海峡为莫桑比克海峡,属于非洲,C错误;⑦大洋为印度洋,其海域不呈“S”形,D错误。故选A。
8.B ②大陆为南美大陆,属于西半球,A错误;④大陆为非洲大陆,以高原为主,地势起伏较小,B正确;⑥岛屿为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大陆的东南部海域,C错误;⑧大陆为澳大利亚大陆,其东部地区位于印度洋板块的内部,不易发生火山活动,D错误。故选B。
9.A 图中“地球的伤痕”是东非大裂谷,是由于板块张裂形成的,A对。
10.B 该处是板块断裂陷落地带,岩层相对两侧下沉,属于地堑,B对。地垒是板块相对于两侧岩层上升部分,A错。背斜、向斜属于褶皱构造,形成的地貌是山岭或谷地,C、D错。
11.D 河流阶地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地壳运动,且阶地位置越高,形成越早。故④是形成最早的河流阶地,选D。
12.A 据图可知,任何一级河流阶地沉积物堆积过程中地壳相对稳定,故选A。
13.D 据图可知,该河流东南部没有冲积扇分布,A错;据图可知,该河流自东北流向西南,B错;青藏高原地区为大河发源地,地势起伏大,河流地貌多为因下蚀作用强烈而形成的河谷地貌,与该地地貌不符,C错;根据材料可知,该河段沉积物多,沉积作用强烈,应位于河流中下游,D对。
14.B 图示为沿108°E经线的局部地形剖面图,根据我国地形区的分布可知,图中①地是云贵高原,②地是四川盆地,③地是汉江谷地,④地是秦岭,⑤地是渭河谷地,⑥地是黄土高原,B正确,A、C、D错误。
15.D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①地是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A错误;②地是四川盆地,地形崎岖、溶洞广布不符合其特征,B错误;⑤地是渭河谷地,而远看成山、近看成川是青藏高原的特征,C错误;⑥地是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符合其特征,D正确。
16.A ⑤地是渭河谷地,是在地壳断裂陷落后,由流水从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堆积而成的。故选A。
17.B 由图可知,高阶地落差较大,表面倾角大,说明该阶地形成时地壳抬升较快,河流下切作用强烈;中阶地落差小,表面倾角小,说明该阶地形成时地壳相对稳定,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所以高阶地与中阶地高度和表面倾角大小不同,是由于地壳抬升的速度不同,选B。
18.C 根据材料可知,图示为克里雅河出山口处河床至阶地的剖面,河流挟带的大量砾石、泥沙等会在河流出山口处堆积,形成山前冲(洪)积扇。故选C。
专题强化练五 内、外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1.A
2.C
3.D
4.C
5.B
6.C
7.D
8.C
9.C
1.A 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此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钻探的深度为7 018米,应位于地壳,A正确。
2.C 根据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阶段:板块挤压—岩层断裂—岩层下沉—海水侵蚀,A错误;②阶段:板块挤压—岩层断裂—褶皱上升—流水侵蚀,B错误;③阶段:板块张裂—岩层下沉—岩层断裂—岩浆喷发,C正确;④阶段:板块张裂—岩层下沉—岩浆冷凝—流水堆积,D错误。故选C。
3.D 图中甲处受内力作用发生断裂,并相对于两侧岩层下降形成地堑,之后流水挟带泥沙在甲处不断堆积形成平原;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形成的,乙处岩石并不一定是由火山活动形成的;老岩层先沉积,新岩层后沉积,①—②—③岩层年代由新到老;图示区域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故选D。
解题方法 有明显断裂面、并且岩层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之处为断层;岩层相对其两侧岩层上升的是地垒,岩层相对其两侧岩层下降的是地堑。
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弯曲变形形成褶皱,岩层向上方拱起的为背斜,岩层向下弯曲的为向斜。
4.C 洪积、冲积扇多形成于河流出山口处,丙处位于河流下游,不会形成洪积、冲积扇;丁处位于河流的凹岸,以侵蚀作用为主;丙、丁之间的河道弯曲,水流较平稳;凌汛主要发生在有结冰期,且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图中不能体现这一信息。故选C。
5.B 读图可知,地下暗河河水经绝壁上出水口流出而形成悬瀑,故应先是地壳运动导致岩层断裂,岩层破碎后,流水沿岩体断裂处溶蚀,地下暗河和溶洞发育,后地壳抬升,流水下蚀加剧,形成峡谷,最后纵向及横向岩层分离,岩体沿断裂处崩塌、解体,地下暗河出露,形成悬瀑,故选B。
6.C 由图可知,悬瀑底部海拔低于溶洞、地下暗河及出水口,说明流水下蚀作用强于流水溶蚀作用,C对。降水多少及发育的河流流量大小与悬瀑形成无关,A错。悬瀑的高差不是地壳运动形成的,B错。流水下蚀作用强于流水溶蚀作用,下蚀后分离的岩体在流水溶蚀作用下,沿断裂处崩塌、解体,与河流溯源侵蚀无关,D错。故选C。
7.D 读图可知,湘西峰脊峡谷区域峡谷众多,而形成峡谷的基础是断裂发育,在断层处,岩石破碎,易被流水侵蚀,形成多个峡谷,故台地峡谷区域峡谷分布较少,是由于断层较少,故选D。
8.C a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构造,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难以被侵蚀,形成山岭,B错误;b处位于断层附近,为地下水出露地带,岩层不稳,不宜建坝,C正确;c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构造,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被侵蚀,形成谷地,D错误;a、c两处的构造线垂直于图示剖面方向,故其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A错误。故选C。
9.C 图中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依次是沉积作用→水平挤压→褶皱隆起→岩浆侵入→侵入接触带岩石发生变质作用→断层作用。故选C。
解题方法 地壳运动过程的判断方法
(1)褶皱、断层的存在说明该地经历了地壳的水平或垂直运动。若岩层未发生弯曲而只存在岩层位移,则说明该地只经历了地壳的垂直运动;若岩层出现弯曲,则说明该地经历了地壳的水平运动。
(2)有沉积岩层或沉积物说明该地经历了沉积作用且沉积时地势低洼,或伴随着地壳下降运动。
(3)若某个年代的岩层出现缺失,则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或者说明该年代地壳下沉形成了沉积岩,但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沉积岩层被侵蚀掉了。
第二节综合拔高练
五年选考练
1.D
2.C
3.B
4.C
5.B
6.A
7.A
8.D
9.D
10.C
11.D
12.B
13.C
14.B
15.D
1.D 据图可知,图中显示X区和Y区岩层性质相同,位置不同,两区之间存在断裂面且同一岩层沿断裂面位置错开,应为内力作用所致,故D正确,A、C错误。图中岩层没有弯曲形变,因此不属于褶皱,故B错误。
2.C 依据上题可知,X区和Y区的玄武岩在形成初期厚度应基本一致,当前厚度存在差异的原因最可能是Y区海拔高于X区,且地表起伏程度大于X区,外力侵蚀作用更为强烈,故C选项正确。
3.B 读图可知,图示地貌景观的岩石呈层状分布,最可能是沉积岩,且岩层发生了弯曲变形,可判断地质构造为褶皱。
4.C 由图文信息可知,图中谷地岩层的新老关系是中间新两侧老,其地质构造应为向斜,故排除B、D项。由图中岩层倾斜角度及表层沉积物的覆盖情况判定西侧地壳抬升幅度大,故C项正确。
5.B 文字信息表明贵重金属矿在河床沙中,且水深不易开采,故排除位于山地的丙、丁两处。图中乙地位于地壳抬升形成的河流阶地,且其上覆盖有沙、卵石、粘土等沉积物,可能找到该贵重金属矿,故B项正确。
6.A 图中河流岸边四个平坦面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说明其是因河流堆积作用形成的;材料显示现阶段河流洪水期仅能淹没T0,说明只有T0这一平坦面仍有河流堆积作用,其面积仍在扩大,故选A项。
7.A 河流搬运和堆积作用与流速相关;流速越大,河流的搬运作用越强,堆积物的颗粒越大;四个平坦面堆积的砾石砾径最大的是T3,说明该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是T3形成时期,故选A项。
解题方法 沉积物颗粒的大小与流速关系密切。一般来说,河流上、中游因坡降大,流速快,沉积物颗粒大;下游坡降和流速均较小,沉积物颗粒也较小。在空间上,河流中心流速大,岸边流速小(特别是凸岸),岸边的沉积物颗粒较中心的小。在时间上,洪水期因流速大,沉积物颗粒大;平水期因流速小,沉积物颗粒小,结果表现在沉积物垂直剖面图中,大、小颗粒沉积物成层分布。
8.D 由图可知,平坦面形成于基岩上,即河流阶地的形成是地壳运动和流水作用的结果;当地壳抬升时,河流落差变大,流速加快,下蚀作用明显,形成阶地;图中河流形成四个不连续的平坦面,说明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出现了间歇性抬升,故D项正确。
9.D 丘陵地貌海拔较低,相对高差较小,地势起伏和缓,因此选项D正确。画①中山高谷深,相对高度大,描绘的是山地景观。画②中峰林峻秀,描绘的是喀斯特景观。画③中地表千沟万壑,描绘的是黄土高原景观。
10.C 画③描绘的是黄土高原景观,黄土高原的形成是风力堆积作用的结果。黄土高原表面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造成的。
11.D 河流挟带泥沙以堆积作用为主,海浪冲击海岸,以侵蚀作用为主。从图中可以看出1975年至1979年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越来越远,说明海底在淤积;1979年后,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呈缩小的趋势,因此海底以侵蚀为主,D项正确。
12.B 从图中看1992—1997年期间,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总体上在缩短,说明海底发生侵蚀,即海水侵蚀作用强,说明此时河流入海水量、含沙量都较小,故选B。其他选项显示的是入海水量大或含沙量大,与题意不符,舍去。
13.C 由材料可知,贝壳堤是死亡的贝类生物堆积形成的,某一条贝壳堤的形成必须是海岸线稳定,死亡贝类生物持续堆积才能形成;另外,图示三条贝壳堤形状都较平直,说明形成过程中位置较稳定。故C项正确。
14.B 泥沙在贝壳堤外持续堆积,会使海岸线不断向前推进,加大贝壳堤与海岸线的距离,故B项正确。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推进,不利于死亡贝类的持续堆积,不会形成新的贝壳堤,故A项错误。泥沙在贝壳堤外堆积,不会影响河口三角洲,也不会使河流改道,故C、D项错误。
15.D 由图中不同年代贝壳堤的位置可知,海岸线随时代的变化,不断向海洋方向推进,说明其位置发生了多次变动,变动的原因是河流带来了大量泥沙,且泥沙不断沉积导致海岸线向前推进,故A、B、C项均错误,D项正确。
解题技巧 该题组难度较大,围绕“贝壳堤”这个主题,考查了河流堆积作用、海浪侵蚀及堆积作用,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调动和运用已有地理知识和原理来解决问题,且对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要求较高。第13题,学生在做题时容易被图中几条贝壳堤干扰,只考虑几条贝壳堤形成的动态过程,认为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推进,而错选B。这就要求学生审题一定要认真,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任一条贝壳堤”和“形成过程中”。第14题,该题从动态的角度探究海岸线是如何远离贝壳堤的。第15题,该题从动态的角度揭示了贝壳堤的形成与河流入海口位置变动的关系及原因,主要考查了河流挟带泥沙的堆积作用对海岸线的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
三年模拟练
1.A
2.D
3.A
4.D
5.D
6.A
7.A
8.A
9.B
10.A
一、选择题
1.A 读图可知,695高地岩层向下弯曲,并且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典型的向斜构造,属于向斜山,A正确。
解题方法 地形倒置是指地表起伏与地质构造起伏相反的现象,也称逆地形,常见的地形倒置现象有“背斜成谷”和“向斜成山”。岩层发生褶皱隆起时,背斜形成山岭,向斜形成谷地,但由于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裂隙比较发育,容易遭受侵蚀,背斜山可能会逐渐演变成背斜谷,而两侧的向斜谷则会演变成向斜山。本题中695高地为向斜山,是典型的地形倒置现象。
2.D 该区域岩层层理构造明显,为沉积岩,石灰岩属于沉积岩,D正确;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玄武岩属于喷出型岩浆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A、B、C错误。故选D。
3.A 溶洞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每一层洞穴形成后,岩层再次接受流水侵蚀而形成下一层洞穴,因此③层形成的时间较早,⑤层形成的时间较晚,A对;该区域褶皱形态相似,说明只发生过一次褶皱,T岩层也发生了明显的弯曲,说明褶皱形成于T岩层发育之后,B错;该处地质构造为向斜,地下暗河发育,不利于储油,C错;该处的多层溶洞是由外力侵蚀以及内力抬升共同作用形成的,而非由岩浆活动形成的,D错。故选A。
4.D 该区域溶洞受流水侵蚀而成,每一层洞穴形成期间,地壳相对稳定,之后地壳抬升,再之后一段时间内地壳又保持相对稳定,继而岩层再次接受流水侵蚀形成下一层洞穴,如此循环,共发育8层溶洞,反映出该区域地壳经历了8次间歇性抬升,D正确。
5.D 龙虎山景区属于发育到老年期的丹霞地貌,为沉积岩地貌,最初应较平整,为丁;之后受内力作用,产生断裂,形成断层,为乙;然后受到外力侵蚀作用,形成峰林,为甲;最后,山块离散,呈峰林状,地势高差相对较小,为丙。故选D。
6.A ①处在断层线上,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A正确。从②处下层的花岗岩可以看出,②处地壳相对下降,B错误。该地位于湿润地区,③处是由流水作用塑造的山峰,C错误。④处岩层为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岩层中不含化石,D错误。故选A。
7.A 图a中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A对。图b中龙庆峡被誉为“小桂林”,可知构成其山体的岩石为石灰岩,受流水侵蚀形成喀斯特地貌,B、D错。背斜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C错。故选A。
方法归纳 (1)背斜和向斜的判断方法
①根据岩层的形态判断:向斜岩层向下弯曲;背斜岩层向上拱起。
②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向斜中间岩层新,两侧岩层老;背斜中间岩层老,两侧岩层新。
(2)背斜和向斜的地形特点
背斜:①从原始形态上看,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往往会成为山岭;②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裂隙发育,易被侵蚀,形成谷地。
向斜:①从原始形态上看,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往往会成为谷地;②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层变得紧实,不易遭受侵蚀而成为山岭。
8.A 由题干可知,数亿年前,火山喷发使许多高大林木被掩埋于地下,这些林木在地下经硅化和变质作用形成特殊的“木化石”。后来有部分“硅化木”出露于延庆白河两岸的高坡上。所以延庆“硅化木”的形成过程为岩浆活动—沉积变质—地壳抬升—风化剥蚀,故选A。
9.B 由材料可知,图中所示地区岩石类型主要为沉积岩而不是岩浆岩;麻湾洞泉水是地表水下渗形成的,而重庆地区地表水多来自大气降水,且重庆位于外流区,因此麻湾洞泉水参与海陆间大循环;天坑是石灰岩受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属于外力作用,故A、C、D错误。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在流水溶蚀作用下形成的,石灰岩是海相沉积岩,因此地质历史时期该地曾为海洋,故B正确。
10.A B图为澳大利亚著名“魔鬼大理石”,为花岗岩球状风化的典型代表;C图为台湾野柳公园“女王头”景观,是岩石长期遭受风化和海浪侵蚀作用而形成的;D图为张掖的七彩丹霞景观,是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蚀和流水侵蚀而形成的,B、C、D错。A图为云南路南石林,是石灰岩在流水溶蚀作用下形成的,与重庆武隆后坪天坑群成因一致,A对。故选A。
二、非选择题
11.答案 (1)①为河谷(峡谷、“V”形谷);②为三角洲。
河谷形成原因:河流流经山区(地壳抬升),河流落差大、流速快,在流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下形成河谷。
三角洲形成原因:河流入海口处,坡度平缓,河流流速减慢,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河流挟带的泥沙在此沉积形成三角洲。(形成原因任答一项即可)
(2)③处为断层。判定依据:断层面两侧岩层不连续(断裂、错位、相对位移);断层带上岩石破碎(地表碎石多);发育有陡崖、沟谷等;可能有泉水出露。
解析 (1)由图可知,①处为河流的发源地附近,位于山间谷地,形成河谷地貌;②处位于河流入海口处,形成河口三角洲。河谷形成原因:河流流经山区(地壳抬升),河流落差大、流速快,在流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下形成河谷;三角洲形成原因:河流入海口处,坡度平缓,河流流速减慢,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河流挟带的泥沙大量在此沉积形成三角洲。(2)据图可知,③处有明显的断裂面,故为断层。判定的依据是断裂面两侧岩层不连续,有相对位移,表示岩层有明显断裂和错位,断层带附近的地表有很多的碎石,且发育有陡崖、沟谷等,地下水会沿着断裂面上涌,可能有泉水出露地表。
解题方法 本题以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表述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不同河段河水作用的主要类型:上、中游河流以溯源侵蚀、下蚀作用为主,下游河流则以侧蚀、堆积作用为主。
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形变化的动力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形变化的动力达标测试,共5页。
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形变化的动力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形变化的动力达标测试,共7页。
【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2:地形变化的动力: 这是一份【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2:地形变化的动力,文件包含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2地形变化的动力解析版docx、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2地形变化的动力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