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1.4 有理数的加减背景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1.4 有理数的加减背景图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异向情况,有理数加法法则,加法口诀,再把绝对值相加,再把“绝对”大减小,运算步骤,算术加减+符号法则,八字口诀,以上也是解题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理解有理数加法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2.会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3.利用有理数加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复习提问1、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2、下列各组数中,哪一个数的绝对值大? (1)7和4; (2)-7和4; (3)7和-4; (4)-7和-4。3、(+5)+(+3 )= ______ , 5+0+________ .4、说明下列用负数表示的量的实际意义 (1)小兰第一次前进了5米,接着按同一方向又前进了-2米; (2)北京的气温第一天上升了3℃,第二天又上升了-1℃; (3)东方汽车向东走了4千米之后,再向东走了-2千米。5、根据上述问题,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 (1)小兰两次一共前进了几米? (2)北京的气温两天一共上升了几度? (3)东方汽车一共向东走了几千米?
二、动态演示 分类归纳 总结法则
问题1:在东西走向的马路上,小明从O点出发,第一次走5米, 第二次继续走3米,问小明两次一共向东走多少米?
(1)向东走5米,再向东走3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5)+(+3)= +8
(2)向东走-5米,再向东走-3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同向情况:(规定:向东为正)
(-5)+(-3)= -8
结论: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3)向东走5米,再向东走-3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5)+(-3)= +2
(4)向东走-5米,再向东走3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5)+(+3)= -2
结论: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问题2:在东西走向的马路上,小明从O点出发,向东走5米,再向东走-5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问题3:在东西走向的马路上,小明从O点出发,向东走-5米,再向东走0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5)+(-5)= 0
结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
结论: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5)+ 0 = -5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
4、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注意:一个有理数由符号和绝对值两部分组成,进行加法运算时,应注意确定和的符号和绝对值.
同号相“+”取“同”号
异号相“-”取“大”号
( - 4 ) + ( - 8 ) = - (| -4| +|-8| )= - 12 ↓ ↓ ↓ 同号两数相加 取相同符号 通过绝对值化归 为算术数的加法 ( - 9 ) + (+ 2) = - (|-9| -|+2|) = -7 ↓ ↓ ↓ 异号两数相加 取绝对值较大 通过绝对值化归 的加数的符号 为算术数的减法
三、分析特征 强化理解 总结步骤
同号两数之和——这是名符其实的和,做加法。异号两数之和——表面上叫“和”,其实是做减法。
1、先判断类型 (同号、异号等)2、再确定和的符号3、后进行绝对值的加减运算
课本18-19页例1、例2
计算(1)(-4)+(-6) (2)3+(+8)(3)7+(-7) (4)(-4.7)+3.9(5)(-6)+0 (6)0+(-3)
(1)两个有理数和小于每一个加数,那么这两个加数一定是什么数? (2)两个有理数和是负数,则这两个数正、负性怎样?
小结 (1)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 (2)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关键问题; (3)本节课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第1章 有理数1.4 有理数的加减背景图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5℃,有理数减法法则,a-b=a+-b,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1.4 有理数的加减课文配套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回顾,正数+正数,+正数,负数+正数,负数+0,+负数,负数+负数,正数+0,观察探究,归纳法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第1章 有理数1.4 有理数的加减集体备课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32,+-5-2,+-50,运算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