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
展开单元复习训练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下列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
A.合成新药 B.开发新能源
C.研究物体运动 D.研制新型材料
2.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下列文化技艺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制作泥塑 B.扎制风筝
C.编中国结 D.烧制瓷器
3. 下列对酒精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常温下为无色透明的液体
B.熔点为-114 ℃、沸点为78 ℃
C.具有可燃性
D.密度比水小,易溶于水
4.银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密度较大,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长期放置会被氧化而发黑。其中属于银的化学性质的是( )
A.银白色 B.密度较大
C.导电性良好 D.能被氧化
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6. 下列是蜡烛燃烧实验中对相关现象的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三层
B.火柴梗接触外焰的部分首先炭化变黑
C.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燃烧后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7. 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化学式是CuSO4·5H2O,胆矾受热时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的无水CuSO4;在工业精炼铜、镀铜中都要应用胆矾。上述对胆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的是( )
A.制法 B.物理性质
C.化学性质 D.用途
8. 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化学式是CuSO4•5H2O,胆矾受热时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的无水CuSO4;在工业精炼铜、镀铜中都要应用胆矾。上述对胆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的是( )
A.制法 B.物理性质
C.化学性质 D.用途
9.某同学在量取液体时,开始俯视读数为20 mL,倒出一定量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10 mL,则该同学倒出的液体的体积( )
A.>10 mL B.<10 mL
C.=10 mL D.无法确定
10. 某学生欲称14.3 g氯化钠,他在左边托盘上放了10 g砝码,把游码移到4.3 g处,然后在右边托盘上加氯化钠直至天平平衡,这时托盘上的氯化钠的实际质量是( )
A.14.3 g B.5.7 g
C.10 g D.4.3 g
1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称量时,用镊子取放砝码
B.停止加热时,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C.可以将无腐蚀性的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
D.使用托盘天平时,左盘放置待测物,右盘放置砝码
12. 下列操作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②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的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1/3 ③把鼻孔靠近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 ④将试管倾斜,用纸槽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后,然后直立试管 ⑤取用放在细口瓶中的液体时,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倾倒液体时,标签向下 ⑥将烧瓶放在桌子上,用力塞进塞子 ⑦用坩埚钳夹取加热后的蒸发皿 ⑧将滴管垂直伸进试管内滴加液体 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握住容器的外壁或用酒精灯微热
A.①④⑦⑨ B.①④⑤⑦⑨
C.①④⑤⑦⑧⑨ D.④⑤⑦⑧⑨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13.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量取8 mL稀硫酸,应选用__ __mL的量筒。
(2)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 __。
(3)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端__ _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4)小聪同学采用左码右物的方法称得5.6 g食盐(1 g以下用游码),则他实际称量食盐的质量为__ _g。
14.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是 (写出一条即可);化学性质是 ;酒精的用途是 。
(2)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 。
(3)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 。
15.将下列序号填写在相应表述后面的横线上:
①物理变化,②化学变化,③物理性质,④化学性质。
(1)通常状况下,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____。
(2)酒精受热变成了酒精蒸气____。
(3)镁带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____。
(4)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____。
16. 回答以下有关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面的问题:
(1)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一般用____,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____夹取。
(2)药品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_______,固体以________________为宜,液体以____________为宜。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_______________。
(3)在使用酒精灯时,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________扑盖。
(4)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个部分,由于____焰的温度最高,所以应用这部分火焰进行加热。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8分)
17. 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的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密度比水小,__ __溶于水。
(2)点燃蜡烛,石蜡熔化,说明石蜡的熔点__低__(填“高”或“低”);蜡烛火焰分为焰心、内焰和外焰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 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a处最先炭化。结论:蜡烛的__ __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蜡烛燃烧生成_____________。
18.为探究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是空气中的还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产物,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设计实验。人在吸气时,应打开弹簧夹__ ___(填“a”或“b”),关闭另一个弹簧夹,呼气时调换两个弹簧夹的开关;其中锥形瓶Ⅱ的作用是__ __;在实验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__ ___。将上述实验反复操作就能证明二氧化碳是来自人的新陈代谢而不是空气。
19.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酒精的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1)点燃酒精灯,观察到酒精灯的火焰分三层。将一根火柴横放在火焰中片刻,发现火柴梗两端先烧焦。说明酒精灯火焰的__外焰__温度最高。
(2)联想到对石蜡燃烧生成物的探究,他们决定对酒精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__ __
【做出猜想】 ①酒精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
②酒精燃烧会生成__ __。
【实验验证】 验证猜想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 __。某同学将一个干冷烧杯罩在酒精灯火焰上方,以此来验证猜想②,若看到__ _,证明猜想②正确。
【得出结论】 酒精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__ 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6CDCDCC 5-8AABBBA
二、填空题
13.10 2/3 用水润湿 4.4
14.无色或易挥发或易溶于水 可燃性 作燃料 引起火灾 用湿抹布盖灭
15.③ ② ④ ②
16. 药匙 镊子 最少量 盖满试管底部 1~2ml 指定容器内 湿抹布 外
三、实验探究题
17. (1)难
(2)低 外焰
(3)水和二氧化碳
18. b 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锥形瓶Ⅰ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锥形瓶Ⅱ中的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19. (1)外焰
(2)酒精燃烧的产物是什么? 水 点燃酒精灯,用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烧杯内壁有水雾生成 水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综合与测试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综合与测试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大题包括12小题,本大题包括5题,共28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综合与测试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综合与测试练习,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