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单音与和声同步练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255689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单音与和声同步练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255689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单音与和声同步练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255689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政治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第七课 共奏和谐乐章单音与和声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第七课 共奏和谐乐章单音与和声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辨析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7.1单音与和声一、单选题1.“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这一谚语说明( )A. 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 B.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无关C. 集体必须充分保护个人利益 D.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2.“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这说明( ) A. 集体可以离开个体而存在 B. 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C. 大河有水或无水与自然界密切相关 D. 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3.要实现下图中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衡平。公共利益必须遵循的标准是( )①合理合法性 ②公共受益性 ③公平补偿性 ④公开参与性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4.在课堂学习中,李明说:“公共利益就是所有人的利益之和。”同学们对他的观点产生了质疑。下列观点有助于同学们解决困惑的是( )①公共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有机整合,并不等于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②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相互依赖,相互包含③“公共利益”顾名思义就是指能够满足组成这个“公共”的大部分人或所有人利益的“利益”④公共利益是大多数人的利益,不必在意少数人的利益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5.小芸因英语成绩不理想,她想利用课余时间补课,但她又是班上文艺骨干,需利用课余时间排练节目,她不知怎么办才好。对此你给她的建议是( ) A. 自己的学习为重,不去排练B. 不管学习了,班级利益是第一位的C. 调整自己的节奏,让自己更好地融入集体D. 尽管去补课,让集体利益服从个人利益6.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决心和信心。下列行为体现公民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 ①某市在公共区域使用节能路灯 ②李华上学坚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③某造纸厂随意将污水排入河水中 ④王亮用旧塑料瓶制作了手工艺品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7.在家庭生活中,我们是子女;在学校生活中,我们是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是公民……这说明( ) A. 我们的身份充满不确定性B.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C. 中学生只有三种社会身份D. 亲社会行为是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的8.在南非埃博拉时期,病人或疑似病人需隔离,学生与农民工不得返乡,以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这说明( ) A. 维护公共利益有时需要个人付出一定的代价 B. 维护公共利益总是需要个人付出一定的代价C. 维护公共利益,就要否定个人利益 D. 这一时期的人际关系特别冷淡9.泸州市政府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公共财产保障的重点。随着2016年财政收入总量的增加,投入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资金达到48.37亿元,同比增长6.3亿元,增长15%,全面完成“10多项民生工程”和“15件民生实事”。材料告诉我们( )①公共利益实现得越多,个人利益的实现也就越充分②个人利益的满足,只有借助社会力量才能实现③实现公共利益的最终目的是保障社会成员的共同幸福④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的事情时有发生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④10.鲁迅先生说:“一个人要想离开社会而生存,那正像拨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的不可能。”对这句话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人的生存与发展都不能离开社会②人的衣食住行、学习与娱乐都离不开社会的提供③一个人要想离开社会不能光靠自己④人都要从社会获得物质和精神的滋养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11.以下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存活 B. 现代社会,人们对社会的依赖性越来越强C.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社会的依赖性不强了 D. 每个人都与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12.历年来,我国政府一直大力发展教育、交通、环境保护、社会安全等公共事业,最大限度地为每个公民提供更为完善的公共服务。对此,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政府是公共利益最大的提供者和守护者 B. 非政府组织为人类公共利益的实现不懈努力C. 实现公共利益的最终目的是保障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幸福 D. 在我国,公共利益就是人民的个人利益二、辨析题13.新学期,某中学开展“文明班”评比活动,活动采取“一票否决”的做法,凡是班中有一位同学违反“文明班”评比相关规定,则取消该班“文明班”评比资格。对此同学们议论纷纷:学生小陈认为:这一做法很好,有利于培养我们的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学生小李认为:这一做法限制了个人作用,也不利于班级的团结与进步。你认为哪位同学的观点正确?请进行评析。14.某中学开展“文明班”评比活动,活动采取“一票否决”的做法,凡是班中有一位同学违反“文明班”评比相关规定,则取消该班“文明班”评比资格。对此,同学们议论纷纷:学生小陈认为:这一做法很好,有利于培养我们的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学生小李认为:这一做法限制了个人作用,也不利于班级的团结与进步。你认为哪位同学的观点正确,请进行评析。三、材料分析题15.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回答:材料一:“最美村官”雷洋洲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遇到了农村工作中最棘手的问题——拆迁,在全村163户中,他第一个拆了自己家的房子。他说:“做人德为先,做事民为先,我是村支书就该这样做。”材料二:进入八年级,学习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在一些班级,有的同学只关心自己的学习,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个别班干部和课代表对工作也是敷衍了事……(1)雷扬州的言行说明了什么?(2)结合材料而二,谈谈如何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16.[品味美好情感,传递正能量] 材料一:2019年安徽地区初三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开考举行。考生可凭准考证到考点熟悉环境。记者采访了几位家长和考生。考生家长徐女士觉得自己的儿子心态很好。“男孩子感觉没什么压力。”初三考生张子怡坦言自己平时成绩还可以,现在心情挺舒畅的。“看完考场反 而有些紧张了,因为在六楼考试爬楼太累了。”张子怡笑着说。材料二: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凤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酒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明....然.后找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舍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材料三:钟南山院士第一时间赶往武汉!为了研究病毒的来源和治疗方法,84岁的钟南山院士在劝告武汉市民尽量不要离开武汉,外地市民没有特殊情况也暂时不要去武汉,他自己却不顾年事已高和个人安危,毅然坐上了去武汉的高铁列车。钟南山是这个冬季里,年事最高的最美逆行者,他的行为令人肃然起敬。(1)材料和材料二哪则属于情绪表现,哪则材属于情感体验?情感与情绪的联系和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2)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那些“ 最美逆行者”向我们传递了哪些美好情感?请你谈一谈情感对我们的生活和成长有什么重要作用?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 D 分析:“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意思是想说明集体有,个人才会有;国家富,人民才会富的道理。强调的是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密切关系,二者相互依存。AB说法是错误的,C未能充分反映题意。所以正确答案是D。【点评】本题以谚语入题,体现了思想品德的人文性特征,学生需准确把握谚语的整体意思,才能准确作答。2. D 分析:根据所学,材料中的观点表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强调了集体利益的重要性,所以D符合题意;A观点错误;BC的观点,题文材料没有反映,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3. D 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公共利益必须遵循的标准有合理合法性、公共受益性、公平补偿性、公开参与性。①②③④四个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且符合题意,都应入选。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公共利益的认识,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识记类的知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知识的混淆。4. A 分析:材料中的观点表明公共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有机整合,但不等于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公共利益就是能够满足组成这个公共的大部分人或所有人利益的利益,①②③符合题意,④观点错误,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5. C 分析:根据所学,我们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节奏中学习过共同生活,在解决不同集体的角色冲突中学习过集体生活,让自己更好地融入集体,感受集体生活带给我们成长的快乐。所以面对自己的学习和排练节目的冲突,我们应调整自己的节奏,让自己更好地融入集体和上集体的旋律,让集体的乐章更加和谐。所以C符合题意,正确。 A错误,没有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B错误,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而不是不管自己的学习了。 D错误,补课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关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面对冲突,我们通常会让个人意愿服从集体的共同要求。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反思个人意愿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我们就可能找到解决冲突的平衡点。6. B 分析: 上学坚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用旧塑料瓶制作了手工艺品,这些都是节能、减排、低碳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②④符合题意,正确。 ①不符合题意,某市在公共区域使用节能路灯,是政府行为,不是公民的做法,应排除。 ③错误, 某造纸厂随意将污水排入河水中是染污和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不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明确题意要求回答公民的做法,据此,可以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从而选出正确的答案。7. B 分析:材料中,我们的角色可以是学生、是子女、是公民等,面对这些不同的角色,我们承担着不同的责任。这就说明了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自然也就承担着不同的责任,B说法正确。 AC说法错误,应排除。 D与题意无关,应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存在的社会,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8. A 分析:材料说明,有时维护公共利益需要个人付出一定的代价。A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BCD的说法都是错误的,应排除。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的理解,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适合用排除法选出正确的答案。9. A 分析:①正确,随着财政收入总量增加,完成“10多项民生工程”和“15件民生实事”可以体现公共利益实现得越多,个人利益的实现就越充分的观点;②错误,个人利益的满足不仅仅只能靠社会力量实现,更多的要靠自身的努力;③正确,随着财政收入总量增加,完成“10多项民生工程”和“15件民生实事”,有力体现了实现公共利益的最终目的是保障社会成员的共同幸福;④不符合题意,个人利于和公共利益时有发生冲突,但是材料政府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公共财政保障的重点,没体现这一矛盾。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关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需要对材料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选择。10. C 分析:根据所学,人的生存与发展都不能离开社会,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①②④观点正确,③观点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个人与集体关系知识的运用。答题时应注意: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选项③不符合题意。11. C 分析:根据所学,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存活,现代生活,人们对社会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ABD观点正确,C观点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个人与集体关系知识的运用。答题时应注意:个人是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的。12. C 分析:依据教材内容可知,实现公共利益的最终目的是保障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幸福,C符合题意,正确。AB错误,政府是公共利益最大的提供者和守护者;非政府组织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D错误,公共利益有利于实现个人利益,并不等于公共利益就是个人的利益。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公共利益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我们身边的公共利益,可以分为公共场所、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三类。各种公共场所与公共基础设施,为人们的正常生活与交往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二、辨析题13. 小陈的观点是正确的。“一票否决”有利于培养我们的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因为:①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会有保障;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②只有发扬团队精神,才能更好地施展个人才华,实现自身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挥团队的创造力,形成文明和谐、团结高效的集体。因此,我们要懂得关爱集体,自觉遵守文明班评比规定,不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增强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并发挥每一个同学的积极作用,让集体更有凝聚力。分析:回答本题时需要仔细研究两位同学的观点,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逐步的分析。小陈认为“一票否决”的做法好,是因为能调动每个同学的集体荣誉感,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因为班级不是哪一个人的,而是每个同学的,所以这一做法就能唤起每个同学都来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发扬团队精神,小李的观点是错误的,过分强调个人的作用,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理解不够透彻,所以本题在回答时,要回答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回答每个人该如何维护集体利益等。【点评】本题考查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及对团队合作精神的认识。14. 小陈的观点是正确的。“一票否决”有利于培养我们的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因为:①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会有保障;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②只有发扬团队精神,才能更好地施展个人才华,实现自身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挥团队的创造力,形成文明和谐、团结高效的集体。因此,我们要懂得关爱集体,自觉遵守文明班评比规定,不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增强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并发挥每一个同学的积极作用,让集体更有凝聚力。分析:回答本题时需要仔细研究两位同学的观点,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逐步的分析。小陈认为“一票否决”的做法好,是因为能调动每个同学的集体荣誉感,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因为班级不是哪一个人的,而是每个同学的,所以这一做法就能唤起每个同学都来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发扬团队精神,小李的观点是错误的,过分强调个人的作用,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理解不够透彻,所以本题在回答时,要回答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回答每个人该如何维护集体利益等。【点评】本题考查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和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材料分析题15. (1)身份不同,责任不同。我们应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承担起自己应付的责任。 (2)①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即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又要尊重和维护个人利益。②在集体生活中,当个人愿望和要求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必要时应不惜牺牲个人利益,我们必须反对那些为追求个人利益而损害集体利益的思想和行为。分析:(1)从题文中“做人和做事”承担的不同责任,表明角色不同,责任不同,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所以从角色与责任的关系以及承担责任两个角度回答即可。(2)根据教材知识,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相互依存,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保障等方面回答即可。【点评】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角色与责任,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的认识。16. (1)材料一是情绪表现:材料二是情感体验。 ①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②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情感是逐渐积累的、稳定的。(2)社会责任感、爱国爱民的情感、使命感等; 情感的作用:①我们通过情感来体验生命、体验生活,情感让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②在社会生活中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③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④情感与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相关,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观察事物、探索未知。⑤情感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经历不断积累和发展,这正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体现。分析:(1)分析材料, 材料一是情绪表现。材料二是情感体验。根据所学,情感与情绪的关系可以从情感是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区别是: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情感是逐渐积累的、稳定的,据此回答即可。 (2) 根据最美逆行者的事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们的事迹传递了社会责任感、爱国爱民的情感、使命感等。 根据所学,情感的作用可以从让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观察事物、探索未知,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体现等方面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情绪与情感的关系,情感和情感的作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一般。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七年级全册单音与和声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单音与和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七年级全册单音与和声综合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单音与和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七年级全册单音与和声综合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单音与和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