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人教版中考数学一轮复习教案
第16讲《阅读理解型问题》第3课时(教案)2023年人教版中考数学一轮复习
展开这是一份第16讲《阅读理解型问题》第3课时(教案)2023年人教版中考数学一轮复习,共9页。
第16讲“阅读理解型问题”.(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经历探究阅读理解型问题的一般题型、一般解题策略的过程,掌握解决阅读理解型问题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参与阅读理解型问题探究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解决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思考
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培养孩子获得新信息、新知识、新方法就,并进行知识迁移,建模应用的能力.
问题解决
1.获得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
2.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态度
1.通过解决现实情境中问题,增强数学素养,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
2.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阅读理解型问题的基本策略方法.
难点: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培养孩子获得新信息、新知识、新方法就,并进行知识迁移,建模应用的能力.
[教学准备]
动画多媒体语言课件.
选讲
阅读下面材料:
小明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在边长为a(a>2)的正方形ABCD各边上分别截取AE=BF=CG=DH=1,当∠AFQ=∠BGM=∠CHN=∠DEP=45°时,求正方形MNPQ的面积. 小明发现,分别延长QE,MF,NG,PH交FA,GB,HC,ED的延长线于点R,S,T,W,可得△RQF,△SMG,△TNH,△WPE是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2)请回答:分三题
(1)若将上述四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新的正方形(无缝隙不重叠),则这个新正方形的边长为 .a
(2)求正方形MNPQ的面积.
(3)参考小明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
如图3,在等边△ABC各边上分别截取AD=BE=CF,再分别过点D,E,F作BC,AC,AB的垂线,得到等边△RPQ.若S△RPQ=,则AD的长为 .
解析
(1)正方形MNPQ
求出拼成的正方形面积,进而得到边长.
(2)S正方形MNPQ=S△ARE+S△DWH+S△GCT+S△SBF 涂色
如题图2所示,将四个虚线小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之和进行转化,
据此求出正方形MNPQ的面积;
(3)分别延长RD,QF,PE,交FA,EC,DB的延长线于点S,T,W.
参照小明的解题思路,对问题做同样的等积变换.列方程求出AD的长度.
师:参考答案:
(1)四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a,则斜边上的高为,
每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
则拼成的新正方形面积为:4×=,即与原正方形ABCD面积相等,
∴这个新正方形的边长为a;
(2)∵四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为a2,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a2,
∴S正方形MNPQ=S△ARE+S△DWH+S△GCT+S△SBF=4S△ARE=4×=2.
(3)如答图1所示,分别延长RD,QF,PE,交FA,EC,DB的延长线于点S,T,W.
由题意易得:△RSF,△QET,△PDW均为底角是30°的等腰三角形,其底边长均等于△ABC的边长.
不妨设等边三角形边长为a,则SF=AC=a.
如答图2所示,过点R作RM⊥SF于点M,则MF=SF=,
在Rt△RMF中,RM=MF•tan30°==,
∴S△RSF=•=.
过点A作AN⊥SD于点N,设AD=AS=x,
则AN=AD•sin30°=,SD=2ND=2ADcs30°=,
∴S△ADS=SD•AN=.
∵三个等腰三角形△RSF,△QET,△PDW的面积和=3S△RSF=3×, ∴S△RPQ=S△ADS+S△CFT+S△BEW=3S△ADS,
∴解得x=或x=-(不合题意,舍去)
∴x=,即AD的长为.
师总结:通过本题我们可以体会到,运用等积变换的数学思想,不仅简化了几何计算,而且形象直观,易于理解,体现了数学的魅力.这一类阅读问题通常是先发现并提出问题,给出阅读提示,明确研究方向,得出特殊结论;再运用类比方法,探索规律,揭示内涵,得出更为一般的结论,最好运用一般的结论解决问题.
(选做)
如图1,点P为∠MON的平分线上一点,以P为顶点的角的两边分别与射线OM、ON交于A、B两点,如果∠APB绕点P旋转时始终满足OA· OB=OP2.我们就把∠APB叫做∠MON的智慧角.分三题
如图2,已知∠MON=90°,点P为∠MON的平分线上一点,以P为顶
点的角的两边分别与射线OM、ON交于A、B两点,且∠APB=135°.
求证:∠APB是∠MON的智慧角.
解析:图2 △AOP与△POB涂色
证明△AOP与△POB相似,得出对应边成比例,即可得出结论;
如图1,已知∠MON=ɑ(0°<ɑ<90°),OP=2.若∠APB是∠MON的
智慧角,连接AB,用含ɑ的式子分别表示∠APB的度数和△AOB的面
积.
解析:连接AB. △AOP与△POB涂色.
证明△AOP与△POB相似得出∠APB=180°-a .
下一步 过点A作AH⊥OB于点H. △AOB涂色
过点A作AH⊥OB于点H.
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出S△AOB=2sina;
如图3,C是函数(x>0)图象上的一个动点,过C的直线CD分
别交x轴和y轴于A、B两点,且满足BC=2CA,请求出∠AOB的智慧角∠APB的顶点P的坐标.
解析:设点C(a,b),则ab=3,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①当点B在y轴正半轴上,②当点B在y轴负半轴上.
师:参考答案
(1)证明:
∵∠MON=90°,点P为∠MON的平分线上一点,
∴===.
∵,
∴.
∵,
∴,∴.
∴.∴,即.
∴∠APB是∠MON的智慧角.
(2)∵∠APB是∠MON的智慧角,
∴,即.
∵点P为∠MON的平分线上一点,
∴.
∴.∴.
∴.
如答图1,过点A作AH⊥OB于点H,
∴.
∵,∴.
(3)设点,则.如答图,过C点作CH⊥OA于点H.
①当点B在轴的正半轴时,
如答图2,当点A在轴的负半轴时,不可能.
如答图3,当点A在轴的正半轴时,
∵,∴.
∵∥,∴.∴.
∴,.∴.
∵∠APB是∠AOB的智慧角,∴.
∵∠AOB=90°,OP平分∠AOB,∴点P的坐标为.
②当点B在轴的负半轴时,如答图4.
∵,∴.
∵∠AOB=∠AHC=90°,∠BAO=∠CAH,∴.
∴.∴.
∵∠APB是∠AOB的智慧角,∴.
∵∠AOB=90°,OP平分∠AOB,∴点P的坐标为.
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或.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第16讲《阅读理解型问题》第2课时(教案)2023年人教版中考数学一轮复习,共13页。
这是一份第16讲《阅读理解型问题)》第1课时(教案)2023年人教版中考数学一轮复习,共11页。
这是一份第15讲《运动型问题(二)》第3课时(教案)2023年人教版中考数学一轮复习,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