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单元燃料及其应用课后练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 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20759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7单元燃料及其应用课后练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 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20759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7单元燃料及其应用课后练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 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20759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人教版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阅读下列科普短文,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7单元 燃料及其应用课后练含答案人教第7单元 燃料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下列是探究灭火原理的四个实验,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Ⅰ中蜡烛熄灭,实验Ⅱ中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B.通过上述实验能得出,灭火原理包括隔绝氧气、降低温度、隔离可燃物C.实验Ⅲ中蜡烛熄灭,因为稀盐酸与石灰石粉末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D.实验Ⅳ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下列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A.P2O5 B.面粉 C.镁粉 D.CH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C.可燃物只要与氧气充分接触就能燃烧 D.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4、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BCD实验装置硫在氧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排水法收集氢气解释吸收放出的热量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破裂水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便于观察A.A B.B C.C D.D5、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将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Y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只有X和Y火焰上方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X、Y、Z分别是 ( )A.CH4 H2 CO B.CH4 CO H2C.CO CH4 H2 D.H2 CH4 CO6、“霾”是由细小颗粒物组成的,主要来源是热电排放、化工生产、汽车尾气、冬季供暖及地面灰尘等。它侵蚀着人们的健康,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出行。下列治理雾霾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②控制车辆使用③减少户外活动 ④加强城市绿化⑤关闭厂矿企业 ⑥调整能源结构A.①②④⑥ B.②④⑥C.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7、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燃料.未来社会最理想的燃料是(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8、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随身携带的物品是( )A.食盐 B.烟花爆竹C.汽油 D.罐装液化石油气9、通常所说的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A.只要有充足的氧气 B.只要是可燃物 C.只要可燃物达到一定的温度 D.可燃物达到一定的温度并有充足的氧气10、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B.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所以燃烧不一定都需要氧气C.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所有的微粒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D.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放热现象,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化学变化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C.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12、下列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物质中,不属于污染物的是 ( )A.一氧化碳 B.水C.二氧化硫 D.炭粒、尘粒13、兴趣小组同学对教材中“分子的性质实验”进行了如图改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和图2都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图1 中A、B烧杯中酚酞溶液都变成红色C.图2能得出: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D.改进后的优点:节约药品,更环保二、填空题。14、下面是生活中的一些灭火实例,试分析其灭火的原理。(1)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 。 (2)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方的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 15、在氧气、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四种气体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填空。有剧毒的是 ,能灭火的是 ,能支持燃烧的是 ,与空气混合点燃能发生爆炸的是 。 16、科学地利用燃烧反应,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是非常重要的。(1)煤的主要成分是碳,请写出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做饭时,锅底出现黑色物质,需要调 (填“大”或“小”)炉具或灶具的进风口,使燃料充分燃烧;(3)请写出成语“釜底抽薪”体现的灭火原理: ;(4)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应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写出一条即可)。17、试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1)釜底抽薪: 。 (2)火上浇油: 。 18、(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气等。 (2)化石燃料中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能源,其主要成分为甲烷,实验证明甲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说明甲烷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3)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4)有位同学家中使用的燃料是天然气,为了安全起见,计划在厨房安装天然气泄漏报警器。该同学认为报警器安装的位置应如图所示。你认为这样安装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 19、可燃物燃烧条件的验证实验如图所示。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请你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三个实验中,白磷会燃烧的是 (选填序号)(2)通过A、C实验对比,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三、阅读下列科普短文20、提到炸药,同学们可能会想到战争和暴力,但炸药的发明却促进了工业和经济的进步。我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主要分为硝酸钾、硫、木炭等。黑火药经点燃,发生剧烈燃烧,反应原理为2KNO3+S+3CK2S+N2↑+3CO2↑。黑火药经阿拉伯传到欧洲,随后各国化学家陆续研制出各种炸药,如意大利化学家索布雷洛发明的硝化甘油,爆炸时威力很大,但安全性很低。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实验,研制出安全性很高的硝化甘油炸药,提高了它的利用价值。炸药的研发还在继续,安全烈性炸药不断问世,如TNT、黑索金等。黑火药推动了炸药的快速发展,它虽然已退出军事领域,但依然发挥着重要的民用价值,如用于制造焰火、定向爆破等。我国近年来研制的纳米级黑索金,在理论和实验制备等方面获得了突破,将会继续在工业和军事领域作出贡献。请根据短文回答以下问题。(1)黑火药不需外界提供氧气也可以发生爆炸,这是因为其成分中的________生成氧气的结果。(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a.黑火药作为一种古老的炸药,现已停止使用b.黑火药能发生爆炸与它燃烧后生成气体并放出热量有关c.使用危险物质时,我们应采取一些措施提高其安全性,更好地发挥其作用(3)炸药属于易爆物,生活中我们有时会接触一些易爆物,下列建议正确的是________。a.在加油站、加气站禁止打电话b.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四、综合题。21、《2015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下列是我国能源结构变化的调整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化石燃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但不可再生且燃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2)从2015、2030、2050年能源结构变化看,所占比例增加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3)在新能源开发中,化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出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通过图示意的Ⅰ、Ⅱ、Ⅲ三个环节,将二氧化碳成功转化为汽油(图中c、d是最终制得的汽油中所含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①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强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环节Ⅰ除生成CO外,还生成了一种化合物,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观察图中c和d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发现c和d的分子组成完全相同,但其分子结构不同,化学上将其称为同分异构体。你认为c和d的化学性质________(填“是”或“不是”)完全相同的。 2021—2022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7单元 燃料及其应用课后练含答案人教第7单元 燃料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下列是探究灭火原理的四个实验,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Ⅰ中蜡烛熄灭,实验Ⅱ中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B.通过上述实验能得出,灭火原理包括隔绝氧气、降低温度、隔离可燃物C.实验Ⅲ中蜡烛熄灭,因为稀盐酸与石灰石粉末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D.实验Ⅳ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答案】B 2、下列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A.P2O5 B.面粉 C.镁粉 D.CH4【答案】A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C.可燃物只要与氧气充分接触就能燃烧 D.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答案】A 4、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BCD实验装置硫在氧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排水法收集氢气解释吸收放出的热量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破裂水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便于观察B.A B.B C.C D.D【答案】A 5、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将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Y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只有X和Y火焰上方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X、Y、Z分别是 ( )A.CH4 H2 CO B.CH4 CO H2C.CO CH4 H2 D.H2 CH4 CO【答案】C 6、“霾”是由细小颗粒物组成的,主要来源是热电排放、化工生产、汽车尾气、冬季供暖及地面灰尘等。它侵蚀着人们的健康,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出行。下列治理雾霾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②控制车辆使用③减少户外活动 ④加强城市绿化⑤关闭厂矿企业 ⑥调整能源结构A.①②④⑥ B.②④⑥C.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答案】A 7、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燃料.未来社会最理想的燃料是(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答案】D 8、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随身携带的物品是( )A.食盐 B.烟花爆竹C.汽油 D.罐装液化石油气【答案】A 9、通常所说的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A.只要有充足的氧气 B.只要是可燃物 C.只要可燃物达到一定的温度 D.可燃物达到一定的温度并有充足的氧气【答案】D 10、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B.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所以燃烧不一定都需要氧气C.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所有的微粒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D.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放热现象,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化学变化【答案】B 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C.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答案】C 12、下列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物质中,不属于污染物的是 ( )A.一氧化碳 B.水C.二氧化硫 D.炭粒、尘粒【答案】B13、兴趣小组同学对教材中“分子的性质实验”进行了如图改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和图2都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图1 中A、B烧杯中酚酞溶液都变成红色C.图2能得出: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D.改进后的优点:节约药品,更环保【答案】B 二、填空题。14、下面是生活中的一些灭火实例,试分析其灭火的原理。(1)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 。 (2)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方的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 【答案】(1)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2)移走可燃物 15、在氧气、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四种气体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填空。有剧毒的是 ,能灭火的是 ,能支持燃烧的是 ,与空气混合点燃能发生爆炸的是 。 【答案】CO CO2 O2 CH4、CO 16、科学地利用燃烧反应,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是非常重要的。(1)煤的主要成分是碳,请写出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做饭时,锅底出现黑色物质,需要调 (填“大”或“小”)炉具或灶具的进风口,使燃料充分燃烧;(3)请写出成语“釜底抽薪”体现的灭火原理: ;(4)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应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写出一条即可)。【答案】(1)C+O2CO2; (2)大;(3)移走可燃物 (4)拨打电话119。 17、试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1)釜底抽薪: 。 (2)火上浇油: 。 【答案】(1)通过移走可燃物的方法达到灭火的目的(2)油是常见的可燃物,燃烧时会放出热量,因此向火中浇油会使燃烧更旺 18、(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气等。 (2)化石燃料中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能源,其主要成分为甲烷,实验证明甲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说明甲烷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3)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4)有位同学家中使用的燃料是天然气,为了安全起见,计划在厨房安装天然气泄漏报警器。该同学认为报警器安装的位置应如图所示。你认为这样安装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 【答案】(1)石油 (2)碳、氢 氧(3)CH4+2O2CO2+2H2O(4)合理。因为CH4的密度比空气小,如果泄漏,在房间的上部CH4的浓度更大 19、可燃物燃烧条件的验证实验如图所示。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请你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三个实验中,白磷会燃烧的是 (选填序号)(2)通过A、C实验对比,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答案】(1)C; (2)温度达到着火点。三、阅读下列科普短文20、提到炸药,同学们可能会想到战争和暴力,但炸药的发明却促进了工业和经济的进步。我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主要分为硝酸钾、硫、木炭等。黑火药经点燃,发生剧烈燃烧,反应原理为2KNO3+S+3CK2S+N2↑+3CO2↑。黑火药经阿拉伯传到欧洲,随后各国化学家陆续研制出各种炸药,如意大利化学家索布雷洛发明的硝化甘油,爆炸时威力很大,但安全性很低。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实验,研制出安全性很高的硝化甘油炸药,提高了它的利用价值。炸药的研发还在继续,安全烈性炸药不断问世,如TNT、黑索金等。黑火药推动了炸药的快速发展,它虽然已退出军事领域,但依然发挥着重要的民用价值,如用于制造焰火、定向爆破等。我国近年来研制的纳米级黑索金,在理论和实验制备等方面获得了突破,将会继续在工业和军事领域作出贡献。请根据短文回答以下问题。(1)黑火药不需外界提供氧气也可以发生爆炸,这是因为其成分中的________生成氧气的结果。(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a.黑火药作为一种古老的炸药,现已停止使用b.黑火药能发生爆炸与它燃烧后生成气体并放出热量有关c.使用危险物质时,我们应采取一些措施提高其安全性,更好地发挥其作用(3)炸药属于易爆物,生活中我们有时会接触一些易爆物,下列建议正确的是________。a.在加油站、加气站禁止打电话b.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答案】(1)KNO3(或硝酸钾) (2)bc (3)a四、综合题。21、《2015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下列是我国能源结构变化的调整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化石燃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但不可再生且燃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2)从2015、2030、2050年能源结构变化看,所占比例增加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3)在新能源开发中,化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出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通过图示意的Ⅰ、Ⅱ、Ⅲ三个环节,将二氧化碳成功转化为汽油(图中c、d是最终制得的汽油中所含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①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强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环节Ⅰ除生成CO外,还生成了一种化合物,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观察图中c和d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发现c和d的分子组成完全相同,但其分子结构不同,化学上将其称为同分异构体。你认为c和d的化学性质________(填“是”或“不是”)完全相同的。【答案】(1)天然气 (2)其他可再生能源(3)①H2+CO2CO+H2O ②不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巩固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综合类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