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同步讲义 (2份,原卷版+解析版)
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课时训练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课时训练,文件包含2024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同步讲义第十二章第02讲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原卷版docx、2024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同步讲义第十二章第02讲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点01 边边边(SSS)判定全等
概念:
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数学语言:
如图:在△ABC与△DEF中:
∴△ABC≌△DEF(SSS)。
题型考点:①添加全等判定条件。
②全等判定。
【即学即练1】
1.如图,已知AB=DC,若用定理SSS证明△ABC≌△DCB,则需要添加的条件是( )
A.OA=ODB.AC=DBC.OB=OCD.BC=CB
【即学即练2】
2.如图,在△ACD和△ABD中,CD=BD,AC=AB.求证:△ACD≌△ABD.
知识点02 边角边(SAS)判定全等
概念:
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数学语言:
如图:在△ABC与△DEF中:
∴△ABC≌△DEF。
题型考点:①添加全等判定条件。
②全等判定。
【即学即练1】
3.如图,在△ABF 和△DCE 中,点E、F在BC上,AF=DE,∠AFB=∠DEC,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能用“SAS”判定△ABF≌△DCE的是( )
A.BE=CFB.∠B=∠CC.∠A=∠DD.AB=DC
【即学即练2】
4.如图,点D在线段BE上,AB∥CD,AB=DE,BD=CD.△ABD和△EDC全等吗?为什么?
知识点03 角边角(ASA)判定全等
概念:
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数学语言:
如图,在△ABC与△DEF中:
∴△ABC≌△DEF。
题型考点:①添加全等判定条件。
②全等判定。
【即学即练1】
5.如图,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AC=DF,∠1=∠2,如果根据“ASA”判断△ABC≌△DEF,那么需要补充的条件是( )
A.AB=DEB.∠A=∠DC.BF=CED.∠B=∠E
【即学即练2】
6. (2023春•东明县期末)如图,点F、C是AD上的两点,且BC∥EF,AB∥DE,AF=DC,求证:△ABC≌△DEF.
知识点04 角角边(AAS)判定全等
概念:
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数学语言:
如图,在△ABC与△DEF中:
∴△ABC≌△DEF。
题型考点:①添加全等判定条件。
②全等判定。
【即学即练1】
7.如图,已知∠1=∠2,若用“AAS”证明△ACB≌△BDA,还需加上条件( )
A.AD=BCB.BD=ACC.∠D=∠CD.∠DAB=∠CBA
【即学即练2】
8.如图,在△ABC中,AD⊥BC于点D,BE⊥AC于E.AD与BE交于F,若BF=AC,求证:△ADC≌△BDF.
.
知识点05 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与斜边(HL)判定全等
概念:
直角三角形的 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数学语言:
如图:在Rt△ABC与Rt△DEF中:
∴Rt△ABC≌Rt△DEF。
题型考点:①添加全等判定条件。
②全等判定。
【即学即练1】
9.如图,DC⊥AE,垂足为C,且AC=CD,若用“HL”证明△ABC≌△DEC,则需添加的条件是( )
A.CE=BCB.AB=DEC.∠A=∠DD.∠ABC=∠E
【即学即练2】
10.如图所示,在△ABC中,CB⊥AB,∠BAC=45°,F是AB延长线上一点,点A在BC上,且AE=CF.求证:Rt△ABE≌Rt△CBF.
寻找全等判定条件的方法总结:
题型01 补充判定全等的条件
【典例1】
如图,∠A=∠D,BC=EF,要得到△ABC≌△DEF,只需添加( )
A.AC=DFB.∠E=∠BC.AB=DED.DE∥AB
【典例2】
如图,已知∠1=∠2,AC=AD,增加下列条件:不能使△ABC≌△AED的条件( )
A.BC=EDB.AB=AEC.∠C=∠DD.∠B=∠E
【典例3】
如图,∠1=∠2,下列条件中不能使△ABD≌△ACD的是( )
A.AB=ACB.∠B=∠CC.∠ADB=∠ADCD.DB=DC
【典例4】
如图,已知AE=AC,∠C=∠E,下列条件中,无法判定△ABC≌△ADE的是( )
A.∠B=∠DB.BC=DEC.∠1=∠2D.AB=AD
【典例5】
如图,在△ABC和△DEF中,如果AB=DE,BC=EF.在下列条件中不能保证△ABC≌△DEF的是( )
A.∠B=∠DEFB.∠A=∠DC.AB∥DED.AC=DF
【典例6】
如图,若要用“HL”证明Rt△ABC≌Rt△ABD,则还需补充条件( )
A.∠BAC=∠BADB.AC=AD或BC=BD
C.∠ABC=∠ABDD.以上都不正确
题型0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证明
【典例1】
如图,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AB=DF,AC=DE,BE=CF.求证:△ABC≌△DFE.
【典例2】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D平分∠ADC,点E在线段BD上,∠A=∠DEC=90°,AB=CE.求证:△ABD≌△ECD.
【典例3】
如图,AB=AD,AC平分∠BAD.求证:△ABC≌△ADC.
【典例4】
如图,∠C=∠E,点D在BC边上,BC=DE,∠1=∠2,AC和DE相交于点O.求证:△ABC≌△ADE.
【典例5】
已知:如图,∠A=∠B,AE=BE,∠1=∠2,点D在AC边上.
求证:△AEC≌△BED.
题型03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典例1】
已知锐角△ABC中,∠ABC=45°,AD⊥BC于点D,BE⊥AC于点F,交AD于点E.
(1)求证:△BDE≌△ADC;
(2)若BD=8,DC=6,求线段EF的长度.
【典例2】
如图,四边形ABCD中,BC=CD,AC=DE,AB∥CD,∠B=∠DCE=90°,AC与DE相交于点F.
(1)求证:△ABC≌△ECD;
(2)判断线段AC与D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典例3】
如图所示,在△ABC中,AD⊥BC于D,CE⊥AB于E,AD与CE交于点F,且AD=CD.
(1)求证:△ABD≌△CFD;
(2)已知BC=7,AD=5,求AF的长.
【典例4】
如图,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OA=OD,AC∥FD,AD交BE于O.
(1)求证:△ACO≌△DFO;
(2)若BF=CE.求证:AB∥DE.
【典例5】
已知:△ABC是等腰三角形,CA=CB,0°<∠ACB≤90°.点M在边AC上,点N在边BC上(点M、点N不与所在线段端点重合),BN=AM,连接AN,BM,射线AG∥BC,延长BM交射线AG于点D,点E在直线AN上,且AE=DE.
(1)如图,当∠ACB=90°时;
①求证:△BCM≌△ACN;
②求∠BDE的度数;
(2)当∠ACB=α,其它条件不变时,∠BDE的度数是 .(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题型04 全等三角形的应用
【典例1】
王强同学用10块高度都是2cm的相同长方体小木块,垒了两堵与地面垂直的木墙,木墙之间刚好可以放进一个等腰直角三角板(AC=BC,∠ACB=90°),点C在DE上,点A和B分别与木墙的顶端重合.则两堵木墙之间的距离DE是( )
典例1 典例2
A.10cmB.15cmC.20cmD.25cm
【典例2】
如图,要测量小金河两岸相对的A、B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在与AB垂直的河岸BF上取C、D两点,且使BC=CD.从点D出发沿与河岸BF垂直的方向移动到点E,使点A、C、E在一条直线上.若测量DE的长为28米,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28 米.
【典例3】
小丽与爸妈在公园里荡秋千.如图,小丽坐在秋千的起始位置A处,OA与地面垂直,两脚在地面上用力一蹬,妈妈在距地面1m高的B处接住她后用力一推,爸爸在C处接住她.若妈妈与爸爸到OA的水平距离BD、CE分别为1.4m和1.8m,∠BOC=90°.爸爸在C处接住小丽时,小丽距离地面的高度是( )
典例3 典例4
A.1mB.1.6mC.1.8mD.1.4m
【典例4】
如图,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零件放置在一凹槽内,顶点A.B.C分别落在凹槽内壁上,测得AD=5cm,BE=9cm,则该零件的面积为( )
A.14B.53C.98D.196
1.如图,已知∠BCA=∠BDA=90°,BC=BD.则证明△BAC≌△BAD的理由是( )
A.SASB.ASAC.AASD.HL
2.如图,点A、B分别在OC、OD上,AD与BC相交于点E,OA=OB,OC=OD,∠O=40°,∠D=20°,则∠AEC等于( )
A.70°B.80°C.90°D.100°
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OA=OC,OB=OD.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
A.AD=BCB.AB∥CDC.∠DAB=∠BCDD.∠DAB=∠ABC
4.如图,在△ABC中,∠ACB=90°,按如下步骤操作:①以点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C,AB于D,E两点;②以点C为圆心,AD长为半径作弧,交AC的延长线于点F;③以点F为圆心,DE长为半径作弧,交②中所画的弧于点G;④作射线CG,若∠B=40°,则∠FCG为( )
A.40°B.50°C.60°D.70°
5.在△ABC中,AB=AC,AB>BC,点D在边BC上,CD=2BD,点E、F在线段AD上,∠1=∠2=∠BAC,若△ABC的面积为18,则△ACF与△BDE的面积之和是( )
A.6B.8C.9D.12
6.如图,AD和CE是△ABC的高,交于点F,且BD=FD=4,CD=7,则AF的长为( )
A.3B.4C.5D.6
7.在直线l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如图所示).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2、3,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1、S2、S3、S4,则S1+S2+S3+S4的值为( )
A.6B.5C.4D.3
8.在学习完“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节后,一同学总结出很多全等三角形的模型,他设计了以下问题给同桌解决:如图,做一个“U”字形框架PABQ,其中AB=42cm,AP,BQ足够长,PA⊥AB于A,QB⊥AB于点B,点M从B出发向A运动,同时点N从B出发向Q运动,使M,N运动的速度之比3:4,当两点运动到某一瞬间同时停止,此时在射线AP上取点C,使△ACM与△BMN全等,则线段AC的长为( )
A.18cmB.24cmC.18cm或28cmD.18cm或24cm
9.如图,已知:AD与BC交于O点,OA=OB,要使△AOC≌△BOD,添加一个你认为合适的条件为 .
第9题 第10题
10.在测量一个小口圆形容器的壁厚(厚度均匀)时,小明用“X型转动钳”按如图方法进行测量,其中OA=OD,OB=OC,测得AB=3cm,EF=5cm,圆形容器的壁厚是 cm.
11.如图,△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点D,BE⊥AD交AD的延长线于点E,DF⊥AB交AB于点F.若BF=BE,AC=4,DF=3.则AE的长为 .
12.如图,AB=7cm,AC=5cm,∠CAB=∠DBA=60°,点P在线段AB上以2cm/s的速度由点A向点B运动,同时,点Q在射线BD上运动速度为xcm/s,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s)(当点P运动结束时,点Q运动随之结束),当点P,Q运动到某处时,有△ACP与△BPQ全等,此时t= .
13.如图,点B、F、C、E在直线l上(F、C之间不能直接测量),点A、D在l异侧,测得AB=DE,AB∥DE,∠A=∠D.
(1)求证:△ABC≌△DEF;
(2)若BE=10m,BF=3m,求FC的长度.
14.如图,△ABC和△DEF都是等腰三角形,AB=AC,DE=DF,∠BAC=∠EDF,点E在AB上,点F在射线AC上,连结AD,若AD=AB.
求证:(1)∠AED=∠AFD.
(2)AF=AE+BC.
15.如图,在△ABC中,AB=AC=8,BC=12,点D从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在线段BC上从点B向点C运动,点E同时从C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在线段CA上向点A运动,连接AD、DE,设D、E两点运动时间为t秒(0<t<4)
(1)运动 秒时,AE=DC;
(2)运动多少秒时,△ABD≌△DCE能成立,并说明理由;
(3)若△ABD≌△DCE,∠BAC=α,则∠ADE= (用含α的式子表示).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②直角三角形的全等判定
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几种判定方法。
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能够熟练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判定全等。
对全等三角形的应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数学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5.1 相交线5.1.2 垂线习题,文件包含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同步讲义+练习第五章第02讲垂直4个知识点+3类热点题型讲练+习题巩固解析版docx、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同步讲义+练习第五章第02讲垂直4个知识点+3类热点题型讲练+习题巩固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练习题,文件包含2024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同步讲义第十二章第03讲角平分线的性质原卷版docx、2024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同步讲义第十二章第03讲角平分线的性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课时作业,文件包含2024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同步讲义第十二章专题0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0题原卷版docx、2024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同步讲义第十二章专题0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0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