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34份)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 弱电解质的电离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 弱电解质的电离,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弱电解质的电离
一、单选题
1.(2023·上海杨浦·统考二模)侯氏制碱法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煅烧前后固体质量:前<后 B.碳酸化前后:前>后
C.盐析前后:前>后 D.母液I和II中:I<II
2.(2023·天津河东·统考一模)有25mL0.1mol•L-1的三种溶液①Na2CO3溶液;②CH3COONa溶液;③NaOH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电离平衡常数
Ka1
Ka2
H2CO3
4.5×10-7
4.7×10-11
CH3COOH
1.75×10-5
——
A.3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是③>②>①
B.若将3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最大的是②
C.若分别加入25mL0.1mol•L-1盐酸后,pH最大的是①
D.若3种溶液的pH均为9,则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是③>②>①
3.(2023·上海杨浦·统考二模)25℃时,溶液中的下列关系不能说明第二步电离比第一步电离程度更小的是
A.远大于 B.远大于
C.远大于 D.约等于
4.(2022秋·山东青岛·高三青岛二中校考阶段练习)已知25℃时二元酸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等浓度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前者大于后者
B.向的溶液中通入气体(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至,则的电离度约为0.013%
C.向溶液中加入溶液至,则
D.取的溶液,加蒸馏水稀释至,则该溶液
5.(2023春·河南·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已知磷酸二氢钠可用作活性染料助剂等。工业上可通过制取。已知时,、、。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溶液显碱性
B.该溶液中
C.该溶液中
D.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约为
6.(2023春·上海·高三格致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列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7.(2023春·湖南株洲·高三株洲市第一中学校考开学考试)常温下,用NaOH溶液滴定溶液,溶液pH与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常温下,
B.常温下
C.向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
D.的溶液与的溶液等体积混合:
8.(2023·河北邢台·统考模拟预测)常温下,用溶液分别滴定溶液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①点溶液中存在
C.③点溶液中存在
D.①点和④点溶液中的相等
9.(2023·福建厦门·厦门一中校考三模)电位滴定法是根据滴定过程中指示电极电位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在化学计量点附近,被测离子浓度发生突跃,指示电极电位也产生了突跃,进而确定滴定终点。常温下,利用盐酸滴定某溶液中碳酸钠的含量,其电位滴定曲线与pH曲线如图所示(已知碳酸的电离常数Ka1=10-6.35,Ka2=10-10.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滴定过程需要两种指示剂
B.a点溶液中存在:c(Cl-)+c(H+)=c()+c(OH-)+c()
C.a点溶液中c():c(H2CO3)=100.11
D.水的电离程度:a点c(X-) >c(XO-) >c(HXO) >c() >c(OH-)
B.b点溶液中存在:c(X-) +c() +c(XO- )>c(H+) +c(Na+)
C.对比图中两条曲线可知X-对X2的溶解存在较大的抑制作用
D.NaX曲线中,随着X2溶解度的减小,溶液中增大
11.(2023·江西赣州·统考一模)化学上常用AG表示溶液中的。25°C时,用0.100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mol·L-1的HNO2溶液,AG与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减小
B.25°C时,HNO2的电离常数Ka的数量级为10-6
C.b点溶液中存在:2c(H+)-2c(OH-)=c()-c(HNO2)
D.a、b、c、d、e五点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点是d
二、多选题
12.(2023春·上海静安·高三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化学上把外加少量酸、碱而pH基本不变的溶液称为缓冲溶液。25℃时,浓度均为0.1的HCN溶液与NaCN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缓冲溶液的pH=9.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CN的电离方程式为
B.上述溶液中,
C.上述溶液中:
D.向1.0L上述缓冲溶液中滴加几滴NaOH稀溶液,溶液pH基本不变
13.(2023秋·山东青岛·高三山东省青岛第十七中学校考期末)室温下,将两种浓度均为的溶液等体积混合,若溶液混合引起的体积变化可忽略,下列各混合溶液中微粒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混合溶液():
B.氨水-混合溶液:
C.-混合溶液():
D.-混合溶液(,为二元弱酸):
14.(2023春·山东青岛·高三青岛二中校考开学考试)室温下,向中分别加(通)入不同试剂,现象见下表:
实验
试剂
现象
1
酚酞
溶液变红,加水稀释,红色变浅
2
少量
用试纸测得溶液
3
少量
无明显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存在:
B.实验1中随着水的不断加入,溶液中的值逐渐增大
C.实验2反应后溶液中存在:
D.实验3反应后溶液中存在:
三、非选择题
15.(2022秋·广东惠州·高三校考期中)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若A点表示25℃时水的电离达平衡时的离子浓度,B点表示100℃时水的电离达平衡时的离子浓度。
(1)100℃时1mol·L-1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_______mol·L-1,Kw(25 ℃)_______(填“>”“”“b点,D错误;
故选C。
10.D
【详解】A.由反应②可知,HX为强酸,完全电离,溶液中反应程度①>②>③,a点主要溶质为HX、X2,由于HX(aq)= H+(aq) +X- (aq),X-会与X2反应,所以c(H+)> c(X-)> c()>c(HXO) > c(XO-)>c(OH-),选项A错误;
B.b点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 c(H+)+c(Na+)= c(X-)+ c()+ c(XO-)+ c(OH-),所以c(H+)+c(Na+)> c(X-)+ c()+ c(XO-),选项B错误;
C.HX和NaX溶液均能完全电离出X-,在HX溶液中,随着c(X-)增大,X2的饱和浓度增大,在NaX溶液中,随着c(X-)减小,X2的饱和浓度增大,X-对X2的溶解度无明显作用,选项C错误;
D.NaX溶液中,,随着X2的溶解度减小,其溶液中c(H+)减小,所以增大,即增大,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11.B
【分析】弱酸HNO2的电离平衡。
【详解】A. 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氢离子浓度减小,离子数目增大,减小,选项A正确;
B.25℃时, a点,则,Kw,所以,HNO2的电离常数,选项B错误;
C.b点溶液为等浓度的HNO2和溶液,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将得:,选项C正确;
D.加入20mL氢氧化钠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溶液、即d点,由图知,溶液呈碱性、由弱酸根离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则促进水的电离,a、b、c点酸过量,e点氢氧化钠过量,这四点对水的电离均起到抑制作用,则a、b、c、d、e五点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点是d,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12.B
【详解】A.HCN是弱酸,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HCN的电离方程式为,故A正确;
B.根据物料守恒,上述溶液中,,故B错误;
C.浓度均为0.1的HCN溶液与NaCN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缓冲溶液的pH=9.4,说明HCN的电离大于NaCN的水解, 则,故C正确;
D.外加少量酸、碱而pH基本不变的溶液称为缓冲溶液,向1.0L上述缓冲溶液中滴加几滴NaOH稀溶液,溶液pH基本不变,故D正确;
选B。
13.BC
【详解】A. NaHCO3水溶液呈碱性,说明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等浓度的NaHCO3和Na2CO3水解关系为:,溶液中剩余微粒浓度关系为:,和水解程度微弱,生成的OH-浓度较低,由NaHCO3和Na2CO3化学式可知,该混合溶液中Na+浓度最大,则混合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为:,故A正确;
B.该混合溶液中电荷守恒为:,物料守恒为:,两式联立消去c(Cl-)可得:,故B错误;
C.若不考虑溶液中相关微粒行为,则c(CH3COOH)=c(CH3COO-)=c(Na+),该溶液呈酸性,说明CH3COOH电离程度大于CH3COONa水解程度,则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为:c(CH3COO-)>c(Na+)>c(CH3COOH)>c(H+),故C错误;
D.该混合溶液中物料守恒为:,电荷守恒为:,两式相加可得:,故D正确;
故选:BC。
14.CD
【详解】A.中根据质子守恒可知,,A正确;
B.,实验1中随着水的不断加入,溶液中碱性变弱,氢离子浓度增大,故比值逐渐增大,B正确;
C.实验2反应后溶液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溶液显碱性,则,故存在:,C错误;
D.通入少量,发生反应,故,D错误;
故选CD。
15.(1) 1.0×10-12 < 抑制
(2) 1% 向右 减小
(3) 6×10-3 0.62
【详解】(1)水的电离时吸热过程,加热促进电离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K w 增大,所以Kw(25 ℃) > ,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7.(1)CO2+H2O+NaClO=HClO+NaHCO3
(2)减小
(3)BC
(4) > bd
(5)Cu2+2H2OCu(OH)2+2H+
【详解】(1)由已知电离平衡常数可知酸性强弱顺序为H2CO3>HClO>,少量二氧化碳通入到次氯酸钠中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CO2+H2O=NaHCO3+HClO;
(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Cl2,有反应、,有氢离子产生、氢离子浓度增大,所以pH减小;
(3)A.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H2SO4,硫酸电离出的氢离子中和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颜色褪去不能说明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故A错误;
B.升温,促进亚硫酸根离子的水解,红色变深,说明存在水解平衡,故B正确;
C.钡离子与亚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亚硫酸钡沉淀,红色褪去说明存在水解平衡,故C正确;
D.NaOH使溶液pH值增大,溶液红色加深,不能说明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故D错误;
选BC;
(4)已知室温下Ka(HClO2)=1.1×10−2,Ka(CH3COOH)=1.8×10−5,可知酸性HClO2>CH3COOH,离子水解能力,故等浓度NaClO2溶液和CH3COONa溶液中,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的NaClO2溶液pH值小于CH3COONa溶液,若要使两溶液的pH相等,向NaClO2溶液中加适量NaOH固体,pH值增大,可实现pH相等;向CH3COONa溶液中加适量的水,氢氧根离子离子浓度减小,pH减小,可实现pH相等;故答案为>,bd;
(5)CuCl2溶液得不到纯净的无水CuCl2,原因是发生水解,且升温、氯化氢挥发导致水解平衡右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Cu2+2H2OCu(OH)2+2H+。
18.(1)④⑧⑨
(2)②⑥⑦⑩
(3)①⑤⑧
(4)加水前,没电离,无自由移动的离子(合理即可)
(5)
(6)c
(7)②③④
【分析】,
【详解】(1)④铜有自由电子,能导电;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有自由移动的离子的物质能导电;①②③⑤⑥⑦没有自由移动离子不能导电,⑧⑨有自由移动离子可以导电,故答案为:④⑧⑨;
(2)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④铜是单质⑨盐酸是混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大多数有机物、非金属氧化物、NH3为非电解质,②SO2⑥蔗糖⑦乙醇⑩液氨是非电解质;①NaCl晶体③液态醋酸⑤⑧熔化的是电解质,故答案为:②⑥⑦⑩;
(3)溶于水完全电离的电解质为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为强电解质,①NaCl晶体⑤⑧熔化的是强电解质,③液态醋酸是弱电解质,答案:①⑤⑧;
(4)醋酸是共价化合物,醋酸溶于水会发生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离子,则醋酸未加水前导电能力约为零的原因是加水前,没电离,无自由移动的离子,答案:加水前,没电离,无自由移动的离子;
(5)醋酸是弱电解质,溶于水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答案:;
(6)自由离子的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导电性越强;醋酸溶液中醋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的浓度越大、醋酸溶液导电性越强,由图可知导电性大小关系b>a>c,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小关系b>a>c,PH大小关系:c>b>a,答案:c;
(7),①加水,促进电离,氢离子浓度和醋酸根浓度均下降,①不选;②加∧NaOH固体,氢氧根离子中和H+,促进电离,醋酸根离子的浓度增大,②选;③加碳酸钠固体,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促进电离,醋酸根离子的浓度增大,④加锌粒,和H+反应,平衡右移,醋酸根离子的浓度增大,④选,答案:②③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