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六年级上册一 小手艺展示——分数乘法学案及答案
展开课题名称
分数乘分数
课时
1
授课时间
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段中提出能够结合现实情境和例题的直观图示,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背景分析
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分数乘以整数的基础上学习的。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习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和例题的直观图示,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2。在分析、观察、比较、操作、猜想验证、归纳、反思等活动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和演绎推理的意识,培养研究问题的规划能力和反思意识。
3。经历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积累研究分数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
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熟练地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
评价任务
在分析、观察、比较、操作、猜想验证、归纳、反思等活动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和演绎推理的意识,培养研究问题的规划能力和反思意识。
所需条件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学习卡片,彩笔、尺子。
板书设计
分数乘分数
×= 计算方法:分母乘分母作分母,
×= 分子乘分子作分子。
×= 数学方法:举例---猜想——验证——结论
学
习
过
程
学
习
过
程
板题导入 示标示导
导课板题:
谈话:课件出示情境图:
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根据这一信息,你能
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问题,教师引导以分数乘法的问题作研究内容,适时有选择的板书信息。
(1)2小时可以织多少米 (2)小时织多少米? (3)小时织多少米?
怎样列式?列式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根据“工效×时间=工作总量”列式为:
×2 × ×
以×2为例复习上节课分数乘整数的知识。(意义、计算方法)
质疑:× ×与×2 有什么不同?(生:分数乘分数)
师:这两个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怎样计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分数乘分数的相关知识。(板书:分数乘分数)
2.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和直观图示,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2)通过操作、观察,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3)经历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
3.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6---7页内容,,重点看第6页提出不同问题后的解决过程,思考:(1)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与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相同吗?(2)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各是怎样的?(3)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评价标准:五分钟后能准确汇报以上问题的,每个问题加3颗小星星。会做与例题类似题目的加2颗小星星。
二、个人自学 汇报交流
(一)自主学习。
学生自学,看谁学习的效果最好。
(二)班内展示汇报
1.小组内交流: “为什么这样列算式”“怎样进行计算”。
2.班内展示汇报:
(1)多媒体展示学生作业,寻找不同的小组进行汇报交流,汇报时,让学生表述出完整的操作过程和分析思路。
(2)引导学生交流出:先把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涂色部分是,表示每小时能织米。
教师质疑:小时能织围巾多少米怎样表示?你是怎么分的?
(3)引导学生交流出:再把这1小时织围巾的米平均分成2份,再取1份,就是的小时织的。
教师继续质疑:是谁的?
学生不难得出: 米的
教师进一步质疑:米的是整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4)引导学生交流得出:米的是整个长方形的,即×=(板书)
质疑:怎么来的10?
生预设:先把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再把其中的1份又平均分成2份,两次一共分了10份(5×2=10)
课件演示,进一步规范画图过程,
明确意义,初步感知算法。(课件演示时特别注意先分一部分,学生想结果,再全部分完,之后再只保留分的一部分。)
3.反馈练习:学生自主用画图的方法表示×。
(1)教师提示:画之前,想一想:先画什么?再画什么?然后自己动手画出来。
(2)展示交流。要求学生上台展示,表述出完整的操作过程和分析思路,加深学生印象,帮助学生理解。
课件展示:
学生交流得出:小时织的米数就是1小时所织米数的 ,也就是米的 ,米的就是整个长方形的,即×=(板书)
4.学生自主探究×。
想一想: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师课件演示画图过程。
师生交流得出:小时织的米数就是1小时所织米数的 ,
也就是米的,米的是整个长方形的,即×=(板书)
课件出示:
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总结出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一个数乘分数,实际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三)猜想算法,理解算理。
1.谈话:其实我们的数学学习不能老是停留在画图上,还得要探索一种更有效、更通用的方法。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计算×吗?
2.学生观察黑板上的三个算式猜想:分母乘分母,分子乘分子。
师:如果按照这个猜想,那×应该怎么算呢?这个猜想是不是正确呢?还得需要验证。
3.验证猜想,理解算理。
学生猜想:×=
课件画图验证:
引导学生理解:分母相乘算的是分的总分数,分子相乘算的是取的份数。
4.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当一个因数是整数时,可以把整数看成是分母是1的分数,也适用这一方法。
5.优化方法,规范格式。教材第7页下方红点问题: 王芳小时能织围巾多少米?
学生独立思考后完成。
多媒体展示学生的不同做法,如果学生没有进行约分,课件出示教材上两个学生的做法, 体会计算时可以先约分再乘,这样比较简便,结果要化为最简分数。
三、诊断自测 质疑总结
1.自主练习
(1)出示练习,三生板演,其余做练习。
同学们今天的表现真不错,想不想检验一下我们这节课的成果呢?
画一画,填一填。(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1题)
一瓶饮料重千克。
瓶重多少千克? 瓶重多少千克?
列式:( )×( ) 列式:( )×( )
表示求千克的是多少。表示求千克的是多少。
(3)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3题
(4)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4题
公布答案 :师公布答案,学生对改统计
小组纠错:小组内开展针对错题交流讨论
拓展总结:
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这节课的学习思路:先举例×、×,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得出结果,然后再大胆猜想其他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再用画图的方法进行验证,最后得出了结论,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要经常用到。你能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5.学生小组交流说一说,相互补充总结。
①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③计算时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这样计算比较简便,结果要化为最简分数。
当
堂
检
测
练习册的相关习题
作
业
内
容
课本自主练习
一
致
性
学
后
反
思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1 分数乘法学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1 分数乘法学案,共2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1 分数乘法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上册1 分数乘法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合作学习,探究计算方法,反馈应用,拓展延伸,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1 分数乘法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上册1 分数乘法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引新,探究分数乘分数的简便算法,拓展提高,巩固练习,总结收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