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思考【教材分析】本课是新人教版第九册数学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的第一课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同时又是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等知识的基础。教材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为重点,先用数方格方法计算图形的面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含义,为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提供感性材料。再是通过实验,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一个与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明确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便于从已经学过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新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使学生理解面积计算公式。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思维能力和发展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本节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剪拼活动,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向学生渗透了平移和转化的思想方法,为将来学习几何知识积累经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但是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够丰富,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有一定的困难,“邻边相乘”是许多孩子的第一直觉,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就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好已有知识,鼓励他们大胆猜想,并引导他们动手操作,去验证他们的猜想,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调动他们多种感官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活动,初步体验转化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验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过程,体验转化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用割补的方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一个长方形,找出两个图形之间的联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关键点:通过引导学生提出假设——动手操作——推导——概括的步骤开展探究活动,利用知识迁移及剪、移、拼的实际操作来分解教学难点即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关键是通过“剪、移、拼”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找出平行四边形底和高与长方形长和宽的关系,及面积不变的特点,从而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平行四边形纸片、剪刀、三角板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1、我们学过那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怎么计算?(板书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2、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幻灯片显示) 【设计意图:引导数方格的方法,以及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正方形,初步渗透转化思想。】3、复习平行四边形各部分名称以及画高,用手摸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提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求? 【设计意图:制造认知冲突,诱发学生欲望,为猜测平行四边形面积应该怎么求作铺垫】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猜一猜:(出示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各部分名称:底、高、底的邻边。先猜猜它的面积可能怎么求?【设计意图:引发学生大胆猜测】 生1:底× 底的邻边 6×5=30(平方厘米)生2:底×高 6×4=24(平方厘米)有了猜想就需要论证,教师引导学生先来论证第一个猜想。出示教具能拉动的长方形,演示给学生看。对角反拉后问生变成了什么形状?发生了什么变化,周长不变,面积变小。从而证明猜想1错误。再引导学生验证猜想2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 高)是正确的吗?要怎么验证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得到面积越拉越小,从而验证猜想1是错的】2、数一数:提示刚才复习题用到的数方格,还有平移、转化的方法能应用到这节课吗?引导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初步验证了猜想2。(幻灯片显示)3、剪一剪,拼一拼:(幻灯片显示)验证后引出:要是平行四边行面积很大,就不好数了,接下来启发学生能把平行四边行转化成会求面积的图形,来探讨更简单、更一般的方法来验证猜想2。引导学生思考转化后图形各部分和原来图形的关系(面积不变)。 操作要求:两人合作,动手操作剪一剪,拼一拼 。并思考两个问题。 (1)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 (2)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拼成的长方形的宽有什么关系?4、议一议:教师指导后,请学生上台展示作品,说出怎样转化。转化后原来平行四边形 的底与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高和宽有什么关系?(教师配合学生展示作品,体现转化过程,引导讨论两者之间的关系)【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到实践操作中,验证自己的猜想,达到在“做中学”的目的,使学生对公式的意义和来源有了清晰的认识,有利于对所学新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和掌握。】学习用字母表示公式: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h【设计意图:从具体文字过渡到抽象概括的字母公式,便于理解掌握,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5、应用这个公式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探讨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那么你们能应用这个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吗?出示例1(从情境引出例题)指导学生解决。【设计意图:通过图形和文字相结合,初步训练学生对所学公式的实际运用,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及能力。】三、拓展延伸,内化新知拓展练习1、(幻灯片显示)【设计意图:强化底和高要相对应。】拓展练习2、(幻灯片显示)【设计意图:使学生从图形形象运用,到抽象表象回归本质的纯数字练习,再到学会寻找有用条件进行计算。让学生在不断接受挑战中,运用所学知识。】四、课堂总结 ,升华新知归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获得哪些知识?【设计意图:巩固知识,升华新知,培养归纳概括能力。渗透转化思想。】五、布置作业 作业:课本第89页第1、2、5题。【板书设计】 评析:数学教学的价值目标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数学学习的活动中积累获得经验,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本节课遵循这一原则进行教学,具体体现以下几点:第一,重视动手操作,和多媒体信息技术和数字教学资源的应用,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操作,在操作中理解新知、掌握新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充满着探索与创造的数学,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第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渗透“转化”的思想。“转化”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要形式,让学生猜一猜、数一数、剪一剪、量一量,引导学生想办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学过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引导学生通过想、看、操作、研讨、争论、概括等形式,步步深入,紧扣主题。第三,练习设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探索性,形式多样,促进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是一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较为成功的数学课堂教学。 (点评教师:诏安县实验小学 郑菲芒 陈建和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合作实践,探究新知,深化练习,应用提高,拓展训练,提升思维,全课总结,收获成果,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课前导入,导学检测,精讲点播,合作交流,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五年级上册6 多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出问题,比较发现,猜测公式,操作探究,验证猜测,巩固练习,总结收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