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声声慢》(分层作业)(解析版+原卷版)-人教统编版语文必修上册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658994/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9.3《声声慢》(分层作业)(解析版+原卷版)-人教统编版语文必修上册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658994/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9.3《声声慢》(分层作业)(解析版+原卷版)-人教统编版语文必修上册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65899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9.3《声声慢》(分层作业)(解析版+原卷版)-人教统编版语文必修上册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65899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9.3《声声慢》(分层作业)(解析版+原卷版)-人教统编版语文必修上册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65899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9(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寻寻觅觅))9.3* 声声慢(寻寻觅觅)优秀一课一练
展开《声声慢》分层作业
建议用时:40分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清照的闺情词反映的是自己的闺中生活,她的词作展示出女性特有的矜持、细腻、清雅。对比之下,那些男性文人代拟的闺情词就显得_______。她的词作不但和那些男性文人表达居高临下的怜爱同情,甚至观赏玩弄之情的作品绝不相类,就是和那些男性作家对女性刻意描摹的作品相比也_______。李清照的词作是对女性情感世界的特殊反映。
总之,在李清照自己的绝大部分作品中都突出表现了她对现实生活中真实心境的咏叹、体味、关注,表现了对贵族知识女性身份情感的准确把握和微妙表达。她对绮窗园林之外的纷纭世事是不闻不问的,这也是后世论者_______她的原因,认为她生活面狭窄,思想性欠缺等。( ),她在对男性社会俗世事功的疏离中,在对自身女性身份地位的确认中,_______地咏唱着女性独特的情感世界,从而在中国文学史上开创了独特的女性话语系统。仅从这个意义上讲,把李清照与男性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李白相提并论,就有着充足的理由。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相形见绌 截然不同 嗔怒 执着
B.黯然失色 截然不同 诟病 执拗
C.黯然失色 大相径庭 嗔怒 执拗
D.相形见绌 大相径庭 诟病 执着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李清照自己的绝大部分作品中都突出表现了她对现实生活中真实心境的咏叹、体味、关注,表现了对贵族知识女性身份情感的准确把握和微妙表达。
B.李清照在自己的绝大部分作品中都突出表现了她对现实生活中真实心境的关注、体味、咏叹,表现了对贵族知识女性身份情感的准确把握和微妙表达。
C.李清照在自己的绝大部分作品中都突出表现了她对现实生活中真实心境的咏叹、体味、关注,表现了对贵族知识女性身份情感的准确把握和微妙表达。
D.在李清照自己的绝大部分作品中都突出表现了她对现实生活中真实心境的关注、咏叹、体味,表现了对贵族知识女性身份情感的准确把握和微妙表达。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殊不知李清照之所以为李清照的根基正是这种特点奠定的
B.奠定李清照之所以为李清照的根基正是这种特点
C.殊不知正是这种特点奠定了李清照之所以为李清照的根基
D.这种特点奠定了李清照之所以为李清照的根基
4.下列词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B.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C.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D.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起句连用七组叠词,极富音乐美,回环往复中透露出作者浓浓的悲伤之情。
B.作者说空中飞过之“雁”是旧时的相识,可以说是以从前的快乐反衬今日的悲苦。
C.黄花“憔悴损”虽然说的是菊花枯萎到了极点,但我们可以由此想到作者的憔悴。
D.末句“怎一个愁字了得”表明作者当时有悲、喜、爱、恨等多种情感,蕴含丰富。
6.吴小如《诗词札丛》中说“李易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句,写景尤妙”,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李清照此句的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临江仙①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局。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②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③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注】①此词作于建炎三年(1129)初春,是宋室南渡的第三个年头。②秣(mò)陵:与下句中的“建康城”是同一地方,即今江苏南京。③试灯: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张灯,以祈丰稔,未到元宵节而张灯预赏,谓之试灯。
7.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句与欧阳修《蝶恋花》词一样,连用三个“深”字,前两个“深”字重在形容庭院的幽深,第三个“深”字有加强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B.次句“云窗雾阁常扁”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门虽设而常关”同一机杼,都表现了恬然自适之情。
C.“柳梢梅萼渐分明”写出词人喜见之景:柳梢吐绿,梅萼泛青,一片早春风光。写景如画,不设色,淡墨勾线,寄寓着词人的欣喜之情。
D.下片紧承上片,触景而伤怀,进而追忆往昔,对比眼前,感到心灰意冷。“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今昔对比,无限感喟。
E.“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与上片情境遥相呼应,进一步表露了词人落寞无奈的心绪,读者仿佛看到了年老憔悴、神情倦怠的女词人的形象。
8.前人评本词“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两句巧妙,请简要赏析这两句妙在何处。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声声慢》中开头有七组叠词,看似平平淡淡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写愁,营造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乐效果,委婉细致地表达了词人在遭受深创剧痛后的愁苦之情。这七组叠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声声慢》中写词人晚年愁苦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词人满心皆愁,酒入愁肠愁更愁。
(3)《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捕述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写出了词人不能自抑的凄苦。
(4)《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说身世之痛、家国之恨、孤独之悲等如何是一个愁字能包括得尽、概括得了的。
10.某校一中学生喜欢李清照的词,尤其喜欢其笔下的“黄花”意象。他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哭泣的黄花”,借此抒发一种淡淡的忧伤。然而老师阅罢,把“哭泣的黄花”改为“哭泣的易安”。理由是:黄花无 知无觉,又如何能“哭泣”呢?
请针对以上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鹊桥仙(纤云弄巧)优秀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鹊桥仙(纤云弄巧)优秀习题,文件包含《鹊桥仙》分层作业解析版-人教统编版语文必修上册docx、《鹊桥仙》分层作业原卷版-人教统编版语文必修上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八单元古诗词诵读静女精品精练: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八单元古诗词诵读静女精品精练,文件包含《静女》分层作业解析版-人教统编版语文必修上册docx、《静女》分层作业原卷版-人教统编版语文必修上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虞美人优秀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虞美人优秀巩固练习,文件包含《虞美人》分层作业解析版-人教统编版语文必修上册docx、《虞美人》分层作业原卷版-人教统编版语文必修上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5b3db8a16b5d6587ba18abcf3fc66c6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