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单元测试题(53份)
- 第四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单元测试题——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第四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测试题----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测试题---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测试题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练习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12题)
1.将一定质量的镁和铝混合物投入200 mL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镁和铝的总质量为9 g
B.最初20 mLNaOH溶液用于中和过量的硫酸
C.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5 mol·L-1
D.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
2.氢氧化铝受热易分解,产生水并吸收热量,可用作阻燃剂;氢氧化铝能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是药物“胃舒平”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铝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
B.复方胃舒平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氢氧化铝灭火的原因之一是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D.氢氧化铝是一种两性氢氧化物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周期表里,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
B.在周期表里,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
C.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都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D.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原子半径也越大
4.W、X、Y、Z、M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X的氢化物可做制冷剂,Y的族序数等于周期数,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用Y与M形成的化合物熔融电解制备单质Y
B.Z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和在纯氧中燃烧生成的产物不同
C.W、X、Z形成的一种化合物能与盐酸或NaOH反应
D.M元素简单离子的半径是同周期主族元素形成简单离子半径最大的
5.在化学学习、研究中,类推的思维方法有时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A.CO2和Na2O2反应生成Na2CO3, 推测:SO2和Na2O2反应生成Na2SO3
B.金属钠着火不能用CO2扑灭,推测:金属钾着火也不能用CO2扑灭
C.Fe3O4可表示为FeO·Fe2O3,推测:Pb3O4也可表示为PbO·Pb2O3
D.F、Cl、Br、I的单质熔点依次升高,推测:N、P、As、Sb、Bi的单质熔点也依次升高
6.已知X、Y、Z、W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Y与X同主族,且最高价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强碱,Z的一种氧化物溶在雨水中,可形成酸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
B.X与Y、Z、W三种元素都可形成共价化合物
C.非金属性
D.W的单质常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7.W、X、Y、Z、M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半径和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Y>Z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Y”、“<”或“=”表示)
(2)元素S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分别为 、 ,
(3)在一定条件下,S与H2反应有一定限度(可理解为反应进行的程度),请判断在相同条件下Se与H2反应的限度 (选填“更大”、“更小”或“相同”)。
(4)羰基硫(COS)分子结构与二氧化碳分子结构相似,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请写出羰基硫分子的电子式
(5)单质砷和热的浓H2SO4反应,生成As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4.1-20号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中(填元素符号):
(1)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 ,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 ;
(2)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金属单质是 ,非金属单质是 ;
(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金属单质是 ;
(4)硬度最大的单质是 ;
(5)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酸性最强的元素是 。
15.下表是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A-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族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一
A
二
D
E
G
I
三
B
C
F
H
(1)A-I中元素,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用元素符号),还原性最强的单质是 (用元素符号);
(2)A-I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酸是 (用化学式);
(3)用电子式表示D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形成过程 ;
(4)写出B与C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6.卤族元素在自然界中都以典型的盐类存在,包括氟、氯、溴、碘和砹五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ⅦA族,其中氯、溴和碘主要来之海水。卤素元素在生产实际中承担着重要角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经过验纯的氢气点燃,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在集气瓶口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2)欲检验Na2CO3、Na2SO4、NaCl的混合溶液中的Cl-,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3)海水晒盐所获取的粗盐,经过提纯、精制之后,其水溶液进行电解,可以得到重要的化工原料。请写出该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海带中提取碘时,将海带烘干、灼烧目的是 、 。
(4)将0.01 molCl2通入含0.03 molNaBr和0.03 molKI的混合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再将所得溶液分为两等份,其中一份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的成分一定有KCl,还有 ;另一份再加入少量CCl4,振荡,则CCl4层的颜色是 ,分离CCl4层和水层的操作名称是 ,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 。
17.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关闭,,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关闭,打开,,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关闭。
Ⅲ.B中继续通气体,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Ⅳ.…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m的作用 。
(2)能说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 。
(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过程Ⅱ中溶液变为黄色的原因 。
(4)过程Ⅳ的目的是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简述其操作过程 。
(5)过程Ⅲ的实验目的是 。
(6)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还渐减弱的原因 。
18.某学生在做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的实验时,设计了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的实验现象,请帮助该学生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探究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实验用品
仪器:试管、胶头滴管
药品:新制氯水、新制溴水、溴化钠溶液、碘化钠溶液、四氯化碳
(3)实验内容(在下表横线上填写相关内容)
序号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①
向盛有少量溴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
液体分为两层,下层呈 色
②
向盛有少量碘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新制溴水,振荡,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
液体分为两层,下层呈 色
(4)写出上述实验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实验结论: 。
19.现有FeCl3、AlCl3的混合溶液100mL,逐滴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加入的NaOH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
(1)a点对应的沉淀为 (填化学式)。
(2)计算原混合液中FeC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20.实验室中有甲﹑乙两瓶丢失标签的无色溶液,其中一瓶是盐酸,另一瓶是碳酸钠溶液。为确定甲﹑乙两瓶溶液的成分及其物质的量浓度,现操作如下:
①量取25.00mL甲溶液,向其中缓缓滴加乙溶液15.00mL,共收集到CO2气体224mL﹙标况﹚。②量取15.00mL乙溶液,向其中缓缓滴加甲溶液25.00mL,共收集到CO2气体112mL﹙标况﹚。
请回答:
(1)根据上述两种不同操作过程及实验数据可判断甲溶液是 (填名称)
(2)甲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忽略CO2在溶液中的少量溶解﹚。
(3)若用类似上述“互滴”的方式。
①将100 mL 3mol/L的NaAlO2溶液逐滴加到50mL12mol/L的HCl溶液中,充分反应。写出发生反应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 。
②将50mL12mol/L的HCl溶液逐滴加入100 mL 3mol/L的NaAlO2溶液中,充分反应。两种混合方式生成沉淀的量是否相等 (填“相等”或“不相等”)
21.把一小块镁铝合金溶于100mL盐酸中,然后向其中滴入1mol/L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和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如图所示。
求:(1)合金中镁、铝各自的质量 、 。
(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
22.4种相邻主族短周期元素的相对位置如表,元素x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的2倍,y的氧化物具有两性。
m
n
x
y
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 周期、第 族,其单质可采用电解熔融 的方法制备。
(2)m、n、y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碱性最强的是 。(填水化物的化学式)
(3)气体分子(mn)2称为拟卤素,性质与卤素相似,其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参考答案:
1.D
从图象中看到,从开始至加入NaOH溶液20mL,没有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中硫酸溶解Mg、Al后有剩余,此时发生的反应为:H2SO4+2NaOH=Na2SO4+2H2O。当V(NaOH溶液)=200mL时,沉淀量最大,此时为Mg(OH)2和Al(OH)3,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铝沉淀溶解,最后当加入240mL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铝完全溶解,只有氢氧化镁沉淀。
A、当V(NaOH溶液)=240mL时,沉淀不再减少,此时全部为Mg(OH)2,n(Mg)=n[Mg(OH)2]=0.15mol,m(Mg)=0.15mol×24g•mol-1=3.6g,n(Al)=n[Al(OH)3]=0.35mol-0.15mol=0.2mol,m(Al)=0.2mol×27g•mol-1=5.4g,所以镁和铝的总质量为9g,A项正确;
B、根据A中分析可知B项正确;
C、从200mL到240mL,NaOH溶解Al(OH)3:NaOH+Al(OH)3=NaAlO2+2H2O,则此过程消耗n(NaOH)=n[Al(OH)3]=0.2mol,c(NaOH)=0.2mol÷0.04 L=5mol•L-1,在200mL时溶液中只有硫酸钠,根据硫酸钠的化学式分析,硫酸的物质的量为5mol•L-1×0.2L÷2=0.5 mol,硫酸的浓度为0.5 mol÷0.2 L =2.5 mol·L-1,C项正确;
D、由Mg+H2SO4=MgSO4+H2↑,2Al+3H2SO4=2Al2(SO4)3+3H2↑可以计算出生成n(H2)=0.45mol,标准状况下V(H2)=0.45mol×22.4L•mol-1=10.08L,D项错误;
答案选D。
2.A
A.题干信息显示,氢氧化铝受热易分解,所以其热稳定性差,A不正确;
B.复方胃舒平的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具有中和胃酸的能力,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B正确;
C.氢氧化铝受热易分解,产生水并吸收热量,其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C正确;
D.氢氧化铝能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是一种两性氢氧化物,D正确;
故选A。
3.B
A.在周期表里,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等于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而不是电子数,故A错误;
B.原子的结构决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核电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族序数,故B正确;
C.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可能为原子或离子,如为原子,则为稀有气体元素,故C错误;
D.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如为同主族,则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大,故D错误;
答案选B。
4.C
五种元素中W元素的原子序数最小,且原子半径最小,则W为H元素;X的氢化物可做制冷剂,则X为N元素,该氢化物为NH3;Y的族序数等于周期数,且原子序数大于N,则Y为第三周期ⅢA族元素,即为Al元素;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则Z为S元素;M为原子序数大于S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则M为Cl元素。
A.Y与M形成的化合物为AlCl3,其为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不导电,所以不能电解溶液氯化铝制取铝单质,一般电解熔融氧化铝,A错误;
B.S单质无论在纯氧中燃烧还是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SO2,产物相同,B错误;
C.W、X、Z三种元素可以形成化合物NH4HS,能与盐酸或NaOH反应,C正确;
D.S2-和Cl-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但S2-的核电荷数更小,半径更大,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5.B
A.SO2有还原性,Na2O2有强氧化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a2SO4,A错误;
B.钠燃烧生成的过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助燃,钾燃烧生成的过氧化钾、超氧化钾也能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助燃,所以金属钠着火不能用CO2扑灭,金属钾着火也不能用CO2扑灭,B正确;
C.Fe3O4中铁的化合价+2价、+3价,可看作“混合氧化物”,可改写成FeO•Fe2O3,Pb在化合物里显+2价和+4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Pb的+2价和+4价两种氧化物形式为PbO和PbO2,则Pb3O4的氧化物的表示形式可以写成2PbO•PbO2,C错误;
D.N、P、As为非金属单质,熔点升高,但是,Sb的熔点630.74℃、Bi的熔点271℃,D错误。
答案选B。
6.D
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Y与X同主族,且最高价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强碱,则X是H元素、Y是Na元素;Z的一种氧化物溶在雨水中,可形成酸雨,Z是S元素,X、Y、Z、W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是Cl元素。
A.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原子半径大小:,故A错误;
B.H与Na形成离子化合物NaH,故B错误;
C.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故C错误;
D.Cl2常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故D正确;
选D。
7.C
W、X、Y、Z、M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和Y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1,则W为H,Y为Na,Z的最外层为3,原子半径比Na略小,应为第三周期的Al,M和X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6,根据原子半径大小关系及原子序数可知,X为O,M为S,据此分析解答。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W、X、Y、Z、M分别为H、O、Na、Al、S,则
A.水分子间存在氢键,其沸点高于H2S,A错误;
B.H2O2分子存在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而Na2O2存在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B错误;
C.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简单离子半径越小,则简单离子半径:O2->Na+>Al3+,C正确;
D.元素金属性越大,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碱性:NaOH>Al(OH)3,D错误;
故选C。
8.B
A.分子晶体中不一定含有共价键,如稀有气体中不含化学键,故A错误;
B.常温时,pH=7的溶液中c(H+)=c(OH-),则溶液呈中性,故B正确;
C.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能发生,如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但常温下不发生,故C错误;
D.只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如果正负电荷重心重合则为非极性分子,如甲烷分子,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判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方法:
①中心原子化合价法:在组成为ABn型化合物中,若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等于族的序数,则该化合物为非极性分子,否则为极性分子,如CCl4、SO3、PCl5;
②受力分析法:若已知键角(或空间结构),可进行受力分析,合力为0者为非极性分子。如:C2H4、BF3;
③原子分析法:由同种原子组成的双原子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9.D
A、将钠投入CuSO4溶液,Na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OH-与Cu2+反应,生成Cu(OH)2,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Cu2+=H2↑+2Na++Cu(OH)2↓,故A错误;
B、NH3·H2O为弱碱,离子方程式中不可拆开,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B错误;
C、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故C错误;
D、产物正确,拆分正确,电荷守恒,D正确。
故选D。
【点睛】将Na投入盐溶液,Na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若盐溶液中的离子与NaOH反应,则再发生后续反应。Na不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其他金属,此为易错点。注意,Al(OH)3只溶于强碱,向Al3+溶液中加过量的氨水只能生成Al(OH)3,实验室一般用氨水制备氢氧化铝。
10.B
A. 化学键是纯净物分子内或晶体内相邻两个或多个原子(或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力的统称,A正确;
B. 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共价键,B错误;
C. 只有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所以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C正确;
D. 只要含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存在共价键,D正确;故答案为:B。
11.D
设65Cu原子的原子个数百分比为x,则65Cu的原子个数百分比为1-x,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则:63x+65(1-x)=63.5,解得x=75%,D项正确;
答案选D。
12.D
试题解析:①铝是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氢气,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与氢气,故①符合;②溴单质能与氢氧化钾反应反应生成溴化钾、次溴酸钾与水,溴单质具有氧化性,与亚硫酸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溴化钠、硫酸钠,故②符合;③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反应得到NO,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合成氨气反应,常温下氮气不能与氧气、氢气发生反应,故③不符合;④常温下,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与水,与氯化铁溶液反应得到氯化铜、氯化亚铁,故④符合,故选D.
考点: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
13. N2O5 < +6 -2 更小 2As+3H2SO4(浓)As2O3+3SO2↑+3H2O
(1)N元素位于第ⅤA族,最高正价为+5价,最高价氧化物为N2O5;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所以酸性H3AsO4<H3PO4;
(2)硫元素的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所以最高正价为+6价,最低负价=最外层电子数-8,所以最低负价为-2价;
(3)S和Se是同主族元素,同主族元素性质具有相似性和递变性,按照O、S、Se的顺序单质和氢气反应的限度逐渐减小,所以Se与H2反应的限度更小;
(4)羰基硫(COS)分子结构与二氧化碳分子结构相似,二氧化碳中碳原子和氧原子间是双键,为直线型的结构,所以羰基硫分子的电子式为;
(5)单质砷和热的浓H2SO4反应生成As2O3、SO2和H2O,化学方程式为:2As+3H2SO4(浓)As2O3+3SO2↑+3H2O。
14.(1) H K
(2) K F2
(3)Al
(4)C
(5)Cl
(1)原子半径取决于两个因素:电子层数、核电荷数。原子半径最小的为H,原子半径最大的为K。答案为H;K;
(2)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单质越活泼,与水反应越剧烈,金属性最强的为K;非金属性最强的为F。与其他非金属单质相比,其单质与水反应最剧烈;答案为K,F2;
(3)铝能与酸反应生成铝盐,铝也能与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四羟基合铝酸盐),因此,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金属单质为Al。答案为Al;
(4)金刚石是碳元素的一种单质,其硬度最大。答案为C;
(5)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中,HCl溶液酸性最强。答案为Cl。
15. Ne Na
根据A-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判断它们分别是H、Na、Al、C、N、P、F、S、Ne。
(1)A-I中元素,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稀有气体Ne,还原性最强的单质是金属Na,故答案为:Ne;Na;
(2)A-I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氟,但氟没有含氧酸,除氟外非金属性最强的是氮,则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酸是硝酸,化学式为,故答案为:;
(3)是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可表示为,故答案为:;
(4)B与C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铝,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16. 有白雾产生 取样,加过量的Ba(NO3)2溶液,过滤,取上层清液滴加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中,则混合溶液中含Cl- 2Cl-+2H2OCl2↑+H2↑+2OH- 将有机态的碘转化为无机态的碘,易于提取 增大固体表面积有利于溶解 Cl2+2I-=I2+2Cl- KI、NaBr 紫红 分液 分液漏斗
(1)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HCl,在瓶口形成白雾;
(2)排出CO32-、SO42-的干扰后,再验证Cl-;
(3)电解精制饱和食盐水时,生成氢氧化钠、氯气、氢气;灼烧海带时,可制取溶于水的碘离子;
(4)氯气通入含有Br-、I-的溶液中,先与I-反应;溶液中剩余0.01mol的KI、生成0.02mol的KCl和未反应的0.03 molNaBr;萃取时碘溶解到四氯化碳中,显紫红色;用分液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
(1)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HCl,HCl极易溶于水,在集气瓶口观察到有白雾出现;
(2)CO32-、SO42-、Cl-与硝酸银均会出现沉淀,为排出CO32-、SO42-的干扰,取少量溶液加入足量的硝酸钡,过滤,取上层清液,加入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混合液中含有Cl-;
(3)电解精制饱和食盐水时,生成氢氧化钠、氯气、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Cl2↑+H2↑+2OH-;灼烧海带时,可制取溶于水的碘离子;
(4)氯气通入含有Br-、I-的溶液中,先与I-反应,由于氯气少量,则发生Cl2+2I-=I2+2Cl-;氯气少量则溶液中剩余0.01mol的KI、生成0.02mol的KCl和未反应的0.03 molNaBr,溶液蒸干时,碘升华,则剩余固体为KI、KCl、NaBr;另一份加入四氯化碳时,发生萃取,碘溶解到四氯化碳中,显紫红色;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用分液的方式,需要分液漏斗分离。
17. 平衡气压,有利于浓盐酸顺利流下 淀粉溶液变成蓝色 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置 确认C黄色溶液中无,排除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实验Ⅰ,打开K1,关闭K2,K3,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在A中与KMnO4反应生成Cl2,进入E中与KI反应,验证Cl2与I2的氧化性强弱;实验Ⅱ,关闭K1,打开K2,K3,氯气进入B和C中,与NaBr反应,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证明BC中的NaBr中均有少量氯气进入,关闭K3,实验Ⅲ,继续向B中通入Cl2,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证明NaBr已被反应完全,验证氯气和溴的氧化性强弱,关闭活塞a,停止产生氯气,最后实验Ⅳ,打开活塞b,使C中反应生成的溴进入D中,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
(1) m的作用是连通容器和分液漏斗的气体,达到平衡气压的目的,使液体能顺利滴下;
(2)E中产生I2就说明Cl2的氧化性比I2强,故当E中淀粉溶液变蓝,即说明有碘单质生成。故淀粉溶液变成蓝色,能说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
(3) Ⅱ实验,BC均为NaBr溶液,变为黄色,说明通入Cl2后,有Br2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 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需要Br2进入碘化钾溶液中,C中黄色溶液中存在Br2,而且通入Cl2很少,已被完全反应,没有Cl2的干扰。使C中溶液进入D中,观察溶液分层和颜色情况即可,故操作为: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置;
(5)为了使C中没有Cl2干扰后续试验,需要确保装置内没有Cl2,故通过继续向B中通氯气,待B中颜色变成红棕色,说明NaBr被完全反应,保证装置内Cl2被完全反应,故过程Ⅲ的实验目的是确认C黄色溶液中无,排除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
(6)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18. 橙红色 紫红色 Br2+2I-=2Br-+I2 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失电子能力增强,得电子能力减弱,即元素的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
根据实验填写实验现象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据此解答。
(3)①将新制的氯水滴加到NaBr溶液中,氯气置换出溴,溴易溶于有机溶剂,所以振荡后再加入适量CCl4,振荡、静置;实验现象是溶液分层,上层无色,下层橙红色,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l2+2NaBr═2NaCl+Br2;答案为橙红色。
②将新制的溴水滴加到NaI溶液中,溴能够置换碘,碘易溶于有机溶剂,所以振荡后再加入适量CCl4,振荡,静置;实验现象是溶液分层,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Br2+2NaI═2NaBr+I2;答案为紫红色。
(4)实验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Br2+2NaI═2NaBr+I2,离子方程式为Br2+2I-=2Br-+I2;答案为Br2+2I-=2Br-+I2。
(5)氯、溴、碘同属于同主族元素,实验的反应和现象可知,氯气置换出溴单质,溴单质可以置换出碘单质,说明氧化性Cl2>Br2>I2,证明化学性质相似,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且从上到下,元素失电子能力增强,得电子能力减弱,即元素的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答案为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失电子能力增强,得电子能力减弱,即元素的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
19.(1)Fe(OH)3、Al(OH)3
(2)4mol/L
(1)向FeCl3、AlCl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发生反应:FeCl3+3NaOH=Fe(OH)3↓+3NaCl;AlCl3+3NaOH=Al(OH)3↓+3NaCl,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为NaCl溶液,沉淀为Fe(OH)3、Al(OH)3,故答案为:Fe(OH)3、Al(OH)3;
(2)当沉淀达到最大值后再加入NaOH溶液,发生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根据氯化铝形成沉淀及沉淀溶解的方程式可知二者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的比是3:1,由于溶解Al(OH)3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是3.6mol-3mol=0.6mol,则根据Al元素守恒可知AlCl3的物质的量是0.6mol,其形成氢氧化铝沉淀消耗的NaOH物质的量是3×0.6mol=1.8mol,则FeCl3形成Fe(OH)3沉淀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是3mol-1.8mol=1.2mol,则根据方程式FeCl3+3NaOH=Fe(OH)3↓+3NaCl可知氯化铁的物质的量是n(FeCl3)=n(NaOH)÷3=1.2mol÷3=0.4mol,由于溶液的体积是100mL,所以其物质的量浓度是c(FeCl3)= n(FeCl3)÷0.1L=4mol/L。故答案为:4mol/L。
20.(1)盐酸
(2) 0.8 1
(3) 相等
(1)①碳酸钠滴入盐酸中反应方程式:,②盐酸滴入碳酸钠中反应方程式 ,;收集到CO2气体224mL﹙标况﹚,则物质的量为0.01mol,当收集到二氧化碳体积为112mL,则物质的量为0.005mol,由②知碳酸钠过量,可判断甲溶液是盐酸,答案为:盐酸;
(2)根据(1)可知:①中盐酸反应完全,盐酸中HCl物质的量为0.02mol,浓度为:=0.80mol/L,在②中,产生气体0.005mol,说明第二步反应HCl用去0.005mol,参与第一步反应的HCl是0.02mol-0.005mol=0.015mol,那么碳酸钠物质的量是0.015mol,浓度为:=1.00mol/L,答案为:0.8,1;
(3)①将100mL3mol/L即0.3mol的NaAlO2溶液逐滴加入50mL12mol/L即0.6mol的HCl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0.6mol的HCl会将0.15mol偏铝酸根离子转化为铝离子,剩余的偏铝酸根离子会消耗铝离子,最终生成氢氧化铝0.2mol,剩余铝离子0.1mol,所以总反应为:;
②将100 mL 3mol/L的NaAlO2溶液逐滴加到50mL12mol/L的HCl溶液中,根据二者量的关系可得:
,
即产生沉淀的量为0.2mol;
将50mL 12mol/L即0.6mol的HCl溶液逐滴加入100mL 3mol/L即0.3mol的NaAlO2溶液中,发生反应为:
,
所以生成沉淀的量为0.2mol,即两种混合方式生成沉淀的量是相等的,答案为:相等。
21. 镁:0.12g 铝:0.27g 0.5 mol/L
(1)根据图象可知,溶解氢氧化铝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是60mL-50mL=10mL,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OH)3+NaOH=NaAlO2+2H2O可知,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为1mol/L×0.01L=0.01mol,根据Al守恒可知,铝的质量是0.01mol×27g/mol=0.27g;生成氢氧化铝消耗的氢氧化钠是溶解氢氧化铝消耗的氢氧化钠的3倍,则和铝离子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30mL,和镁离子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50mL-10mL-30mL=10mL,则根据离子方程式Mg2++2OH-=Mg(OH)2↓可知,氢氧化镁的物质的量为×1mol/L×0.01L=0.005mol,根据Mg守恒可知,金属镁的质量为0.005mol×24g/mol=0.12g。
(2)根据图象可知,当沉淀达到最大值,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50mL,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根据Na守恒,NaCl物质的量为1mol/L×0.05L=0.05mol,根据Cl守恒,HCl物质的量是0.05mol,浓度是0.05mol÷0.1L=0.5mol/L。
【点睛】该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守恒法在化学计算中的重要应用,常见的守恒法一般包括:质量守恒定律、电子的得失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等。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训练中注意积累和总结。
22. 三 ⅡA MgCl2 HNO3 Al(OH)3 2NaOH+(CN)2=NaCN+NaCNO+H2O
4种短周期元素,y的氧化物具有两性推出y为铝元素,根据4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x为镁元素,m为碳元素,n为氮元素。
(1)x为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ⅡA族,金属镁可由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制备。
(2)m、n、y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依次为H2CO3、HNO3和Al(OH)3,则酸性最强的是HNO3,碱性最强的是Al(OH)3。
(3)气体(CN)2与卤素性质相似,(CN)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氰化钠和氰酸钠,方程式为2NaOH+(CN)2=NaCN+NaCNO+H2O。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课后复习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精练,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同步测试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