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版化学一轮练习系列——知识训练(含答案解析)
【23版一轮练习系列】(二十三) 弱电解质的电离
展开
这是一份【23版一轮练习系列】(二十三) 弱电解质的电离,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3一轮练测—01老高考化学(二十三) 弱电解质的电离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1·西安模拟)在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H3COOHH++CH3COO-,加入少量下列固体物质能使平衡向左移动的是( )
A.NaCl B.Na2CO3
C.CH3COONa D.NaOH
【详解】C 加入NaCl对醋酸的电离无影响;CO能与H+结合,促进醋酸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加入CH3COONa固体,增大溶液中c(CH3COO-),抑制CH3COOH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加入NaOH固体,消耗H+,促进醋酸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
2.(2022·株洲模拟)室温下,向0.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滴入pH=7的醋酸铵稀溶液,溶液pH随滴入醋酸铵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的pH>2
B.a~c中的任意点,溶液中存在 c(CH3COO-)>c(NH)
C.a~c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
D.a~c中pH变化的原因主要是CH3COOHCH3COO-+H+逆向移动
【详解】D a点为醋酸溶液,醋酸不能完全电离,则溶液中c(H+)<0.01 mol·L-1,溶液的pH>2,A正确;a~c中的任意点,溶液显酸性,即c(H+)>c(OH-),根据溶液呈电中性,c(NH)+c(H+)=c(OH-)+c(CH3COO-),溶液中存在 c(CH3COO-)>c(NH),B正确;a~c中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则酸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逐渐减小,故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C正确;a~b中,向醋酸中加入醋酸铵,导致溶液中c(CH3COO-)增大,醋酸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pH增大,随加入醋酸铵溶液的增多,在b ~c中,溶液体积增大,醋酸根离子及氢离子浓度都减小,则pH增大,溶液中pH变化的原因不都是CH3COOHCH3COO-+H+逆向移动导致,D错误。
3.(2021·南京模拟)氢氰酸(HCN)是一种弱酸,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CNH++CN-,常温下电离常数为K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 mol·L-1 HCN溶液的pH1,A错误;弱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越大,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越小,氢氰酸是一种弱酸,为弱电解质,增大HCN溶液浓度,其电离程度减小,B正确;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HCN溶液温度,HCNH++CN-平衡正向移动,C错误;加入少量NaOH溶液,中和氢离子,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但溶液的温度不变,电离平衡常数不变,D错误。
4.已知次磷酸(H3PO2)为一元酸,欲证明它是弱电解质,下列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Cl溶液和NaH2PO2溶液进行导电性实验,比较灯泡的亮度
B.用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等体积、等pH的盐酸和次磷酸溶液,比较消耗碱液的体积
C.加热滴有酚酞试液的NaH2PO2溶液,溶液颜色变深
D.常温下,稀释0.1 mol·L-1次磷酸溶液至原溶液体积的100倍,测得pH在4~5之间
【详解】A NaCl和NaH2PO2都属于强电解质,所以用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Cl溶液和NaH2PO2溶液进行导电性实验,比较灯泡的亮度,不能证明H3PO2是弱电解质,故A错误;因盐酸为强酸,若滴定时次磷酸溶液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大于等体积、等pH的盐酸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则说明次磷酸为弱电解质,B正确;若次磷酸为弱电解质,则NaH2PO2溶液呈碱性,加热促进其水解,滴有酚酞试液的NaH2PO2溶液颜色变深,C正确;常温下,若次磷酸为一元强酸,则把0.1 mol·L-1次磷酸溶液稀释至原溶液体积的100倍,pH应为3,而现测得pH在4~5之间,说明次磷酸没有完全电离,为弱电解质,D正确。
5.(2021·海滨模拟)25 ℃时,pH=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各1 mL分别加水稀释,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Ⅰ代表醋酸溶液的稀释过程
B.a溶液的导电性比c溶液的导电性差
C.将a、b点两溶液加热至30 ℃(忽略溶质挥发),变大
D.与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恰好中和时,消耗a溶液的体积比b溶液的体积大
【详解】D 溶液稀释时,醋酸进一步电离,其溶液pH变化比盐酸的小,故曲线Ⅰ代表盐酸的稀释过程、Ⅱ代表醋酸的稀释过程,故A错误;稀释后盐酸溶液中氯离子、氢离子浓度减小,则溶液导电性减弱,故a溶液的导电性比c溶液的导电性强,故B错误;升高温度后,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而氯离子浓度基本不变,则减小,故C错误;醋酸的浓度大于盐酸,与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恰好中和时,消耗a溶液的体积比b溶液的体积大,故D正确。
6.(2021·衡水模拟)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弱酸
HCOOH
HCN
H2CO3
电离平衡常
数(25 ℃)
1.77×10-4
4.9×10-10
Ka1=4.3×10-7
Ka2=5.6×10-11
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CN-+H2O+CO2===HCN+CO
B.2HCOOH+CO===2HCOO-+H2O+CO2↑
C.中和等体积、等pH的HCOOH和HCN消耗NaOH的量前者小于后者
D.等pH的HCOOH和HCN稀释相同的倍数后pH前者大于后者
【详解】A 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酸的酸性越强,强酸能够制取弱酸,所以二者反应生成HCN和HCO,离子方程式为CN-+H2O+CO2===HCN+HCO,A错误;HCOOH>H2CO3,所以醋酸可以与CO反应制取二氧化碳,B正确;等体积、等pH的HCOOH和HCN溶液中,后者的浓度大与前者,所以消耗NaOH的量前者小于后者,C正确;酸性:HCOOH>HCN,酸性较弱的pH变化小于酸性较强的,稀释相同的倍数后pH前者大于后者,D正确。
7.(2022·金华模拟)25 ℃时,向20 mL 0.1 mol·L-1的H2SO3溶液中滴加0.1 mol·L-1 NaOH溶液,所得H2SO3、SO和HSO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2S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1=10-1.9,Ka2=10-7.2
B.向pH=7.2的溶液滴加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SO3+OH-===HSO+H2O
C.当溶液的pH=7时,溶液中存在:c(Na+)=c(HSO)+2c(SO)
D.当滴加NaOH溶液的体积为10 mL时,所得溶液呈酸性
【详解】B H2S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1=,根据图中数据pH=1.9时,c(HSO)=c(H2SO3),代入公式得Ka1=10-1.9,同理,Ka2=,根据图中数据pH=7.2时,c(SO)=c(HSO),代入公式得Ka2=10-7.2,A正确;pH=7.2时,溶液中主要离子是SO、HSO,所以不会发生H2SO3与NaOH的反应,B错误;根据电荷守恒:c(Na+)+c(H+)=c(OH-)+c(HSO)+2c(SO),当pH=7时,c(H+)=c(OH-),两等式合并整理得c(Na+)=c(HSO)+2c(SO),C正确;根据物质的量关系,NaOH加入H2SO3反应后混合液成分是等物质的量的H2SO3和NaHSO3,按照H2SO3的两步电离常数分析,此时溶液中H+的浓度应远高于OH-浓度,D正确。
8.(2021·杭州模拟)已知弱电解质在水中达到电离平衡状态时,已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占原有电解质分子总数的百分率,称为电离度。在相同温度时100 mL 0.01 mol·L-1醋酸溶液与10 mL 0.1 mol·L-1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数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A.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 B.电离度
C.H+的物质的量浓度 D.CH3COOH的物质的量
【详解】B 100 mL 0.01 mol·L-1醋酸溶液与10 mL 0.1 mol·L-1醋酸溶液中醋酸的物质的量相等,因此中和时消耗的NaOH的量相等,A错误;醋酸为弱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大,电离度越小,故电离度前者大于后者,B正确;酸的浓度越大,c(H+)越大,故c(H+)前者小于后者,C错误;电离度前者大于后者,故溶液中CH3COOH的物质的量前者小于后者,D错误。
9.(2022·昆明模拟)已知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要使溶液中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少量烧碱固体 B.降低温度
C.加少量冰醋酸 D.加水
【详解】D 在醋酸溶液中加氢氧化钠固体,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促进电离,平衡正向移动,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根据电离平衡常数Ka=进行分析,变小,故A错误;电离过程吸热,降低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比值减小,B错误;加入冰醋酸,平衡正向移动,但电离程度减小,比值减小,C错误;加水稀释,促进电离,氢离子个数增多,醋酸分子个数减小,在同一溶液中,体积相同,比值增大,D正确。
10.(2021·台州模拟)已知室温下将H2S气体通入饱和NaHCO3溶液中,存在平衡①,其实质上由两个可逆过程②、③共同构成,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序号
平衡
平衡常数
反应热
①
H2S(aq)+NaHCO3(aq) H2CO3(aq)+NaHS(aq)
K1
ΔH1
②
H2S(aq) H+(aq)+HS-(aq)
K2=
9.1×10-8
ΔH2
③
H2CO3(aq)
H+(aq)+HCO(aq)
K3=
4.4×10-7
ΔH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②与③为酸的电离,属于物理变化,故①不属于化学反应
B.在NaHS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可以生成H2S
C.上述转化可以证明相同条件下H2S的酸性强于H2CO3
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故ΔH1=
【详解】B 由电离常数可知,氢硫酸的电离常数小于碳酸,碳酸的酸性强于氢硫酸,则氢硫酸不可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否则违背强酸制弱酸的原理,A错误;由电离常数可知,氢硫酸的电离常数小于碳酸,碳酸的酸性强于氢硫酸,则在氢硫酸钠饱和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可以生成氢硫酸,B正确;由电离常数可知,氢硫酸的电离常数小于碳酸,碳酸的酸性强于氢硫酸,C错误;由盖斯定律知,②-③可得反应①,则ΔH1=ΔH2-ΔH3,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
11.(2021·太原模拟)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醋酸的电离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
探究浓度对醋酸电离程度的影响:用pH计测定25 ℃时不同浓度的醋酸的pH,其结果如下:
醋酸浓度/
(mol·L-1)
0.001 0
0.010 0
0.020 0
0.100 0
0.200 0
pH
3.88
3.38
3.23
2.88
2.73
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pH试纸测醋酸的pH,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醋酸是弱电解质的结论,你认为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表中的数据,还可以得出另一结论:随着醋酸浓度的减小,醋酸的电离程度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Na2CO3俗称纯碱,因CO水解而使其水溶液呈碱性(忽略第二步水解),已知25 ℃时,Kh=2×10-4,则当溶液中c(HCO)∶c(CO)=2∶1时,溶液的pH=________。
【详解】(1)pH试纸测定pH的方法:将一小片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或胶头滴管将待测液滴在试纸上,再将变色的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数值。
(2)当醋酸溶液的浓度为10-3 mol·L-1时,pH=3.88,c(H+)=10-3.88 mol·L-1 HClO>HCO,因此四种离子结合H+的能力:CH3COO-<HCO<ClO-<CO,故结合H+能力最强的是CO。根据“较强酸制取较弱酸”的规律,CH3COOH与Na2CO3(少量)反应生成CH3COONa、CO2和H2O,离子方程式为2CH3COOH+CO===2CH3COO-+CO2↑+H2O;HClO与Na2CO3(少量)反应生成NaClO和NaHCO3,离子方程式为HClO+CO===ClO-+HCO。
【答案】(1)A (2)向右 减小
(3)> (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 弱电解质的电离,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