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 (51份)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弱电解质的电离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弱电解质的电离
一、单选题
1.(2023·安徽马鞍山·统考三模)25 °C时,1L 0.1mol·L-1的某二元酸H2RO3溶液中各含R物种的pc-pOH关系如图所示。图中pc表示各含R物种的浓度负对数[pc=-lgc,pOH= -lgc(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③表示pc()随pOH的变化
B.y点的溶液中:c(H2RO3)+2c()=0.1mol·L-1
C.H2RO3的Ka1=1.0×10-6.7
D.2H2RO3+的平衡常数K=1.0×10-5.3
2.(2023·上海·统考高考真题)常温常压下,下列物质的物理量种前者是后者两倍的是
A.28 g和28g中所含的中子数
B.2.24 L和2.24 L原子数
C.1mol和2mol的密度
D.0.1mol·L和0.1 mol·L 的
3.(2023春·江苏南通·高三海安高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已知的含磷废水中的磷以磷酸及其盐的形式存在。某温度下,磷酸的与溶液的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废水中离子浓度存在关系:
B.若逐渐增大该废水的,溶液中将将先增大后减小
C.室温下,的平衡常数
D.向废水中加入生成沉淀除磷后,溶液将增大
4.(2023秋·云南丽江·高三统考期末)下列图示与对应叙述不正确的
A.用图甲的装置可在实验室制备少量NH3
B.用图乙的装置可实现在铁表面镀铜
C.用图丙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时,氢氧化钠分批加入,反应更充分,测定的中和热数值误差更小
D.在一定温度下,冰醋酸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丁所示,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c(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c<a<b
5.(2023·广东·汕头市澄海中学校联考模拟预测)某温度下,向溶液中缓慢加入固体,溶液、温度随被滴定分数的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点的小于点的
B.N点,
C.P点对应的溶液一定显中性
D.M、N、P、Q四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Q点
6.(2023·安徽宣城·统考一模)草酸H2C2O4是一种二元弱酸。向草酸溶液中加NaOH,H2C2O4、HC2O和C2O的分布系数δ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比如C2O的分布系数:δ(C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②代表HC2O B.N点的横坐标为4.2
C.水的电离程度:N<P<M D.N点:c(Na+)<3c(C2O)
7.(2023·广东惠州·统考一模)是二元弱酸,T℃时溶液的pH约为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溶液中滴加溶液至恰好反应时,
B.溶液中存在
C.溶液中存在:
D.T℃时的大小约为
8.(2023春·湖北恩施·高三校联考期中)常温下,向H2C2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若pC=-lgc,则所得溶液中pC(H2C2O4)、pC()、pC()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点时,3c()>c(Na+)
B.pH=x时,c() Ka(CH3COOH)的原因是:苯环和甲基对羧基中氧氢键极性影响不同
12.(2023·河南·校联考三模)常温下,向20mL0.1mol·L-1CH3NH2溶液中逐滴滴加0.1mol·L-1盐酸,测得混合溶液的pH与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点时加入盐酸的体积为20mL
B.常温下,Kb(CH3NH2)的数量级为10-11
C.N点溶液:c(C1-)>c()>c(CH3NH2)
D.滴加过程中逐渐减小
二、多选题
13.(2023秋·江苏·高三统考竞赛)乙二胺(,简写为X)为二元弱碱。25℃时,向0.1 mol⋅L-1其盐酸盐溶液XH2Cl2中加入固体NaOH(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pH值,体系中、XH+、X三种粒子的浓度的对数值与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二胺第一步电离常数的数量级为10-5
B.时,
C.b点时,
D.c点时,
14.(2023春·安徽池州·高三池州市第一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室温下,向10mL 0.1异丁酸钠溶液(异丁酸记为HM,)中逐滴滴加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乳酸(记为HR)溶液,测得溶液中与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乳酸)
B.相同浓度的乳酸钠溶液pH比异丁酸钠溶液大
C.滴加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
D.滴到10mL时,溶液中
三、非选择题
15.(2022秋·江西宜春·高三上高三中校考期中)Ⅰ.现有常温下pH=2的盐酸(甲)和pH=2的醋酸溶液(乙),请根据下列操作回答:
(1)常温下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下列表达式的数值一定变小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2)取10mL的乙溶液,加入等体积的水,酷酸的电离平衡___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另取10mL的乙溶液,加入少量无水醋酸钠固体(假设加入固体前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待固体溶解后,溶液中的值将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无法确定”)。
(3)相同条件下,取等体积的甲、乙两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0倍,所得溶液的pH大小关系为pH(甲)___________pH(乙)(填“>”“”“”“c(H2C2O4)=c(),B项错误;
C.Ka2=10-4.3,Ka2(H2C2O4)的数量级为10−5,C项错误;
D.,该式子为常数不随pH发生变化,D项错误;
故选A。
9.C
【分析】pOH越小,溶液的碱性越强,图中只有三条曲线说明H3PO3是二元弱酸,碱性较强的情况下,的浓度最大,其次为,最后为H3PO3,因此曲线①表示,曲线②表示,曲线③表示H3PO3。
【详解】A.只有三条微粒浓度变化曲线,因此H3PO3为二元弱酸,曲线①随着pOH增大即酸性增强,微粒浓度减小,曲线①表示,A错误;
B.Na2HPO3是正盐,因此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的水解,不会电离,B错误;
C.曲线②和③的交点b处c()=c(H3PO3),H3PO3的Ka1==c(H+)=10-1.3,C正确;
D.H3PO3是弱酸,c点pH为0,c(H+)=1mol/L,说明溶液中加入了强酸性物质,因此还含有其他阴离子,此电荷守恒式错误,D错误;
故答案选C。
10.C
【详解】A.相同pH时,>,则a对应X为,b对应X为,A项错误;
B.,当=,即lgX=0,c(H+)=10-1.22,所,B项错误;
C.Q点时,lg=0,则=1,,C项正确;
D.,时,=>1,即,D项错误。
答案选C。
11.C
【详解】A.苯甲酸钠为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故A正确;
B.由电离常数可知,苯甲酸的电离常数大于碳酸的一级电离常数,则向苯甲酸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会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故B正确;
C.由电离常数公式可知,饮料中= ,则溶液pH为6.0时,饮料中==0.016,故C错误;
D.苯环是吸电子基团,使羧基中氢氧键的极性增强,易电离出氢离子,而甲基是供电子基团,使羧基中氢氧键的极性减弱,难电离出氢离子,所以苯甲酸的电离常数大于乙酸是因为苯环和甲基对羧基中氧氢键极性影响不同,故D正确;
故选C。
12.C
【详解】A.CH3NH2为一元弱碱,0.1mol·L-1CH3NH2溶液中与0.1mol·L-1盐酸完全反应时生成CH3NH3Cl,溶液呈酸性,由图可知,M点溶液pH为7,则CH3NH2溶液未完全反应,盐酸溶液的体积小于20mL,故A错误;
B.由图可知,溶液中为0时,溶液pH为10.6,由电离常数公式可知,电离常数Kb(CH3NH2)= = c(OH—)=10—3.4,则数量级为10——4,故B错误;
C.由图可知,N点溶液中=—1.0,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c()>c(CH3NH2),由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关系c(C1—)+ c(OH—)=c()+ c(H+)可知,溶液中c(C1-)>c(),则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C1-)>c()>c(CH3NH2),故C正确;
D.CH3NH3Cl的水解常数为Kh=,水解常数为温度函数,温度不变,水解常数不变,则滴加过程中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13.AB
【解析】略
14.BC
【详解】A.图中时,,由图可知,,则,(乳酸)=10,A正确;
B.(乳酸)> ,乳酸酸性强,则乳酸钠溶液的碱性弱,pH小,B错误;
C.滴加过程中有HM生成,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C错误;
D.滴入10mLHR时溶液中溶质为HM和NaR且两者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根据二者电离平衡常数可知HM电离程度大,溶液呈酸性,结合电荷守恒溶液中,D正确;
故选BC。
15.(1)A
(2) 向右 减小
(3) > V1②>③>①
(2)⑦>⑤>④>⑥
(3)c(Cl-)>c()>c(Na+)>c(OH-)>c(H+)
(4) > 9:1
(5) 中
【详解】(1)酸或碱抑制水电离,含有弱离子的盐促进水电离,酸中氢离子浓度或碱中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其抑制水电离程度越大,0.1mol/L的①硫酸、②醋酸、③氢氧化钠、④氯化铵中,硫酸中氢离子浓度为0.2mol/L、醋酸中氢离子浓度小于0.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0.1mol/L,氯化铵促进水电离,所以①、②、③、④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④>②>③>①;
(2)④氯化铵水解呈酸性、⑤醋酸铵水解呈中性、⑥硫酸氢铵水解呈酸性且铵根离子浓度比氯化铵的大水解程度更大,pH更小、⑦氨水电离使溶液呈碱性,故常温下④、⑤、⑥、⑦四种溶液中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⑦>⑤>④>⑥;
(3)将③和④按体积比1:2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NH3·H2O、NH4Cl,氯化钠、NH4Cl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钠离子和氯离子浓度相等,NH3·H2O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生成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水解使浓度降低,水电离生成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则有c()>c(Na+)>c(OH-),因此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Cl-)>c()>c(Na+)>c(OH-)>c(H+);
(4)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水电离,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t℃时,Kw=1×10-13,则t℃>25℃,t℃时pH=11的NaOH溶液中c(OH-)=mol/L=0.01mol/L,pH=1的H2SO4溶液中c(H+)=0.1mol/L,混合溶液中c(H+)=mol/L=0.001mol/L,则a:b=9:1;
(5)根据电荷守恒有c()+c(H+)= c(Cl-)+ c(OH-),由于c()= c(Cl-),故c(H+)=c(OH-),溶液呈中性,故溶液中c(OH-)=10-7mol/L,溶液中c()=c(Cl-)=×0.01mol•L-1=0.005mol•L-1,故混合后溶液中c(NH3·H2O)=×amol•L-1-0.005mol•L-1=(0.5a-0.005)mol/L,NH3·H2O的电离常数Kb==mol/L,故答案为:中,mol/L.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 弱电解质的电离,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