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平面向量的概念 教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3/1202268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6.1平面向量的概念 教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3/1202268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6.1 平面向量的概念教案设计
展开6.1平面向量的概念教学设计
课题 | 6.1平面向量的概念 | 单元 | 第六单元 | 学科 | 数学 | 年级 | 高一 |
教材分析 | 本节内容是平面向量的概念,由物理中的路程和位移情境导入,学习平面向量的概念、表示以及平面向量之间的关系这些知识点,为平面向量的运算做铺垫。 | ||||||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 1.数学抽象:利用位移和路程的相关情境将平面向量具体化; 2.逻辑推理:通过课堂探究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数学建模:掌握平面向量的相关知识,为空间向量的学习打好基础的同时,也能学习利用向量解决实际问题。 4.直观想象:通过有向线段直观判断平面向量之间的关系; 5.数学运算:能够正确判断平面向量之间的关系; 6.数据分析:通过经历提出问题—推导过程—得出结论—例题讲解—练习巩固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 ||||||
重点 | 平面向量的概念;平面向量的表示;平面向量之间的关系。 | ||||||
难点 | 平面向量的表示;平面向量之间的关系。 |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情境导入: 情境一:小船由A地航行15 n mile 到达B地。试问小船能到达B地吗? 情境二:小船由A地向东南方向航行15 n mile 到达B地。试问小船能到达B地吗? 情境三: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竖直向下的,物体的质量越大,它受到的重力越大。 情境四: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竖直向上的,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它受到的浮力越大。问:你能通过这些物理量得出向量的概念吗? | 学生思考问题,引出本节新课内容。 | 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引出本节新课。 |
讲授新课 | 知识探究(一):向量的概念 定义: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统称为向量。把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称为数量,如年龄、身高、长度、面积、体积、质量等。 注:1.向量两要素:大小,方向 2.向量与数量的区别: ①数量只有大小,可以比较大小。 ②向量有方向,大小双重属性,而方向是不能比较大小的,因此向量不能比较大小。 知识链接:物理学中常称向量为矢量,数量为标量。你还能举出物理学中的一些向量和数量吗? 练习一:在质量、重力、速度、加速度、身高、面积、体积这些量中,_____________是数量_______________是向量. 练习二: 1.身高是一个向量( ) 2.温度含零上和零下温度,所以温度是向量( ) 3.坐标平面上的 x 轴和 y 轴都是向量。( ) 知识探究(二):向量的表示思考:对于一个实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而且不同的点表示不同的数量。那么,该如何表示向量呢? 思考:根据情景二,你发现位移是怎样表示的?向量怎样表示? 几何表示法: 用有向线段表示向量,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箭头所指的方向表示向量的方向。 有向线段三要素:起点、方向、长度。 问:有向线段是向量,向量就是有向线段。这种说法对吗? 思考:你能用表示线段的方法表示向量吗?向量的大小和方向怎样表示? 字母表示法: 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 箭头表示向量的方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大小。 知识探究(三):向量的模和两类特殊向量 思考:有什么含义? 向量的模:向量的大小称为向量的长度(或称为模),记作||. 两类特殊向量:零向量和单位向量。 思考:1. 与0有区别吗?为什么? 2. 零向量和单位向量的方向呢? 3. 平面直角坐标系内,起点在原点的单位向量,它们的终点的轨迹是什么图形? 判断 1.向量的模是一个正实数。( ) 2.若|a|>|b| ,则a > b。 ( ) 注:向量不能比较大小 例1. 如图,分别用向量表示A地至B、C两地的位移,并根据图中的比例尺,求出A地至B,C两地的实际距离(精确到1km)
知识探究(四):向量之间的关系 思考:观察图象,探究发现平行向量。 平行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 叫做平行向量. 记作 //. 共线向量:平行向量又称为共线向量. 思考:是相同的向量吗? 由此得出相等向量和相反向量的定义。 1.若非零向量AB//CD ,那么AB//CD吗? 2.若a//b ,则a与b的方向一定相同或相反吗? 3.相等向量一定是平行向量吗? 平行向量一定是相等向量吗? 例2 已知O为正六边形ABCDEF的中心,在图中所标出的向量中: (1)写出图中的共线向量; 提升训练 1、回答下列问题: (1)平行向量是否一定方向相同? (2)不相等的向量是否一定不平行? (3)与零向量相等的向量必定是什么向量? (4)与任意向量都平行的向量是什么向量? (5)若两个向量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 向量一定是什么向量?(平行向量) (6)两个非零向量相等的当且仅当什么? (7)共线向量一定在同一直线上吗? 2、 在图中的4×5方格纸中有一个向量,分别以图中的格点为起点和终点作向量,其中与 相等的向量有多少个?与长度相等的共线向量有多少个(除外)? 3、D、E、F依次是等边△ABC的边AB、BC、CA的中点,在以A、B、C、D、E、F为起点或终点的向量中, (1)找出与向量 DE相等的向量; (2)找出与向量 DF 共线的向量. | 学生根据两个情境,探究平面向量的概念。
学生根据环环相扣的思考题,探究平面向量的表示。
学生根据动态变化图,观察探究的出向量之间的关系。
利用例题引导学生掌握本节课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
学生和教师共同探究完成3个练习题。 | 利用两个情境探究得出平面向量的概念,培养学生探索的精神.
通过思考,培养学生探索新知的精神和能力.
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化抽象为具体,提高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例题的3问三种类型,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通过这3个题,巩固基础知识,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对数学的探索精神。 |
课堂小结 |
| 学生回顾本节课知识点,教师补充。 | 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知识点,并能够灵活运用。 |
板书 | §6.1 平面向量的概念 一、情境导入 2.向量的表示 三、课堂小结 二、探索新知 3.向量之间的关系 四、作业布置 1.向量概念 例1、2、 |
|
|
教学反思 |
|
|
|
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6.1 平面向量的概念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6.1 平面向量的概念精品教学设计,共4页。
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6.1 平面向量的概念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6.1 平面向量的概念教案,共10页。
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六章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6.1 平面向量的概念优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六章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6.1 平面向量的概念优质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引入,探索新知,达标检测,小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