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当堂检测题
展开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章节巩固试题(含答案及解
析)
一、单选题
1、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教室的地面积约为 60dm2 B.普通铅笔的长度约为 180mm C.正常人的脉搏 1min 可以跳动 200 次D.一个普通家用暖水瓶的容积是 200mL
【答案】 B
【详解】
2
A.教室的地面积约为
故 A 不符合题意; B.普通铅笔的长度约为
s= 8m× 10m= 80m
18cm=180mm
符合实际,故 B 符合题意;
C.正常人的脉搏 1min 可以跳动 60 次,故 C 不符合题意; D.普通家用暖水瓶的容积为
2L= 2000mL
故 D不符合题意。故选 B。
2、测量工具的选择与测量要求有关。在体育课上,老师为了测量短跑成绩,需先测出 60m的跑道长度。请你帮他从下列工具中选出合理的测量工具,应该是( )
A. 分度值是 1mm、量程是 30cm的钢尺
B. 分度值是 0.5cm、量程是 1m的木尺
C. 分度值是 1cm、量程是 3m的钢卷尺
D. 分度值是 1dm、量程是 30m的皮卷尺
【答案】 D
【详解】
A. 分度值是 1mm长为 30cm的钢尺,量程偏小,故 A 不符合题意;
B. 分度值为 0.5cm 长为 1m木尺,量程偏小,故 B 不符合题意;
C. 分度值为 1cm 长为 3m钢卷尺,量程偏小,故 C不符合题意;
D. 分度值为 1dm长为 30m的皮卷尺,相比较量程大,同时准确程度不需要太高,分度值是 1dm可以,故 D符合题意。
故选 D。
3、一名粗心的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上单位,下列记录结果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应该是米( )
A.一位学生的身高为 15.6 B.一本字典的厚度为 3.7
C.一枝新铅笔的长度为 0.175 D.一枚壹元硬币的厚度为 1.9
【答案】 C
【详解】
A. 学生的身高约为 15.6dm,故 A 不符合题意;
B. 字典的厚度约为 3.7cm,故 B 不符合题意; C.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 0.175m,故 C符合题意;
D.一枚壹元硬币的厚度约为 1.9mm,故
故选 C。
D不符合题意。
4、下列几组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中学生用的课桌高约 8 dm
B.普通中学生的身高约
1.65 cm
C.上完一节课的时间大约为 0.4 h
D.1s 内人的心跳大约为
75 次
【答案】 A
【详解】
A.中学生用的课桌高约 0.8m,即课桌高度约为 8dm,故 A 符合题意; B.普通中学生的身高约 1.65m ,而不是 1.65 cm ,故 B不符合题意; C.上完一节课的时间大约为 45min,即 0.75h ,故 C 不符合题意; D.每分钟人的心跳大约为 75 次, 1s 内人的心跳大约为 1 次,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 1.5m
B. 课桌的高度大约是 1.5m C.人的头发直径大约是 70μm D.升国旗时唱国歌的时间大约为 50s
【答案】 B
【详解】
A. 成年人的步幅在 75cm左右,走两步的距离在
150cm=1.5m
左右,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课桌的高度约为 75cm左右,故 B 错误,符合题意;
C. 人的头发的直径在 70μ m左右,故 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我国国歌播完时间大约为 50s,故 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B。
6、国家病原微生物资源库发布了一株新型病毒信息及其电镜照片(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病毒的大小 约 为 ( )
A. 1× 10-6 m B. 1×10-2 cm C.1×10-2 μm D. 1× 10-7 m
【答案】 D
【详解】
由图示知,该病毒的大小约为
100nm=100× 10-9 m=10-7 m=10-5 cm=10-1 μ m
故 ABC不符合题意, D符合题意。故选 D。
7、小欢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四次数据是 5.12 厘米, 5.13 厘米, 5.13 厘米, 5.22
厘米,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 )
A. 5.15 厘米 B. 5.13 厘米 C.5.127 厘米 D. 5.12 厘米
【答案】 B
【详解】
分析四次测量数据可以发现, 5.22cm 这个数据与其他三个相差太大,应该是一个错误数据;所以其它三次测量的
平均值为
5.12厘米 +5.13厘米 +5.13厘米
3
5.13厘米
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5.13 厘米,故 ACD不符合题意, B 符合题意。故选 B。
8、某同学测量一物体长度时,四次测得数据,分别为 12.53cm,12.54cm , 12.55cm, 12.56cm ,那么最接近物体
真实长度的是( )
A. 12.53cm B. 12.54cm C.12.55cm D. 12.545cm
【答案】 C
【详解】
由题意可知四次数据相差不大,都需保留,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L
故 ABD不符合题意, C符合题意。故选 C。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2.53cm+12.54cm+12.55cm+12.56cm =12.55cm
4
A.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可以消灭误差 B.用被拉伸了的塑料尺去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则测量结果偏大 C.测量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毫米,正确测得某一本书的长,记作 2.570dm D.长度测量时在已有的测量工具中选择分度值最小的测量工具
【答案】 C
【详解】
A.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故 A 错 误 ; B.用被拉伸了的塑料尺去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刻度之间间距变大,测量的结果偏小,故 B 错 误 ; C.测量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毫米,需要估读到下一位,若厘米为单位,则需要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若正确测得某一本书的长,记作 2.570dm, 则 为 25.70cm, 故 C 正 确 ; D.需要根据测量的目的合理选择刻度尺,不一定需要选分度值最小的工具,故 D错误。
故选 C。
10、印度变异新冠病毒( Indian ’ sCDVID﹣ 19Variant )潜伏期短、传染速度快还耐热,是传染力最强的变种病
毒株。这种新型冠状病毒一般呈球形如图所示,直径约 60﹣140( )
A. mm B. cm C.nm D.μ m
【答案】 C
【详解】
由防疫常识知:新型冠状病毒颗粒的直径一般在 60~ 140nm之间,故 ABD不符合题意, C符合题意。故选 C。11、下面是用分度值为 1 毫米的刻度尺,去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 4 次记录,其中记录结果正确的是( ) A. 17.5cm B. 17.5 C.17.52cm D. 175.10mm
【答案】 C
【详解】
测量长度使用的是分度值为 1 毫米的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
A. 17.5cm 其最后一位的单位是毫米,没有估读,故 A 错误;
B. 17.5 其结果后面没有单位,记录结果错误,故 B 错误;
C. 17.52cm 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记录正确,故 C正确;
D. 175.10mm,估读到毫米的下两位,记录错误,故 D错误。故选 C。
12、用甲、乙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如图) ,关于木块长度的读数,正确的一组是( )
A. 5.2cm, 5.18cm B.3.2cm ,3.18cm
C. 3.20cm, 3.18cm D.3.2cm ,3.2cm
【答案】 B
【详解】
由图知: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cm,物体左端与 2cm刻度线对齐,读作 2.0cm,物体右端在 5cm与 6cm刻度线之间,偏向 5cm刻度线,读作 5.2cm,甲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是
L1=5.2cm﹣2.0cm=3.2cm
乙刻度尺上 1cm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 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0.1cm=1mm
物体左端与 2.0cm 刻度线对齐,读作 2.00cm,物体右端在 5.1cm 与 5.2cm 刻度线之间,偏向 5.2cm 刻度线,读作
5.18cm,乙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是
L2=5.18cm﹣2.00cm=3.18cm
故选 B。
13、以下器材,不是用来测量时间的是( )
A.沙漏 B.日晷 C.刻度尺 D.原子钟
【答案】 C
【详解】
AB.沙漏、日晷是古代的计时工具,准确度很低,故 AB不符合题意; C.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故 C符合题意; D.原子钟属于精密计时仪表,能够测量时间,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4、一名粗心的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上单位,下列记录结果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应该是米( )
A.一位学生的身高为 15.6 B.一本字典的厚度为 3.7
C.一枝新铅笔的长度为 0.175 D.一枚壹元硬币的厚度为 1.9
【答案】 C
【详解】
A. 学生的身高约为 15.6dm,故 A 不符合题意;
B. 字典的厚度约为 3.7cm,故 B 不符合题意; C.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 0.175m,故 C符合题意; D.一枚壹元硬币的厚度约为 1.9mm,故 D不符合题意。故选 C。
15、某同学用同一刻度尺三次测得某物体的长度分别为 24.81m、24.80m、24.83m,则下列答案中最接近物体长度真实值的是( )
A. 24.81m B. 24.813m C.24.82m D. 24.8m
【答案】 A
【详解】
减小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这样测量值会更接近真实值,物体的长度是
故 A 符合题意, BCD不符合题意。故选 A。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l 24.81cm+24.80cm+24.83cm 24.81m
3
A.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可以消灭误差 B.用被拉伸了的塑料尺去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则测量结果偏大 C.测量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毫米,正确测得某一本书的长,记作 2.570dm D.长度测量时在已有的测量工具中选择分度值最小的测量工具
【答案】 C
【详解】
A.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故 A 错 误 ; B.用被拉伸了的塑料尺去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刻度之间间距变大,测量的结果偏小,故 B 错 误 ; C.测量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毫米,需要估读到下一位,若厘米为单位,则需要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若正确测得某一本书的长,记作 2.570dm, 则 为 25.70cm, 故 C 正 确 ; D.需要根据测量的目的合理选择刻度尺,不一定需要选分度值最小的工具,故 D错误。
故选 C。
17、下列几组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中学生用的课桌高约 8 dm B.普通中学生的身高约 1.65 cm C.上完一节课的时间大约为 0.4 h D.1s 内人的心跳大约为 75 次
【答案】 A
【详解】
A.中学生用的课桌高约 0.8m,即课桌高度约为 8dm,故 A 符合题意; B.普通中学生的身高约 1.65m ,而不是 1.65 cm ,故 B不符合题意; C.上完一节课的时间大约为 45min,即 0.75h ,故 C 不符合题意; D.每分钟人的心跳大约为 75 次, 1s 内人的心跳大约为 1 次,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B.
D.
18、现要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几种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C.
【答案】 C
【详解】
AC.方法为“辅助工具法” ,刻度尺从 0 刻度线开始测量, 三角板的直角边所对应的示数即为圆柱体直径的大小, 故 A 错误, C正确;
BD.直接用刻度尺来寻找圆柱体的直径的方法是不科学的,无法准确找到圆的直径,一般测量值会偏小,故 BD
错 误 。 故选 C。
19、下面是用分度值为 1 毫米的刻度尺,去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 4 次记录,其中记录结果正确的是( )
A. 17.5cm B. 17.5 C.17.52cm D. 175.10mm
【答案】 C
【详解】
测量长度使用的是分度值为 1 毫米的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
A. 17.5cm 其最后一位的单位是毫米,没有估读,故 A 错误;
B. 17.5 其结果后面没有单位,记录结果错误,故 B 错误;
C. 17.52cm 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记录正确,故 C正确;
D. 175.10mm,估读到毫米的下两位,记录错误,故 D错误。故选 C。
20、下列各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 19cm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6m/s
C.你所用课桌高度约为 200cm D.手指甲宽度约为 1nm
【答案】 A
【详解】
A.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 19cm,故 A 符合题意;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1.1m/s ,故 B不符合题意;
C. 所用课桌高度约为 80cm,故 C不符合题意;
D. 手指甲宽度约为 1mm,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二、填空题
1、(1)如图甲所示,物体的长度是
cm;
( 2)如图乙所示,物体的长度为 cm。
【答案】 3.50 2.00
【详解】
( 1) [1] 由图甲知:刻度尺上 1cm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
0.1cm=1mm
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物体左侧与 0 刻线对齐,右侧与 3.50cm 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3.50cm。
( 2)[2] 由图乙知:刻度尺上 1cm之间有 2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 0.5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5mm;物体左侧与 0 刻线对齐,右侧与 2.00cm 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2.00cm。
2、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
【答案】 307.5
【详解】
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 1min 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 0.5min ,指针在“ 5”和“ 6”之间,偏向“ 5” 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 5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 1s 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 0.1s ,小表盘的指针未过“ 5”和“ 6”中间的刻度线,所以要选大表盘黑色小数值的数字进行读数,指针在 7.5s 处,所以大
表盘的读数为 7.5s ,即停表的读数为
5min7.5s=5 × 60s+7.5s=307.5s
3、如图,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cm,再用这把刻度尺测得《物理》课本 160 页的总厚度为 9.6 毫米,则
每一张纸的厚度为 cm,为减小测量误差,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
【答案】 3.50 0.012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详解】
[1] 由图得,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0.1cm,物体的左端放在刻度尺的 6.00cm 位置,右端放在 9.50cm 位置,物体的长度为
9.50cm-6.00cm=3.50cm
[2] 每一张纸的厚度为
[3]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测量误差。
4、在物理学中, 字母“s”作为物理量表示
9.6mm =0.12mm=0.012cm 160
2
(选填“路程” 或“时间”),“s”作为单位表示 ,
它是物理量 (选填“路程”或“时间” )的单位。
【答案】路程 秒 时间
【详解】
[1][2][3] 路程的符号是 s,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符号是 s。
5、如图甲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cm。如图乙所示,停表显示的时间是
s。
【答案】 2.50 50
【详解】
[1] 图中刻度尺上 1cm之间有 10 个小格,一个小格的长度是 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0.1cm;物体左侧与 0
刻度线对齐,右侧恰好与 2.5cm 刻度线对齐,估读要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l =2.50cm。
[2] 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由图可知,小盘的分
度值是 0.5min ,指针在 0 上,读数为 0min;大盘的分度值是 0.5s ,而大盘指针在 50s,因此秒表读数为 50s。
6、如图所示,为了让读数更精确,应选择刻度尺 ,其分度值是 ,所测物块的长度为 cm。
【答案】乙
【详解】
[1][2] 由图可知,甲刻度尺上 1cm之间有 2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 0.5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5cm;乙刻度尺上 1cm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 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0.1cm, 使用乙刻度尺测量较准确。
[3] 物块左侧与 0cm对齐,右侧正好与 2cm右边的第八个小格对齐,所以为 2.8cm,由于读数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最终读数为 2.80cm 。
7、小明用刻度尺先后三次测量一物体长度,各次测量结果分别是 25.43cm、25.45cm 、25.46cm,第三组数据的估
计值 cm。三组数据经处理后,此物长应是
【答案】 0.06 25.45
cm。
【详解】
[1] 第三组数据 25.46cm,最后一位数 6 为估读的数字,其余的为准确值,所以估读值 0.06cm。
[2]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物体长度为:
25.43cm 25.45cm 25.46cm 25.45cm
3
8、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体长度为 cm。
【答案】 0.1cm 1.60
【详解】
[1] 由图可知,将 1cm平均分成了 10 等分,故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0.1cm 。
[2] 该木块左边对应的刻度是 6.00cm,右边对应的刻度是 7.60cm,该木块长度
L = 7.60cm ﹣6.00cm =1.60cm
9、如图,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cm,再用这把刻度尺测得《物理》课本 160 页的总厚度为 9.6 毫米,则
每一张纸的厚度为 cm,为减小测量误差,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
【答案】 3.50 0.012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详解】
[1] 由图得,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0.1cm,物体的左端放在刻度尺的 6.00cm 位置,右端放在 9.50cm 位置,物体的长度为
9.50cm-6.00cm=3.50cm
[2] 每一张纸的厚度为
[3]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测量误差。
9.6mm =0.12mm=0.012cm 160
2
10、如图,所测木块的长度为 cm;该刻度尺分度值是 mm。
【答案】 2.78 1
【详解】
[1] 由图可知:刻度尺上 1cm 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 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
[2] 木块左端与 1.00cm 对齐,右端与 3.78cm 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
L=3.78cm﹣ 1.00cm=2.78cm
11、小明同学 3 次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记录为: 25.91cm、25.93cm、25.93cm,则物理课本长度的平均值是
cm。
【答案】 25.92
【详解】
物理课本长度的平均值是
25.91cm 25.93cm 25.93cm
3
≈ 25.92cm
12、图中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体的长度是 cm。
【答案】 1mm 2.25
【详解】
[1] 由图可知,刻度尺 1cm被分成 10 小格,分度值是 1mm。
[2] 被测物体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为 3.00cm ,末端对应的刻度值为 5.25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5.25cm-3.00cm=2.25cm
13、五名同学分别用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值分别为 1.24cm 、1.25cm、1.23cm、1.54cm、1.25cm ,其
中错误的数据是 。为了减小误差,需要对四次正确测量的结果求平均值,则平均值是 cm。
【答案】 1.54cm 1.24
【详解】
[1][2] 五次测量结果分别是 1.24cm 、1.25cm 、1.23cm 、1.54cm、1.25cm ,其中 1.54cm 与其它四个值偏差较大,
应去掉;所以物体的长度
L 1.24cm+1.25cm+1.23cm+1.25cm 1.24cm
4
14、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 cm;秒表的示数是 s 。
【答案】 2.48 337.5
【详解】
[1] 在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垂直,由图可知, B 方法读数正确,刻度尺上 1cm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
0.1cm=1mm
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物体左侧与 5.00cm 对齐,右侧与 7.48cm 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L=7.48cm-5.00cm=2.48cm
[2] 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 1min 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 0.5min ,分针指示的时间为 5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 1s 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 0.1s ,秒针指示的时间为 37.5s ,即秒表的读数为
5min37.5s=337.5s
15、如图,所测木块的长度为 cm;该刻度尺分度值是 mm。
【答案】 2.78 1
【详解】
[1] 由图可知:刻度尺上 1cm 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 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
[2] 木块左端与 1.00cm 对齐,右端与 3.78cm 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
L=3.78cm﹣ 1.00cm=2.78cm
16、如图所示,某同学用甲、乙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为了让读数更精确,他应选择 (选填“甲”或“乙” )刻度尺。
【答案】乙
【详解】
甲刻度尺, 1cm之间有 2 个小格,其分度值为 0.5cm;乙刻度尺, 1cm之间有 10 个小格,其分度值为
0.1cm=1mm
使用乙刻度尺测量较准确。
17、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如图所示,用 A、B 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
刻度
尺放置的位置完全正确,它测出物体的长度是 cm。
【答案】米 A 2 .21
【详解】
[1]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
[2] 由图示可知,刻度尺 A 有刻度的一侧贴紧被测物体,则刻度尺 A 放置正确。
[3] 由图示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mm,物体的长度是 2 .21cm 。
18、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其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填“ a”或“ b”),铅笔的长度为 cm。
【答案】 b 6.00
【详解】
[1]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b 方法读数方法正确。
[2] 刻度尺上 1cm 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
0.1cm=1mm
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mm;铅笔左侧与 0.00cm 对齐,右侧与 6.00cm 对齐,所以铅笔的长度为
L=6.00cm-0.00cm=6.00cm
19、如图所示,为了让读数更精确,应选择刻度尺 ,其分度值是 ,所测物块的长度为 cm。
【答案】乙
【详解】
[1][2] 由图可知,甲刻度尺上 1cm之间有 2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 0.5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5cm;乙刻度尺上 1cm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 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0.1cm, 使用乙刻度尺测量较准确。
[3] 物块左侧与 0cm对齐,右侧正好与 2cm右边的第八个小格对齐,所以为 2.8cm,由于读数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最终读数为 2.80cm 。
20、如图所示,用甲、乙两把刻度尺测一物体的长度,甲刻度尺测量的准确值为体的长度为 cm。
【答案】 3 3.15
cm;由乙刻度尺测得物
【详解】
[1] 甲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cm,所以甲刻度尺测量的准确值为
5cm﹣2cm=3cm
[2] 乙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乙刻度尺测得物体的长度为
5.15cm﹣2.00cm=3.15cm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真实情况的是,下列数居最接近生活实际的实际,8mD,一支新中华2B铅笔的长度约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课一练,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