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速度的测量(讲义:3知识点+4题型+巩固提高)--【课堂小帮手】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试卷 0 次下载
- 速度的计算(讲义:8大题型+巩固提高)---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试卷 1 次下载
-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4知识点+8题型+巩固提高)---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试卷 0 次下载
- 2.2 声音的特征(3知识点+8题型+巩固提高)--【课堂小帮手】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讲与练(人教版) 试卷 0 次下载
- 2.3 声的利用(3知识点+6题型+巩固提高)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试卷 0 次下载
第1章 机械运动 章节复习(讲义:3考点+9题型)(含单元测试卷)--【课堂小帮手】2024~2025年初二物理讲与练(人教版)
展开第一章 机械运动 章节复习TOC \o "1-2" \h \u HYPERLINK \l "_Toc31484" 考点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PAGEREF _Toc31484 \h 1 HYPERLINK \l "_Toc4262" 题型1:长度及其测量 PAGEREF _Toc4262 \h 2 HYPERLINK \l "_Toc17796" 题型2:时间及其测量 PAGEREF _Toc17796 \h 4 HYPERLINK \l "_Toc14983" 题型3: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PAGEREF _Toc14983 \h 7 HYPERLINK \l "_Toc279" 考点2:运动的描述 PAGEREF _Toc279 \h 9 HYPERLINK \l "_Toc23376" 题型4:机械运动 PAGEREF _Toc23376 \h 10 HYPERLINK \l "_Toc9947" 题型5:参照物 PAGEREF _Toc9947 \h 12 HYPERLINK \l "_Toc18886" 考点3:运动的快慢 PAGEREF _Toc18886 \h 15 HYPERLINK \l "_Toc21462" 题型6:速度 PAGEREF _Toc21462 \h 15 HYPERLINK \l "_Toc4833" 题型7:平均速度 PAGEREF _Toc4833 \h 19 HYPERLINK \l "_Toc23805" 题型8:运动图像 PAGEREF _Toc23805 \h 24 HYPERLINK \l "_Toc19485" 题型9:追击、相遇问题 PAGEREF _Toc19485 \h 28 HYPERLINK \l "_Toc11477"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单元测试 PAGEREF _Toc11477 \h 33考点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 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1 000m;1dm=0.1m;换算关系:1cm=0.01m;1mm=0.001m;1μm=0.000 001m=10-6m;1nm=0.000 000 001m=10-9m。2.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 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 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 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3. 时间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换算关系:1h=60min;1min=60s。4.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题型1:长度及其测量1.(2024·福建泉州·模拟预测)累黍成尺(黍:黄米)是古代民间发展出的一种度量方法,用90粒北方黍米排列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得到长度标准为一尺。与累黍成尺的一尺最接近是( )A. B.C. D.【答案】B【详解】1 米=3 尺,先将各选项换算成以尺为单位,如下0.024 米=0.024×3=0.072 尺0.24 米=0.24×3=0.72 尺2.4 米=2.4×3=7.2 尺24 米=24×3=72 尺通常一尺大约在 0.3米到 0.4米左右,也就是 0.6 尺到 0.9 尺左右,比较接近的是 B 选项 0.72 尺,也就是 0.24 米。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2.(2024·内蒙古赤峰·三模)我国将每年的农历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用以庆祝农作物喜获丰收。右图为一成年男子手握玉米的场景,由此请估测该玉米的长度为( )A.10cm B.10dm C.20cm D.20dm【答案】C【详解】人的手掌宽度约为10cm,图中玉米的长度约为人手掌宽度的2倍为20cm,即2dm,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3.(2024·山西大同·三模)二胡是中华民族乐器中主要的拉弦乐器之一。如图所示是中学生表演拉二胡的情景,根据图片信息,请你估测二胡的高度约为( )A. B. C. D.【答案】C【详解】根据图片信息,二胡的高度大于人上半身的长度,人上半身的长度约70~80cm,则二胡的高度最接近100cm。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4.(2024·江苏常州·二模)某次实验中小明五次测量一物体的长度分别是6.31cm、6.81cm、6.33cm、6.32cm、6.33cm,则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和该物体的长度分别为( )A.1mm 6.3225cm B.1mm 6.32cm C.1cm 6.33cm D.1cm 6.42cm【答案】B【详解】CD.根据所记录的数据6.31 cm,可知,最后一位是估读值,而6.3是准确值,故分度值为0.1cm,合1mm,故CD不符合题意;AB.分析记录的数据可知,6.3cm是准确值,故6.81 cm是错误数据,故该物体的长度为最后的数据,需要与记录的数据保持一致,进行四舍五入,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5.(2024·广东惠州·模拟预测)题图所示是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情景,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该次测量的读数为 cm。【答案】 0.1cm 3.50【详解】[1]如图刻度尺一大格表示1cm,一大格分为10小格,则一小格表示0.1cm,即分度值为0.1cm。[2]左端在2.00cm处,右端在5.50cm处,所以物体长度为6.(24-25八年级上·全国·课前预习)在学习刻度尺的使用时,老师让同学们使用刻度尺去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1)苏蕊蕊同学在测量过程中的情况如图所示,请指出她在测量中的两处错误:错误1: ;错误2: ;【答案】 见详解 见详解【详解】(1)[1][2]刻度尺在使用时要紧贴被测物体,要与被测长度平行放置,读数是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否则会得出错误的实验数据,由图知,刻度尺使用时的错误有:刻度尺没有沿着被测长度放置,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尺面垂直,刻度尺的刻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题型2:时间及其测量7.(2024·广东东莞·一模)如图,机械停表的读数为 s。【答案】338.5【详解】停表中间的小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由图可知,小表盘的分度值为0.5分钟,分针指在5分钟和6分钟之间,由于分针靠近6分钟,大盘的分度值为0.1秒,秒指针在38.5秒处,所以停表读数为5分钟38.5秒,即338.5s。8.(2024·广东·二模)如图甲是小明在学习测量长度和时间的情景,则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cm;停表的读数为 s。【答案】 1 3.40 99.8【详解】[1]由图可知,1cm平分成10等份,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2]物体左端与0.00cm刻度线对齐,右端与3.40cm对齐,因此物体的长度L=3.40cm-0.00cm=3.40cm[3]停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1min和2min之间,偏过中线;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39.8s,因此停表读数为1min39.8s即99.8s。9.(2024·广东佛山·二模)如图甲所示,小木块的长度为 cm;如图乙所示,当按下停表的按钮1,开始计时,一段时间后,按下按钮 (选填“1”或“2”)停止计时,停表的示数为 s。【答案】 2.47 1 200【详解】[1]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由于物体左端与5.00cm对齐,右端与7.47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2]根据停表的使用可知,当按下停表的按钮1,开始计时,一段时间后,按下按钮1停止计时,按钮2是归零按钮。[3]图乙中停表的大表盘代表的是秒数,大表盘一整圈的时间是60s,一共有60格,分度值是1s,读数是20s;小表盘代表的是分钟数,一整圈的时间是30min,分成6个大格,每一大格是5min,每一大格又分成5个小格,所以小表盘的分度值是1min,指针指到3min,为180s,图乙中停表的示数为20s+180s=200s10.(23-24八年级上·四川雅安·阶段练习)图中停表的读数是 。【答案】337.5【详解】停表小盘分度值为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6,示数为5min,大盘示数应大于30s,大盘分度值为0.1s,示数为37.5s,所以,停表读数为t=5min37.5s=337.5s11.(23-24八年级上·安徽阜阳·阶段练习)如图甲所示,纪念币的直径为 cm;如图乙所示,停表的读数为 s。【答案】 1.10 398.5【详解】[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右侧与4.10cm刻度线对齐,所以纪念币的直径为[2]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6”和“7”之间,偏向“7”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6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8.5s处,即停表的读数为12.(23-24八年级上·广东茂名·阶段练习)(1)如图1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铅笔长度为 cm;(2)如图2所示,秒表示数为 s。【答案】 0.1cm 5.34 367【详解】(1)[1]刻度尺一大格表示1cm,一大格分为10小格,一小格表示0.1c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2]刻度尺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铅笔的左端在2.00cm位置,右端在7.34cm位置,铅笔长度为(2)[3]秒表的小表盘的分度值为0.5min,指针在6~7之间,偏向6位置,读作6min;大表盘的分度值为0.1s,示数为7s,则停表的读数为题型3:误差及其减小方法13.(23-24九年级下·山东枣庄·期中)小明五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结果分别为18.52cm、18.52cm、18.10cm、18.50cm、18.51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B.18.50cm中最后一位“0”无意义,可以去掉C.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消除误差D.最后结果应记作18.51cm【答案】D【详解】A.长度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测量数据可知,小明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故A错误;B.18.50cm中最后一位“0”是估读的,反映了刻度尺的精确程度,有意义,不可以去掉,故B错误;C.估读时有时偏大,有时偏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通过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而不是消除误差,误差不可避免,故C错误;D.测量数据中18.10cm与其它数据相差过大,是错误的,应该剔除,最后结果为故D正确。故选D。14.(23-24八年级上·广西柳州·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测几次求平均值、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B.测量时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多估读几位C.长度测量时在已有的测量工具中都应该选择分度值最小的测量工具D.正确测得某一本书的长为2.570dm,测量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答案】D【详解】A.误差是不能避免的,但通过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求多次测量的平均值等,可以减小误差,故A错误;B.进行长度测量时,只允许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不是估读值越多误差越小,故B错误;C.选择测量工具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例如:在安装门窗玻璃时,进行的测量准确程度较高,要选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而测量教室的长和宽时,准确程度要求不高,选用分度值是1cm且量程较大的卷尺较合适,故C错误;D.根据测量结果2.570dm,依次分析可知,“2”的单位为分米,“5”的单位为厘米,“7”的单位为毫米,“0”为估读值,因为最后一位是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可知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应为1mm,故D正确。故选D。15.(23-24八年级上·西藏昌都·期末)关于误差的理解,正确的是( )A.精确的测量可避免误差 B.误差就是错误C.误差是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的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误差【答案】D【详解】ABC.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错误是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的,可以避免,故ABC错误;D.一次测量得出的结果,误差较大,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误差,故D正确。故选D。16.(2024·湖北孝感·二模)在学习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时,第一学习小组的5位同学用相同规格的直尺测量了同一物体的长度,他们读出的结果依次是2.50cm、2.51cm、2.49cm、2.71cm、2.51cm,其中错误的一项数据是 ,他们所用直尺的分度值是 cm,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cm。【答案】 2.71 0.1 2.50【详解】[1]分析数据可知大部分测量值在2.50cm左右,2.71cm的数据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大,属于错误数据。[2]直尺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可知所用直尺的分度值是0.1cm。[3]根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原则可知被测物体的长度为17.(2024·安徽芜湖·模拟预测)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6次测量,结果如下:12.45cm、12.4cm、12.42cm、12.434cm、12.44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cm。【答案】12.44【详解】从题干中提供数据可知,12.75cm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所以12.75cm是错误的,应该去掉;12.4cm这组数据没有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应该去除;12.434cm这组数据估计值估读了两位数,应该去除;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物体的长度最终应记录为18.(23-24八年级上·重庆长寿·期中)在某次探究活动中,小军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一个木块的长度,五次测量所记录的结果分别为2.31cm、2.322cm、2.29cm、2.30cm、2.32cm,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本次测量所测得的木块的长度为 cm。【答案】 0.1 2.31【详解】[1]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记录的数据可以看出2.322cm数据与其他数据的分度值不同,是错的,应去掉,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2]本次测量所测得的木块的长度为考点2:运动的描述1. 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题型4:机械运动19.(2024·湖南长沙·一模)2023年7月8日,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在中国内地上映,借高适之口回顾了其与李白的过往故事。李白的诗句以浪漫奔放著称,下列诗句在描述机械运动的是( )A.千里江陵一日还 B.危楼高百尺C.白发三千丈 D.千金散尽还复来【答案】A【详解】A.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千里江陵一日 还,有距离、有时间,描述的是机械运动,故A符合题意; B.危楼高百尺,描述的是高度,故B不符合题意;C.白发三千丈,描述的是长度,故C不符合题意;D.千金散尽还 复来,描述的是金钱,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0.(23-24九年级上·湖南长沙·阶段练习)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能体现此规律的现象是( )A.雪花纷飞 B.树叶飘落 C.花香扑鼻 D.雾霾重重【答案】C【详解】ABD.雪花纷飞、树叶飘落、雾霾重重都是肉眼可见大颗粒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BD不符合题意;C.花香扑鼻是花的香味分子扩散到空气中引起的,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符合题意。故选C。21.(23-24八年级上·山东聊城·期末)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中,白云在空中飘荡、小河在静静地流淌、鸟儿在蓝天上翱翔……而人与鸟“比翼齐飞”,令人惊奇和感动。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滑翔者和鸟都在做机械运动B.以滑翔者为参照物,鸟是静止的C.以地面上的观众为参照物,滑翔者是静止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鸟是运动的【答案】C【详解】A.滑翔者和鸟都在做机械运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人与鸟“比翼齐飞”可知,以滑翔者为参照物,鸟是静止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由鸟儿在蓝天上翱翔,人与鸟“比翼齐飞”可知,以地面上的观众为参照物,滑翔者是运动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D.由鸟儿在蓝天上翱翔可知,以地面为参照物,鸟是运动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22.(24-25八年级上·全国·假期作业)上海欢乐谷主题公园内有一种大型游戏机叫做“绝顶雄风”,它瞬间下落的速度能够让游客畅享极致的刺激体验。体验游戏的小明被安全带固定在座椅上,由电动机将座椅沿轨道提升至高处,再由静止释放。在座椅下降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座椅是静止的B.以小明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上运动的C.以小明为参照物,座椅是向下运动的D.以地面上的树作为参照物,座椅是向上运动的【答案】B【详解】A.以地面为参照物,座椅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是运动的,故A错误;B.在座椅下降的过程中,以小明为参照物,地面相对于小明是向上运动的,故B正确;C.小明与座椅之间没有发生相对位置的改变,因此,以小明为参照物,座椅是静止的,故C错误;D.在座椅下降的过程中,以地面上的树作为参照物,座椅是向下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B。23.(2024·江苏镇江·二模)小明坐在公共汽车上,他发现路边树木在向后飞奔,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小明选择房屋为参照物 B.公共汽车在向后行驶C.公共汽车在向前行驶 D.公共汽车静止【答案】C【详解】小明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发现路边树木在向后飞奔,是以树木为参照物;树木向后运动,则公共汽车向前运动;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24.(2024·内蒙古赤峰·三模)如图所示是中小学生乘坐的校车,它更好地保障了学生往返学校的路途安全。一辆校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坐在校车内的小刚看到前方一辆同向行驶的卡车向自己“倒退”而来,这是因为小刚以 (选填“校车” “卡车”或“路面”)为参照物的缘故,由此现象可推断 (选填“校车”或“卡车”)速度大。【答案】 校车 校车【详解】[1][2]校车和卡车同向行驶,坐在行驶校车上的小刚看到前方一辆同向行驶的卡车向自己“倒退”,说明卡车和校车之间的距离在减小,以校车为参照物,能产生“倒退”现象,它们之间的距离在不断减小说明行驶在后面的校车速度较快。题型5:参照物25.(2024·四川自贡·中考真题)2024年3月20日,我国鹊桥二号中继星由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共同升空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鹊桥二号为参照物,长征八号是静止的B.以地球为参照物,鹊桥二号是静止的,长征八号是运动的C.以月球为参照物,鹊桥二号是静止的,长征八号是运动的D.以太阳为参照物,鹊桥二号是运动的,长征八号是静止的【答案】A【详解】A.以鹊桥二号为参照物,长征八号的相对位置不变,是静止的,故A正确;B.以地球为参照物,鹊桥二号和长征八号的相对位置都在改变,都是运动的,故B错误;C.以月球为参照物,鹊桥二号和长征八号的相对位置都在改变,都是运动的,故C错误;D.以太阳为参照物,鹊桥二号和长征八号的相对位置都在改变,都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A。26.(2024·湖南益阳·二模)我国航母编队已形成体系作战能力。航母编队在航行过程中,下列相对于航母静止的物体是( )A.海岛 B.站立在甲板上的水兵C.远离中的护卫舰 D.弹射出去的战斗机【答案】B【详解】A.航母编队在航行过程中,海岛相对于航母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B.航母编队在航行过程中,站立在甲板上的水兵相对于航母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故B符合题意;C.航母编队在航行过程中,远离中的护卫舰相对于航母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D.航母编队在航行过程中,弹射出去的战斗机相对于航母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7.(2023·湖北咸宁·一模)如图为我国航天员首次跨出空间站面向太空站立不动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间站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B.航天员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C.航天员相对于空间站是静止的D.航天员相对于空间站是运动的【答案】C【详解】AB.以地球为参照物,空间站和航天员与地球的位置在不断变化,故空间站和航天员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故AB错误;CD.以空间站为参照物,航天员与空间站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因此航天员相对于空间站是静止的,故C正确,D错误。故选C。28.(2024·四川成都·二模)如图甲,在向前行驶过程中的轿车司机从后视镜中观察到一辆越野车,下一时刻越野车在后视镜中的位置如图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越野车相对于轿车是运动的 B.越野车相对于路面是静止的C.轿车相对于越野车是向前运动的 D.轿车向前行驶的速度比越野车快【答案】A【详解】ABD.后视镜中的越野车的像看起来变大了,是因为越野车与轿车的距离变小,说明越野车比轿车行驶的速度大,越野车相对于轿车是运动的,故A正确,BD错误;C.由上述分析可得,越野车比轿车行驶的速度大,所以轿车相对于越野车是向后运动的,故C错误。故选A。29.(2024·四川成都·二模)如图所示,2023年5月30日上午,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载着带有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六号飞船点火升空。升空过程中( )A.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C.以发射塔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飞船是静止的【答案】C【详解】A.升空过程中,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与飞船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航天员是静止的,故A不符合题意;B.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与地面之间有位置的变化,所以航天员是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C.以发射塔为参照物,飞船与发射塔之间有位置变化,所以飞船是运动的,故C符合题意;D.以地面为参照物,飞船与地面之间有位置的变化,所以飞船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0.(2024·辽宁·二模)小明坐在爸爸驾驶的匀速前进的小汽车上,看到前方一辆同向行驶的大客车向自己“倒退”而来,这是因为小明以 作为参照物。由此现象可推断 (选填“小汽车”或“大客车”)的速度小。【答案】 小汽车 大客车【解析】【小题1】[1][2]小汽车和大客车同向行驶,小汽车的速度较快,大客车速度较慢,小汽车和大客车之间距离越来越小,以小汽车为参照物,大客车向小汽车“倒退”而来。考点3:运动的快慢1.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观众方法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它的速度越快---裁判方法2. 速度: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 单位换算:1m/s=3.6km/h。计算公式:,其中:s表示路程,其单位为米(m)或千米(km);t表示时间,其单位秒(s)或小时(h);v表示速度,其单位米/秒(m/s)或千米/小时(km/h)由,变形可得:s=vt,。题型6:速度31.(24-25八年级上·全国·假期作业)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80 cmB.小明同学50米比赛成绩约20sC.某同学立定跳远的成绩为10 m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为5 m/s【答案】A【详解】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 cm左右,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A符合题意;B.男子组50m短跑比赛,运动员的短跑速度约为6.5m/s,由速度公式得,小明完成比赛所需时间约为所以8s最为接近,故B不符合题意;C.某同学立定跳远的成绩约为2m,故C不符合题意;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为1.1m/s,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32.(23-24八年级上·福建·阶段练习)甲、乙两列火车在平直铁轨上匀速前进,它们行驶的路程比是,所用的时间比是,则两列车行驶的速度比是( )A. B. C. D.【答案】A【详解】由可知,两列车行驶的速度比是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33.(24-25八年级上·全国·假期作业)骑马人甲、乙分别同时从相距L的A、B两处相向运动,骑马人甲与骑马人乙相遇后,甲立即调转方向以同样的速度原路返回A处,并停留在A处,从出发到再次返回A处用时为t0,过一段时间后,骑马人乙也到达A处,骑马人乙从B处到A处用时为t,其中t=2t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骑马人甲和骑马人乙速度大小之比为1∶3B.从出发到第一次中途相遇,骑马人甲和骑马人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1C.骑马人甲再次返回A处时,骑马人乙到达AB的中点D.骑马人甲和骑马人乙通过的总路程之比为3∶1【答案】C【详解】A.设骑马人甲的速度为v甲,骑马人乙的速度为v乙,A、B之间的距离为sAB,根据速度公式得,骑马人乙从B处到A处的路程﹣﹣﹣﹣﹣﹣①骑马人甲与骑马人乙相遇共同经过的路程﹣﹣﹣﹣﹣﹣②由①②解得故A错误;B.从出发到第一次中途相遇,骑车人甲乙用的时间相等,则此过程中,甲乙用时根据得故B错误;C.骑马人甲再次返回A处时,骑马人乙经过的路程由①知故C正确;D.两人都返回A处时故D错误。故选C。34.(24-25八年级上·全国·假期作业)完成单位换算: 45km/h= m/s;15m/s= km/h。【答案】 12.5 54【详解】[1]由3.6km/h=1m/s可知[2]由单位换算可得35.(2024·河南平顶山·三模)如图所示是一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4次“频闪”照片,频闪的时间间隔为0.02s。该木块从A位置到D位置的距离是 cm,木块在AD段运动的速度为 m/s。【答案】 5.40 0.9【详解】[1]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在精确值后估读一位,木块从A位置到D位置的距离[2]木块在AD段运动的速度为36.(2024·湖南湘西·二模)如图所示,湘西矮寨大桥,上跨德夯大峡谷,是吉首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吉首市著名的旅游景点。(1)大桥全长约1800 (填单位)。(2)以桥面上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桥头的塔是 的。(3)桥面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80km/h。一辆大货车以72km/h速度通过大桥,需要时间是 s。【答案】 m 运动 90【详解】(1)[1]根据对长度单位的了解可知,大桥全长约1800m。(2)[2]以桥面上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桥头的塔相对于船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桥头的塔是运动的。(3)[3]由可得,汽车通过的时间为37.(2024·广西南宁·三模)2023年8月31日,南宁北站开通运营,开启武鸣通高铁的新纪元。下表是某次高铁列车的部分运行时刻表:(1)该高铁列车从南宁东站到荔波站需要多少时间?两地间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2)途中通过一隧道时,小明观察到车厢上显示的速度是300km/h,通过隧道用了整整3分钟。求该隧道的长度是多少m?【答案】(1)1.5h, 204km/h;(2)15000m【详解】解:(1)高铁列车从南宁东站到荔波站行驶的时间t1=09︰30-08︰00=1.5h行驶的平均速度(2)小明观察到车厢上显示的速度是300km/h,通过隧道用了整整3分钟,则该隧道的长答:(1)该高铁列车从南宁东站到荔波站需要1.5h,两地间的平均速度为204km/h;(2)该隧道的长度是15000m。38.(24-25八年级上·全国·假期作业)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 大型客机首架机正式下线仪式在上海举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飞行之梦,C919的惊艳亮相让中国人倍感骄傲。如图甲所示,在C919大型客机下线仪式上,站立的庆祝队伍长达61m,牵引车拉动大飞机以1m/s的速度完全通过庆祝队伍需要100s。飞机飞行过程中会经历起飞加速、定速巡航匀速飞行、减速降落等过程,图乙为飞机从甲地飞到相距1500km的乙地的s﹣t图像。求:(1)C919大型客机的长度;(2)飞机定速巡航匀速飞行阶段的速度。【答案】(1)39m;(2)900km/h【详解】解:(1)由得飞机完全通过人群所通过的路程飞机长度(2)由图乙可知,从B到C,飞机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则该段路程为匀速飞行阶段,由图可知所用的时间飞机定速巡航匀速飞行阶段的速度答:(1)飞机长度是39m;(2)飞机定速巡航匀速飞行阶段的速度为900km/h。题型7:平均速度39.(23-24八年级上·四川凉山·阶段练习)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12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20m/s,汽车在整段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 m/s。如果汽车前一半时间的速度为12m/s,后一半时间的速度为20m/s,汽车在整段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 m/s。【答案】 15 16【详解】[1]设全程的路程为2s,则汽车在整段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2]设全程所用时间为2t,则汽车在整段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40.(2024·陕西西安·模拟预测)2023年10月29日,西安马拉松如期举行。参加欢乐跑的5000人从永宁门出发,前往目的地大明宫,全程7km。小明得知某运动员欢乐跑的成绩为48min,则他的平均速度为 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终点裁判员是通过 (选填“相同时间比路程”或“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员的快慢。【答案】 2.43 相同路程比时间【详解】[1]由题意可得,小明的平均速度为[2]裁判员在终点,他们是通过相同的路程看谁用时少来比较快慢,即相同路程比时间来判断运动员的快慢的。41.(2024·河南鹤壁·模拟预测)在测量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已有的器材:带刻度的长木板、支撑木块、小车。(1)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这样做的目的是 ;某次实验如图所示,要减小斜面的坡度,应该 ;(3)已知小车的长度为10cm,小车从图中位置由静止下滑,到达底端(虚线处)时所用时间为3.6s,则小车运动的距离为 m,小车沿斜面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m/s;(4)某次实验时,小车越过底端(虚线处)后才停止计时,这会导致测量的平均速度 (选填“偏大”或“偏小”)。【答案】 秒表 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 把支撑木块向右适当移动 0.90 0.25 偏小【详解】(1)[1]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测量时间的秒表。(2)[2]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这样做的目的是减慢小车运动的速度,增大小车运动的时间,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3]某次实验如图所示,要减小斜面的坡度,可以把支撑木块向右适当移动。(3)[4]由图得,小车运动的距离为[5]小车沿斜面运动的平均速度是(4)[6]某次实验时,小车越过底端(虚线处)后才停止计时,这会导致测得的时间排偏大,而量程测量准确,由得,测量的平均速度偏小。42.(22-23八年级上·河南商丘·期末)小亮同学家住郑州,暑假期间爸爸开车送小亮和妈妈去郑州东站乘坐高铁列车前往上海游玩,汽车行驶途中小亮看到路旁的交通标志牌如图所示,小亮和妈妈所乘列车的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如下表所示:(1)图中左侧交通标志牌的含义: ;(2)G362次列车从郑州东站到上海虹桥站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结果保留整数)(3)若列车在行驶途中,以144 km/h的速度完全通过长1km的隧道用时30s,则该列车的长度是多少? 【答案】 此路段汽车行驶速度不得高于60 km/h 245km/h 200m【详解】(1)[1]由图可知,汽车从标志牌到郑州东的路程40km,此路段汽车行驶速度不得高于60km/h。(2)[2]列车从郑州东站到上海虹桥站的时间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3)[3]列车速度列车运行30 s通过的路程列车的长度43.(23-24八年级上·河北沧州·期末)从石家庄站到武汉站的距离是948km,G77复兴号高铁列车于上午9∶03从石家庄站出发开往武汉站,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2∶03到达武汉站。列车行驶途中以288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10s。(1)求列车从石家庄站开往武汉站的平均速度;(2)求列车的长度。【答案】(1)316km/h;(2)400m【详解】解:(1)由题意知,G77次高铁列车从石家庄站到武汉站的距离是948km,全程所用时间为列可得,列车从石家庄站到武汉站的平均速度为(2)由题意知,列车通过桥梁的速度为由得,列车过桥通过的总距离则列车的长度为答:(1)列车从石家庄站开往武汉站的平均速度为316km/h;(2)该列车的长度为400m。44.(23-24八年级上·江西上饶·期中)如图所示,有一次光头强伐完木从山坡上往下走,当他走到B处时,浑然不知此时斜坡上A处正有一段圆木滚下来,而他以1.2m/s的速度继续匀速朝C处走去,已知AB段长为60m,如果圆木从A处滚到C处停下,用时21s,圆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4m/s。(1)请你描述圆木全程的速度变化;(2)求BC段的距离;(3)光头强会不会被圆木撞到?【答案】(1)先加速后减速;(2)24m;(3)不会被木头撞到【详解】解:(1)圆木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速度变大,做加速运动,在BC段动能转化为内能,速度减小,做减速运动,所以圆木全程速度变化为先加速后减速;(2)圆木从A处滚到C处停下,用时21s,圆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4m/s,从A到C全程为sAC=vACtAC=4m/s×21s=84m所以BC段的距离等于sBC=sAC﹣sAB=84m﹣60m=24m(3)光头强21s行驶的距离为s=vt=1.2m/s×21s=25.2m>24m所以不会被木头撞到。答:(1)圆木全程速度变化为先加速后减速;(2)BC段的距离为24m;(3)不会被木头撞到。45.(23-24八年级上·四川泸州·阶段练习)小刚上午9点出发骑车前往相距12km的外婆家,动身前他打电话告诉外婆他到达的时间,他先以15km/h的正常速度骑了12min,因在路边书摊买书用了6min,为了不迟到,他随后以18km/h的速度骑行,最终按时到达外婆家。求:(1)小刚买书前行驶的路程;(2)小刚买书后剩余路程所用的时间;(3)小刚在全程的平均速度;(4)小刚在电话里约定的到达时间。【答案】(1)3km;(2)30min;(3)15km/h;(4)9∶48【详解】解:(1)买书前行驶的路程为(2)小刚买书后走的路程为买书后至到达外婆家的时间为(3)那么小刚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4)由(3)知,小刚在路上一共花费的时间为48min,由于小刚上午9点出发骑车前往外婆家,所以他在电话里约定的到达时间应是9∶48。答:(1)小刚买书前行驶的路程为3km;(2)小刚买书后剩余路程所用的时间为30min;(3)小刚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5km/h;(4)小刚在电话里约定的到达时间是9∶48。题型8:运动图像46.(2024·四川自贡·中考真题)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m的两点,甲、乙两小车同时经过P点向Q点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则( )A.甲车速度为2m/s B.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C.乙车先到达Q点 D.甲车到达Q点时,甲、乙两车相距4m【答案】D【详解】ABC.由图(a)可知,甲车到达Q点用时4s,则甲车速度为由图(b)可知,乙车到达Q点用时6s,甲车先到达Q点,所以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故ABC错误;D.甲车到达Q点用时4s,由图(b)可知,此时乙车行驶了8m,则甲车到达Q点时,甲、乙两车之间距离为故D正确。故选D。47.(23-24八年级上·贵州黔南·期末)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方向运动的s-t图象,对于运动过程中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体在0~20s内的平均速度:2v甲=v乙B.从出发地出发后,20s内甲、乙两物体2次相遇C.甲物体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再做加速运动D.乙物体运动15s,距离出发点250m【答案】B【详解】A.由图象可知,甲在0~20s内通过的路程为300m,乙在0~20s内通过的路程为300m,根据可知v甲=v乙,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从出发地出发后20s内,在10s时刻,相遇一次,在20s时刻又相遇一次,所以在20s内甲、乙两物体2次相遇,故B正确;C.由图象可知,甲物体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到150m处静止,一段时间后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由图象可知,乙物体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物体的平均速度为乙物体运动15s,通过的路程为即距离出发点225m,故D错误。故选B。48.(2024·山东临沂·二模)甲车从A地沿直线向B地运动,同时乙车从B地沿直线向A地运动,它们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做变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乙运动了8s时,在距甲的出发点40m处相遇C.2s~6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D.0~2s内,甲比乙运动得快【答案】B【详解】AC.由图可知,甲的s-t图像为一直线可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在2~6s内路程不变,处于静止状态,故乙不是做匀速运动,AC错误;B.由图可知,运动了8s时,甲、乙相遇,甲通过的路程为40m,乙通过的路程为60m,故在距甲的出发点40m处相遇,故B正确;D.由图可知,0~2s内,甲运动的路程不到20m,乙运动的路程为40m,由可知乙比甲运动得快,故D错误。故选B。49.(23-24九年级下·上海·阶段练习)甲、乙两小车同时从A点沿直线向B点方向出发并持续运动,两车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若甲车比乙车早4秒到达B点。则( )A.AB两点相距16米B.甲车到达B点时,乙车距离B点8米C.乙车到达B点时,甲车距离B点18米D.乙车到达B点时,甲车距离B点24米【答案】B【详解】由图可知,甲的速度乙的速度设乙车从A点到达B点用的时间为t,甲车从A点到达B点用的时间为t-4s,根据速度公式得sAB=v乙t=v甲(t-4s),2m/s×t=3m/s×(t-4s),解得t=12s。A.A、B两点之间的距离sAB=v乙t=2m/s×12s=24m故A不符合题意;B.甲车比乙车早4秒到达B点,根据速度公式计算甲车到达B点时,乙车距离B点的距离s乙B=v乙t乙=2m/s×4s=8m故B符合题意;CD.乙车到达B点时,甲车距离B点的距离s甲B=v甲t甲=3m/s×4s=12m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50.(多选)(2024八年级上·全国·专题练习)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行驶,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甲车比乙车运动快 B.乙车的速度为4m/sC.以甲车为参照物,丙车向东运动 D.以乙车为参照物,丙车向西运动【答案】BD【详解】AB.由图可知,甲运动的速度为v甲=4m/s,乙、丙运动的速度分别为,甲、乙速度相等,所以运动快慢相同,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C.由于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行驶,由于v甲>v丙,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丙车向西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由于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行驶,由于v乙>v丙,所以以乙车为参照物,丙车向西运动,故D符合题意。故选BD。51.(2024·甘肃金昌·三模)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从图像可知,甲做 直线运动,甲车的速度为 m/s, 车的速度大。【答案】 匀速 20 甲【详解】[1][2] 从图像可知,甲的路程s和时间t成正比,甲做匀速直线运动;甲在3s内运动了60m,则甲车的速度为[3] 从图像可知,相同的时间内甲的路程较大,根据可知甲车的速度大。题型9:追击、相遇问题52.(2024·上海奉贤·二模)甲、乙两小车分别从P、Q两点出发,沿同一直线匀速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甲比乙早3秒出发,甲出发5秒后两车相遇,则P、Q两点间的距离可能为( )A.22米 B.7米 C.2米 D.1米【答案】B【详解】由图(a)(b)可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因为两车的运动方向未知,所以可分为两种情况讨论:当甲、乙两车相对而行时,甲走过的路程与乙走过的路程之和即为P、Q两点间的距离,由题意可知甲运动的总时间为5s,乙运动的总时间为2s,则甲运动的路程为s1=v甲t1=2m/s×5s=10m乙运动的路程为s2=v乙t2=1.5m/s×2s=3mP、Q两点间的距离为LPQ=s1+s2=10m+3m=13m当甲与乙向同一方向行驶时,由题意可知甲出发点在乙出发点后面,两车相遇时是甲追上乙的时刻,那么甲运动的路程减去乙运动的路程即为P、Q两点间的距离,所以有LPQ=s1-s2=10m-3m=7m综上可得,P、Q两点间的距离可能为13m或7m,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53.(21-22八年级上·四川眉山·期末)甲乙两人进行匀速百米赛跑,甲到达终点时,乙还距终点 10m,如果要让甲乙同时起 跑,同时到达终点,则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A.甲从起跑线后退 10m 起跑,乙起跑线不变B.乙从起跑线后退 10m 起跑,甲起跑线不变C.甲从起跑线前进 10m 起跑,乙起跑线不变D.乙从起跑线前进 10m 起跑,甲起跑线不变【答案】D【详解】由题可知,甲跑了100米时,乙还距终点 10m,即乙刚好跑了90米,相同时间内,甲跑的更远,则甲的速度比乙快。A.若让甲从起跑线后退10m,乙起跑线不变,甲、乙同时起跑,那么甲跑了100米时,乙刚好跑了90米,此时他们相遇,离终点还有10米,由于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以他们不能同时到达终点,故A不符合题意;B.乙从起跑线后退 10m 起跑,甲起跑线不变,甲在乙的前面,由于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他们不会相遇,更不会同时到达终点,故B不符合题意;C.甲从起跑线前进 10m 起跑,乙起跑线不变,甲在乙的前面,由于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他们不会相遇,更不会同时到达终点,故C不符合题意;D.乙从起跑线前进 10m 起跑,甲起跑线不变,甲、乙同时起跑,那么乙跑了90米时,甲刚好跑了100米,此时他们相遇,且刚好到达终点,故D符合题意。故选D。54.(21-22八年级上·山东德州·期末)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匀速行驶,由两车的s-t图可知(如图),t=0时,甲车在乙车前方200米,乙车追上甲车还需 s。【答案】40【详解】由图可知,当甲车行驶的时间为10s时,甲车行驶的路程为150m,则甲车的速度为当乙车行驶10s时,行驶的路程为200m,则乙车的速度为若乙车追上甲车的时间为t,则代入数据可知解的55.(23-24八年级上·重庆潼南·期中)山城重庆的车辆世界闻名,能上天入地、穿楼穿隧道。如图所示,一辆洒水车一直匀速直线行驶进行洒水工作,在进入隧道前,距隧道口519m处鸣笛,司机在鸣笛3s后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则洒水车行驶的速度是 m/s。在进入隧道前,洒水车距隧道口360m时,步行于隧道内某处的赵洋刚好听到洒水车的音乐声,她立刻向隧道前或后两个方向跑,都刚好能跑出隧道进入开阔地带,避免水溅到身上。如果赵洋跑动的速度恒为3m/s,则该隧道的长度为 m。【答案】 6 720【详解】[1]假设洒水车行驶的速度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车行驶的距离加声音传播到隧道口山崖处再反射回来传播的距离等于司机在鸣笛时于隧道口距离的两倍,即洒水车行驶的速度为[2]假设隧道的长度为L,赵洋距离隧道前方的出口为d,则赵洋距离她后方的隧道出口为,洒水车与隧道口的距离为,赵洋跑动的速度为,由于她往前后两个方向跑都刚好能跑出隧道,则有①,②联立①②可解得L=720m,d=540m故隧道的长度为720m。56.(2022·广西柳州·一模)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早上7:30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火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火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则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 km/h,火车的长度是 m。【答案】 100 600【详解】[1]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s=900km,所用时间为t=9h,可知火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为[2]火车过桥的速度为v'=144km/h=40m/s桥的长度L桥=400m,过桥时间t'=25s,火车的长度为L火时满足L桥+L火=v't'整理得火车的长度为L火=v't'-L桥=40m/s×25s-400m=600m57.(21-22八年级上·湖南郴州·期中)今年国庆节期间,小陆从遵义乘车去北京旅游,他乘坐的火车长为500m。途中当火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穿过一条隧道时,小陆测出自己通过该隧道的时间为1min5s。(1)该隧道的长度为多少米?(2)火车完全通过该隧道需要的时间为多少秒?(3)若该火车通过一座长为0.8km的大桥时,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12s,则该火车过桥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每秒?【答案】(1)1300m;(2)90s;(3)25m/s【详解】解:(1)由题意可知,火车速度为v=72km/h=20m/s通过隧道的时间为t=1min5s=65s由s=vt可得,隧道长为s隧道=vt=20m/s×65s=1300m(2)由题意可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路程为s1=1300m+500m=1800m根据可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为(3)由题意可知,大桥的长度0.8km=800m,所以火车完全在桥上的路程为s2=800m-500m=300m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12s,所以火车过桥时的平均速度为答:(1)该隧道的长度为1300m。(2)火车完全通过该隧道需要的时间为90s。(3)该火车过桥的平均速度为25m/s。58.(22-23八年级上·山东济宁·期末)如图所示,“昆明号”驱逐舰(舷号172),是我国研制的052D型导弹驱逐舰。在某次演习中“昆明号”驱逐舰以30m/s的速度追击前面同一直线上正以20m/s的速度逃跑的敌舰。两者相距2km时,发射一枚鱼雷,经过50s,舰长通过望远镜看到鱼雷击中敌舰发出的火花,同时发现敌舰正在下沉。(不考虑光传播的时间)求:(1)从发射鱼雷到击中敌舰,“昆明号”驱逐舰航行的路程;(2)鱼雷的速度。【答案】(1)1500m;(2)60m/s【详解】解:(1)驱逐舰的速度v1=30m/s,从发射鱼雷到击中敌舰用时t=50s,则由可知,驱逐舰航信的路程为s1=v1t=30m/s×50s=1500m(2)从发射鱼雷到击中敌舰,敌舰航行的路程为s2=v2t=20m/s×50s=1000m则鱼雷通过的路程为s=s2+Δs=1000m+2×103m=3000m由可知,鱼雷的速度为答:(1)从发射鱼雷到击中敌舰,“昆明号”驱逐舰航行的路程为1500m;(2)鱼雷的速度为60m/s。第一章 机械运动 单元测试测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26分)1.(本题2分)小明在行驶的汽车上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后退,所选的参照物是( )A.地面 B.房屋 C.汽车 D.树木【答案】C【详解】ABD.以地面、房屋或树木为参照物,树木是静止的,故ABD不符合题意;C.以汽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位置不断后退,是运动的,故C符合题意。故选C。2.(本题2分)用如图方式测量铅笔的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测量不对,一定要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开始测量B.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测得铅笔的长度为3.50cmC.因为使用了三角尺,所以读数时视线不用正对尺面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为了避免误差【答案】B【详解】A.刻度尺的使用方法之一: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测量的始端与零刻度线对齐,如果零刻度线磨损,可与其他整格刻度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故A错误;B.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长度是0.1cm,所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测量值还要再加一位估测值,物体左侧与2.00cm刻度线对齐,右侧与5.50cm刻度线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是,故B正确;C.测量过程中,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尺面,故C错误;D.误差不能避免的,只能尽量减小,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故D错误。故选B。3.(本题2分)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小球同时从左向右运动,每隔0.1s拍下的“频闪照片”,甲、乙两小球在0.2s~0.3s分别从a点运动到b点、从c点运动到d点。分析“频闪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球都做变速直线运动B.照片记录的甲球运动时间比乙球运动时间短C.从开始计时到0.3s时,甲球的平均速度比乙球大D.甲、乙两球在ab、cd段的运动中,以乙球为参照物,甲球向左运动【答案】D【详解】A.图甲,甲球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甲球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乙,乙球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同,且在相同的时间里,通过的路程越来越长,即速度是越来越大,乙球做变速运动,故A错误;B.照片记录的甲球运动时间t甲=5×0.1s=0.5s乙球运动时间t乙=3×0.1s=0.3s,照片记录的甲球运动时间比乙球运动时间长,故B错误;C.从开始计时到0.3s时,甲球通过的路程小于乙球通过的路程,所以由可知甲球的平均速度比乙球小,故C错误;D.甲、乙两球在ab、cd段的运动中,时间相同,路程关系s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