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人教B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三册作业含答案
高中数学人教B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6.1.4 求导法则及其应用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B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6.1.4 求导法则及其应用同步测试题,共11页。
【优选】6.1.4 求导法则及其应用-1练习一.填空题1.曲线在点处切线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2.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3.切轴于点.对称轴平行于轴的抛物线和曲线交于点,并且两曲线在点的切线相互垂直,.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和是正的常数,则的值为__________.4.已知直线y=kx是曲线y=3x的切线,则k的值为________.5.已知圆与有唯一的公共点,且公共点的横坐标为,则的值为_________.6.函数,则曲线在处的切线方程___________.7.直线能作为下列函数的切线的有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的函数序号)①;②;③;④.8.如图,煤场的煤堆形如圆锥,设圆锥母线与底面所成角为,传输带以0. 9的速度送煤,则r关于时间t的函数是___________,当半径为时,r对时间t的变化率为___________.9.函数在处的切线方程经过点,则__________.10.若曲线在处的切线的斜率为,则__________.11.函数的图像在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12.已知,,则的最小值为______.13.函数的图象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__.14.已知曲线在处切线的斜率为1,则______.15.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答案】【解析】分析:先求导,计算斜率,再利用点斜式写切线方程即可.详解:因为,所以切线斜率,而切点坐标为,所求的切线方程为,即.故答案为:.2.【答案】【解析】分析:求导得,进而得切线的斜率,再根据点斜式方程求解即可.详解:求导得,故切线的斜率为2,故切线方程为,即.故答案为:3.【答案】【解析】因为点的横坐标为,所以,可设抛物线方程为,即,的定义域为,因为抛物线和曲线交于点,点的横坐标为,所以,即,因为,所以,,,则,,因为两曲线在点的切线相互垂直,所以,联立,整理得,解得或(舍去),,故答案为:.4.【答案】eln 3【解析】设切点为,,的导数为,由题意可得,且,解得,.故答案为:eln 3.5.【答案】【解析】圆与有唯一的公共点,则它们有公共点处的切线相同.圆圆心是,因此两曲线公共点在第一象限,且,对,求导得,即,切线方程为,即,它又是圆的切线,所以,又在圆上,所以,化简得,所以.故答案为:.6.【答案】【解析】分析:由已知函数解析式求得,进而求.,即可写出处的切线方程.详解:由题意,,则,而,∴曲线在处的切线方程为.故答案为:7.【答案】②③【解析】解析:①,不符合;②,符合; ③,符合;④,不符合.由此可知,可作为函数②③的切线.故答案为:②③.8.【答案】 . 【解析】分析:利用三棱锥体积公式得到r关于时间t的函数;详解:由题意知,,所以,函数求导得到变化率设t时煤堆的体积为V,则,①所以,②对t求导可得,③当时,对应的时刻为,由①得,代入③式可得.故答案为:;.【点睛】熟练掌握三棱锥体积公式及函数求导的几何意义是解题关键9.【答案】;【解析】因,则,切线斜率为,切线方程为:,则点在切线上,即有,即.故答案为:10.【答案】【解析】分析:求出原函数的定义域,根据导数值为可求得的值.详解:函数的定义域为,所以,,对函数求导得,由已知条件可得,整理可得,,解得.故答案为:.11.【答案】【解析】分析:求得的导数,可得切线的斜率,再求出,由点斜式方程可得所求切线的方程.详解:函数的导数为,可得在处的切线的斜率为.且,则切线的方程为,即.故答案为:.【点睛】方法点睛:求切线方程的方法:12.【答案】【解析】分析:利用算术根的几何意义,把所求转化为两个图形上点的距离最小值即可作答.详解:可看成点到点的距离,而点的轨迹是直线,点的轨迹是曲线,则所求最小值可转化为曲线上的点到直线距离的最小值,而曲线在直线上方,平移直线使其与曲线相切,则切点到直线距离即为所求,设切点,,由得,切点为则到直线距离.故答案为:【点睛】关键点睛:涉及多变量的算术根问题,利用算术根的几何意义转化为两个动点的距离是解题的关键.13.【答案】【解析】分析:根据,求出的导数,得到在点,处的斜率,再得到切线方程.详解:由,得,,所以在点,处的切线斜率,所以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故答案为:.14.【答案】1【解析】分析:先求出函数的导数,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可得答案.详解:函数的导数为,所以,由条件曲线在处切线的斜率为1,所以.故答案为:1.15.【答案】【解析】设,则,所以,所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即.故答案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B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6.1.4 求导法则及其应用一课一练,共12页。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B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第六章 导数及其应用6.1 导数6.1.4 求导法则及其应用同步训练题,共9页。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B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6.1.4 求导法则及其应用课后测评,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