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套名师简案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七年级语文上册《天上的街市》创新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七年级语文上册《杞人忧天》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设计
展开1.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文的基本词汇,学习古汉语语法,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礼”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诚信、礼义廉耻等传统美德在当今社会的意义,培养尊重他人、注重礼节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1. 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正确理解文意。
2. 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
3. 学习古人懂礼、守礼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式,如倒装句、判断句等。
2. 深入理解课文中蕴含的道理,如何做到“信”和“礼”。
四、教学方法
1. 诵读法:通过反复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讲解法:教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3.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4.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5. 情境法: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五、详细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亲爱的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诚信是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品德。它让我们心灵相通,让世界充满友爱。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一篇关于诚信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陈太丘与友期行》。
二、揭示课题
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知道这个故事中的“陈太丘”是什么人吗?(他是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陈琳的儿子,名为陈元方。)那么,从这个名字我们可以知道故事中涉及到了哪些人物呢?(陈太丘和朋友)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 指名回答问题。(课文主要讲了陈太丘和朋友约定同行,但朋友没有按时到来,陈太丘便先行离开了。这惹怒了朋友,朋友破口大骂,但陈太丘却表现得非常有礼节。)
3. 指导朗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 检查自读情况。
(1)正音:期(jī)行(háng) 舍(shě)去 入门不顾(gù)
(2)朗读指导:要读出对话中的语气,如“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要读出友人的愤怒和责备。而“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则要读出陈元方的反驳有理有据、得体有礼的语气。
5. 角色扮演:请同学扮演陈太丘、友人和元方,模拟对话情景。
四、深入理解课文,品味语言
通过朗读课文和角色扮演,我们已经理解了课文的故事情节。现在我们要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品味课文中的精彩语言。请大家分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 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友人没有按时到达约会地点?
2. 友人为什么会迟到?从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3. 友人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4. 陈元方是怎样反驳友人的?他表现出怎样的品质?
5. 故事表达了什么思想?对我们有何启示?
通过讨论,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1. 友人迟到的原因是没有听从家人的劝告,还自以为是。从文中“友人曰:‘吾日中时来而未晚也’”和“不遵而预定之期”可以看出。
2. 友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是因为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仍然强词夺理。从文中“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和“友人惭,下车引之”可以看出。
3. 陈元方反驳友人的话是:“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这句话的意思是:您和我爸爸约定在中午见面,中午您没来,这就是没有信誉;您还对着我骂我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从中可以看出陈元方是一个明事理、有礼节的人。故事表达了要讲求信用的思想,教育我们做人的道理。对我们来说,诚信是立身之本,是我们成长和成才的必备品质。我们要从小树立诚信意识,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尊重他人、宽容大度,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六、作者介绍及背景
《陈太丘与友期行》的作者是南朝宋的文学家刘义庆。刘义庆(公元403-444年)是南朝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的侄子,被过继给其兄长沙景王刘道怜的次子,袭封临川王。他才华横溢,文笔优美,是当时的著名文人。他的作品《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记录了当时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成为研究这一时期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陈太丘与友期行》是《世说新语》中的一篇,主要记述了陈太丘与友人相约出行,友人违约、陈太丘独自离开的故事。通过这篇文章,作者刘义庆向读者传达了诚信、守时、礼貌等重要的道德观念,以及维护个人尊严和坚持正义的价值观。
在创作背景方面,《陈太丘与友期行》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诚信、礼节和人格尊严的重视。同时,它也揭示了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浮华虚荣、追求名利的现象。通过这篇文章,作者刘义庆对当时社会的道德风尚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综上所述,刘义庆作为南朝宋时期的文学家,以其才华横溢的文笔和深刻的思考,创作出了《陈太丘与友期行》这样的优秀作品,对于我们了解当时的历史文化、思考道德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七、生字词解析
1.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是人名,其中“陈”是姓氏,“太丘”是名。
“期”是“约定”的意思。
“行”在这里表示“出行”或“启程”。
2.期日中
“日中”表示正午时分。
3.过中不至
“过中”表示过了正午。
“至”是到达的意思。
4.太丘舍去
“舍去”表示放弃停留,离开。
5.后乃至
“去”表示离开,“乃”表示才,“至”表示到达。
6.相委而去
“委”是“舍弃”、“抛弃”的意思。
“去”则是离开的意思。
7.元方时年七岁
“元方”是陈太丘的长子,“时年”表示当时年龄。
8.门外戏
“戏”表示玩耍、游戏。
9.待君久不至,已去
“待”表示等待,“已去”表示已经离开。
10.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家君”是对自己父亲的尊称。
“无信”表示不守信用。
11.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对子骂父”表示对人不尊重。
“无礼”表示缺乏礼仪。
12.下车的动词是“揖”,表示友人下车行礼,元方则“入门不顾”。
“揖”是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迎接或回礼。
“入门不顾”表示走进门去,不再回头看,表现了对友人不屑的态度。
13.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怒”表示生气,“非人哉”表示这不是人应该有的行为!
“期行”与课文中的“与友期行”意思相同,即与朋友约定出行。
“相委而去”如前所述,表示舍弃了朋友的约定而离开。
14.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这是元方的回答,意思是:您与我父亲约定正午见面,但您未按时到达,这是不守信用;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这是缺乏礼仪。
15.友人惭,下车引之
“惭”表示感到羞愧或内疚。
“引之”表示拉起元方。
16.元方入门不顾
如前所述,“入门不顾”表示走进门去,不再回头看。这再次显示了元方对友人的不屑态度。
17.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这是儒家思想中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诚信应该接近于义,说出来的话应该是可以实践的。这里的“复”表示实践或履行。
18.因是已去
“因是”表示因此,“已去”如前所述,表示已经离开。
文章翻译
1. 陈太丘与友期行。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
2. 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译文:约定的时间是中午,过了中午朋友没来,陈太丘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来。
3.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译文:元方当时七岁,在门外玩。客人问他:“你父亲在吗?”
4.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译文:元方回答道:“等你好久没来,他已经离开了。”
5.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文:朋友就发怒说:“真不是人!和朋友相约同行,却丢下我就走了。”
6.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译文:元方说:“您和我父亲约的是中午,中午您没到,这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父亲,这就是无礼。”
7.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朋友感到惭愧,下车拉他。元方走进门去,连头也不回。
九、文本探究
1.问题:陈太丘与友人约定的出行时间是什么时候?
答案 :他们约定在中午时分出发。
2.问题 :友人为什么迟到了?
答案 :因为友人喝醉了,错过了约定的时间。
3.问题 :陈太丘为什么离开了?
答案 :因为友人迟迟未到,陈太丘以为友人已经改变主意,所以离开了。
4.问题 :陈太丘的长子陈元方当时多大?
答案 :元方当时七岁。
5.问题 :陈元方在友人道歉之后的表现如何?
答案 :陈元方听了道歉之后感到高兴,因为他认为父亲的朋友是个守信之人。
6.问题 :陈太丘离开时对友人说了什么?
答案 :陈太丘说:“如果你不守信,那么我们之间的约定还有什么意义?”
7.问题 :友人的反应是什么?
答案 :友人感到非常惭愧,请求原谅。
8.问题 :陈太丘为什么没有接受友人的道歉?
答案 :因为陈太丘认为友人的行为已经违背了基本的诚信原则,无法轻易原谅。
9.问题 :这个故事想要传达的核心信息是什么?
答案 :这个故事传达了守信用的重要性,即人在约定和承诺的事情上必须信守承诺,否则会失去别人的信任。
10.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的写作特色是什么?
答案 :《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述了东汉后期至魏晋间名士贵族的逸闻轶事。《陈太丘与友期行》是其中的一篇精短故事,主要通过对话来展现人物性格,语言凝练,情节集中,十分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十、小结
《陈太丘与友期行》是南朝文学家刘义庆所著《世说新语》中的名篇,这篇短文记述了陈太丘与友人相约出行,却遭友人失信爽约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于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等传统美德的重视,以及家庭教育对于子女品德培养的重要性。
陈太丘作为东汉时期的名士,其为人正直、学问深厚,他的行为举止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在与友人的交往中,他表现出高度的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的品质。当友人失约时,他没有责备,而是宽容大度地接受了事实。这种为人处世的智慧和风度,不仅展现了陈太丘的个人魅力,也体现了古代中国社会对于人际关系和道德修养的重视。
与此同时,陈太丘之子陈元方在这次事件中的表现也值得我们关注。他年仅七岁,却能言善辩,展现出卓越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水平。他对于友人失信的行为敢于提出批评,维护了父亲的尊严。而当友人对自己的行为表示歉意时,他又能表现出得体的应对态度。陈元方的言行不仅体现出其良好的家庭教育,也展示了儿童在优秀家庭文化熏陶下能够迅速成长的范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家庭教育对于子女的品德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陈元方之所以能展现出如此出色的品质,离不开陈太丘的言传身教。陈太丘用自己的行为为儿子树立了榜样,让陈元方在耳濡目染中学会了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因此,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来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同时,《陈太丘与友期行》也强调了诚实守信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在当今社会,诚信已成为人们相互信任的基础。只有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关系才能持久稳固。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只有秉持诚信原则,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反之,失信行为则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导致合作关系的破裂。因此,我们应该珍视诚信这一传统美德,努力将其传承下去。
此外,《陈太丘与友期行》还向我们展示了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在与人交往中,我们应该尊重对方的意愿和感受,避免伤害他人的感情。在故事中,友人失约后未能对陈太丘进行及时的解释和道歉,这种不尊重他人的行为不仅令人不快,也破坏了双方的关系。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的感受和权益,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综上所述,《陈太丘与友期行》不仅展现了古人的道德风范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对我们今天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提出了有益的启示。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智慧,努力传承诚信、尊重他人等传统美德,以建立和谐美好的社会。同时,我们也应该重视家庭教育在子女品德培养中的关键作用,以优秀家庭文化来培养新一代具备良好品德的公民。
作业
一、基础知识训练:
1. 掌握本课的重点字词,如“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尊君在不”等。
2. 翻译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二、阅读理解训练:
1. 深入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探讨陈太丘的友人的行为是否失礼,以及陈太丘的反应是否得当。
2. 分析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并通过比较来深化理解。
三、写作训练:
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短文,描述陈太丘与友人之间的交往过程,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2. 写一篇读后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陈太丘与友期行》的启示和思考。
四、口语交际训练:
1. 分组讨论:如果你是陈太丘,你会如何处理这种情况?请模拟当时的对话场景。
2. 在课堂上模拟表演《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故事情节,培养语言表达和舞台表现能力。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共6页。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朗读课文,初步感知,疏通文意,感知文本,师生互动,研讨课文,试读背诵,布置作业,课堂练习,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仔细研读,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