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19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1 2.2 地形变化的动力 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122947/0-172519516111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教版2019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1 2.2 地形变化的动力 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122947/0-172519516115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教版2019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1 2.2 地形变化的动力 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122947/0-17251951611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教版2019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1 2.2 地形变化的动力 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122947/0-1725195161195/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教版2019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1 2.2 地形变化的动力 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122947/0-172519516121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教版2019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1 2.2 地形变化的动力 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122947/0-1725195161226/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教版2019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1 2.2 地形变化的动力 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122947/0-1725195161243/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教版2019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1 2.2 地形变化的动力 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122947/0-1725195161293/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形变化的动力获奖ppt课件
展开1.了解全球大地构造,解释全球海陆、高大山系、大裂谷等的分布和变化。2.了解区域大地构造,掌握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貌形态的影响;3.掌握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地表形态: 是指地球表面的起伏状态,又称地形地貌。
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同时进行。
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相互伴生,共同塑造地表形态
表现剧烈的内力作用可以瞬间改变地表形态;进行缓慢的内力作用短期不易察觉,长期也会使地表形态产生显著的变化。
岩浆喷出地表时才能塑造地表形态
2.内力的表现形式-岩浆活动
岩石受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其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这一过程称为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2.内力的表现形式-变质作用
全球的岩石圈(被断裂构造带)分为六大板块,大板块内部有若干小板块 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中,板块交界处活跃,板块内不稳定
2.内力的表现形式-构造运动
找到下列事物的位置?红海安第斯山脉东非大裂谷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处,常形成高大的山脉和高原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处,大洋板块位置低,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成岛弧或海岸山脉。
在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裂谷或大洋中脊、海岭。
3.地质构造与地形-褶皱
造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如何判断褶皱的形态及地貌?
岩层向上拱起常形成山岭
岩层向下弯曲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背斜岩层中间老,两边新
向斜岩层中间新,两边老
判断此处是背斜,还是向斜构造?解释此地成为山岭原因?
有时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裂隙比较发育,反而容易遭受侵蚀而成为谷地;而有时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变得紧实,不易遭受侵蚀而成为山岭。
华山,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在省会西安以东120千米处。南接秦岭山脉,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
3.地质构造与地形-断层
当岩层受到的内力超过了岩石所能承受的限度,岩层发生断裂。
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一是看岩层是否受力断裂,二是看它是否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才是断层。
内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读图思考:有相反的情况吗?
岩浆漫流会使得地表变得平缓,如台地
野柳地质公园地处我国台湾岛北部海岸,大自然在这里造就了许多奇特的地质景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岩石就是“女王头”。“女王头”的颈部修长,脸部线条优美,形象犹如昂首静坐的女王。从两图看出,经过18年时间,“女王”的颈部明显变细了。过去人们还能依偎在“女王”的肩上合影留念,而现在“女王”已经被保护起来了,游人不能再接近。
是什么原因使得“女王”的颈部在短时间内发生如此明显的变化?
外力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
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地球重力能等。
流水、风力、冰川、海浪
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
1 外力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
物理风化主要是因温度变化引起的;在高寒、高山及季节变化显著的地区,常在一年或一日之内,发生冰冻及解冻现象。裂隙中的冰冻作用犹如一把凿石利斧,也称为冰劈作用。
在干旱地区或寒冷地区,物理风化产物常在坡度较平缓的坡麓地带堆积形成倒石堆
化学风化则伴随着岩石化学成分的改变。
生物风化是生物参与下的风化作用,是通过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进行的。
据图分析风化作用与气候的关系
温度越高,湿度越大,风化作用越强干燥的环境中,主要以物理风化为主,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物理风化作用越强烈湿润的环境主要以化学风化为主,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增强。
判断我国流水、风力、海水、冰川四种外力作用的主要区域
河谷发育的时间差异(“侵蚀循环”理论)
又称“河流抢水”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河系演变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
欲使直径为0.1mm处于搬运状态的颗粒物堆积至河床,河流流速至少约降于多少?
随着与出山口距离的不断增加,河床上的堆积物形态及颗粒大小会呈现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冲积扇扇顶至扇缘,流速减慢,沉积的颗粒物越来越细。
判断以上地貌形成与什么外力作用有关?
拓展:流水侵蚀-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是由沉积的红色砂岩、砾岩构成,随地壳抬升后,被流水切割侵蚀,山坡崩塌后退,保留下来的红色岩层山块形成丹霞地貌。
强调红色地层和陡坡崖坡(强调红色地层和陡坡崖坡)
如:广东仁化丹霞山、甘肃张掖、青海乐都等
作为一种流动的固体,冰川可以劈山裂石
冰川在山坡上不断刨蚀形成围椅状的洼地是为冰斗
各个方向的冰斗向山体溯源侵蚀,冰斗后壁不断后退,山峰越来越陡峭,山脊也变成了刀刃状,这便是角峰和刃脊
而当巨大的冰流贯穿山麓,还会塑造出开阔的冰川谷,因其横剖面呈U字形又得名U形谷,其谷底宽缓、谷坡陡峻。
在冰川侵蚀山体的过程中,大量碎屑随冰川流动,碎屑在冰流两侧聚集形成侧碛垄,在冰川末端聚集形成终碛垄
侧碛垄、终碛垄是冰川进退的重要标志,而当冰川融水下泄时,它们还是天然的堤坝
由于冰川各部位运动速度不同,造成冰川表面出现裂隙,而中低纬度地区直射的阳光,又不断将这些裂隙加深,最终发育出一个个冰塔。
海浪侵蚀作用下常形成:海蚀洞、海蚀柱、海蚀崖、海蚀平台、阶地等
海浪堆积作用下常形成:浅滩、堡岛和潟湖等
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的作用是对立统一的。内力作用往往使地表变得凹凸不平、高低起伏,外力作用则削峰填谷,使地球表面的起伏趋于平缓。
地质历史时期,巴塔哥尼亚地区火山活动频繁。该地区塔状尖峰与冰川交错分布,山体垂直节理发育。图左为巴塔哥尼亚位置图,图右为巴塔哥尼亚塔状尖峰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巴塔哥尼亚地区在地质历史时期火山活动频繁的主要原因是其位于( )A.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C.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D.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2.推测该地区塔状尖峰形成的地质作用有( )①火山喷发 ②流水侵蚀 ③岩浆侵入 ④冰川侵蚀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单元 地形变化的原因第二节 地形变化的动力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a href="/dl/tb_c400432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二单元 地形变化的原因第二节 地形变化的动力教学ppt课件</a>,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CONTENT,外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PARTTWO,课堂小结,课堂小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形变化的动力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a href="/dl/tb_c400432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二节 地形变化的动力教学课件ppt</a>,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疑难2,断层构造与地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形变化的动力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a href="/dl/tb_c400432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二节 地形变化的动力教学ppt课件</a>,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CONTENT,外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PARTTWO,课堂小结,课堂小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