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人教版中考数学一轮复习教案
第14讲《运动型问题(一)》第1课时(教案)2023年人教版中考数学一轮复习
展开这是一份第14讲《运动型问题(一)》第1课时(教案)2023年人教版中考数学一轮复习,共9页。
第14讲“运动型问题(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能够对点在运动变化过程中相伴随的数量关系、图形位置关系等进行观察研究,涉及到等腰三角形、相似三角形、三角函数、方程及函数的知识.
2.发展学生探究性学习、数形结合的能力,培养学生分类讨论及建模等数学思想.
3.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数学思考
进一步发展学生探究性学习、数形结合的能力,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思想、转化思想等.
问题解决
经历求根公式的探究与发现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
1.通过解决现实情境中问题,增强数学素养,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化动为静.
难点:确定运动变化过程中的数量关系、图形位置关系.
[教学准备]
动画多媒体语言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路径
方案说明
师:世界是运动的,用运动的观点来探究几何图形变化规律的问题称为运动型问题,此类问题的显著特点是图形中的某个元素(如点、线段、角等)或整个几何图形按某种规律运动,图形的各个元素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互相依存、和谐统一,体现了数中“变”与“不变”及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思想。
知识佳构
运动型问题
函数中的动点问题
几何图形中的动点问题
图形运动问题
点运动
线运动
面运动
动中觅静
动静互化
以动制动
基本方法
师:运动性问题在中考中的常考点有:函数中的动点问题,几何图形中的动点问题,图形运动型问题等.近几年来动态问题成为了中考命题的热点,常常以压轴题的形式出现.解决运动型问题常用的数学思想是数学建模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思想、转化思想等.
佳题探究
探究类型之一 函数与几何动点的联系
例1 如图所示,在△ABC中,∠C=90°,AC=2,BC的长为常数,点P从起点C出发,沿CB向终点B运动,设点P所走过的路程CP的长为,△APB的面积为,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与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 )
解析:小手画图△APB与△APC涂不同色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通过,找出与之间的函数关系.
下一步
解:设BC的长度为常数k,则.下一步
那么此函数为一次函数,因为x的系数小于0,所以应是减函数.
答案: C.
师:根据题意可以看出哪些信息?
生:P在C点时,△APB的面积最大,然后逐渐减小,
当P在B点时,面积为0.
师:好,观察的非常仔细,由此就可以判断选项应该在A与C之间,然后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这是一个什么函数?
生:一次函数,应该选C.
师小结: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类似此类问题,有时候并不需要真正解出函数解析式,只要我们能判断面积增大的快慢就能选出答案.
探究类型之二 函数表示线段长度
例2 如图,已知线段AB=10,AC=BD=2,点P是CD上一动点,分别以AP、PB为边向上、向下作正方形APEF和PHKB,设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分别为O1、O2,当点P从点C运动到点D时,线段O1O2中点G的运动路径的长是 .
F
E
A
B
C
D
P
G
H
K
O1
O2
师:当P移动到C点以及D点时,得出G点移动路线是直线,
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可知线段O1O2中点G的运动路径的长就是O2O″的长,
解析: 画下图
当P 从C点移动到D点时,得出G点移动的路线是直线GG′,
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知GG′=O2O″的长,
下一步 △CBO2 △DB O″涂色
∵线段AB=10,AC=BD=2,BP=8.
∴O2B=4,BO″=
∴O2O″=4-=3.
例 3 如图,在Rt△ABC中,∠ACB=90°,AC=8,BC=6,点D是射线CA上的一个动点(不与A、C重合),DE⊥直线AB于E点,点F是BD的中点,过点F作FH⊥直线AB于H点,连接EF,设AD=x.
分步出示
师:学生小组讨论并尝试解决,师巡视并加以指导,提示.
师:第①问中当点D在AC上时,可以怎样求FH的长呢?
生1: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求AB,依题意可证△ADE∽△ABC,利用相似比求DE,由中位线定理求FH;
生2:运用三角函数得出,
再根据F是BD的中点,得出.
师:第②问中,点D在射线AC上,会出现什么情形?该如何解决?
生:当点D在AC边上时,直接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S与x的函数关系式,当点D在CA延长线上时,由△ADE∽△ABC求DE,AE,再求FH,BE,求S与x的函数关系式;
师:在第(2)题中,关键在于找到使DP+FP的值最小时的D与P的位置,然后再加以解决.
师提示:猜想:DO=3PO.作点F关于AB的对称点F′,连接FF′则FF′⊥AB于H,连接DF′交EF于O,交AB于P,此时DP+FP的值最小.连接EF′,可判断四边形DEF′F为平行四边形,DO=OF′,由DE=2HF′,DE∥HF′,可得DP=2PF′,即DO+OP=2(DO-OP),解得DO=3PO.
(1)①若点D在 AC边上,求FH的长(用含x的式子表示);
解析: 小手画AC AB BC
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求AB,
下一步 △ADE∽△ABC涂色
依题意可证△ADE∽△ABC,利用相似比求DE,
下一步 小手描 DE FH
由中位线定理求FH;
答案:
解:∵∠ACB=90°,AC=8,BC=6, ∴AB=10,
∵∠AED=∠ACB=90°,∠A=∠A,∴△ADE∽△ABC,
∴,∴,∴.
∵∠DEB=90°,F是BD的中点,∴EF=BF.
∵FH⊥AB∴EH=BH∴,
(1) ②若点D在射线CA上,△BEF的面积为S,求S与x的函数关系
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题目出只出图①
图① 图②
答案: 图①△BEF涂色
如图①,当点D在AC边上时,
∵AB=10,AD=x, , ,
∴,
∴,
∴,(0<x<8),
下一步 画图② △ADE∽△ABC涂色
如图②,当点D在CA延长线上时,
由△ADE∽△ABC,可得:, ,
∴
∴.
∴.(x>0),
(2)若点D在AC边上,点P是AB边上的一个动点,DP与EF相交于O点,当DP+FP 的值最小时,猜想DO与PO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答案:猜想:DO=3PO.
下一步 画图作点F关于AB的对称点F′,连接FF′则FF′⊥AB于H,连接DF′交EF于O,交AB于P,连接EF′
证明:作点F关于AB的对称点F′,连接FF′则FF′⊥AB于H,
连接DF′交EF于O,交AB于P,此时DP+FP的值最小时.连接EF′. 下一步 四边形DEF′F涂色
∵,FH=F′H,
∴FF′=DE又∵FF′∥DE,
∴四边形DEF′F是平行四边形,
下一步 △DPE∽△F′PH,涂色
在△DPE与△F′PH中,
∵∠DEP=∠F′HP=90°∠DPE=∠F′PH,
∴△DPE∽△F′PH,
∴,∴DP=2PF′,
∴DO+PO=2(DO-PO)化简得:DO=3PO.
师:证明DO=3PO的另外两个方法,
方法二:连接OH如图:
∵OE=OF,FH=F′H,
∴OH∥EF,且OH=EF,
∴△OPH∽△F′PE,
∴,∴DO=OF′=3PO,
方法三:取PB的中点M,连接FM如图:
∵FH=F′H,,
∴FF′=DE,又∵FF′∥DE,
∴四边形DEF′F是平行四边形,
∴OE=OF,
∵DF=BF,PM=BM,
∴FM∥DP,∴,,
∴DP=4PO,
∴DO=3PO.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第16讲《阅读理解型问题)》第1课时(教案)2023年人教版中考数学一轮复习,共11页。
这是一份第15讲《运动型问题(二)》第3课时(教案)2023年人教版中考数学一轮复习,共15页。
这是一份第15讲《运动型问题(二)》第2课时(教案)2023年人教版中考数学一轮复习,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