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下册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六年级下册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学设计,共5页。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学设计一、 二、 教学内容: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第四课《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三、 设计理念:本课安排了三个教学内容,分别是“观察小苏打和白醋”、“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和“产生了什么气体”。教材先用图片形式呈现了小苏打和白醋的形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了解它们的特点。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能经过外部观察的物理特征已经驾轻就熟,但对于物质的一些化学特性还比较薄弱。因此本堂课特别设计了利用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出现的一些特殊现象来辨别物质。让学生把所用的知识加以成功的实践,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而“继续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作为本节课堂设计的探究主体,这一步的观察并不是简单的混合物质的观察,而是以“观察玻璃杯里的液体,小苏打还在吗?留下的液体还是白醋吗?”为主线,让学生一袋一袋地加入小苏打,观察新气体产生的多少(冒泡的多少)来对杯中物质加以解释,之后再继续一瓶又一瓶的加入白醋,观察冒泡的变化解释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难点,让学生体验根据不同比例混合后的产生的气体的不同,进而加以解释杯中的液体。这里让学生亲历化学反应的过程,让他们亲眼感受这一过程带来的奇妙变化,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将课堂推向高潮。对二氧化碳的确定,本节课不作为重点,通过观看教师自制的验证二氧化碳的微课视频,发现该气体的一些性质,做出初步的判断,再结合提供的资料,确定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最后,教材提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继续进行探究。四、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通过观察小苏打与白醋及两者放在一起产生的现象,知道小苏打遇到白醋会产生气泡,白醋遇到小苏打也会产生气泡。2、过程与方法:(1)、观察加入基本等量的小苏打与白醋产生的现象,对气泡的变化作出合理解释。(2)、通过交流与研讨,认识到小苏打遇到白醋产生的气泡是一种气体,无色透明的液体并不是原来的白醋,而是一种新的物质。3、情感态度价值观: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产生进一步探究物质变化的兴趣。五、 学情分析学生对醋的认识多一点,对小苏打的认识可能不多,对这两种物质混合后产生什么现象,知道得更少。因此,对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学生是没有经验的。对于两种物质的混合,学生只在四年级时接触过“溶解”,很容易与“化学变化”产生混淆。而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初步认识了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特征,但是对于化学变化的本质还比较抽象。通过让学生观察小苏打和白醋的剧烈反应过程,阐述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发生的变化,分析小苏打和白醋发生变化后产生的物质,经历观察现象、作出假设、寻找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体会化学变化的奇妙和有趣之处。六、 重难点和关键1、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以及新气体的辨认2、对实验现象的细致的观察,并作出合理分析和论证。七、 教学课时 第 1课时八、 教学准备1、教师演示材料:小苏打水溶液、水、醋、小苏打2、小组活动材料黑色卡纸、小苏打、白醋一小杯、小苏打三小袋、白醋三小瓶、记录单九、 教学过程1、 观察描述白醋和小苏打,直接观察导入,符合科学严谨的特点。 (1)、有两种物质——小苏打和白醋,与你们桌面上放的一样。黑色卡纸上的是小苏打,你可以用手摸一下,但绝对不能尝。透明塑料杯里装的是白醋,你可以这样闻一闻(用手扇),看它有一种怎样的气味。(2)、学生观察白醋与小苏打(1分钟)(3)、交流白醋与小苏打的特点。(4)、如果把它们放在一起,会怎样?(5)、分组实验,观察小苏打与白醋放在一起产生的现象。(6)、交流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形成共识:小苏打的另一个特点是遇到白醋产生气泡,白醋的另一个特点是遇到小苏打产生气泡。【这个性质的获得,不光是观察单独物质就能得出来的,而是在两种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才观察得出来,这样的设计能让孩子对物质认识更进一步,不能孤立的认识周围的物质,而应联系周围的物质多方面多角度的认识事物,这对他们的认知又进了一步】(7)、强化小苏打与白醋放在一起会产生气泡这一特点。(演示实验)Ⅰ、这里有两杯无色透明液体,一杯是水,另一杯是白醋,不能闻,也不能尝,你有办法分辨出哪杯是醋,哪杯是水吗?(演示实验:加入小苏打)Ⅱ、还有两杯透明液体,一杯是水,另一杯是溶解了小苏打的液体,即:小苏打溶液,同样不能闻也不能尝,你有办法分辨出来吗?(演示实验:加入白醋)【这一环节的设计,将孩子们刚学到的知识马上运用到实践中,来辨别这两种物质。这是一种将知识获得成功的一种兴奋,前一个实验是后一个实验的基础,两个演示实验层层递进,就像孩子们剥洋葱,越剥味越浓,极大提高孩子的兴趣】2、 继续观察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1)、桌上的这杯液体中还有没有白醋,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加小苏打)(2)、不断地加入小苏打,是不是不断地产生气泡呢?明确实验内容:加入三包基本等量的小苏打,三小杯白醋,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作出自己的解释。提示:A:放入一包小苏打后,轻轻摇晃杯子,等杯中不再冒气泡(液体基本透明)时再放入另一包小苏打进行观察。B:及时观察并记录(3)、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活动,记录实验现象。 A:教师巡视,对迟放或早放小苏打的小组进行提醒。B:当学生放完三包小苏打后,请一位同学领取三小瓶白醋。【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往杯子里加白醋的实验,这是这堂课的重点探究实验。到底加多少小苏打?放几包?放完小苏打又做什么呢?再加白醋。根据加入不同量的小苏打和白醋,观察气泡产生的多少,让学生解释这一现象。这一环节教师从之前的扶到这里的基本放开,让学生自己完成,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了本节课的探究价值】3、 交流整理信息。(1)、说说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2)、我们全班共同发现是什么?(聚焦到气泡的变化)(3)、不断加入小苏打:气泡:多——少——基本没有 在加白醋:气泡:多——少——基本没有 对此现象,怎么解释? (4)、我们全班共同的解释是什么?(5)、能否试着说一说我们全班共同的发现和解释?(6)、小结:像小苏打与白醋放在一起会产生气体与新的物质,这样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板书:化学变化)4、 观看验证新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演示实验。(观看微课视频)【气体的判别方法虽然不能解决是什么气体,但学生可以初步体会科学研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微课的导入,应用了信息技术手段,让孩子学习不止于课堂,将科学课堂延伸到生活中。】5、 小结评价,拓展延伸(1)、谈谈本节课的收获。(2)、学到这儿,还有什么问题?十、 板书设计 化学变化 (气体) (新物质)小苏打 + 白醋 → 产生气泡 + 液体 白色粉末 无色透明液体无气味 醋酸的气味遇白醋产生气泡 遇小苏打产生气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教科版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名言引入,揭示课题,观察小苏打和白醋,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产生了什么气体?,拓展延伸,谈收获,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观察小苏打和白醋,学生分组实验,巩固练习,全课总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科学六年级下册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案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