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部编版16 猫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16 猫导学案及答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激情投入,文章的结局又有什么特点?,体会下面语句的情感,并分析,请分别摘录描写第 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语文 导学案审批:
主备
授课
学生
班级
16 猫
学习目标
1、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
2、理解细节描写对刻画形象的作用,理解故事中所包含的哲理。 学习重点
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学习难点
理解细节描写对刻画形象的作用,理解故事中所包含的哲理
预 习 案
1、一、创设情境,激情投入。
课前 30 秒视频(漂亮、可爱的猫)欣赏,触发学生爱的情感。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从郑振铎的小说《猫》中,来聆听一段生动感人的养猫 的故事,来体验一种发人深省的养猫的快乐与伤悲——
养猫诚然有乐,可是悲从何来呢? 1、初读课文,给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
诅骂()怅然()怂恿()()蜷伏()一缕()
2、下列词语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怂恿:鼓动别人去做。B、预警:预备警察。
C、蜷伏:弯着身体卧倒。D、怅然:不愉快的样子。
3、本文选自( ),作者( ),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学者、
4、快速阅读,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全文可以分为部分,找出每部分的起止段落,并写出段落大意。
1 学生朗读,标记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理解作品内容。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第三只猫来历
外形性情地位
结局
探究案
2、作者主要写哪只猫,为什么?又为何不直接写而一开始写了第 1、2 只猫?
3、作者一家人不喜欢第 3 只流浪猫。为什么又要收留它呢?
4、文章的开头有什么特点?
五、文章的结局又有什么特点?
七、体会下面语句的情感,并分析。
1、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2、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3、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4、语句“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使用了什么手法,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
八、我为什么会认为是养的第三只猫咬死了鸟?如果是以前第 1、2 只猫咬了鸟,你认为作者会是什么态度?
九、语句“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 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中加点的“似 乎、好象”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训练案
六、请分别摘录描写第 1、2、3 只猫的语句各一句,并作分析。
①
分析:
②
分析:
③
分析:
反思建议(我的收获):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6 猫学案,共3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6 猫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重难点,学习时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6 猫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学习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