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习题 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1课时)(习题)(原卷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习题  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1课时)(习题)(原卷版+解析)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习题  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1课时)(习题)(原卷版+解析)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习题  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1课时)(习题)(原卷版+解析)第3页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1课时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1课时精练,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2.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守恒,应选用的药品是( )
    3.下列物质常温下露置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质量增加的是( )
    4.为了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和操作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选用试剂(过量)操作方法( )
    5.深圳连续六届荣膺全国文明城市,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位市民的责任。下列有关环境污染防治措施与目的不对应的是( )
    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实验变化关系的是( )
    7.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
    8.如图一所示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操作,图二为反应过程中烧杯内溶液pH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9.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应用的主要原理不涉及中和反应的是( )
    10.把生石灰、二氧化碳、食盐分别溶于水,往它们的溶液里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现的颜色依次是( )
    11.蚂蚁等昆虫叮咬后,会向人体中注入一种叫蚁酸(甲酸)的物质,使皮肤红肿疼痛,要消除肿痛,可在皮肤上涂下列物质中的( )
    12.新做的皮蛋往往因为碱性过重而带有涩味,食用时可以加入适量的( )
    13.中和200g酸性废水,需要20g氢氧化钠固体.若将氢氧化钠固体换成20g熟石灰,反应后向废液中滴入石蕊试液,石蕊的颜色是( )
    14.借助下列物质和用品,仍不能判断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是( )
    15.将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混合,经充分反应后得到一定量的溶液,下列物质中,不能与该溶液发生反应的是( )
    16.某同学从网上获悉:高温灼烤下,沙粒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钙会发生反应:CaCO3═CaO+CO2↑,含有这类沙粒的“沙尘暴”可中和酸雨。该“沙尘暴”中能中和酸雨的物质是( )
    17.下列叙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
    18.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19.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
    20.下列7种物质由H、C、O、S、Ca、Fe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1)甲在乙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该黑色固体的化学式是 。
    (2)甲与丙的溶液反应,可生成一种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丁可中和某些工厂污水中含有的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丁的溶液可用于检验无色无味的气体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戊由3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在空气中高温煅烧戊,只生成气体X和Y两种物质,其中戊、Y、X的质量比为25:14:1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1.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如图,像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步骤如下:(以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为例)
    Ⅰ.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把难溶的物质、气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上述方程式可改写成2Na++CO32-+Ca2++2Cl-CaCO3↓+2Na++2Cl-
    Ⅲ.删除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Ca2++CO32-CaCO3↓
    Ⅳ.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试回答:
    (1)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就是两种化合物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只要具备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水或________生成,反应就能发生。
    (2)写出稀盐酸滴在大理石上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pH试纸测量稀盐酸的酸碱度时,先用水湿润试纸,则测得的结果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________。
    A.Na+、H+、SO42-、OH- B.Na+、Ca2+、CO32-、Cl-
    C.Na+、H+、CO32-、Cl- D.K+、Cu2+、SO42-、Cl-
    (5)写出一个能用Fe+2H+Fe2++H2↑表示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室温下,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利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盐酸的质量而变化的曲线如图:
    (1)由如图可知,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反应是 (填“吸热”、“放热”)反应。
    (2)在A处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呈 色。
    (3)B到C的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 (填“增大”、“减小”或“无变化”)。
    (4)B到C的过程中温度降低的原因为 。
    三、推断题
    23.思维导图是激发大脑潜能、练就科学思维的有效方法。图示中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是孕育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图中“—”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且省略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分析推理,回答问题:
    (1)物质A的化学式 。
    (2)A与D反应的微观实质为 。
    (3)B→A的化学方程式为 。
    (4)D→C的基本反应类型 。
    四、探究题
    24.数字化实验是由数据采集器、传感器和配套的软件组成的定量采集各种常用数据并能与计算机连接的实验技术系统。因为数字化实验使定量研究中和反应成为可能。
    探究一:通过pH传感器和滴数传感器完成以下实验:向40mL溶质质量分数为0.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测定溶液的pH随滴入稀盐酸的体积(单位为mL)发生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按图1示进行实验。
    (1)在B烧杯中接着滴入稀盐酸,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C烧杯中溶液呈现无色时,溶液中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含有氢离子。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C烧杯的溶液中一定含有过量的稀盐酸。
    (3)在A点时,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4)实验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密度近似看作1g/mL,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
    (5)小强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发生变化的曲线如图3所示。在20s-44s之间,溶液pH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三:经过对中和反应一系列研究后,小亮小组又通过实验探究:证明酸与碱反应有水生成。
    【查阅资料】a.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红色
    b.无水醋酸在常温下为无色液体
    c.无水醋酸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后生成醋酸钠和水
    【实验方案】按图4所示,分别往4支试管中装入对应的试剂,然后迅速塞紧橡胶塞。
    (6)能证明酸与碱反应生成水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装入试剂后迅速塞紧橡胶塞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Ⅰ、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氧化铁。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
    (2)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____。
    2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酸碱中和反应时,将稀盐酸滴加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氢氧化钠未变质),小组同学对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兴趣,他们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酚酞溶液在酸和碱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可借助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判断酸碱是否发生了反应,如图1所示。
    (1)可说明试管中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化学反应通常伴随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酸碱是否发生了反应,如图2所示。
    (2)将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燃烧匙伸入稀盐酸中,观察到U形管中右侧红墨水液面上升,该现象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组同学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定了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时间-温度曲线如图3所示。
    ①由曲线变化情况分析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并_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②400秒后,曲线开始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有同学提出还可利用pH的变化判断酸碱是否发生了反应,图4所示是小组同学利用pH传感器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pH变化曲线。
    (4)该反应是将_________(填序号),M点溶液中溶质为_________(填化学式)。
    a.稀盐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稀盐酸
    五、计算题
    27.某品牌炉具清洁剂的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测定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含量。取100g炉具清洁剂倒入烧杯中,逐次加入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测出溶液的pH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当pH=13时,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2)当恰好中和时,消耗的稀硫酸的质量为 。
    (3)计算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A.
    过滤液体
    B.
    浓硫酸的稀释
    C.
    液体的倾倒
    D.
    液体的量取
    A.铁粉和稀盐酸
    B.铁锈和稀盐酸
    C.氢氧化钠和水
    D.石灰石和稀盐酸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选项
    物质
    选用试剂(过量)
    操作方法
    A
    CaCO3 (KNO3)

    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蒸发
    B
    NaCl (NaOH)
    稀盐酸
    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结晶
    C
    Zn (Fe)
    硝酸铜溶液
    加入硝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D
    CO2 (O2)
    碳粉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碳粉
    A.A
    B.B
    C.C
    D.D
    A.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B.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完全转化为产物
    C.工业上用脱硫煤作燃料,可以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
    D.硫酸厂的污水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后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
    A.
    气体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B.
    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
    C.
    向稀盐酸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
    向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
    A.NaOH
    B.CaO
    C.Cu
    D.CaCO3
    A.胶头滴管中所取的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B.b点表示溶液中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a点表示的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D.c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是NaCl和HCl
    A.生石灰用于加热即热食品
    B.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硼酸用于处理皮肤上沾有的碱
    A.蓝色、红色、紫色
    B.红色、无色、蓝色
    C.无色、蓝色、紫色
    D.紫色、蓝色、红色
    A.稀硫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肥皂水
    D.食醋
    A.食醋
    B.食盐
    C.黄酒
    D.白糖
    A.无色
    B.蓝色
    C.紫色
    D.红色
    A.石蕊试液
    B.酚酞试液
    C.氯化钠溶液
    D.广泛pH试纸
    A.CO2
    B.FeCl3
    C.BaCl2
    D.KOH
    A.氧化钙
    B.二氧化碳
    C.氢氧化钙
    D.热的沙粒
    A.红磷在氧气里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
    B.用CO还原CuO时,CuO由黑色变红色
    C.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在熟石灰中加入稀HCl产生大量气泡
    A.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性溶液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K2CO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K2CO3是碱
    B
    往稀硫酸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没有明显现象
    稀硫酸和NaOH不反应
    C
    用燃着的木条伸进某瓶气体中
    木条熄灭
    该气体可能是CO2
    D
    把MnO2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
    快速产生气泡
    MnO2能增加O2的产量
    A.A
    B.B
    C.C
    D.D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溶液中含有过量的稀盐酸
    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1课时)
    一、单选题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答案】D
    【解析】A项,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A错误;
    B项,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B错误;
    C项,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塞没有倒放,C错误;
    D项,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D正确;
    故答案为:D。
    2.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守恒,应选用的药品是( )
    【答案】B
    【解析】A项,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反应后氢气逸出,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质量减少,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A错误;
    B项,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没有物质逸出,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正确;
    C项,氢氧化钠不能与水反应,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错误;
    D项,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后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质量减少,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错误;
    故答案为:B。
    3.下列物质常温下露置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质量增加的是( )
    【答案】C
    【解析】A项,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其质量增加,但发生的是物理变化,A错误;
    B项,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使其质量减少,B错误;
    C项,氢氧化钠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导致质量增加,C正确;
    D项,氯化钠固体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质量不变,D错误;
    故答案为:C。
    4.为了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和操作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选用试剂(过量)操作方法( )
    【答案】B
    【解析】A项,KNO3易溶于水,CaCO3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A错误;
    B项,NaOH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再蒸发结晶,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B正确;
    C项,Fe和Zn均能与硝酸铜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C错误;
    D项,CO2和O2均能与灼热的碳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D错误;
    故答案为:B。
    5.深圳连续六届荣膺全国文明城市,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位市民的责任。下列有关环境污染防治措施与目的不对应的是( )
    【答案】C
    【解析】A项,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A正确;
    B项,绿色化学工艺,实现零排放,既可以节约能源又可以杜绝污染,B正确;
    C项,工业上用脱硫煤作燃料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可以防止酸雨的进一步加强,C错误;
    D项,硫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有利于保护环境,D正确;
    故答案为:C。
    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实验变化关系的是( )
    【答案】D
    【解析】A项,在一定压强下,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图中图像错误,A错误;
    B项,将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有硝酸钾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小,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减小,图中图像错误,B错误;
    C项,向稀盐酸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整个反应无沉淀或者气体生成,故溶液的质量是成一条直线生成的,C错误,
    D项,当二氧化碳和石灰水(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时,碳酸钙不溶于水,此时是悬浊液,继续通入二氧化碳,碳酸钙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碳酸氢钙溶于水石灰水又会变澄清,图中图像正确,D正确;
    故答案为:D。
    7.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
    【答案】D
    【解析】A项,氢氧化钠电离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属于碱,不属于盐,A错误;
    B项,氧化钙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不属于盐,B错误;
    C项,铜属于单质,不是盐,C错误;
    D项,碳酸钙是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类,D正确;
    故答案为:D。
    8.如图一所示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操作,图二为反应过程中烧杯内溶液pH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答案】A
    【解析】A项,实验过程中pH逐渐减小,是把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A错误;
    B项,b点pH=7,表示溶液中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B正确;
    C项,a点氢氧化钠过量,溶液显碱性,表示的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C正确;
    D项,c点表示的溶液中稀盐酸过量,溶质是反应生成的NaCl和过量的HCl,D正确;
    故答案为:A。
    9.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应用的主要原理不涉及中和反应的是( )
    【答案】A
    【解析】A项,生石灰用于加热即热食品,利用的是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反应物是金属氧化物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A正确;
    B项,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B错误;
    C项,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C错误;
    D项,硼酸用于处理皮肤上沾有的碱,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D错误;
    故答案为:A。
    10.把生石灰、二氧化碳、食盐分别溶于水,往它们的溶液里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现的颜色依次是( )
    【答案】A
    【解析】生石灰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使石蕊变蓝,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呈酸性,能使石蕊变红,食盐的水溶液呈中性,石蕊为紫色,观察选项,故选A。
    11.蚂蚁等昆虫叮咬后,会向人体中注入一种叫蚁酸(甲酸)的物质,使皮肤红肿疼痛,要消除肿痛,可在皮肤上涂下列物质中的( )
    【答案】C
    【解析】甲酸是一种有机酸,显酸性,利用加入碱性的物质中和其酸性,
    A、稀硫酸是酸,蚁酸也是酸,两者不会发生中和反应,故A错误;
    B、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虽然可以中和蚁酸,但是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会腐蚀人的皮肤,故B错误;
    C、肥皂水具有弱碱性,既可以中和蚁酸,还不会腐蚀人的皮肤,故C正确;
    D、食用醋显酸性,不能与蚊虫分泌的酸性物质物质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12.新做的皮蛋往往因为碱性过重而带有涩味,食用时可以加入适量的( )
    【答案】A
    【解析】碱性物质有涩味,可以使用显酸性的物质除去涩味。
    A、食醋显酸性,故选项正确;
    B、食盐显中性,故选项错误;
    C、黄酒不具有酸性,故选项错误;
    D、白糖不具有酸性,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3.中和200g酸性废水,需要20g氢氧化钠固体.若将氢氧化钠固体换成20g熟石灰,反应后向废液中滴入石蕊试液,石蕊的颜色是( )
    【答案】B
    【解析】中和反应的原理是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的过程.20g氢氧化钠中含有氢氧根的质量为:,则含有8.5g氢氧根需要氢氧化钙的质量为x,则,可见氢氧化钙有剩余,溶液呈碱性,滴加石蕊试液后变蓝色。
    故选B。
    14.借助下列物质和用品,仍不能判断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是( )
    【答案】C
    【解析】A、向盐酸中滴加石蕊试液,再加氢氧化钠溶液红色消失,溶液颜色发生变化,可以说明它们发生了反应,故能判断;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再加盐酸后,红色消失,溶液颜色发生变化,可以说明它们发生了反应,故能判断;
    C、氯化钠与氢氧化钠溶液及稀盐酸都不能反应,故不能用于判断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用pH试纸,混合溶液的pH值改变,溶液的酸碱度发生了改变,可以说明发生了反应,故能判断;
    故选C。
    15.将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混合,经充分反应后得到一定量的溶液,下列物质中,不能与该溶液发生反应的是( )
    【答案】D
    【解析】根据反应2NaOH+H2SO4=Na2SO4+2H2O
    80 98
    可以看出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时硫酸需要量大,则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混合时氢氧化钠会有剩余,所以混合后的溶液中会有NaOH和Na2SO4,在四个选项中二氧化碳氯化铁会与氢氧化钠反应,氯化钡会与硫酸钠反应,氢氧化钾不能与其反应。
    故选D。
    16.某同学从网上获悉:高温灼烤下,沙粒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钙会发生反应:CaCO3═CaO+CO2↑,含有这类沙粒的“沙尘暴”可中和酸雨。该“沙尘暴”中能中和酸雨的物质是( )
    【答案】C
    【解析】酸雨中的酸大多数是盐酸和硝酸,碳酸钙在高温下生成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中和酸雨中的酸,故选C。
    17.下列叙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
    【答案】D
    【解析】A、红磷在氧气里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现象正确;
    B、用CO还原CuO时,CuO由黑色变红色,现象正确;
    C、硫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现象正确;
    D、熟石灰中加入稀HCl没有气体生成,不能产生大量气泡,现象错误;
    故选D。
    18.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答案】C
    【解析】A项,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但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等,A推理错误;
    B项,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B推理错误;
    C项,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性溶液,C推理正确;
    D项,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D推理错误;
    故答案为:C。
    19.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答案】C
    【解析】A项,向K2CO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碳酸钾溶液显碱性,但是碳酸钾不属于碱,属于盐,A说法错误;
    B项,往稀硫酸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时,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B说法错误;
    C项,用燃着的木条伸进某瓶气体中,木条熄灭,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C说法正确;
    D项,把MnO2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快速产生气泡,是因为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但是不能增加氧气的产量,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20.下列7种物质由H、C、O、S、Ca、Fe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1)甲在乙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该黑色固体的化学式是 。
    (2)甲与丙的溶液反应,可生成一种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丁可中和某些工厂污水中含有的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丁的溶液可用于检验无色无味的气体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戊由3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在空气中高温煅烧戊,只生成气体X和Y两种物质,其中戊、Y、X的质量比为25:14:1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
    (1)Fe3O4
    (2)Fe+H2SO4FeSO4+H2↑
    (3)Ca(OH)2+H2SO4CaSO4+2H2O Ca(OH)2+CO2CaCO3↓+H2O
    (4)CaCO3CaO+CO2↑
    【解析】(1)铁在氧气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的黑色固体是四氧化三铁,故甲是铁,乙是氧气,故填:Fe3O4;
    (2)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故丙可以是稀硫酸,故填:Fe+H2SO4FeSO4+H2↑;
    (3)丁可中和某些工厂污水中含有的丙,故丁是一种碱,可以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故X是二氧化碳,故填:Ca(OH)2+H2SO4CaSO4+2H2O;Ca(OH)2+CO2CaCO3↓+H2O;
    (4)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物质可能是碳酸钙,高温煅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故Y是氧化钙,故填:CaCO3CaO+CO2↑。
    21.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如图,像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步骤如下:(以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为例)
    Ⅰ.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把难溶的物质、气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上述方程式可改写成2Na++CO32-+Ca2++2Cl-CaCO3↓+2Na++2Cl-
    Ⅲ.删除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Ca2++CO32-CaCO3↓
    Ⅳ.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试回答:
    (1)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就是两种化合物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只要具备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水或________生成,反应就能发生。
    (2)写出稀盐酸滴在大理石上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pH试纸测量稀盐酸的酸碱度时,先用水湿润试纸,则测得的结果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________。
    A.Na+、H+、SO42-、OH- B.Na+、Ca2+、CO32-、Cl-
    C.Na+、H+、CO32-、Cl- D.K+、Cu2+、SO42-、Cl-
    (5)写出一个能用Fe+2H+Fe2++H2↑表示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Ⅰ.Na2CO3+CaCl2CaCO3↓+2NaCl
    (1)沉淀
    (2)2H++CaCO3Ca2++H2O+CO2↑
    (3)偏大
    (4)D
    (5)Fe+2HClFeCl2+H2↑(或Fe+H2SO4FeSO4+H2↑)
    【解析】Ⅰ、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的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1)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就是两种化合物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只要具备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水或沉淀生成,反应就能发生;
    (2)石灰石和盐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aCO3+2H+Ca2++H2O+CO2↑;
    (3)用pH试纸测量稀盐酸的酸碱度时,先用水湿润试纸,相当于向原稀盐酸中加水进行稀释。故则测得的结果将偏大;
    (4)A项,H+ 和OH- 反应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B项,Ca2+与CO32-反应生成碳酸钙的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
    C项,H+ 和 CO3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D项,这几种离子之间不反应,所以能大量共存,D正确;
    故答案为:D;
    (5) 与离子方程式Fe+2H+e2++H2↑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Fe+2HClFeCl2+H2↑(或Fe+H2SO4FeSO4+H2↑)。
    22.室温下,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利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盐酸的质量而变化的曲线如图:
    (1)由如图可知,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反应是 (填“吸热”、“放热”)反应。
    (2)在A处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呈 色。
    (3)B到C的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 (填“增大”、“减小”或“无变化”)。
    (4)B到C的过程中温度降低的原因为 。
    【答案】(1)放热

    减小
    反应终止,热量散失(反应终止,继续加盐酸起冷却作用)
    【解析】(1)由图象可以看出,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温度在逐渐的升高,说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2)A处的温度是由低到高的上升阶段,说明是反应进行过程中,此时氢氧化钠过量,溶液显碱性,滴加酚酞试液显示红色;
    (3)B到C的过程中溶液温度降低,说明反应结束后继续滴加稀盐酸,溶液由中性转化为酸性;
    (4)B到C的过程中降温原因为反应结束不放热,同时向四周散热或者反应终止,继续加盐酸起冷却作用。
    三、推断题
    23.思维导图是激发大脑潜能、练就科学思维的有效方法。图示中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是孕育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图中“—”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且省略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分析推理,回答问题:
    (1)物质A的化学式 。
    (2)A与D反应的微观实质为 。
    (3)B→A的化学方程式为 。
    (4)D→C的基本反应类型 。
    【答案】(1)Ca(OH)2
    (2)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3)CaO+H2OCa(OH)2
    (4)置换反应
    【解析】(1)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则A为氢氧化钙;A与B可以相互转化,B是孕育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B为水;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E为碳酸钙,B与C可以相互转化,D可以与A以及E反应,D可以生成B、C,则D为盐酸,C为氢气,带入框图,推断合理,物质A的化学式为Ca(OH)2;
    (2)A与D反应为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微观实质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3)B为水,A为氢氧化钙,B→A的反应为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4)D为盐酸,C为氢气,D→C的反应是盐酸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氯化物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
    四、探究题
    24.数字化实验是由数据采集器、传感器和配套的软件组成的定量采集各种常用数据并能与计算机连接的实验技术系统。因为数字化实验使定量研究中和反应成为可能。
    探究一:通过pH传感器和滴数传感器完成以下实验:向40mL溶质质量分数为0.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测定溶液的pH随滴入稀盐酸的体积(单位为mL)发生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按图1示进行实验。
    (1)在B烧杯中接着滴入稀盐酸,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C烧杯中溶液呈现无色时,溶液中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含有氢离子。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C烧杯的溶液中一定含有过量的稀盐酸。
    (3)在A点时,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4)实验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密度近似看作1g/mL,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
    (5)小强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发生变化的曲线如图3所示。在20s-44s之间,溶液pH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三:经过对中和反应一系列研究后,小亮小组又通过实验探究:证明酸与碱反应有水生成。
    【查阅资料】a.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红色
    b.无水醋酸在常温下为无色液体
    c.无水醋酸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后生成醋酸钠和水
    【实验方案】按图4所示,分别往4支试管中装入对应的试剂,然后迅速塞紧橡胶塞。
    (6)能证明酸与碱反应生成水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装入试剂后迅速塞紧橡胶塞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使反应快速充分进行
    (2)不一定;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合理即可)
    (3)NaCl、NaOH
    (4)2.92%
    (5)pH由大于7逐渐减小
    (6)ABC中的固体不变色,D中的固体由蓝色变红色
    (7)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试管
    【解析】(1)在B烧杯中接着滴入稀盐酸,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原因是使反应快速充分进行;
    (2)氢氧化钠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显中性,稀盐酸显酸性,均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当C烧杯中溶液呈现无色时,溶液中可能只含氯化钠,也可能稀盐酸过量,故不一定含有氢离子;
    稀盐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含有过量的稀盐酸;
    (3)A点时,pH>7,说明氢氧化钠还未完全反应,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故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NaCl;
    (4)由图2可知,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盐酸的体积为5mL
    设氯化氢质量为x,
    40mL氢氧化钠溶液质量是40g,溶质质量分数为0.4%,则溶质质量=40g×0.4%=0.16g,
    稀盐酸质量是5g,
    NaOH+HClNaCl+H2O,
    40 36.5
    0.16g x
    x=0.146g,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92%
    (5)在20s-44s之间,温度先升高后降低,说明在此期间的某一点,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故20s时,溶液中含氢氧化钠,pH>7,随着反应的进行pH逐渐减小,最后稀盐酸过量,pH小于7,故溶液pH的变化趋势是:pH由大于7逐渐减小至小于7;
    (6)能证明酸与碱反应生成水的现象是:A、B、C中的固体不变色(说明无水醋酸、氢氧化钠固体、反应生成的醋酸钠固体中不含水,不能使变色硅胶变色),D中的固体由蓝色变红色(说明无水醋酸和氢氧化钠固体反应生成了水,即酸与碱作用生成了水);
    (7)装入试剂后迅速塞紧橡胶塞的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试管,影响实验结果。
    25.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Ⅰ、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氧化铁。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
    (2)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____。
    【答案】Ⅰ、Ca(OH)2+2HClCaCl2+2H2O
    Ⅱ、【猜想】可能是CaCl2和HCl
    【进行实验】溶液不变色;固体溶解,溶液变黄色
    【反思与拓展】(1)反应物是否过量;(2)腐蚀铁质下水道、或污染水源等;碳酸钙
    【解析】Ⅰ、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2HCl==CaCl2+2H2O;
    Ⅱ、【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钙过量时是CaCl2和Ca(OH)2;
    猜想二:恰好完全反应时只有CaCl2;
    猜想三:盐酸过量时是CaCl2和HCl;
    【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溶液不变色,说明溶液中不含有氢氧化钙;
    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氧化铁。
    实验现象:固体溶解,溶液变黄色,是因为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2)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腐蚀铁质下水道、污染水源等;
    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氯化钙溶液。
    2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酸碱中和反应时,将稀盐酸滴加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氢氧化钠未变质),小组同学对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兴趣,他们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酚酞溶液在酸和碱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可借助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判断酸碱是否发生了反应,如图1所示。
    (1)可说明试管中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化学反应通常伴随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酸碱是否发生了反应,如图2所示。
    (2)将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燃烧匙伸入稀盐酸中,观察到U形管中右侧红墨水液面上升,该现象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组同学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定了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时间-温度曲线如图3所示。
    ①由曲线变化情况分析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并_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②400秒后,曲线开始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有同学提出还可利用pH的变化判断酸碱是否发生了反应,图4所示是小组同学利用pH传感器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pH变化曲线。
    (4)该反应是将_________(填序号),M点溶液中溶质为_________(填化学式)。
    a.稀盐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稀盐酸
    【答案】(1)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NaOH+HClNaCl+H2O
    (2)不能;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也能使U形管中右侧红墨水液面上升,所以仅靠观察U形管中右侧红墨水液面上升,不能判断二者发生反应
    (3)①放出;②氢氧化钠与盐酸已经反应完
    (4)b;NaCl
    【解析】(1)酚酞试液遇到氢氧化钠溶液变红,再加入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反应完,溶液变为无色,所以可说明试管中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现象是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反应物是氢氧化钠和盐酸,生成物是氯化钠和水,所以方程式是:NaOH+HClNaCl+H2O;
    (2)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也能使U形管中右侧红墨水液面上升,所以仅靠观察U形管中右侧红墨水液面上升,不能判断二者发生反应;
    (3)①由曲线变化情况分析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并放出热量;
    ②400秒后,曲线开始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已经反应完;
    (4)开始时pH>7,随着反应的进行,pH值逐渐降低,M点时pH=7,所以是向氢氧化钠中加入盐酸;M点溶液是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所以溶质只有生成的氯化钠。
    五、计算题
    27.某品牌炉具清洁剂的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测定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含量。取100g炉具清洁剂倒入烧杯中,逐次加入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测出溶液的pH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当pH=13时,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2)当恰好中和时,消耗的稀硫酸的质量为 。
    (3)计算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Na2SO4、NaOH
    (2)50g
    (3)设100g炉具清洁剂中NaOH的质量为x
    2NaOH+H2SO4Na2SO4+2H2O
    80 98
    x 50g×9.8%
    8098=x50g×9.8%
    解得:x=4g
    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4g100g×100%=4%
    答: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4%
    【解析】(1)当pH=13时,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Na2SO4、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NaOH;
    (2)当恰好中和时,溶液pH=7,消耗的稀硫酸的质量为50g;
    (3)设100g炉具清洁剂中NaOH的质量为x。
    2NaOH+H2SO4Na2SO4+2H2O
    80 98
    x 50g×9.8%
    解得:x=4g;
    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
    答: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4%。 A.
    过滤液体
    B.
    浓硫酸的稀释
    C.
    液体的倾倒
    D.
    液体的量取
    A.铁粉和稀盐酸
    B.铁锈和稀盐酸
    C.氢氧化钠和水
    D.石灰石和稀盐酸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选项
    物质
    选用试剂(过量)
    操作方法
    A
    CaCO3 (KNO3)

    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蒸发
    B
    NaCl (NaOH)
    稀盐酸
    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结晶
    C
    Zn (Fe)
    硝酸铜溶液
    加入硝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D
    CO2 (O2)
    碳粉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碳粉
    A.A
    B.B
    C.C
    D.D
    A.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B.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完全转化为产物
    C.工业上用脱硫煤作燃料,可以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
    D.硫酸厂的污水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后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
    A.
    气体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B.
    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
    C.
    向稀盐酸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
    向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
    A.NaOH
    B.CaO
    C.Cu
    D.CaCO3
    A.胶头滴管中所取的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B.b点表示溶液中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a点表示的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D.c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是NaCl和HCl
    A.生石灰用于加热即热食品
    B.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硼酸用于处理皮肤上沾有的碱
    A.蓝色、红色、紫色
    B.红色、无色、蓝色
    C.无色、蓝色、紫色
    D.紫色、蓝色、红色
    A.稀硫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肥皂水
    D.食醋
    A.食醋
    B.食盐
    C.黄酒
    D.白糖
    A.无色
    B.蓝色
    C.紫色
    D.红色
    A.石蕊试液
    B.酚酞试液
    C.氯化钠溶液
    D.广泛pH试纸
    A.CO2
    B.FeCl3
    C.BaCl2
    D.KOH
    A.氧化钙
    B.二氧化碳
    C.氢氧化钙
    D.热的沙粒
    A.红磷在氧气里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
    B.用CO还原CuO时,CuO由黑色变红色
    C.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在熟石灰中加入稀HCl产生大量气泡
    A.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性溶液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K2CO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K2CO3是碱
    B
    往稀硫酸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没有明显现象
    稀硫酸和NaOH不反应
    C
    用燃着的木条伸进某瓶气体中
    木条熄灭
    该气体可能是CO2
    D
    把MnO2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
    快速产生气泡
    MnO2能增加O2的产量
    A.A
    B.B
    C.C
    D.D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溶液中含有过量的稀盐酸

    相关试卷

    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2 化学肥料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2 化学肥料课时作业,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推断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1课时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1课时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2课时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2课时课时练习,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推断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