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二氧化碳》复习与巩固(提高) 巩固练习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97457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奇妙的二氧化碳》复习与巩固(提高) 巩固练习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97457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随堂练习题,共5页。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二氧化碳通常只能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原因是( )
A.密度比空气大 B.密度比空气小
C.难溶于水 D.能与水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
2.(2015•广东一模)根据如图所示实验,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CO2不能燃烧 B.CO2不支持燃烧
C.CO2密度比空气大 D.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
3.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蜡烛+氧气水+二氧化碳 B.氧化汞汞+氧气
C.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 D.氢气+氧气水
4.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铝+氧气氧化铝
B.氢气+氧气水
C.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
D.碱式碳酸铜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5.把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CO2气体中,石蕊试纸不变色。将CO2气体通入滴有石蕊指示剂的水中,溶液变红色。再将该溶液敞口加热一段时间,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冷却到原温度后,再次通入CO2,溶液又变红色。上述实验现象不能说明的是( )
A.CO2能和水发生化学反应 B.CO2的水溶液具有酸性
C.加热能使CO2水溶液的酸性减弱 D.CO2具有酸性
6.可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很多,例如:①酒精的燃烧 ②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③碳与氧化铜反应 ④高温煅烧石灰石 ⑤石灰石(块状)与稀硫酸 ⑥石灰石(块状)与稀盐酸 ⑦碳酸钙粉末与浓盐酸 ⑧人和动物的呼吸作用。其中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的是( )
A.④⑥ B.⑤⑥ C.⑥ D.全部
7.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下图所示是他的主要实验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8.检验一种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的可靠方法是( )
A.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看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B.将燃烧的木条伸入气体中看火焰是否熄灭
C.通入水中看溶解性
D.通入石蕊试液中看试液是否变化
9.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
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10.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能完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是( )
③
①
②
④
= 5 \* GB3 ⑤
A.用①③制取氧气 B.用②③制取二氧化碳
C.用②④制取氧气 D.用① = 5 \* GB3 ⑤制取二氧化碳
11.(2015•河南模拟)下列过程中,只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使石蕊试液变红
C.二氧化碳灭火
D.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填空题
12.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A ,B________。
(2)若要组装一套二氧化碳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__(填字母)。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用该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 ,应选择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 。
13.(2015•益阳中考)在一次化学课上,老师提供了以下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方法。
请回答:
(1)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
A.①与③ B.①与④ C.②与③ D.②与④
(2)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
(3)利用装置③收集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
14.通过对氧气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制取和收集CO2时应选用 、 两种装置相连接,检验集气瓶中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3)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同时用E装置收集O2,实验停止时的操作顺序是 。
(4)若用装置C收集某气体,该气体应具备的性质是 。
三、计算题
15.高温加热10g碳酸钙,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测得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1)若10g碳酸钙全部分解可产生多少克氧化钙?
(2)实际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是多少克?
【答案与解析】
1.【答案】D
【解析】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属于化合物。石灰水和大理石都属于混合物,C60属于单质。
2.【答案】D
【解析】上图所示实验看到的现象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但不能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3.【答案】D
【解析】
A、生成物中有两种物质,不是化合反应,故A错;
B、反应物为一种,生成物为两种,属于分解反应,故B错;
C、反应物为一种,生成物为三种,属于分解反应,故C错;
D、反应物为两种,生成物为一种,符合化合反应的定义,故D正确。故选D。
4.【答案】D
【解析】
A、该反应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B、该反应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C、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
D、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三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D。
5.【答案】D
【解析】CO2不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说明CO2不具有酸性;但CO2通入滴有石蕊指示剂的水中,溶液变红色说明CO2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该溶液敞口加热一段时间,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说明CO2与水反应生成的酸性物质加热能分解,使CO2水溶液的酸性减弱。D符合题意。
6.【答案】C
【解析】①②两种方法都能生成CO2,但燃烧需在空气中进行,放出大量的热,对仪器、装置的要求高而且复杂,燃烧生成的气体也难收集,故在实验室里可操作性差;③④两种方法在高温下进行,操作较复杂且消耗能源;⑤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碳酸钙,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反应逐渐停止;⑦反应剧烈,不易收集,并且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CO2气体不纯;⑧中CO2气体不纯且含量较低,不易收集。
7.【答案】D
【解析】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燃着的木条应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进集气瓶内。
8.【答案】A
【解析】
A、澄清石灰水遇到二氧化碳会变浑浊,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故A正确;
B、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的气体较多,除二氧化碳外,还有氮气等,故B错误;
C、能溶于水的气体不止二氧化碳一种,故C错误;
D、通入石蕊试液中看试液是否变红,除二氧化碳外,还有氯化氢等,故D错误。故选A。
9.【答案】A
【解析】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显酸性,它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故B错;稀硫酸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的微溶物硫酸钙附着在石灰石的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故C错;能够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仅仅是二氧化碳,氮气也能使其熄灭,故D错。
10.【答案】C
【解析】收集氧气用向上排空气法,A不正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法,B不正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D不正确;故选C。
11.【答案】A
【解析】
A、二氧化碳的固体叫干冰,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做制冷剂等,故选项正确;
B、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试液变红,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12.【答案】(1)试管 长颈漏斗
(2)A C E F或A B C D F
CaCO3+2HCl=CaCl2+H2O+CO2↑
氧气(或O2)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解析】(1)仪器A是试管,仪器B是长颈漏斗;
(2)制取二氧化碳需试管、铁架台,若用双孔橡皮塞,则需用长颈漏斗,若用单孔橡皮塞,则不用长颈漏斗,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该装置还可以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因收集氢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故不能用该装置制取氢气。
13.【答案】(1)B (2)CaCO3+2HCl═CaCl2+H2O+CO2↑ (3)密度比空气的小
【解析】
(1)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所以应该选择①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所以应该选择④来收集二氧化碳。
(2)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装置③是向下排空气法,利用装置③收集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是密度比空气的小。
14.【答案】
(1)①长颈漏斗 ②水槽
(2)B D 将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3)A 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4)密度比空气小,不与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
【解析】
(1)①为长颈漏斗,②为水槽。
(2)制取CO2所用药品为石灰石和稀盐酸,且反应不需要加热,故气体发生装置应选择B;CO2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故收集装置应选择D;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的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3)收集完氧气应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倒吸使试管炸裂。
(4)装置C为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的密度要小于空气,且气体不与空气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
15.【答案】
(1)5.6g
(2)原碳酸钙中的钙元素质量为10g×40%=4g
剩余固体质量为 4g÷50%=8g
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g-8g=2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物质构成的奥秘》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 巩固练习,共6页。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课后练习题,共5页。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测试题,共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