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同步测试题
展开1.读句子,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在横线上,并根据拼音写生字。
(1)小提琴悠扬的曲(qǔ qū) 调飘荡在曲(qǔ qū) 折的林间小路上。
(2)柳树长出了nèn 芽;枯wěi 的小草伸出了小脑袋,qiá 着外面的世界;榆叶梅的花朵密密地重dié 在一起,jūn 匀地开满了树,没有一点儿空xì 。
2.比一比,再组词。
3.先补全词语,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序号填在句中的横线上。
(1)他总是 ,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2)时光如 ,让我们来不及准备就悄然流逝。
(3)远处是 、连绵不断的山峰,山峰青得像透亮的水晶,可又不那么沉静。
(4)李大伯失业后,又 ,干起了他的修鞋本行。
4.选择恰当的动词填空。
触 贴 巴 爬 拉 变
爬山虎的脚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 成小圆片,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紧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 。
5.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触:①接触;碰;撞 ②触动;感动
(1)看了《西游记》,我感触很深。
(2)他不小心触了电。
(3)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6.写出下列加点词的近义词。
(1)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
(2)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3)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4)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7.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8.根据要求改写句子。
(1)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用“如果……就……”改写句子)
(2)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动起来。(改写成比喻句)
(3)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改写成反问句)
(4)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孕育着下一个春天的花潮。(缩句)
。
9.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因为……所以……不但……而且……如果……就……
虽然……但是……只有……才……
(1)满月的小猫 腿脚还不稳, 已经学会了淘气。
(2) 狐狸吃不到刮得高高的葡萄, 它只得离开了。
(3)叔叔 会开汽车, 会修汽车。
(4) 爬山虎的脚没触到墙,那么用不了几天,它们 会萎了。
10.读下面的语段,体会语言的生动性。
ㅤㅤ【甲】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ㅤㅤ【乙】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1)这两段话都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来描写叶子的动感,“波纹”“波痕”在句中都指的是 ,这是一种化静为动的写法。
(2)请你运用化静为动的写法,描写一处美景。
11.重点语段阅读。
ㅤㅤ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ㅤㅤ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1)选文第1自然段写了爬山虎脚的 、样子和 ,可见,作者进行了 (A.细致 ㅤㅤB.连续 ㅤㅤC.连续、细致)的观察。
(2)选文第2自然段写 。可见,这一自然段的描写,作者进行了 (A.细致 ㅤㅤ B.连续ㅤㅤ C.连续、细致)的观察。
(3)读下面的问题,完成练习。
【提问】把爬山虎的脚比作蜗牛的触角,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①这个问题属于 。
A.针对课文内容提问
B.针对写法提问
C.针对阅读感想提问
②这个问题是根据文中哪个句子提问的?用“ㅤㅤ”画出这个句子。
③把爬山虎的脚比作蜗牛的触角,这样写的好处是: 。
(4)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请找出写爬山虎爬墙动作的词语,填一填。
着墙→ 成小圆片→ 住墙→ 一把→紧 在墙上
10 爬山虎的脚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1小题)
1.读句子,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在横线上,并根据拼音写生字。
(1)小提琴悠扬的曲(qǔ qū) qǔ 调飘荡在曲(qǔ qū) qū 折的林间小路上。
(2)柳树长出了nèn 嫩 芽;枯wěi 萎 的小草伸出了小脑袋,qiá 瞧 着外面的世界;榆叶梅的花朵密密地重dié 叠 在一起,jūn 均 匀地开满了树,没有一点儿空xì 隙 。
【考点】汉字读音;看拼音写汉字.
【答案】(1)qǔ qū;
(2)嫩 萎 瞧 叠 均 隙。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课文中字词读音的掌握情况及看拼音写汉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及积累,结合具体的语境选择正确读音。
【解答】(1)曲:[qǔ](~儿)歌曲:~调。戏~。小~儿。高歌一~。[qū]1.弯曲(跟“直”相对):~线。故依次选“qǔ”“qū”。
故答案为:
(1)qǔ qū;
(2)嫩 萎 瞧 叠 均 隙。
【点评】完成此类题要特别注意声调的不同,需要在学习中多读多练。
2.比一比,再组词。
【考点】组词.
【答案】操纵 瞧见
洗澡 焦虑
菱角 占领
委屈 沾水
【分析】本题考查了形近字组词,形近字顾名思义就是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平时要注意词语的搭配。有些词语是约定成俗的。也可根据字义来组词。如“操”指控制、掌握。组词“操纵”。“澡”指沐浴全身,引申为保持节操。组词“洗澡”。
【解答】故答案为:
操纵 瞧见
洗澡 焦虑
菱角 占领
委屈 沾水
【点评】形近字的区别:1、从字音上区别; 2、从字形上区别;3、从字义上区别;4、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区别。
3.先补全词语,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序号填在句中的横线上。
(1)他总是 D ,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2)时光如 C ,让我们来不及准备就悄然流逝。
(3)远处是 B 、连绵不断的山峰,山峰青得像透亮的水晶,可又不那么沉静。
(4)李大伯失业后,又 A ,干起了他的修鞋本行。
【考点】补全词语;选字词填空.
【答案】A.操 B.叠叠 C.隙 D.固;
(1)D;
(2)C;
(3)B;
(4)A。
【分析】考查了补写词语和选词填空,补写词语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要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不要把字写错误,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写。
【解答】A.重操旧业 B.重重叠叠 C.白驹过隙 D.固执己见
(1)固执己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2)重重叠叠:形容一层又一层地摞在一起的样子。
(3)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快,光阴易逝。
(4)重操旧业:指再做以前曾做的事。
故答案为:
A.操 B.叠叠 C.隙 D.固;
(1)D;
(2)C;
(3)B;
(4)A。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好习惯,善于积累好词佳句,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4.选择恰当的动词填空。
触 贴 巴 爬 拉 变
爬山虎的脚 触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 变 成小圆片, 巴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拉 一把,使它紧 贴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 爬 。
【考点】选字词填空.
【答案】触 变 巴 拉 贴 爬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选字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每组字词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词义进行选择填空。
【解答】触:接触;碰;撞。贴:靠近,紧挨。巴:紧贴。爬:抓着东西往上去;攀登。拉:是多音字,读[lā]时,指用力使朝自己所在的方向或跟着自己移动。变:和原来不同;变化;改变。根据字义,结合本题语境,应依次选填“触”“变”“巴”“拉”“贴”“爬”。
故答案为:
触 变 巴 拉 贴 爬
【点评】选字词填空题还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凭借语感即可做出答案。
5.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触:①接触;碰;撞 ②触动;感动
(1)看了《西游记》,我感触很深。 ②
(2)他不小心触了电。 ①
(3)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①
【考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语中会有不同的意思,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不同词境中同一个字意思辨析的能力,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题目中的释义选择。
【解答】(1)感触: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的思想感情。“触”触动;感动。故选②。
(2)触电的“触”意思是接触;碰;撞。故选①。
(3)触着墙的“触”意思是接触。故选①。
故答案为:
(1)②;
(2)①;
(3)①。
【点评】多义词在使用时,在一定的语境(上下文)中一般只表示其中的一个意义,也就是说,多义词的具体意义需要结合其所在的语境判断。
6.写出下列加点词的近义词。
(1)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 匀和
(2)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细心
(3)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渐渐
(4)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结实
【考点】近义词.
【答案】(1)匀和;
(2)细心;
(3)渐渐;
(4)结实。
【分析】考查了写近义词的能力,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的词。写近义词主要是掌握找近义词的方法。找近义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近义词。二是根据词义找出与其意思相近的近义词。
【解答】(1)均匀:意思是指事物各部分数量分布相同。其近义词是“匀和”。
(2)仔细:意思是周密;细致;细心。其近义词是“细心”。
(3)逐渐:意思是渐渐。其近义词是“渐渐”。
(4)牢固:意思是结实;坚固。其近义词是“结实”。
故答案为:
(1)匀和;
(2)细心;
(3)渐渐;
(4)结实。
【点评】掌握了找近义词的方法,还要注意积累词语,词语积累多了,找近义词也就比较容易了。
7.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考点】词语搭配.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词语搭配是一项语文基础知识水平考查题,我们在进行词语搭配时,首先要理解每个词的词义。再看看这些词是表示什么的,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呢?还是表示动作或形状、颜色的呢?然后想一想,这个词和哪个词搭配。
【解答】中间为“的”,前面为形容词,后面为名词,完成时要注意分析前后词语的特点及意思,然后搭配,如:嫩绿的小草。
故答案为:
小草 叶子
军装 花朵
煤尘 天空
【点评】此类题目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凭借语感即可出答案。
8.根据要求改写句子。
(1)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用“如果……就……”改写句子)
如果爬山虎的脚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
(2)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动起来。(改写成比喻句)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3)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改写成反问句)
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怎能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4)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孕育着下一个春天的花潮。(缩句)
枝条孕育着花潮. 。
【考点】改写句子.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考查了句子的改写,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句式的改变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各种句型掌握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
【解答】(1)考查了用关联词改写句子.句子之间是假设关系,用“如果…就…”可改为“如果爬山虎的脚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
(2)考查了改写比喻句,比喻句就是把本体比喻成喻体组成的,要有把什么比作什么,常有比喻词,可改为“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3)考查了改为反问句,加上“怎能”句号改为问号,即“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怎能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4)考查学生的缩句的能力,缩句练习时要保持句子完整,留住句子中的“着、了”.不改变句子原意.其他的修饰成分应去掉,抓住干,去枝叶.缩句缩到最简.即“枝条孕育着花潮.”
故答案为:
(1)如果爬山虎的脚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
(2)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3)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怎能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4)枝条孕育着花潮.
【点评】改写句子,多种多样,做此题时一定要掌握方法,保持句子的意思不变.
9.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因为……所以……不但……而且……如果……就……
虽然……但是……只有……才……
(1)满月的小猫 虽然 腿脚还不稳, 但是 已经学会了淘气。
(2) 因为 狐狸吃不到刮得高高的葡萄, 所以 它只得离开了。
(3)叔叔 不但 会开汽车, 而且 会修汽车。
(4) 如果 爬山虎的脚没触到墙,那么用不了几天,它们 就 会萎了。
【考点】选字词填空.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考查了关联词语的选择,答题的关键是知道关联词语的关系,清楚句子前半句和后半句的关系.
【解答】(1)“脚站不稳”和“已经学会了淘气”是转折关系,所以填“虽然…但是…”
(2)“狐狸吃不到挂得高高的葡萄”是“它离开的”原因,所以填表示因果的关联词语“因为…所以…”
(3)“会开汽车”和“会修汽车”是递进关系,所以填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不但…而且…”
(4)“爬山虎的脚没触着墙”是假设,“脚萎了”是“没触着墙的”结果,所以填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如果…就…”
正确答案为:(1)虽然…但是…
(2)因为…所以…
(3)不但…而且…
(4)如果…就…
【点评】选择关联词语时,先要读句子,理清前后分句的关系,然后根据前后分句的关系选择与之对应的关联词语.
10.读下面的语段,体会语言的生动性。
ㅤㅤ【甲】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ㅤㅤ【乙】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1)这两段话都运用了 比喻 的修辞手法来描写叶子的动感,“波纹”“波痕”在句中都指的是 叶子动态的样子 ,这是一种化静为动的写法。
(2)请你运用化静为动的写法,描写一处美景。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考点】修辞手法;字词理解与赏析;写作手法;情景写话.
【答案】(1)比喻 叶子动态的样子;
(2)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分析】考查修辞方法、字词理解、写作手法及情景写话。情景写话类试题提供的情景往往密切联系生活,具有一定的实⽤性。根据具体场合的情形或某种景象或某种境地,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样式。
【解答】(1)语段甲中把“一墙的叶子”比作“波纹”,修辞方法是比喻。语段乙中把“叶子”比作“波痕”,修辞方法是比喻。这两段话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写叶子的动感,“波纹”“波痕”在句中都指的是叶子动态的样子,这是一种化静为动的写法。
(2)运用化静为动的写法,描写一处美景即可。
故答案为:
(1)比喻 叶子动态的样子;
(2)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点评】情景写话需要正确地辨析情境,例如场景、人物身份等,要求学生依据特定的情景作答,需要注意的是:语言流畅,不得出现错别字,语气委婉。
11.重点语段阅读。
ㅤㅤ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ㅤㅤ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1)选文第1自然段写了爬山虎脚的 位置 、样子和 颜色 ,可见,作者进行了 A (A.细致 ㅤㅤB.连续 ㅤㅤC.连续、细致)的观察。
(2)选文第2自然段写 爬山虎是怎么一步一步爬墙的 。可见,这一自然段的描写,作者进行了 C (A.细致 ㅤㅤ B.连续ㅤㅤ C.连续、细致)的观察。
(3)读下面的问题,完成练习。
【提问】把爬山虎的脚比作蜗牛的触角,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①这个问题属于 B 。
A.针对课文内容提问
B.针对写法提问
C.针对阅读感想提问
②这个问题是根据文中哪个句子提问的?用“ㅤㅤ”画出这个句子。
③把爬山虎的脚比作蜗牛的触角,这样写的好处是: 形象地写出了爬山虎脚的样子 。
(4)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请找出写爬山虎爬墙动作的词语,填一填。
触 着墙→ 变 成小圆片→ 巴 住墙→ 拉 一把→紧 贴 在墙上
【考点】语段阅读;字词理解与赏析;句子理解与赏析;内容理解与概括.
【答案】(1)位置 颜色 A;
(2)爬山虎是怎么一步一步爬墙的 C;
(3)①B;
②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③形象地写出了爬山虎脚的样子。
(4)触 变 巴 拉 贴。
【分析】语段选自《爬山虎的脚》。文章介绍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的,启发人们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解答】(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可知,写了爬山虎脚的位置、样子和颜色,可见,作者进行了细致的观察。
(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可知,主要写了爬山虎是怎么一步一步爬墙的,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爬山虎的观察是连续、细致的。
(3)①考查写法。把爬山虎的脚比作蜗牛的触角,这个问题属于针对写法提问。
②考查信息的提取。把爬山虎的脚比作蜗牛的触角,这个问题是根据文中“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进行提问。
③考查比喻的好处。把爬山虎的脚比作蜗牛的触角,这样写的好处是:形象地写出了爬山虎脚的样子。
(4)考查对动词的提取及动词。根据“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可提取动词:触、变、巴、拉、贴等连续动词,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爬山虎的观察是仔细的。
故答案为:
(1)位置 颜色 A;
(2)爬山虎是怎么一步一步爬墙的 C;
(3)①B;
②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③形象地写出了爬山虎脚的样子。
(4)触 变 巴 拉 贴。
【点评】阅读分析题是语文学科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操
瞧
澡
焦
萎
占
委
沾
A.重 旧业
B.重重
C.白驹过
D. 执己见
嫩绿的
嫩红的
灰色的
鲜红的
灰黑的
蔚蓝的
操 操纵
瞧 瞧见
澡 洗澡
焦 焦虑
萎 菱角
占 占领
委 委屈
沾 沾水
A.重 操 旧业
B.重重 叠叠
C.白驹过 隙
D. 固 执己见
嫩绿的 小草
嫩红的 叶子
灰色的 军装
鲜红的 花朵
灰黑的 煤尘
蔚蓝的 天空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陀螺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6019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陀螺随堂练习题</a>,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选词填空,写近义词、反义词,给下列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妙笔生花,按要求写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6347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爬天都峰课后练习题</a>,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拼音,写字词,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比一比,再组词,选词填空,按要求答题,课内阅读,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麻雀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a href="/yw/tb_c16018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麻雀课堂检测</a>,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看拼音,写词语,比一比,再组词,选词填空,选择关联词语,填在下面句子中,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